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小時候在稻田裡玩耍,在稻穀堆裡打滾,跟爺爺坐在牛車上,牛車上拉著稻穀的情景。隨著機械時代的到來,這種場景也見不到了。文章中的三張圖片,你認識幾張呢?
圖一是農民犁田的兩種工具,圖片是有兩種工具,像鏟子那個工具是把地給翻起來。帶有齒子那個工具是把地給翻起來之後,使用這個齒子可以把種地的土塊弄碎,還可以把翻起來的土裡面的野草給收集在一起,再把這些雜草給丟到田埂上。這兩種工具都需要套在牛身上,牛在前面走,人在後邊走。還記得小時候我爺爺,還有我爹,每次犁田好了,都會讓我牽著牛去吃草。
圖二是牛車的車輪,鐵質的,已經拍不到一輛完整的牛車的,近些年還能看到牛犁地的場地,但是已經看不到牛車了。還記得小時候,坐著牛車,牛車上拉著稻穀。牛車上拉著稻草堆,回來搭一個架上,架子上放著稻草,也就是牛棚,牛抬頭就能吃到稻草,架子上的稻草,越吃越少就越矮。還記得爺爺用牛車拉甘蔗葉,總是在甘蔗葉藏著一根甘蔗給我。小學的時候,還記得放假就放牛的場景,把牛趕到牛車前,把牛車抬起,牛就會自己把頭伸進去拉車的場景。
圖三為稻穀脫粒機,用鐮刀把稻穀割出來,集中放兩堆,中間留一個位置放這個工具,然後一邊用腳踩,中間的輪子就會轉動,把稻草伸進去,就能把稻草和稻穀分離。小時候都是鄰居互相幫忙割稻穀,插秧,今天你幫我,來我家吃頓飯,明天我幫你,到你家吃頓飯。
去年我家也種稻穀,但是已經用不到上面的工具,犁田有柴油機,插秧也沒有了,把發芽的谷種灑下去就行了,收割稻穀也有機器收割了。現在種田也沒有以前那麼辛苦了。隨著生活越來越好,已經很少人種田了,以前每年種兩季水稻,現在都很少人種一季了。也有很多的農民把田租給了下來創業的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