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參與承辦「明式家具傳統製作技藝學術研討會暨明氏十六品高仿...

2020-12-16 中國教育在線

我校參與承辦「明式家具傳統製作技藝學術研討會暨明氏十六品高仿作品展」活動

近日,以「傳承技藝  美麗中國」為主題的「中華傳統技藝——明式家具傳統製作技藝學術研討會暨明氏十六品高仿作品展」在北京恭王府中華傳統技藝精品館隆重開幕。本次活動由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指導,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中國工藝(集團)公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系列活動組委會等主辦,中華傳統技藝研究與保護中心、北京建築大學、中國工藝美術(集團)公司、中工美工藝美術文化公司等共同承辦,《中華傳統技藝》編輯部、山東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等協辦。展覽開幕式由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副主任劉佔文主持,中心主任孫旭光致歡迎辭,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劉魁立,中國工藝(集團)公司董事長、中國工藝美術協會理事長周鄭生,北京建築大學副校長汪蘇,中工美明氏家具傳統製作技藝掌門人楊曉峰等分别致辭。展覽介紹了明式家具傳統製作技藝的流程及獨特的美學內涵和藝術風貌,表現了明代士大夫階層的理想人格和審美情趣,按照王世襄先生提出的明代家具「十六品」的美學概念,將簡練、淳樸、厚拙、凝重、雄偉、圓渾、沉穆、穠華、文綺、妍秀、勁挺、柔婉、空靈、玲瓏、典雅、清新的經典明式家具進行精工細作的高仿,再現了明式家具的風貌。來自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委員會、故宮博物院、中國工藝美術(集團)、北京建築大學、中央美術學院、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王世襄藝術研究會、中工美工藝美術文化公司等單位的20餘位專家學者對明式家具傳統製作技藝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進行了深入的探討。我校副校長汪蘇教授就現代數位技術在明式家具傳統製作技藝保護與傳承中的應用做了發言。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管理處處長榮書琴到會並發言,與會專家對以中國工藝(集團)公司為代表的文化遺產守護者以保持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真實性、整體性和傳承性為核心,以有效傳承中華傳統家具製作技藝為已任的文化責任感給予了高度評價。我校作為本次研討會暨展覽活動的承辦單位之一,以建築學院師生為主,積極參與了展覽策劃、展示設計、展品布置,以及明式家具傳統製作技藝數位化保護案例片的策劃與製作等工作。展覽活動結束後,我校作為編撰單位將參加文化部恭王府中華傳統技藝研究與保護中心《中華傳統技藝3<小暑卷>:「明式家具傳統製作技藝學術研討會暨明氏十六品高仿作品展」特輯》編輯出版工作。我校依託建築遺產保護學科,融合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領域,進一步加強「傳統技藝保護與現代設計」學科方向建設,促進學科交叉發展和產學研聯合研究生培養,有效發揮出高等學校的文化傳承作用。本次展覽作為恭王府中華傳統技藝精品館的首展,將歷時一個月,充分展示了對明式家具傳統技藝的繼承與發揚。以科學與藝術的嚴謹態度,保護、傳承中國中華傳統家具製作技藝所屬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肩負弘揚傳承優秀中華傳統技藝文化的歷史使命。

相關焦點

  • 「器隨時代」宋衛東新明式家具研討會在蘇州博物館舉行
    7月22日,由蘇州博物館、蘇州市非遺辦聯合主辦,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協辦的「器隨時代」宋衛東新明式家具研討會在蘇博忠王府暢觀樓舉行。在「蘇式工藝」的生長環境中,他耳濡目染,對蘇作紅木家具的製作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藝三十餘載,宋衛東始終堅守「一輩子只做好一件事」的初心,承載著傳承和發揚明式紅木家具工藝的夢想,上下求索,重新註解傳統工藝,為明式家具藝術注入清新的風格,賦予作品以思想和靈魂。其新明式家具在傳統設計的基礎上,融入新時代的時尚元素,既注重設計的美觀,又注重人體工程學,追求實用與審美的統一,更強調舒適感和功能性。
  • 明式家具的美學特徵
    明代中後期,隨著社會經濟、文化藝術的發展,市民階層生活情趣也在不斷的提高,對家具的裝飾風格、造型藝術、工藝構造也有了新的要求。再加上唐寅、李漁等文人墨客紛紛參與到家具的設計、風格的研討、制式的推廣中,使明式家具突破了功用性,而一度上升為功能和審美性的完美統一,其美學特徵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
  • 哈醫大四院承辦省中西醫結合學會骨關節病分會換屆暨學術研討會
    哈醫大四院承辦省中西醫結合學會骨關節病分會換屆暨學術研討會哈醫大四院2020-12-212020年12月20日,由黑龍江省中西醫結合學會主辦,哈醫大四院承辦的黑龍江省中西醫結合學會骨關節病分會換屆暨哈爾濱股骨頭壞死專題研討會隆重召開
  • 「文化包裝」的明式家具!
    這種風格的形成固然與工匠們的智慧和技藝分不開,但是明代文人在其中也起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放眼如今的木藝藝術市場,明式家具儼然成為現代家具的典範。 這些在「明代文人設計師」概念下誕生的明式家具,從誕生最初就被鈐印上了濃濃的人文意味。
  • 明式家具.
    園林已經被整飭一新,但家具還是用舊了的,才能顯出陳列之珍貴,吸引人們多一刻地駐足和回味。曾經的日常器具,現在成為了藝術遺產,在工業大生產時代,顯露著對已逝時境的人本覺悟和挽留。家具曾有它最鼎盛的時代,映在那個時代上的,是明式家具樸素恬淡、從容簡約的影子。一桌、兩椅,順著各式家具,漸次鋪展開生活的情境,延伸出人的精神世界。回過頭看,當時只道是尋常的,都構成了我們的傳統。
  • 發掘傳統家具在現代生活中的價值
    艾克是研究中國明式家具的代表性學者。他的《中國花梨家具圖考》是現代明式家具研究的開山之作,被認為開啟了中國傳統家具的研究和復興之門。  什麼是明式家具?在大運河畔的古城滄州,河北省級非遺項目明式家具製作技藝傳承人張鵬向記者娓娓道來。「明式家具的風格和宋代家具一脈相承,源自江浙一帶,以蘇州為中心。
  • 我校承辦山東高教管理研究會檔案管理專業委員會2020年年會暨學術...
    新聞網訊 山東高教管理研究會檔案管理專業委員會2020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於11月19-21日在青島召開,會議由青島大學承辦。會議主題是:新形勢下高校檔案工作創新與服務學校高質量發展。受疫情影響,會議採取了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辦。
  • 明式家具的發展的幾點歷史因素
    當然,也不能一概而論,河北巨鹿出土的宋代桌子和椅子,就是較為完美的代表作品,體現出宋代家具藝術的發展水平。所以,我們對宋代家具的評價應是:「沒有宋代家具事業的繁榮和發展,就不會出現完美、精湛的明式家具。」換言之,對於明式家具來說,則是在宋代家具發展的基礎上採用了揚長避短、去粗取精,因而使家具事業進入了科學化的階段。
  • 明式家具之簡素空靈
    同理,王世襄品評明式家具時,對其「品」與「病」作了最為權威的評點。他概括的「明式家具十六品」,把明式家具分為五組,列第一組第一品的就是「簡練」,並指出「明式家具的主要神態是簡練樸素,靜雅大方這是它的主流」(王世襄《錦灰堆》卷一),並以紫檀獨板圍子羅漢床為例:床用三塊光素的獨板做圍子,只後背一塊拼了一窄條,床身無束腰、大邊及抹頭,線腳簡單,用素冰盤沿只壓邊線一道。腿子為四根粗大圓材,直落到地。四面施裹腿羅鍋棖加矮老。
  • 淺談明式家具
    中國家具史是一部木頭構創的絢麗詩篇,歷經先秦的質樸渾厚、春秋秦漢的浪漫神奇、兩晉南北朝的婉雅秀逸、隋唐的華麗潤妍和宋元的簡介雋秀,最終沉澱出古雅精麗的明式風格。明式家具注重材料的質地、顏色和紋理,而且善於運用線條的起伏變化和構件的精巧設計來體現出家具的簡潔明快和典雅柔美,同時也善於用結構來體現中國之「禮」以及對意境的追求,故有十清不抵一明一說。明式家具依其功能分為五大類:1、椅凳類;2、桌案類;3、床榻類;4、櫃架類;5、其他類。
  • 看「京城第一玩家」如何玩轉「明式家具」
    如:《明式家具研究》,《髹飾錄解說》等····在世界的範圍內,能以「式」相稱的家具類型僅有三類:明式家具、哥德式家具和洛可可式家具,其中,中國的明式家具位居首位。奧氏黃檀夾頭榫畫案當代的國際設計師們談起中國的明式家具,仍然認為那是設計界無可超越的巔峰一。
  • 「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歷史發展與當代構建」學術研討會暨中國...
    「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歷史發展與當代構建」學術研討會暨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學會2020年年會召開 通訊員/供圖10月17—18日,「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歷史發展與當代構建」學術研討會暨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學會2020年年會在貴陽孔學堂召開。來自全國各地高校、黨校和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120餘人,圍繞「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歷史發展與當代構建」這一主題展開研討。
  • 經典款明式家具 雅物再造計劃 開啟
    故擬嘗試經典款明式家具雅物再造計劃,精選明式家具中經典、重要、有代表性、並適宜現代空間陳設的款式,以機械化實現小批量製作,以便於深入研究明式家具的設計原理。 明式家具 真正的精髓所在: 明式家具從造型的設計、製作的工藝,及材料的使用等諸多方面形成了家具製作史上的一個高峰。 就以上三方面而言,材料最次之。
  • 仙芝樓承辦!這場靈芝人的學術研討會大咖雲集
    為繼承和發揚老一輩靈芝科研學者的學術思想和科學精神,推動中國靈芝產業的高質量發展,10月31日,由仙芝樓大力承辦的林志彬教授從事靈芝研究50周年學術研討會暨新書發布會在福州隆重召  開。來自全國各地的100多位專家學者、企業家代表,圍繞林志彬教授50年靈芝研究學術成果開展交流研討。開幕式由北京大學基礎醫學院楊寶學教授主持。
  • ...市科協第二屆芒針臨床學術研討會暨內蒙古蒙中醫針灸學會揭牌儀式
    【科協動態】呼和浩特市科協第二屆芒針臨床學術研討會暨內蒙古蒙中醫針灸學會揭牌儀式 2020-12-24 21: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士林典藏:文房木作小件的典範價值」學術研討會暨新書發布會
    2018年5月22日,由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和佳作書局(Paragon Book Gallery)主辦的「士林典藏:文房木作小件的典範價值」學術研討會暨《士林典藏——稀見木作小文房》新書發布會圓滿結束。
  • 【焦點】第五屆中國女性文化研究學術研討會暨國際女性文學論壇在我校舉行
    6月27日,第五屆中國女性文化研究學術研討會暨國際女性文學論壇在北京紫玉飯店舉行。
  • 中國土地法制與鄉村振興戰略會議聯盟第五屆學術研討會暨農村集體...
    2020年6月27日,中國土地法制與鄉村振興戰略會議聯盟第五屆學術研討會暨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法治保障學術研討會線上會議成功舉辦。本次會議由吉林大學財產法研究中心、吉林大學法學院、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法治保障研究》(19ZDA156)課題組承辦,《當代法學》編輯部、《中國不動產法研究》編輯部、《土地法制科學》編輯部協辦。來自全國各地的200餘名學者、實務界人士和學生通過騰訊會議網絡平臺參加了本次會議。吉林大學副校長蔡立東出席會議並致辭。
  • 潛心研究製作紅木家具二十年 如今深耕南寧
    李子明正在雕花李子明在紅木家具圈內小有名氣, 1997年香港回歸的歷史時刻,受政府委託,李子明參與製作了雕刻有都江堰、大熊貓等四川景觀、風物的大型紅木組件,代表四川,送到香港,給香港人民送去了來自四川人民的問候。從此,李子明高超的手藝被很多紅木家具收藏家認可和推崇。
  • 陳夢家論明式家具藝術
    「新月派」代表詩人、古文字學家、考古學家,學術影響甚廣。其父為一名牧師,故而學貫中西、博聞古今。1934年,陳夢家為燕京大學古文字學研究生,而王世襄則剛剛步入大學。兩人既為校友,也是近鄰,一個嬉弄玩樂,一個則勤學苦研。明黃花梨燈掛椅(陳夢家舊藏)而因為「明式家具」,兩個性格有別的人,終因一個共同志趣而開始切磋琢磨,成為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