7月22日,由蘇州博物館、蘇州市非遺辦聯合主辦,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協辦的「器隨時代」宋衛東新明式家具研討會在蘇博忠王府暢觀樓舉行。
研討會由蘇州市民協主席葉正亭主持,江蘇省文聯副主席、省民協主席陳國歡,蘇州博物館副館長錢兆悅,市非遺辦主任李紅,蘇大博士生導師廖軍,市工藝美術行業協會、學會常務副會長馬建庭,市非遺辦原主任龔平,蘇大藝術學院教授袁牧,蘇州花窗博物館館長蔡曉嵐等在會上先後發言。
宋衛東出生於明式家具發源地蘇州光福古鎮。在「蘇式工藝」的生長環境中,他耳濡目染,對蘇作紅木家具的製作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藝三十餘載,宋衛東始終堅守「一輩子只做好一件事」的初心,承載著傳承和發揚明式紅木家具工藝的夢想,上下求索,重新註解傳統工藝,為明式家具藝術注入清新的風格,賦予作品以思想和靈魂。其新明式家具在傳統設計的基礎上,融入新時代的時尚元素,既注重設計的美觀,又注重人體工程學,追求實用與審美的統一,更強調舒適感和功能性。簡約的設計,也反映出現代人去繁就簡的生活態度。
陳國歡認為,宋衛東是一位既動手更動腦卻很少動嘴的探索者,是一位讓作品說話的藝術家。其作品之所以經典,是充分體現了文化和審美,儒家的含蓄中和、道家的天人合一、禪宗的簡雅沉靜均在其中。馬建庭在發言中談到,宋衛東從事紅木明清家具製作三十餘年,在長期的製作實踐中繼承了優秀傳統技藝,融匯了明式家具精華,並結合當代人的生活方式,在充分考慮家具的功能和生活環境,以及與當代人的藝術審美相結合的基礎上不斷探索,做出了良好示範。龔平指出,宋衛東對新明式家具的發展實踐,是有其銜接、融合意義的。他認為,宋衛東目前是在家具製作行業裡唯一有條件、有基礎能迎接新技術革命的「時代工匠」。
葉正亭指出,宋衛東創作出的新明式家具不僅汲取了明式家具的精華,還加入了時代內涵,回應了現代人對生活的呼喚,同時融入了現代審美學、人體工程學、色彩美學等元素,衍生出了新的美學符號,開啟了「新明式」的嶄新篇章。他強調,總書記對於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出了「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要求。在此基礎上,希望以宋衛東新明式家具為代表的蘇作文化做到「傳承、創新、轉化、發展」。
研討會上,大家紛紛表示宋衛東的家具遵循著傳統明式家具「古」、「雅」、「麗」、「精」、「神」、「韻」六字精髓卻又不拘泥於此,以古樸中見新意,在自然中露高潔,從絢麗中品韻味,於寂靜處聽驚雷,自靈魂處深領悟,向塵世中訴風情。(鄒玉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