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電商平臺責任 保障網購食品安全

2020-12-16 環京津網

原標題:強化電商平臺責任 保障網購食品安全

吳學安

最高法日前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食品安全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以下簡稱解釋),明確規定電商平臺應承擔責任,把好網購食品安全關;「黑作坊」食品的生產者和經營者都要承擔懲罰性賠償責任。

網絡訂餐日趨火紅,與此相伴而生的問題也開始顯現。當消費者在權益遭受損害時,時常會因為難以確定外賣平臺是否應對此承擔責任而陷入迷茫。而最高法明確規定電商平臺應承擔責任,將進一步強化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的連帶責任。

具體來看,在外賣平臺訂餐的消費過程主要涉及三方主體:網絡食品經營者即商家、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即外賣平臺和消費者。外賣平臺是連接商家銷售行為和消費者購買行為的「中介」。就三者之間的法律關係而言,商家通過外賣平臺銷售食品,二者之間形成了合作模式的服務合同關係。

在合同關係中,作為商家,其享有的具體權利包括平臺推廣、收取經營收入等,當然也負有提供合法資質、依法經營及交納平臺推廣費用的義務。作為外賣平臺,其享有收取推廣費用、審查資質和及時監督商家的權利,負有推廣商家和其食品的義務,作為第三方的電商平臺對於消費者網購食品權益受損承擔先行賠償職責並無法理上的障礙。

不言而喻,上述解釋的出臺進一步擰緊了網購食品安全責任鏈,增強了法律適用的可操作性,能夠有效激勵電子商務平臺優化平臺管理的制度機制,切實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一方面,不少電商交易屬於跨地域、小金額,一旦發生糾紛,到異地訴訟成本高、效率低,離開了責任倒逼,無異於讓消費者去找那些小而散的商家索賠,難度可想而知;另一方面,如果由網絡交易平臺先行賠付,其再向商家追償的話,不僅沒有法理障礙,還會讓消費者的權益保護落到實處。

「網際網路+」時代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方便,但同時也給消費者維權帶來新的課題,當消費者網購食品權益受到不法侵害時,只有網購者的損失能夠得到及時足額的賠償,維護消費者權益才不是一句空話。換言之,實行網購食品電商平臺承擔賠償責任制度意義重大,特別是對於加強網絡訂餐食品安全監管,不讓網絡訂餐平臺成為「黑暗料理」的避風港,讓消費者大膽消費、放心消費,促進網購市場健康有序發展等大有裨益。

相關焦點

  • 最高法:明確電商平臺責任 把好網購食品安全關
    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委員、民一庭庭長鄭學林今日介紹,《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食品安全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規定,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未依法對平臺內食品經營者進行實名登記、審查許可證,或者未依法履行報告、停止提供網絡交易平臺服務等義務,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消費者有權主張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與平臺內食品經營者承擔連帶責任,讓電商平臺為消費者把好食品安全關
  • 「網際網路+美食」:明確電商平臺責任,守護網購食品安全
    在電商平臺的「穿針引線」下,通過穿梭於大街小巷的外賣小哥,食客與美食完美相遇的同時,也給食品安全監管提出了新課題。對於消費者而言,網購食品潛藏著一定的風險,如果入網食品經營者資質、信譽不能得到保證,則容易引發食品安全問題。據統計,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全國各級人民法院一審受理網絡購物合同糾紛案件共計4.9萬件。
  • 最高法:明確電商平臺責任承擔 把好網購食品安全關_新聞中心_中國網
    ,讓電商平臺為消費者把好食品安全關。《解釋》第4條規定,公共運輸運輸的承運人向旅客提供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旅客有權主張承運人承擔作為食品生產者或者經營者的賠償責任,並明確不論是免費提供還是有償提供,承運人均應保證所提供的食品的安全性,不得以食品是免費提供為由進行抗辯。二是明確電商平臺責任承擔,把好網購食品安全關。
  • 最高法:電商平臺要把好網購食品安全關,否則承擔連帶責任
    12月9日,最高法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食品安全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以下簡稱《解釋》)及典型案例。最高法民一庭庭長鄭學林表示,《解釋》明確電商平臺責任承擔,把好網購食品安全關。
  • 網購食品權益受損,電商平臺要承擔連帶責任
    《解釋》明確,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未依法對平臺內食品經營者進行實名登記、審查許可證,或者未依法履行報告、停止提供網絡交易平臺服務等義務,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消費者有權主張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與平臺內食品經營者承擔連帶責任。《解釋》明確責任承擔主體,及時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 最高法:網購食品出問題電商平臺須擔責
    北京12月9日電,網購到問題食品,電商平臺該不該擔責?買到「黑作坊」食品找誰賠償?12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食品安全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司法解釋明確電商平臺應把好網購食品安全關,「黑作坊」食品的生產者和經營者都要承擔懲罰性賠償責任。
  • 給食品網購戴上安全「緊箍」
    網購已成為公眾日常的消費方式之一。昨日,最高法發布《關於審理食品安全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下稱《解釋》),明確電商平臺責任承擔。電商平臺未依法對平臺內食品經營者進行實名登記、審查許可證等義務,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消費者有權主張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與平臺內食品經營者承擔連帶責任。
  • 最高法司法解釋:消費者網購食品維權時,可向電商平臺索賠
    12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官網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食品安全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簡稱《解釋》),對網絡購物中食品安全糾紛的責任承擔主體進行了明確,以後消費者在網購食品維權時,即使找不到網店和店主,也可以依法要求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承擔賠償責任。
  • 最高法:網購食品有問題 電商平臺須擔責
    本報北京12月9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焦敏龍)今天上午,最高法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食品安全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以下簡稱《解釋》),明確規定電商平臺應承擔責任,把好網購食品安全關;「黑作坊」食品的生產者和經營者都要承擔懲罰性賠償責任。
  • 最高法發布審理食品安全民事糾紛司法解釋 電商平臺未盡義務將承擔...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蔡長春 董凡超法治日報見習記者 趙婕最高人民法院今天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食品安全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及典型案例。《解釋》明確,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未依法對平臺內食品經營者進行實名登記、審查許可證,或者未依法履行報告、停止提供網絡交易平臺服務等義務,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消費者有權主張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與平臺內食品經營者承擔連帶責任。  《解釋》明確責任承擔主體,及時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 網上買到不安全食品,有7種情形,消費者可向電商平臺索賠
    據最高法統計,近3年半,全國新增一審食品安全類網購糾紛案1.5萬多件,再次引發人們對網絡食品安全的擔憂。近日,《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食品安全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公開發布,從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以後,消費者在網上買到不安全食品,除了向網店(入網經營者)索賠外,在6種情況下,還可直接向電商平臺(網絡交易平臺)索賠,將獲得法律支持。
  • 網購進口食品安全嗎
    很多人喜歡網購進口食品,認為其性價比高,質量可靠。但事實真的如此嗎?在司法實踐中,進口食品領域是網售食品安全案件的高發區。那麼,網購進口食品安全方面有哪些突出的法律問題?消費者又該如何防範?案例一無檢驗檢疫合格證的進口奶粉能買嗎?
  • 電商平臺成食品安全「重災區」 食品類糾紛案件佔比接近半數
    12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食品安全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以下簡稱《解釋》),共14條,對涉網絡購物食品安全糾紛中電商平臺的責任承擔、「黑作坊」等現實問題都作出了規定,並明確不以人身受到損害為懲罰性賠償要件。《解釋》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電商平臺需擔責電商平臺已經成為食品安全的「重災區」。
  • 15樓財經 外賣、網購、進口食品的安全誰來負責?最高法給出司法解釋
    北青-北京頭條記者了解到,這一解釋明確了食品不合格生產者、經營者不得推諉責任;提供免費餐食,安全責任不能免;電商銷售食品安全問題,在平臺對商家未履行審查義務的情況下,也要承擔連帶責任;進口食品必須符合我國相關標準要求等。
  • 網購食品、航空餐出問題誰擔責?這個司法解釋守護「舌尖安全」
    公共運輸提供的食品出問題,承運人不能免責  火車飛機上提供的食品出問題,誰擔責?  《解釋》規定,公共運輸運輸的承運人向旅客提供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旅客有權主張承運人承擔作為食品生產者或者經營者的賠償責任,並明確不論是免費提供還是有償提供,承運人均應保證所提供的食品的安全性,不得以食品是免費提供為由進行抗辯。
  • 最高法出臺司法解釋 消費者網購食品維權有底氣
    摘要:12月9日,最高法發布《關於審理食品安全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為食品網購平臺和商家戴上了「緊箍」,明確了電商平臺責任,進一步維護消費者在網購中的權益。
  • 最高人民法院發布關於審理食品安全民事糾紛案件司法解釋和典型案例
    鄭學林表示,食品安全關係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工作。為正確審理食品安全民事糾紛案件,保障公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最高人民法院從解決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突出問題入手,以維護和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為目標,充分發揮人民法院審判職能作用,在深入調研並向全社會公開徵求意見的基礎上,經過反覆論證出臺了本《解釋》。
  • 食品安全誰來負責?最高法發布新《解釋》→
    明確電商平臺責任承擔問題近年來,網絡購物成為人民群眾生活中最常見的消費方式之一,尤其是今年遭遇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外賣餐飲等空前活躍。對於涉網絡購物食品安全糾紛中電商平臺的責任承擔問題,新出臺的《解釋》作出了新的規定。
  • 築牢冷鏈食品安全防線 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
    連日來,大城縣市場監管局深入貫徹落實疫情防控工作決策部署,積極發揮市場監管職能作用,強化「人物同防」措施,全力築牢冷鏈食品安全防線,切實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 持續排查,摸清底數。
  • 食品安全問題誰來擔責?最高法發布新司法解釋
    3、「自營」食品出問題,電商平臺要賠償近年來,網絡購物成為人民群眾生活中最常見的消費方式之一,尤其是今年遭遇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外賣餐飲等空前活躍。對於涉網絡購物食品安全糾紛中電商平臺的責任承擔問題,新出臺的《解釋》作出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