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是個很喜歡逛菜市場的男人,現在天氣冷了,出門的時間也比較少,幾乎除了去給客戶送樣或者發快遞,工作生活都在家裡。
很多人都說快過年了,好像今年所有的工作都完成了似的。其實這農曆最後的一個多月,才是最需要努力的日子。只有在這一個月把所有的工作都做好,過完年才可以比別人領先一步。
辭職的這幾個月在家,網店每天都有大大小小的訂單,阿里巴巴也幾乎每天都有客戶在諮詢。自媒體這一塊,自己也會時不時有時間就更新下,還好每天都有一點零花錢進帳。
今天幾個朋友來家裡吃飯,冰箱裡有好多在社區團購軟體裡買的菜。雖然好多人都在抨擊社區團購,說什麼搶了賣菜人的生意,但是不管怎麼說,使用確實方便,裡面的菜價也著實便宜(我是少數支持社區團購的一部分人,社會在發展,優勝劣汰,不管是個人實力還是網際網路資金,沒必要去罵,人只有不斷的提升自己的賺錢實力,才不會被社會所淘汰。)
這是社區團購軟體上買的菜,上面還有一大排沒有發出來,如果有當家經常買菜的人,可以看看,這上面的菜,跟我們平常去市場或者超市買的菜,價格是不是要便宜好多。我不說別的,就一個花甲,平常我去批發市場最便宜的是12塊錢一斤,用的塑膠袋都有一兩多,兩斤買回來,絕對沒我在社區團購軟體上購買的多,而我買兩斤,只花了7.33元。
我今天當然不講社區團購,不然又有好多不做飯不買菜的人噴我。今天主要分享朋友來家裡做的幾道菜。
一、蒸臘腸(20元)
每到年底,從老家帶來的臘肉幾乎都吃完了,我姐打四川寄來的臘肉和臘腸也在前幾天解決掉了。朋友過來吃飯,她在家很少做飯,這是之前我們一起去市場灌的臘腸(我家人多,天天做飯,早已經吃完)。煮完水,切成片之後直接放蒸鍋裡面蒸十幾分鐘,掀開鍋蓋一股熟悉的臘腸香味撲鼻而來。
鹹淡剛好,肥瘦剛好。有些日子沒吃到腊味了,還真挺想念臘肉臘腸的味道。雖然少了一點蔥花和香菜,但依然不影響它的美味。
二、雞胗炒酸菜(12元)
雞胗是社區團購軟體上買的,分量很足,才花了9塊錢。在冰箱放了兩天,還好昨天沒炒著吃了,不然今天又要出去買菜。
說是雞胗炒酸菜,還不如說是雞胗炒泡菜。在我們老家,酸菜就是酸菜,泡菜就是泡菜,管它呢,反正是自己做的泡菜。裡面放了好多小米椒和青花椒,還有白蘿蔔、胡蘿蔔、青蘿蔔和菜頭。泡了好多天,有點酸,炒雞胗的味道剛剛好。
三、菜頭炒肉(9元)
菜頭炒肉,這個菜很家常,打小我就喜歡吃。記得小時候,差不多到二、三月份,芥菜就要掰掉葉子用來做「鹽菜」,剩下的菜頭我們就會用來炒臘肉,味道可好了。這種菜頭跟我們小時候吃的外觀上雖然有很大的差別,但是味道幾乎一樣。
四、炒青菜(3元)
這道菜,沒啥好講的。在南方,如果有朋友來,幾乎都需要有一道青菜。跟北方所謂的青菜不一樣,我們要吃的青菜就是這樣子的綠葉菜,菜花、芥藍、上海青這一類的青菜。我炒青菜都喜歡加一點黃豆醬或者蠔油。
五、白花菜雞蛋湯(2元)
四菜一湯,必須有一道湯。家裡也沒什麼菜適合打湯,光雞蛋也不好,樓頂現在已經長了好多白花菜,再不吃就都老了。裡面加了好多胡椒,味道有點辣,有點苦,喝著卻很清爽,兩碗下去,全身都暖暖的(實話)。
這就是我樓頂野生的白花菜,長了好多。因為撒下去的菜種子老是被鳥吃,也就懶得種了。反正長出來的野菜都是薺菜、白花菜和馬齒莧,也能吃,而且外面很少能買到,或許這就是無心插柳吧!有在農村看到這種野菜的,也可以嘗試著掐回家去吃著試試,炒雞蛋、加上雞蛋或者豬肉煮湯都行。
四個人,四菜一湯,剛剛好。再來上一瓶蘋果醋,這些菜也不怎麼下酒,只能喝點飲料。很家常,做起來也簡單。朋友都很熟,經常也會在一起,不需要大魚大肉,大家聚在一起,簡單的做幾個菜,吃得開心就好。
成本算了一下:臘腸不要錢(要錢的話就算20元),雞胗9元、青菜3元、菜頭3元、豬肉6元、菜頭3元、4個雞蛋不到2元、白花菜不要錢、泡菜可能就2-3元、蘋果醋25元(20+9+3+3+6+3+2+3+25=74元)
最後,我必須說一句。社區團購上買的菜,便宜!它不香嗎?為什麼那麼多人非要網上抵制呢?搞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