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有的人善於擠,有的人善於放,隨著年齡的增長與閱歷的豐富,感覺時間過得越來越快,一年結束,回頭想想,自己什麼都沒做,心靈異常的空虛。時間需要管理起來,也需要時間來回顧。時間是過了,過的時間是否有效,是否做了有幫助自己的事情,進步亦或者快樂,只有自己知道。作為程式設計師,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和電腦打交道,從寫bug到改bug,循環進行。有問過沒,這是否值得嗎?是否應該放下鍵盤,多陪陪父母、妻子、孩子,和朋友聚聚,亦或者去看看風景?
加班、需求做不完,沒時間說法形形色色,但真的是這樣的嗎,有沒有什麼改進的辦法,儘量做到不加班,如果長期加班,離職可不可以。並不是寫了多少代碼,做了多少需求就證明有多牛逼。
將自己的時間合理規划起來,做到遊刃有餘,鬆弛有度
1. 計劃任務
每天要做什麼事情,列出清空,這個時間在早上班開電腦後,或者準備下班的時候,將接下來一天或者一段時間的要做的事情,建立一個todo 列表,在一天結束後,檢查自己是否完成,計劃要合理,別定製太高要求,否則每天都完不成,沒有意義
2. 給自己留出專心寫代碼的時間
給自己安排一個可以專心寫代碼的時候,這個時候一心一意,不被打擾,大約3-4個小時的時間,將一天的代碼寫完,剩下的時間可能效率不是那麼高,用來測試,開會,對需求,交流溝通,其實每個人每天最有效的工作時間就那麼幾個小時,如果長時間高壓寫代碼,對腦的消耗很大,讓人仰望的地中海就出現了,其實沒必要,工作要盡力,但不要拼命。
3. 利用好一些提升效率的工具
有些工具可以加速些代碼的速度,代碼生成,第三方庫,自己公司的二方庫都可以,熟練掌握這些工具,還有jdk自帶的一些工具類,也要熟練,可以有效率的提升編碼的效率,減少重複造輪子
4. 充分的理解需求
知道自己在幹什麼,為什麼要這樣幹,是否達得到預期,別事情沒有搞清楚之前就動手寫代碼,寫了不一定是需要的,要返工,其實程式設計師加班的原因中,除了任務本來就比較重以外,就是需求不清,導致重寫修改而加班,賊難受。
5. 做好單元測試
提交測試時,一定是經過單元測試後的代碼,對著需求完成了自測試,有些同學,代碼寫完就提交,說做完了,然後一測一堆bug,浪費測試的時間,也浪費自己的時間。
6. 持續充電學習
知識涉及方方面面,基礎知識,工具類,各種框架,開發工具軟體,這些都要去學習,還是學習一些底層的原理,方便自己在遇到問題時能夠快速的定位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管理好自己的時間,合理分配工作,提升工作效率,減少加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