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農民種田的三種工具,你認識嗎?

2021-01-06 養蜂人小鄭

還記得小時候在稻田裡玩耍,在稻穀堆裡打滾,跟爺爺坐在牛車上,牛車上拉著稻穀的情景。隨著機械時代的到來,這種場景也見不到了。文章中的三張圖片,你認識幾張呢?

圖一是農民犁田的兩種工具,圖片是有兩種工具,像鏟子那個工具是把地給翻起來。帶有齒子那個工具是把地給翻起來之後,使用這個齒子可以把種地的土塊弄碎,還可以把翻起來的土裡面的野草給收集在一起,再把這些雜草給丟到田埂上。這兩種工具都需要套在牛身上,牛在前面走,人在後邊走。還記得小時候我爺爺,還有我爹,每次犁田好了,都會讓我牽著牛去吃草。

圖二是牛車的車輪,鐵質的,已經拍不到一輛完整的牛車的,近些年還能看到牛犁地的場地,但是已經看不到牛車了。還記得小時候,坐著牛車,牛車上拉著稻穀。牛車上拉著稻草堆,回來搭一個架上,架子上放著稻草,也就是牛棚,牛抬頭就能吃到稻草,架子上的稻草,越吃越少就越矮。還記得爺爺用牛車拉甘蔗葉,總是在甘蔗葉藏著一根甘蔗給我。小學的時候,還記得放假就放牛的場景,把牛趕到牛車前,把牛車抬起,牛就會自己把頭伸進去拉車的場景。

圖三為稻穀脫粒機,用鐮刀把稻穀割出來,集中放兩堆,中間留一個位置放這個工具,然後一邊用腳踩,中間的輪子就會轉動,把稻草伸進去,就能把稻草和稻穀分離。小時候都是鄰居互相幫忙割稻穀,插秧,今天你幫我,來我家吃頓飯,明天我幫你,到你家吃頓飯。

去年我家也種稻穀,但是已經用不到上面的工具,犁田有柴油機,插秧也沒有了,把發芽的谷種灑下去就行了,收割稻穀也有機器收割了。現在種田也沒有以前那麼辛苦了。隨著生活越來越好,已經很少人種田了,以前每年種兩季水稻,現在都很少人種一季了。也有很多的農民把田租給了下來創業的老闆。

相關焦點

  • 你認為糧食價格在什麼位置上才能使農民種田不虧本
    農村人種田生產糧食不值錢,已經成為了一種社會現實問題。農村人種田每畝究竟需要多少成本?生產的糧食產生多少的經濟效益,才能使種田人不虧本?下面就來討論一下單位面積,糧食價格應該在什麼範圍內合適?農民種田才能不虧本?
  • 讓種田變得輕鬆又賺錢——記藍山縣新農民陳昌軍
    讓種田變得輕鬆又賺錢 ——記新農民陳昌軍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者 嚴萬達 通訊員 楊雄春 雷克軍 3月24日,湘江源頭藍山縣塔峰鎮八甲村,一場春雨過後,遠山如黛,雲煙翻滾。 「我現在是個新農民。」陳昌軍樂呵呵地說,父輩們也是靠種糧為生,不過種田就沒這麼輕鬆了,一年到頭起早摸黑,不僅辛苦,所得也微薄。 2010年,在外打拼多年、長了不少見識的陳昌軍,回家過年時看到大量耕地拋荒,十分心痛,決定留下來「當個新農民」。幹了一輩子農活的父親,當時特別不理解。 當年,在藍山縣農業部門支持下,陳昌軍流轉160畝耕地,單槍匹馬開始創業。
  • 推薦四本種田文:從繁華都市回歸的小農民,開啟了他的另類人生
    《重生之嫡女無雙》劇情簡介:當那一根根手指被掰斷的痛侵襲著她身體的時候,她才知奶娘與丫鬟早已是背叛了她;當那庶母姐姐說出腹中懷著她夫君骨肉的時候,她才知她們以前對她的好只不過是演一場戲;當那溫柔繾綣的夫君指使新歡索要她命的時候,她才知自己不過是他登上高位的踏板石……精彩劇情:當那一根根手指被掰斷的痛侵襲著她身體的時候,她才知奶娘與丫鬟早已是背叛了她;  當那庶母姐姐說出腹中懷著她夫君骨肉的時候
  • 國家對種田有補貼,為什麼還是有人不願意種田
    據了解,不少外出務工者,之所以不在家種田,都是因為家裡的田地面積少,在家裡守著僅有的一畝三分地,划不來,不僅不能跟上奔小康的步伐,連解決溫飽都是問題。所以,儘管國家對種田有補貼,不少農民還是都不願在家種田地。
  • 這種植物的根,挖來可直接咀嚼,含在嘴裡,生津潤喉,你認識嗎?
    這種植物的根,挖來可直接咀嚼,含在嘴裡,生津潤喉,如今很少見了才知珍貴,你認識嗎?出於對植物的愛好,若不探個究竟,肯定是有些遺憾的,於是,迫不及待地走近一看,這不是久違的秤星樹嗎?如果沒有遇見它,我是怎麼也不會想起來的。
  • 種田梨沙今天生日,她配音的那些動漫角色,你都認識嗎?
    #種田梨沙今天是七月十二日,是日本聲優種田梨沙的生日。網友們在得知這個消息的同時,也紛紛為她送上了生日的祝福。種田梨沙,大家都聽說過,但是她配過的動漫角色你都知道嗎?今天就來介紹一下種田梨沙配過的那些經典的角色吧!1.
  • (關注三夏)從半路種田到職業農民——種糧「老把式」的良田喜事
    新華社鄭州6月8日電題:從半路種田到職業農民——種糧「老把式」的良田喜事新華社記者馮碧簫、韓朝陽夏日長,麥收忙。「豫北糧倉」滑縣的麥田已是滿眼金黃,芒種一過,這裡迎來了大規模收割。如今,杜煥永的農民合作社不僅流轉耕地2000多畝,還託管了5000多畝耕地,服務土地總面積達到3.9萬畝,服務農戶2200多戶。杜煥永從當初的建築工人轉型成為一名職業農民經理人,合作社大院裡停著的幾十臺「大傢伙」是他種好地的底氣。芒種忙,麥上場。
  • 種田系列文之三,穿越到各個時代和原始異界的種田文大雜燴
    種田文系列之三,主角穿越到各種時代或者原始異界中的種田生活,8篇01簡評:陳喬穿越到穿獸皮拿石刀的蠻荒時代中的種田生活。05夫夫孩子熱炕頭 by 初吻江湖類型:穿越到架空古代簡介:主角在架空時代中帶著侄兒平淡的過日子文中因為以前有個穿越過去的前輩
  • 它如今在日本是高等食材,以前在國內農民卻想砍掉,你見過嗎?
    它如今在日本是高等食材,以前在國內農民卻想砍掉,15元一斤你見過嗎?眾所周知,我國國土面積廣大,自然資源十分豐富,而且分布呈現地域特點。就拿廣大的農村地區來說,雖然閒雜人類活動也比較頻繁,但是野生植物資源還是相當豐富的。
  • 5本「種田流」小說推薦:土包子靠種田發家,走上人生巔峰!
    杜寶兒看著眼前穿著一身運動裝的程桉,一臉輕蔑,「你就是程桉?也不怎麼樣嘛。真不知道許威以前怎麼會喜歡你這個土包子。」《種田之天命福女》作者:我家的麥田↓↓↓點擊卡片免費閱讀↓↓↓女兒呀我的女兒呀!大清早的是誰在擾人清夢呢!鬼哭狼嚎的,趙玲玲實在想大吼一聲,無奈身體軟綿綿的。努力睜開雙眼,oh,mygod!
  • 農民賺錢辛苦,卻被「駕照」攔路?某農民:我開著農機在馬路跑?
    有一位農民就說了:「農民沒事開個收割機在馬路上跑?你叫我去跑,我還不願意呢,費油不說,還損傷收割機的履帶」。的確,現在很多農民都是在田裡才會開著農用機,例如在豐收的季節,都需要農用機幫忙,如果這些都需要駕駛證的話,我相信,農民們沒有幾個人能夠考得過去的。光是理論就足夠為難他們了,這樣一來,就會給農民種地帶來非常大的麻煩,而且還不是一般的麻煩。
  • 葡萄酒禮盒中的小工具,你都認識嗎?
    葡萄酒禮盒中的小工具,你都認識嗎?參與互動    為了讓消費者能有愉悅的品酒體驗,葡萄酒禮盒中通常都會附贈一些小工具
  • 從《知否知否》到《鄉村愛情》,電視劇迎來「種田」時代?
    種田文便是藉此應運而生的小說流派。在這類小說中,種田只是一種隱喻。主人公先在自己的領土進行各項制度建設,類似農民種田收穫,以此積蓄力量,作為未來徵服的基石。與「爭霸」相比較,「種田」相對和平。這吸引了對「爭霸」無甚興趣的女性作者與讀者。「種田」很快成為女性向網絡小說的一個重要元素:女主角穿越或重生後,在談戀愛的同時,還忙著經營個人資產,發展家庭經濟。
  • 怎樣才能把種田這個職業做到高大上?才能有利於農業的發展
    目前農民種田糧價低,生產糧食成本高,種田利潤空間小,農民經濟收入低。這怎麼叫農民能夠養家餬口,安心在農村生產糧食呢?這就是農民不願意種田的最基本的最主要的原因。若是糧食價格適中,生產成本不是那麼高,農民種田收益能夠養家餬口的話,他們才有種田的希望。農民種田生產糧食,基本生活都不能保證,什麼樣的能夠安心讓農民種田呢?
  • 越來越多農民不種田,田地都長滿了野草,農具也「刀槍入庫」了
    以前種瓜種禾場景,以前手機攝像不清村裡以前的狀態改造好的田長滿野草如今村裡面的人,大部分人都外出謀生,大家都已經沒有種田的意願了,田地都要荒蕪了,長滿野草,2018年,省農業部門對這些農田改造,改良土壤
  • 對農民問題的輕蔑態度,說到底還是認識不到位
    每一個問題拿出來進行交流討論,或者說農民想得到一個公正的待遇時候,總有很多人表示不屑,給予輕蔑的態度。我看這個問題,不是看你的具體說法和觀點,而是綜合來看,你對農民的認識到底處在一個怎樣的水平和程度?當蛋糕只有一塊的時候,給我分多了,必然就分給你少了。所以很多人未必就是認識不到位,而是認識到位了,可是為了爭奪利益,也就昧著良心說話了。
  • 糧價漲到4-5元一斤,就能使農民致富嗎?
    就算糧價能漲到4-5元/斤,農民也富不起來,主要以下兩個因素制約:一方面,糧價上漲會拉動社會商品一起漲價,這不僅會增加農民的生活成本,而且由於糧價上漲,會帶動化肥和農藥等生產資源價格上漲。如果從單純的物價上漲情況看,農民的糧價上漲的同時,其他費用支出也在漲,農民的日子基本不會有什麼變化。
  • 農村俗語「農民住高樓,好日子到了頭」,你知道這句話是啥意思嗎
    原先,筆者老家河南,前兩年也曾實行過城鎮合拼,在一部分地域早已合拼已過,比如安陽滑縣如今就有一個數萬人村,是由以前的33個村莊合拼成的。而筆者家鄉這裡,基本上每一個城鎮都蓋了一些新的住宅小區,像城內的一樣,但想要去買來住的並不是很多,許多 房屋到現在還空著。之前也說過不許群眾自身建房,說很有可能要合拼,但之後就已不提了。
  • 中國農民拖了中國經濟後腿嗎?我們農民的付出就那麼微不足道嗎?
    一、中國農民的時間根本就不值錢,他們需要轉移行業在中國,農民的時間是不太值錢的,他們除了農忙的季節種植農產品之外,其他的時間都是閒著沒事情幹的。如果不是機械化的進程被叫停了,那麼,農民甚至會失去他們的工作。農產品的價格被大局控制住,這麼做就是不想要讓那麼多的人去種田。
  • 菠蘿君送書教你如何種田(誤)!《我愛種田》等你帶回家!
    農民們好奇心漸長,逐個跑去葡萄地參觀。第一眼他們就認出來哪些是老爺栽的了!從株距到傾斜角度全都一模一樣的葡萄枝,一定就是老爺的手筆。這個種植技術真的太神了,看得大家頭皮都要發麻了。崔棲潮儼然成了諾森伯蘭的錦鯉,仿佛他和誰多說一句話,往誰家地頭一站,就可以導致增產一般。這迷信的風氣還是私下流傳,沒有傳到他本人面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