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時間管理法:追求完美主義是常見陷阱,工作中如何避開它

2021-01-12 五色時間管理法

時間管理有很多的陷阱,導致浪費很多時間,其中一個就是完美主義。

工作中的事情,特別是領導直接交代的事情,我們都想一次性做到最好,但是這種追求完美主義的做法,很容易耽擱時間,嚴重影響工作進度。

那麼工作中針對上司親自交代的事情該怎麼對待和處理?最明智的做法是如下三步法:

接到工作後先確認期限和目的,形成初稿後給上司審閱一下,根據上司的意見逐步改成上司滿意的方案。按這樣的步驟去執行才是最保險的做法。

1.接到工作後確認目標和期限

很多職場人,特別是職場新人,總會儘量避免和上司打交道,任務有不清楚的地方就獨自煩惱,不願去和上司確認清楚。或者到了最後關頭,實在沒有辦法了才選擇找上司問清楚。

其實在工作中逃避和上司打交道的做法非常不可取。上司都希望自己帶的人成熟、穩重而且善於溝通,而不是一個做事情畏畏縮縮的人。

所以,接到上司委派的工作後的第一件事不是感到緊張,而是想盡辦法當面確認清楚這項工作的信息,比如工作目標及期限等。這樣才能保證你交的活兒是上司想要的,並且保質保量。

2.形成初稿後送上司審閱

完美主義者對待上司交代的事情,都是一心想要做到最好再提交,渴望得到肯定。其實這樣做是不對的,聰明的職場人都不會等到把事情做到最後才提交,而是先做一個草稿出來請領導審閱。

這樣你不僅可以做到快速響應;而且因為是初稿心理負擔也比較小;最重要的是你可以得到上司的指導,獲得上司的具體想法。這樣做第三步的時候就更容易。

3.根據反饋進行修改並完成

得到上司的意見後,你後面的工作就會變得容易得多。只需要根據意見逐步修改整理,直至符合所有要求的目標狀態即可。

另外,如果此時發現大問題,也可儘早挽回並解決,節省了時間,不至於到截止日期前再推倒重來

這樣一來,作為上司也會認為你做事效率高;另外,上司也會認可你做事穩重、有條理的風格。

舉個例子:

如果上司讓你5天之內出一個項目書,你可以在2天內先出一個初稿,提交給上司,得到其反饋後,根據其反饋在1天內再進行修改,不斷地壓縮修改版的時間,並最終得到滿意的結果,一般可以在5天內順利完成。

工作中幾乎沒有什麼事情是可以一步到位的,特別是上司交代的一些事情,總要經過一番調整才會有結果。

工作中我們都想把事情做到最好。但是一定要記住,完美主義是一個容易掉進去的時間管理陷阱。要接受不完美。靈活對待工作中的變數,出現問題及時修整,避免徒勞無功的事情發生。

用五色時間管理法,做五彩人生的主人!

相關焦點

  • 如何有效地做筆記?|五色時間管理法
    《如何高效學習》這本書裡提到了一種方法:筆記流!什麼叫筆記流?簡單地說就是你跟著老師的思路,大概把握一下老師的大致講課思路,然後把一些重點知識信息記錄下來,標註出來。其實你要說做這種筆記流是不是有什麼具體的定義或嚴格的操作?沒有!你只要能夠大致地把握到老師的大致框架結構,然後抓住老師的授課重點,及時記錄和快速標註即可。
  • 五色時間管理法:越大越覺時間過得快,如何讓時間慢下來?
    井上教授在《柔軟的生命時光——生命的時間學》中寫道:「人是通過海馬體記憶的,在兩側耳朵深處各有一個海馬體,海馬體受傷,就會失去時間感和記憶。海馬體對一件事發出『要記憶』指令的次數越多,在事後回憶時,我們就會感覺時間過得越慢。小孩子對各種事物都感到新奇,海馬體也頻頻發出記憶指令,所以小孩子就感覺一年的時間過得很慢。」
  • 遠離完美主義的陷阱
    社會心理學家託馬斯·柯倫(Thomas Curran)探索了完美的壓力在我們的社交媒體、學校、工作中如何推動精神疾病的增加,尤其是在年輕人中。人無完人,請接受自己和他人的不完美。這就是約翰的完美主義,他堅持不懈的工作理念只是在向自己和他人暴露他內心的弱點。像約翰這樣的例子說明了完美主義作為一種生存方式的危害性。與普遍的看法恰恰相反,完美主義從來不是關於完善事物或完成任務。這跟追求卓越無關。約翰的案例生動地說明了這一點。根源上講,完美主義在於完善自我。
  • 成功人士的高效能5步法,在早餐前輕鬆掌控一天|五色時間管理法
    第二、如何找到自己的最優起床時間?你是否有真的花時間給到它?你不妨將自己想成一個導演,給自己設計理想的早間、理想的午間或理想的晚間,甚至理想的一周。每天都不同,你可以根據周中和周末來劃分設計,也可以根據心情來設計。比如快速慣例版、五色版、周末版、隨心版等。
  • 常見股票投資陷阱如何避開?12條血淚經驗全總結
    第三期話題圍繞「投資者常犯錯誤以及如何避免這些錯誤」展開,主講人世界知名價值投資網站GuruFocus創始人兼CEO田測產介紹了常見的12條投資錯誤表現及應對策略,包括牛市陷阱、價值陷阱、追漲殺跌、頻繁做空、迷戀新興產業、盲目追逐高增長、行業周期性太強等。
  • 強迫症之追求完美主義
    要求現實和自己想的一樣,不接受現實,追求心目中自己的那個理想狀態,陷入自己思維裡面,也是典型的完美主義。她追求事物的完美,不允許有瑕疵,在平常人看來不算什麼的瑕疵,在她眼裡被放大了無數倍,只注意到瑕疵。神經症患者很多事事追求完美,已經做的很好了,還想自己做的更好,事物已經比較完美了,還想讓它更完美。
  • 工作上的你,如果選擇追求完美,那你正在踏入一個甜蜜的陷阱
    追求完美是一個非常積極向上的態度,但是在工作中很多時候是一個甜蜜的陷阱。這個陷阱最開始的時候會讓你感到美好,但是當你習慣了之後卻讓你得不償失。今天和你分享我自己的真實經歷!10年前,我剛剛踏入職場,我所在的是我們當地很知名的公司,因為很想留在這家公司。
  • 正確使用番茄時間管理法,讓你在高強度的工作下,依舊遊刃有餘
    番茄時間管理法是應對自控力差和拖延症的好方法,它能讓你在有限的時間裡專注於手頭的事,讓你全力以赴地在設定的時間裡完成工作,也能將你的事分成幾小部分單獨來做。高效工作,讓工作更具活力汐熙自從進入銀行工作以來,總是對自己充滿質疑。
  • 如何避開價值陷阱——低估值策略
    3)除了行業因素之外,公司自身戰略決策也是造成價值陷阱的重要因素,實際上公司陷入價值陷阱的背後或多或少都有公司內部治理的問題。其中最常見的企業戰略決策失敗是公司併購擴張策略的失敗,與此同時資本市場會對企業戰略決策會進行用腳投票。三、避開價值陷阱需要回到基本面研究,最重要的是對公司盈利能力和現金流進行深度挖掘。
  • 完美主義導致的抑鬱症:這樣緩解完美主義對你的影響
    您的關注是作者更新的動力正文:接觸的抑鬱患者越多越發現,完美主義是一個無法迴避的話題。「病態」的追求完美,可能導致焦慮、拖延、強迫症,以及抑鬱症。盡你所能去做好一些事情是人的本性。它讓你覺得自身有價值,能讓朋友,家人和同事的眼中能高看你。
  • 應對超負荷,微觀時間管理法——讀《番茄工作法圖解》
    在管理層級中,初級主管的主要工作是:解析任務並分配相應的人員和時間。這是一個承上啟下的位置,無論是行動還是策略都遊刃有餘。為什麼番茄時間管理可以讓我們處於這樣一種狀態呢?這源於它的一個基本前提——關注每天要完成的事情。
  • 五色時間管理法:全心投入地愛一個人,才理解時間究竟意味著什麼
    這兩部作品與《清單人生》一起構成「暖心三部曲」,在中國讀者中收穫極高人氣。巴克曼的寫作風格輕鬆幽默,又非常擅長呈現微小的細節,對於如何催人落淚已自成一派。原文摘錄1.我,一個立志過得比任何人都要好的人,卻有個寧願活得平凡普通的兒子。
  • 完美主義有多危險?
    就連有人說你追求完美,你都覺得人家在誇你。在工作面試中被問到「你最大的缺點是什麼?」,追求完美已經成了標準答案。(前老闆們,聽見了嗎,我不是為了討你歡心才那麼說的!)正因如此,完美主義才變得複雜且頗具爭議。
  • 克服你的完美主義!
    在我的整個學術生涯中,這種心理一直困擾著我。在我嘗試編輯面向科研人員的健康講座的視頻腳本時,內心的完美主義者發出了嘶吼。看著自己舉手投足不受控制的樣子是痛苦的。想到自己的想法要公諸於眾,任人評價,令我感到恐慌。完美主義拖慢了我們的腳步,它讓任務顯得異常艱難。
  • 在工作中,我們不必過分追求完美,而應找到最簡單的解決問題方法
    過分追求完美無異於追求煩惱有這一個故事:有一個漁夫從大海裡撈出來一顆碩大而美麗的珍珠,但他並不感到滿足,因為那顆珍珠上面有一個小小的斑點。他想,若是能夠將這個小小的斑點去除,那麼它肯定會成為世界上最珍貴的寶物。於是,他就下狠心削去了珍珠的表層,可是斑點還在。他又削去第二層,原以為這下可以把斑點去掉了,然而它仍舊存在。
  • 完美主義害死人
    維基百科是這麼定義的:完美主義在心理學中指一種不斷追求快而準或基本準確的主義,追求完美的性格或主義,其往往伴隨著自我否定和對他人評價的關注。完美主義有多維度的性格,它有著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病態的完美主義會使人追求過高且無法實現的目標,並會在他們失敗時帶來極大的痛苦。而正常的完美主義能帶給人們追求目標的動力,同時給他們帶來樂趣。
  • 時間管理大師的GTD管理法,讓工作越做越少的高效管理術
    現在市面上很多時間管理的方法都有這樣一個核心,就是要事第一。工作最核心的目標就是攻克要事。時間管理大師博恩·崔西也有吃掉最大最最醜的青蛙的觀點。也就是說,想要做好時間管理,一定要把最艱巨最難的任務首先完成。
  • 80「積極成就」堅毅|如何擁抱失敗用最優主義代替完美主義?
    那如何知道自己是不是陷入了完美主義當中呢?你可以從以下的五個維度去看看自己是不是有某種程度上的完美主義:1、猶豫遲疑你做事的時候會不會特別的猶豫不決,思前想後顧慮很多而拖延著不敢去行動呢?完美主義內心其實追求的是成功,可是偏偏事與願違!不敢冒險、做事拖延、不能接受別人的意見,不能從失敗中學習,這些行為反而讓我們與成功漸行漸遠!壓力與我們工作質量的關係是一個倒U型的曲線圖!
  • 心理學:完美主義使你成為工作狂,拖延症,離你的完美目標更遠
    讓我們來談談與蘋果-完美主義相關的主題。蘋果公司的產品正在追求完美,他的創始人,已故的賈伯斯先生也在完美主義的推動下建立了蘋果商業帝國。按照我們的正常邏輯,完美主義值得我們稱讚。追求完美本身就非常符合自然規律,畢竟每個人都希望完美,所做的事情也都是完美的,畢竟這似乎是自我實現。
  • 別讓完美主義變成你的死敵!
    ——康·巴烏斯託夫斯基圖片來源:soogif.com小X是個事事追求完美的全職媽媽,有時候她顯得有點過分較勁了。她每天都花大量時間打掃衛生,孩子們都挺心煩,抱怨說覺得自己仿佛住在博物館裡。 她很在乎別人的看法,為了取悅別人簡直用心良苦,經常為此焦慮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