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籌丨一半鳶尾、一半香檳,這香膏「藏」著藝術大師穆夏的傳世佳作

2021-01-10 網易

  

  依次為穆夏各時期的彩色石版畫作品

  《報春花》、《羽毛》、《水果》、《花卉》

  如果我不說,很多人或許無法想像,上面這些曼妙優雅的女子、永不凋謝的花朵、宮殿般富麗堂皇的裝飾元素、充滿少女心的細膩畫作……

  其實……都出自一位男性藝術家之手!

  

  圖片來自wikipedia@Alphonse Mucha

  他的名字是阿爾豐斯·穆夏,一個被尊稱為「歐洲新藝術運動先鋒」的大師級人物。

  作品涉獵廣泛,遍布書籍插畫、攝影、服飾、珠寶、家具、建築等諸多領域。

  風格清新、復古、華麗、繁複,醉心於把控自然的線條、比例、光線、色彩,可以說每一處細節都非常值得後人細細品味。

  

  棉絨多色手工印花織物作品《雛菊中的姑娘》

  假如一定要給穆夏貼個「標籤」,不可或缺的一條勢必是他鍾愛「鮮花美人」:

  從他的畫筆下誕生的女性,現實卻又超凡脫俗,總是擁有獨一無二的美。

  或柔和、或堅毅,或溫婉、或靈動,或恬靜、或活潑,甚至帶有一種神聖的光芒感。

  

  他將自己所能想像的世間所有最直接的美好,全部躍然紙上,可以迅速引起觀者共鳴。

  即便時光荏苒、一百多年過去,穆夏的作品從19世紀末、20世紀初直至今日,仍令人心動沉醉不已。

  

  這一次,主辦《穆夏·新藝術運動先鋒》特展的純真博物館,聯合國內原創沙龍香品牌AROMAG,做了一個大膽的嘗試:

  從藝術大師穆夏眾多經典畫作中,精選了兩幅作品作為創作靈感,推出一款全新的「固體香水」——《伊萬契採的少女》香膏,希望藉由氣味來「還原」穆夏筆下不同的人物性格,致敬他與他所創造的藝術花園。

  

  同時還搭配了多種藝術周邊,比如鳶尾胸針、黃銅書籤、畫作飄帶,用溫柔甜美的設計讓更多人了解穆夏與藝術之美。

  

  今天,穆夏香膏發起眾籌。

  基礎版:含《伊萬契採的少女》香膏一支。

  珍藏版組合:含《伊萬契採的少女》香膏、鳶尾胸針、黃銅書籤、畫作窄絲巾各一件。

  自用收藏,優雅精緻。佳節禮贈,體面又不落俗套。

  眾籌價:168~398元

  眾籌時間:2020年10月17日-2020年11月10日

  眾籌結束後3個工作日發貨

  19世紀的「天才畫手」

  

  穆夏出生於捷克伊萬契採小鎮,從小隨父母出入教堂。

  由父母講述的古老宗教傳說,小鎮居民身上穿著的傳統民族服飾,教堂內的花草植物,都對幼年時的穆夏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長大後,他來到巴黎求學,開始用畫筆去延續自己在這一切中感受到的美。

  

  左圖:莎拉·伯恩哈特(wikipedia@Sarah Bernhardt)

  右圖:穆夏以之為形象創作的《吉斯蒙達》海報作品

  巴黎無疑是穆夏的福地,他在這裡遇到了自己的「人生繆斯」——法國傳奇演員莎拉·伯恩哈特,委託穆夏為她設計海報。

  正是這幅作品讓穆夏「一夜成名」,也從此開創了獨特的「穆夏風格」:

  採用優雅美麗的女性輔以花卉鮮果,同時吸收了日本木刻對外形與輪廓線的精巧刻畫、拜佔庭藝術的華美色彩與幾何裝飾效果,以及巴洛克、洛可可藝術細緻而富有肉感的描繪方式。

  

  雖然在巴黎取得了巨大成績,更憑藉非凡的才華名揚歐洲,穆夏卻並沒有為此滿足,民族之根一直深深扎在他心裡。

  在給朋友的一封信中,穆夏這樣寫道:

  「我所有寶貴的時間都在這些作品中,而我的祖國就像一灘漸漸乾涸的死水。在靈魂深處,我感覺到自己正在罪惡地揮霍著本屬於祖國人民的那些東西。」

  這一刻,他決定「急流勇退」,堅定選擇回到捷克。

  《伊萬契採的少女》香膏

  

  這支穆夏香膏取名「伊萬契採的少女Girl from Ivancice」,正是為了紀念那個對家鄉故土愛得深沉的男人。

  

  香調調配靈感,則源於穆夏畫作中永恆的少女主題:

  鳶尾花IRIS,來自《四朵花系列聯畫:鳶尾》。

  香檳CHAMPAGNE,來自《香檳區日曆》。

  

  香膏管身的設計還有別致的「小巧思」在裡面:

  輕輕一推,旋轉打開,一支管體一分為二。

  在兩個半圓結構中,承載了兩種代表不同氣質味道的膏體, 寓意穆夏畫作中女性的多樣化魅力。

  

  鳶尾花IRIS

  前調:柑橘調、無花果、白松香、鳶尾

  中調:麝葵子、玫瑰、白芍藥

  尾調:木質調、雪松、白麝香

  香根鳶尾是法國的國花,象徵高潔優雅。

  取於鳶尾根塊的香料,帶有天然的泥土氣息,和類似紫羅蘭般的微弱花香。

  雖有玫瑰、芍藥作為點綴,這一抹花香並不會顯得過於甜膩,也無濃鬱的脂粉感。

  反而因為柑橘調的加入,調和得尤為乾淨清透、充滿冷感,是溫吞又斯文的婉約氣質。

  

  當柔和淡雅的香,隨體溫徐徐擴散,那不經意間透出的「柔情似水」,別提有多撩人了。

  閉上眼細細嗅,仿若置身成片盛開的鳶尾花田中,一陣微風拂過,心曠神怡的安然與滿足感撲面而來。

  作為收尾的雪松與白麝香,有著木質香一貫的沉穩感,也讓整支香調更耐得住性子,層次豐富、持香更長久。

  恰到好處表現出了,現代女性在日常生活中獨立知性、充滿魅力的一面,是非常適合職場用香的中性香調。

  

  香檳CHAMPAGNE

  線性香調,香檳酒、香檸檬、白麝香、桃、荔枝

  不同於鳶尾帶來的冷靜幹練氣質,香檳這一味更為活潑靈動、少女感十足。

  一打開,就能聞到桃子、荔枝、檸檬各種水果混合後的香甜,又留有果香特有的水感。

  像是在品嘗一杯上好的香檳酒,令人心情大好,甚至有些許淡淡微醺。又猶如正享受著下午茶的甜蜜,醇香入喉、回味悠長。

  

  簡單的線性香調,味道卻不至於單調縹緲,它營造出的浪漫氣氛還是非常「微妙」的:

  貫穿始終的白麝香,若有若無地散發著溫柔暖意,有種距離慢慢拉近的親切與曖昧感。浮現在腦海的畫面,是一位陽光元氣的鄰家可人,笑靨如花、甜甜遙望。

  而這支香希望表達的是,無論年齡幾何,每個女性內心都有一個少女般的存在。

  它讓人感到放鬆、有安全感,適合獨處,也可用於閨蜜社交、戀人約會等閒暇場合中。

  

  除了單獨使用,鳶尾花和香檳還可以疊加在一起,形成更為有趣的搭配。

  既有冷感的花香,又有美酒的活潑,整體氣息則愈發溫和優雅起來。

  作為展現個性氣質的隨身香,再合適不過了。

  

  使用時,逆時針旋開管身,歸位即關合。

  

  玫瑰金配色、啞光磨砂質感,在光線下還會呈現夢幻的光暈,很是好看。

  管身兩側分別印有AROMAG與純真博物館的logo。

  

  日常收納可裝在配套的抽繩小袋中,雅致又耐用。

  

  眾籌價:168~398元

  眾籌時間:2020年10月17日-2020年11月10日

  眾籌結束後3個工作日發貨

  穆夏鳶尾胸針

  

  穆夏非常擅長描繪花卉和寶石的主題。

  比如,在1900年的彩色石版畫作品《寶石系列聯畫》中,他就將寶石擬人成了四位優雅高貴的女性形象。

  神聖不可侵犯,卻又充滿嫵媚誘人的美感,盛情綻放的花朵是女子柔和浪漫的點綴。

  

  這枚鳶尾胸針,正是從《寶石系列聯畫:紫水晶》中獲得的靈感。

  鳶尾花造型,做工精巧、栩栩如生,每一瓣各不相同。

  花瓣以琺瑯填色、勾勒了金色的邊,粉嫩動人。

  其中一片還墜著一顆璀璨的鋯石,熠熠閃耀,恰與琺瑯花瓣的溫潤光澤形成對比,既增加了胸針的靈動感,更添一抹甜美婉約的迷人韻味。

  註:琺瑯,是用矽、石英等原料按特定的比例混合,加入呈色的金屬氧化物製成彩料後,再填嵌入金屬器體上,經燒制而成。

  

  據傳,鳶尾花往往用以象徵愛情與友誼,代表華麗、智慧及長久的思念。

  以之贈予心儀之人,由它替你訴說那些羞澀而不敢言的情愫心意,寄託滿滿的祝福。

  

  婀娜多姿的胸針,造型別致、多樣百搭,送禮或自用兩相宜。

  把它別在西裝外套上,原本樸素枯燥的職場裝扮一下子有了亮點!

  溫柔清雅的知性氣質油然而生,親切感倍增。

  

  若是配以旗袍、紗裙或是一些具有古風質感的服飾,胸前這朵「小花」更顯一派亭亭玉立的韻味,仙氣十足。

  

  胸針同時呼應了穆夏香膏鳶尾香調的調香主題。

  鳶尾之香、鳶尾之美,遙相映襯、妙不可言。

  

  材質:銅鍍14K金

  尺寸:總長62mm,總寬15mm

  穆夏黃銅書籤

  

  《黃道十二宮》(又名《羽毛》雜誌年曆設計),是穆夏最廣為人知的作品之一,誕生於1898年。

  畫中的女神佩戴著繁華炫目的頭飾和項鍊,背景是黃道十二宮的星盤,極盡復古之美。

  

  穆夏黃銅書籤便是「復刻」了大師的經典之作,將《黃道十二宮》濃縮於方寸之間。

  以細膩、精巧、美得驚豔的「再創作」,來致敬這位偉大的裝飾藝術家。

  

  越是小而精,越考驗製作工藝之細:

  這枚書籤不但將原作品的細節「近乎完美」地還原呈現,更採用鏤空雕刻工藝讓書籤富有立體感。

  表面的3D彩印帶有凹凸的微浮雕感,指尖拂過、觸感溫潤,甚至有種刺繡般的質感。

  啞光紋樣中還有星星點點的光澤,頗為好看。

  工藝精美且不易褪色,作為收藏之用,價值也很高。

  

  搭配金色流蘇吊飾,盡顯富麗、搖曳生姿。

  當它出現在書頁之間,光影流動的金,更能點亮沉靜的閱讀時刻。

  取放輕鬆,小巧好攜帶。

  

  材質:黃銅

  尺寸:書籤5cm×6.5cm,流蘇12cm

  穆夏畫作窄絲巾

  

  穆夏畫作「森林飄帶」的靈感同樣來自《黃道十二宮》,不過這次只截取了畫作的一隅作為絲巾圖樣。

  

  清新透氣的綠,宛如花園裡鬱鬱蔥蔥的植被,生動而鮮活。

  

  配色和諧、花紋柔美,紋理細膩、親膚舒適。

  由100%滌綸以仿雙縐工藝編織,帶有綢緞般的啞光順滑觸感。

  

  絲巾內置鋁絲,固定感強,能輕鬆打造百變造型。

  也可直接抽取出來,當作普通絲巾使用。

  

  像打領結一樣搭配這款絲巾,清淡素雅的連衣裙瞬間多了幾分小俏皮。

  

  系在頭上當做髮帶發箍,既有優雅恬靜的氣質,也不失鄰家女孩般的可愛感。

  

  作為腰帶點綴褲裝、裙裝,收腰顯瘦又有層次感,整體搭配不再單調無趣。

  

  更隨性的,可以直接綁在手腕上。

  甜酷颯爽、年輕範兒,活力滿分!

  

  還能纏繞在包包的包帶、提手上,或是系在帽子上……

  只要想得到的,無論是職場、復古、休閒、運動,它都hold得住。

  一條森林飄帶,百般風格信手拈來,時尚感直接拉滿,你就是人群中的吸睛焦點。

  

  材質:雙層滌綸加鋁絲

  尺寸:4cm×90cm

  

  眾籌價:168~398元

  眾籌時間:2020年10月17日-2020年11月10日

  眾籌結束後3個工作日發貨

  眾籌檔位說明

  1

  穆夏香膏 基礎版

  

  支持168元,獲得價值216元的《伊萬契採的少女》香膏一支。

  2

  穆夏香膏 珍藏版組合

  

  支持398元,獲得價值543元的珍藏版組合一盒。

  內含《伊萬契採的少女》香膏、鳶尾胸針、黃銅書籤、畫作窄絲巾各一件。

  眾籌價:168~398元

  眾籌時間:2020年10月17日-2020年11月10日

  眾籌結束後3個工作日發貨

  註:本文中的穆夏畫作及部分肖像圖,均由純真博物館提供,特別鳴謝。

  

相關焦點

  • 藝術大師穆夏和他的民族情懷
    阿爾豐斯·穆夏《Zodiac》,1896年 © Mucha Trust 2018捷克藝術大師阿爾豐斯·
  • 穆夏的巔峰之作,藏在這個隱秘的角落
    因為微信改動公眾號規則點擊「LicorneUnique」關注我們並點亮文末的「在看」哦1899年新藝術大師阿爾方斯1894年年末,穆夏遇到了莎拉,由此踏上了成為新藝術運動領袖的道路。1895年1月,穆夏為莎拉創作的第一幅海報《吉斯蒙達》面世,當即在藏界引起轟動。穆夏為1898年的四幅版畫《藝術》繪製的一幅草稿與1900年為珠寶大師Fouquet創作的店內設計圖稿 / 穆夏基金會收藏五年之後的1899年,他依然在創作,心中卻有一種渴望愈加清晰。
  • 穆夏 | 在美到窒息的畫作之外,你該看到大師的決絕轉身
    :11月25日廣東省博物館將開設捷克國寶級藝術大師阿爾方斯·穆夏(Alphonse Mucha)的展覽,這也是國內首次穆夏專題展覽。很多人感嘆:穆夏的國內首展,打著飛的也要去看啊~也許你沒聽說過穆夏之名,但一定見過他和他影響下的新藝術風格的作品。比如上面這組《四季》,就是穆夏的代表作。一年四季,交替更迭,浪漫的藝術家選用婀娜多姿的少女來傳遞四季之美。
  • 一半是英語,一半是藝術
    多元智能理論認為人類有不同的智能,每個人的智能都不盡相同,有些人可能善於溝通和語言表達,另外一些人可能邏輯縝密條理清晰,還有的學生熱愛藝術,能夠精準把握美感。每一種智力都是平等的,他們共同構成了人類的智力體系,一起推動人類智慧的發展。現在的教材也特別重視多元智能的開發,讓每個孩子能發展自己擅長的領域。
  • 眾籌丨金絲楠都承盤,百年老料,可傳家的收納「神器」!
    既可承筆墨文房,又可作茶海託盤、遞茶端酒招待客人,還能藏珠寶細軟、閨房針線。清代文人黃圖珌,是個風雅妙人,他認為都承盤是「几案間所最要而不可闕少者也」。可見小小方格,有海納百川、藏珍納錦之意。此次眾籌的都承盤,復刻文玩收藏家王世襄的舊藏,但選用更稀有的金絲楠木。
  • 這位大師手中的「美女」驚豔了所有人!
    男人喜歡看美女,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但實際上,女人有時遠比男人更喜歡看美女,這大概就是美女的魅力所在吧。說到美女,就不得不提到一位藝術家,阿爾豐斯·穆夏,這位來自捷克國寶級的藝術家,不僅被譽為「沒有他就沒有日本漫畫」,更是20世紀初「新藝術運動」的代表。
  • 【直播回放】讓經典不再遙遠丨貝多芬唯一傳世歌劇《費德裡奧...
    【直播回放】讓經典不再遙遠丨貝多芬唯一傳世歌劇《費德裡奧》昨夜冰城首演 2020-12-20 0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超多圖預警 | 穆夏作品集
    這主要是受凱爾特藝術的影響凱爾特藝術有別於古典藝術屬於一種象徵性、概括性的藝術主要特點是變化豐富的線條連續有規律性的圖案鎖鏈式的並且環環相扣的造型紋樣等這些造型紋樣主要是從植物、動物、人物、形象變形而來穆夏巧妙地借鑑凱爾特藝術圖案紋樣借鑑其獨特的藝術形式
  • 穆夏:插畫界鼻祖的「少女心」和「民族情」
    提到阿爾豐斯·穆夏(Alphonse Mucha),有的看官可能不太熟悉,看他的作品會難以想到這些讓人少女心爆棚的畫作竟是出自一位男性藝術家之手!穆夏的創造力驚人,作品產量多並且跨越多個藝術領域。除此之外,他還被譽為新藝術運動的輝煌旗手、斯拉夫民族歷史畫巨匠。話不多說,今天小編就帶大家走進穆夏的藝術世界一探究竟。
  • 眾籌丨建盞中的「聚寶盆」,璀璨金油滴,非遺大師黃美金親制
    只可惜如此美輪美奐的金油滴建盞,傳世的全品屈指可數,就連出土殘片也甚少,普通人更是難得一見。 黃美金老師年事已高,目前由他手作的收藏級金油滴每年不足30隻,常常是有市無價,各位盞友且藏且珍惜。
  • 惠藏 | 匠心佳作 【八方行智套壺】許學芳
    惠藏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於傳播紫砂知識,推崇紫砂文化,搭建愛壺之人與做壺工匠的交流平臺,形成了專業化、品牌化、網絡化的新型企業模式
  • 早讀丨一半煙火以謀生,一半詩意以謀愛
    生活就是一半詩意,一半煙火,手執煙火以謀生,心懷詩意以謀愛。曾經一直覺得遠方才是詩,經歷了人間煙火,才發現,油鹽醬醋茶,亦可成詩。村上春樹說:「當你用認真有趣的態度對待生活裡那些看似無趣的小事時,就會收穫一份份小小而確定的幸福,從而覺得生活美好無比。」生活,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們認真對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清晨醒來,讓陽光灑落窗臺,微風拂面,對鏡梳妝,送給自己一天最美好的心情。把家裡收拾乾淨,做自己最愛的美食,養自己最喜歡的花,在陽光下逗娃,煮茶讀書,品味生活,養一顆素心。
  • 鳶來如此丨鳶尾、日本鳶尾、小花鳶尾、德國鳶尾、馬藺、黃菖蒲、花菖蒲、燕子花、溪蓀、西伯利亞鳶尾、路易斯安娜鳶尾與巴西鳶尾
    、黃菖蒲(黃花鳶尾)、花菖蒲、燕子花、溪蓀、西伯利亞鳶尾、路易斯安娜鳶尾。小知識:此黃菖蒲非彼菖蒲,說起菖蒲,是代表端午節的植物,端午時節懸菖蒲、艾葉於門、窗以祛避邪疫,這兩者可是不同科屬的。後方高能:在花瓣基部中脈處都有一個顯眼的黃斑,這是花菖蒲及其原種玉蟬花最大的特點。
  • 來到法國的第10年,穆夏給了她一片海
    原創 小鹿 LicorneUnique1897年代新藝術時期法國出品捷克國寶級大師穆夏籤名創作原版版畫《摩納哥蒙特卡洛》27歲的穆夏初次來到法國,他看到了什麼?只一處細節便能蘊商業宣傳於無形,穆夏無愧為當時最著名的海報設計大師。
  • 「戲曲藝術」一半明麗,一半斑斕——冉超
    一半明麗,一半斑斕……臉譜生涯;揮毫潑墨;鏡中人一半明麗,一半斑斕……我是冉超,1988年出生於河北石家莊。為了從小就神往的戲曲藝術,我毅然放棄了正常學業,跳級進入中國戲曲學院附中。進入附中,我重新「歸零」,以一個初學者的身份,重新開始一切學習。那時,我才真正體會到京劇藝術的獨特魅力以及演員們背後需要付出的各種艱辛。
  • 日式極簡主義的家居裝修:一半生活,一半藝術,布置太美了!
    日式極簡主義的家居裝修:一半生活,一半藝術,布置太美了!極簡主義,不是一種窮,而是一種精。運用有限的生活物質,去創造無限的品質生活,這才是「極簡」的寓意。在這樣的素雅裝修風格之下,一半生活,一半藝術,這樣布置出來的家居環境,實在是太美好了!如圖所示,為了節省空間面積,採用了半開放式的廚房設計,而且充分利用了牆面上的空間,用木板支撐起收納的空間,擺放著生活必備的瓶瓶罐罐,看起來也分外養眼。
  • 眾籌丨傳奇名作——景舟石瓢,大師團隊限量復刻,「5000萬名壺」擺上茶桌
    利永紫砂博物館館藏——景舟石瓢(唐雲先生典藏)在顧景舟諸多經典傳世之作中,有一款壺——景舟石瓢,對他來說意義非凡。這款壺是以他的名字來命名的,更是他紫砂生涯中的一座裡程碑。五款景舟石瓢壺四十年代末期,顧景舟結識了江寒汀、唐雲、吳湖帆、王仁輔、來楚生等著名書畫家、篆刻家,並與他們合作,精心製作了五款景舟石瓢壺。
  • 文藝 | 穆夏:風格之謎
    他是捷克畫家、新藝術運動旗手,他的海報、包裝、雜誌設計影響至今,是日本漫畫的直接靈感來源,沒有他就沒有美少女戰士。以藝術造詣屹立數百年的藝術家有很多,但以商業價值橫貫一個多世紀的則屈指可數,穆夏算是這方面的佼佼者。
  • 甜美優雅 / 穆夏風格
    穆夏(Alphonse Maria Mucha)一八六零年七月二十四日出生於摩洛維亞小鎮一個虔誠的宗教家庭。四季年曆-童年花系列-玫瑰花花系列-鳶尾花
  • 插畫鼻祖穆夏:將鮮花美人演繹到極致,創造性引領了日本少女漫畫
    在藝術方面,穆夏最常被人記住的是他於世紀之交在法國新藝術美學方面發揮的突出作用。穆夏1860年生於捷克的一個小鎮,19歲開始在劇場畫布景,直到34歲之前,他都還是一個毫無名氣並且隨時可能被餓死的藝術家,一個貧困潦倒的畫家,似乎這是很多畫家的普遍經歷,總會經歷過一段極為艱難的無名小卒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