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種致盲性眼病 第一種人人可得

2020-12-21 騰訊網

在眾多眼部問題中

有一部分可歸類為「致盲眼病」

威脅基礎視功能

其中有的起初症狀不明

後期卻萬分兇險

有的直接來勢洶洶

稍有耽誤視力大損

過去,醫療水平不高

同時大眾也普遍缺乏眼保健意識

讓這些致盲眼病

奪走了許多人的寶貴視力

實際上,科學認知、積極預防的前提下

這些眼病是可以防範的

今天,小編帶大家了解下較常見的

5類致盲眼病

願失明能遠離每一個人

一、人人可得的白內障

各種原因導致晶狀體由透明慢慢變得混濁,阻礙光線和圖像進入,引起視物模糊,甚至失明。

白內障是世界第一致盲眼病。晶狀體老化渾濁是人體衰老的自然表現,到了一定年齡階段幾乎人人都會出現白內障。

· 哪些人常見?

老年人中最為常見,患病率隨著年齡增長,我國60歲-89歲中老年人群,白內障的發病率約為80%。

· 應該怎麼做?

晶狀體渾濁是因為晶狀體內蛋白質性質發生改變,是不可逆的,只有通過手術將已經渾濁的晶狀體替換為透明的人工晶狀體才能根治。

許多老年人諱疾忌醫,尤其害怕手術,一拖再拖導致視力持續下降,甚至錯過最佳手術時間。因此要及時就診,根據醫生建議及時安排手術。

二、病情兇險的青光眼

眼球中前房中水循環的動態平衡被破壞,房水增多導致眼內壓間斷或持續升高,持續的高眼壓通過機械壓迫和引起視神經缺血兩種機制導致視神經損害,造成視功能不可逆的損害。

簡單來說,眼球中有一個可伸縮的水池(前房),因為某些原因裡邊水變多,水池膨脹擠壞了鄰居的房子(視神經)。

我國有1000多萬青光眼患者,其致盲率約30%。

因此,如果感覺眼睛脹痛,頭疼,一定要謹防青光眼的侵害。

· 哪些人常見?

各個年齡段都有,但集中於中老年人,70%青光眼患者為50歲以上,特別是脾氣暴躁的中老年。

存在青光眼家族病史的人群也應高度重視。

· 應該怎麼做?

根據病因不同有不同的治療方式。

青光眼致盲不可逆,一旦視功能受損不可挽回,早檢查、早發現、早治療是其防治原則,眼科醫生建議,青光眼高危人群每年進行眼健康檢查以排查風險。

三、「哈哈鏡」黃斑變性

黃斑區結構的衰老性改變,變性的過程比較緩慢,但卻難以恢復,是一種慢性眼病。

黃斑區的視力最為敏銳,視網膜其他區域的視力非常低,一旦黃斑受損,會出現中心視力急劇下降、視物變形等症狀。

患者看東西歪歪扭扭,時大時小,因此黃斑變性又被戲稱為「哈哈鏡」。

· 哪些人常見?

老年黃斑變性發病年齡通常在45歲以上,且發病率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加。50歲以上中老年人群,每6人就有1人患有黃斑變性。

· 應該怎麼做?

視物變形及視力喪失是黃斑變性的顯著症狀,因此,我們可以通過如下方法自測:

1、準備一張方格紙(在醫學上,又被稱為阿姆斯勒方格表)。

2、在適宜的光線條件下,將方格表置於30cm外平視,如有屈光不正(近視、遠視、散光)或老花,應佩戴相應眼鏡。

3、用手遮住一隻眼,用另一隻眼凝視方格表中心點。

4、凝視中心點時,如果發現方格出現任何的彎曲、缺失、暗點等,有可能就是黃斑變性的徵兆,應予以重視,及時就診。

五、「視功能隱形殺手」糖網病

糖尿病造成眼底血管損傷,引發視網膜缺血,為了彌補缺血,視網膜逐漸新生了毛細血管,患者剛出現糖尿病時,眼底很少會立即出現病變。

早期的糖網病患者症狀也不明顯,等到病變到一定程度才會有所察覺,此時視力已受到影響,這種視功能損傷無法恢復。

悄無聲息地偷走視力,糖網病因而被稱為視功能的「隱形殺手」。

· 哪些人常見?

我國有1.1億的糖尿病患者,其中每3人中就有1人患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患糖尿病時間越長,視網膜病變概率也就越大。

此外,也有研究顯示:Ⅰ型糖尿病患者糖網病發病率高於Ⅱ型糖尿病患者。

· 應該怎麼做?

對付這樣難纏的「隱形殺手」,沒有捷徑可走,最笨的辦法便是最好的辦法。

患糖尿病5年以上且未發現視網膜病變的患者應每年檢查一次,發現視網膜病變的則縮短檢查周期,非增殖期每半年檢查一次,增殖期每三個月檢查一次,定期檢查。

早發現早幹預,以最大化地保留現有視力。

高度近視眼底病變

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視患者,眼球前後徑明顯變長(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眼球凸出來了」),眼球壁變薄,使視網膜和脈絡膜萎縮,視網膜變薄變性,出現裂孔。

加上玻璃體液化,使液化的玻璃體通過裂孔進人視網膜下,導致視網膜發生脫離,還可以使黃斑部脈絡膜小血管受到牽拉而引起破裂,造成黃斑出血。

我國有3000萬高度近視人群,因高度近視導致眼底病變的致盲人數超30萬。

· 哪些人常見?

超過600度的高度近視者。度數越高,眼底病變風險越大。

· 應該怎麼做?

避免眼外傷。不宜從事跳水、蹦極、過山車、足球、籃球等可能使眼睛遭受意外傷害的劇烈運動。

定期檢查眼底。高度近視應做到至少每年檢查一次眼睛,度數越高以及中老年患者,應提高檢查頻次。做到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相關焦點

  • 警惕三大致盲眼病:白內障、青光眼、眼底病變
    警惕三大致盲眼病:白內障、青光眼、眼底病變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20.10.14 星期三     10月15日是國際盲人節,白內障、青光眼、眼底病變已經成為造成失明的重要病因
  • 昆明市慈善總會攜華山眼科啟動「致盲眼病公益救助項目」 困難眼病...
    為響應「健康中國」的國家發展戰略,幫助更多經濟困難、就醫困難的眼病患者,擺脫白內障、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黃斑變性、青光眼等常見致盲性眼病的困擾,1月13日上午,「百萬基金援春城 亮睛行動助復明」致盲眼病公益救助項目啟動儀式在昆明舉行。
  • 眼睛黃斑異常,與6個致盲眼病息息相關,保護黃斑4件事要做到位
    眼科所指的黃斑病不是長了黃斑就等於得了眼病,而是指眼睛中的黃斑出現問題,比較常見的就是黃斑變性。黃斑變性只是黃斑區異常病變的多種類型之一,實際上黃斑有自身病變與受其他疾病波及兩種情況,大體可總結出6種臨床常見眼病。
  • 這些易忽略的症狀,可能是「致盲眼病」的早期徵兆,別不當回事
    這些眼病極易致盲說起「失明」,大部分人都會覺得是意外或年齡增長造成的,離自己很遙遠,實際上:報告顯示,全球視力損傷或失明人數高達22億人,而我國各類視力缺陷患病人數約有5億,且視覺健康惡化形勢嚴峻,視力損害患病率遠高於世界平均水平。
  • 如活到100歲,每個人都可能發生白內障,這是年齡相關性致盲眼病
    其中,高度近視視網膜病變在致盲原因中佔相當高的比例。很多年輕人有一個誤區——近視不就是戴個眼鏡嗎?其實不然。近視一旦發生了就不可逆轉,特別是在低年齡階段發生近視的孩子,更容易變成高度近視,導致視力損傷,老年以後甚至會因此失明。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執行主任許迅介紹,(高度近視)患者眼底的併發症多發生在四五十歲以後,那時的工作以及以後的老年生活可能會受到很大影響。
  • 眼底病已成為不可逆性致盲的重要原因
    發布會著眼於中國眼健康現狀,提出目前中國的主要致盲性眼病疾病譜已由過去的沙眼、白內障轉變為青光眼、眼底病等年齡相關、代謝相關性眼病。同時,會議共同呼籲社會各界提高對主要致盲性眼病,尤其是青光眼及眼底疾病的關注。
  • 專愛攻擊老年人的致盲眼病—老年性黃斑變性!
    老年性黃斑變性在50歲以上的中老年中很常見,每6個人中就可能有一個該眼病患者! 黃瑤 副主任醫師 北京同仁醫院眼科 老年性黃斑變性 老年性黃斑變性分為乾性老年性黃斑變性和溼性兩種,快來聽聽專家的詳細解讀: 老年性黃斑變性的高危人群 老年性黃斑變性是50歲以上人群中,最容易發生的不可逆的致盲性眼病
  • 小心是這種致盲眼病的前兆
    青光眼是指眼內壓間斷或持續升高的一種眼病,持續的高眼壓可以給眼球各部分組織和視功能帶來損害,當眼壓升高時,部分患者會出現視物不清、眼脹、眼疼,可伴隨頭疼、鼻子酸、噁心、嘔吐等症狀,因此青光眼患者初次看診時常常會看錯科。容易錯誤判斷病情的還有一個原因,即有些患者因為劇烈的頭疼、噁心、嘔吐,而忽視了視物不清、眼疼、眼脹、視力減退等眼部不適症狀,從而掛錯號、看錯科。
  • 過期睫毛膏有什麼危害 保質期是多久 化妝性眼病可致盲
    記者27日獲悉,因化妝品質量或操作問題導致的「化妝性眼病」在眼科門診中屢屢出現。同濟大學兼職教授、上海新視界中興眼科醫院院長廉井財提醒,這類人為造成的新型眼病不應小覷,處理不當或對視力損傷嚴重。  據介紹,化妝性眼病是因化妝引起的各類眼病的統稱,包括各種角膜炎、過敏性結膜炎、角膜灼傷、結膜染色等,是近年來引起眼科醫生們重視的新型眼科疾病。
  • 這是排名第一位的致盲眼病,不過可防可治
    原創 劉新泉、江丹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白內障是全球第一位致盲眼病患了白內障該如何正確治療如何預防和調護龍華醫院眼科劉新泉主任醫師、江丹副主任醫師向大家介紹了解「白內障」白內障是全球第一位致盲眼病,在全球共4000萬-4500萬盲人中,因白內障致盲者佔近一半。
  • 青光眼是導致失明的三大致盲眼病之一,如何篩查?
    青光眼是導致人類失明的三大致盲眼病之一,總人群發病率為1%,45歲以後為2%。臨床上根據病因、房角、眼壓描記等情況將青光眼分為原發性、繼發性和先天性三大類。原發性青光眼是我國比較常見的青光眼類型,按照房角開放與否分為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和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
  •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可致盲 早治療是關鍵
    工作人群首位致盲眼病,並且屬不可逆轉性致盲眼病。  李兵指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在病變初期,此時患者視網膜血管雖然無明顯異常改變,但病變在進展中;  第二階段是患者視網膜出現微血管瘤、出血、滲出等改變,患者視力有輕中度下降;  第三階段是患者視網膜長出新生血管,新生血管破裂致
  • 爸媽可能得的這幾種眼病,應如何預防?
    3、青光眼是一種不可逆的、致盲的眼病,只能早發現早治療,因此要注意定期檢查眼睛。4、40歲以後,建議每半年到一年檢查一次眼睛,如果已經處於眼病患病期,應該謹遵醫囑,每3個月或1個月檢查一次。答:嚴格來說,老花眼其實不是一種眼病,而是人眼生理性的老化,和職業以及生活習慣關係不大。當我們的眼球因為生理性老化發生晶狀體彈性變差、睫狀肌力量下降,導致變焦能力降低,看近距離的物件就會變得模糊不清。老花眼因為是人的老化造成的,因此無法治癒。
  • 無緣無故眼睛痛,不一定是眼病,還有這4種可能
    通常眼睛痛主要考慮眼睛及其附屬其器官出現病理性改變,但是也要注意,眼睛痛並不一定是眼病。比如某種藥物引發的眼痛(一般停藥後眼痛症狀就會消失)、甲狀腺亢進引起的眼球突出、神經調節功能衰退等。所以,當出現眼睛疼痛的症狀時,首先應該明確是何種原因引起的疼痛,找對病因後才能夠標本兼治的進行治療。
  • 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可能與降低致盲眼病的風險有關
    這項研究很重要,因為青光眼在美國是致盲的主要原因,而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POAG)是最常見的類型。POAG是導致視神經退行性變的主要原因,視神經退行性變與眼內壓力水平有關,但其他因素也會導致這種情況。在病情發展到視力下降之前,患者通常很少或沒有任何症狀。西奈山衛生系統眼科研究副主席、醫學博士Louis R.
  • 視神經發炎十來天就可致盲
    韓冬野  這種疾病沒有青光眼、黃斑病變的高知曉度,但同樣是一種危險的致盲性眼病。因為患上這種病,十來天的時間,陳先生就逐漸喪失了視力,這場飛來橫禍讓他備受折磨。  視神經炎是種什麼病  到底是什麼病吞噬了陳先生的視力?  司山成說,大眾對於無外傷的視力喪失會想到青光眼,想到黃斑病變,但很少有人會想到視神經炎。根據陳先生的兩個典型症狀,可以初步診斷為視神經炎。一個症狀是眼球轉動感到疼痛,「很多人用眼過度後,轉動眼球也會感覺疼痛,但患者轉動眼球產生了明顯刺痛感,已經達到流淚的程度。」司山成說。
  • 6種常見眼病,就醫前的應急措施要學會
    中國中醫科學院眼科醫院 接傳紅主任醫師眼病的症狀表現相對於其他疾病來說比較明顯,比如常見的眼白處充血發紅、眼睛乾澀發癢、眼瞼或眼外部紅腫長包,嚴重的眼病如白內障、青光眼、黃斑變性,還會發生眼球顏色的改變
  • 參天公司攜手上海慈善基金會,助力老年人眼病篩查
    (原標題:參天公司攜手上海慈善基金會,助力老年人眼病篩查) 12月
  • 這到底是種什麼眼病!
    青光眼是一種發病迅速、危害性大、隨時導致失明的常見疑難眼病,急性發作會在24-48小時極速失明。目前,不少人對青光眼缺乏了解,認識上存在多個誤區。 1.有青光眼的人,眼睛是綠色的嗎? 青光眼不代表就有一雙酷似貓眼的綠眼睛噢。
  • 金篦記:老年眼病「看眼色」
    任何疾患都要早防、早診、早治,特別是老年人,更需要自己隨時警惕悄悄侵襲的眼病。如果眼疾有「紅綠燈」,什麼樣的顏色可用來提醒老年眼病患者呢?首當其衝是「白」色,最廣為人知的老年眼病當屬白內障,是全球致盲第一位的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