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10年,部分房子將會被「淘汰」?內行建議:3類房子應早脫手

2020-12-15 房產新談

房地產行業剛剛興起的時候,城市的現狀是人多房少,房子自然呈現出供不應求的狀態。除了城市的人對房子有很大的購房需求,每年還有一千多萬的農村人口進入城市,這些在城市打拼的農村人,想要在城市長期發展的話,也需要買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因此過去不管是城市人還是進入城市的農村人,對房子的需求量都非常大。在房子供不應求的時代,房價呈現出普遍上漲的狀態,不管什麼樣的房子,在房價持續上漲的大環境下,房子都會一直處於升值狀態。

不過房子供不應求的時代正在過去,近些年來房地產開發商不斷建房子,市場上房子的供應量在不斷增加,但是因為房屋老化而淘汰的房子卻很少,正是因為房子能夠存在的壽命比較長,所以每年市場上的房子數量在急劇增加。

另一方面雖然我們國家人口比較多,但是我們對房子的需求量也是有限的,根據央行的數據統計,城鎮人口住房擁有率高達96%,戶均擁有住房1.5套,這意味著城鎮人口已經基本實現每家每戶都有房子。近些年來能在城市買得起房的農村人也基本都已經買房,可能樓市還存在很大的購房需求,但是這些剛需中又有多少真的買得起房子呢?筆者認為那些買不起房子的剛需並不能稱之為真正的剛需,因此現在人們對房子的真實需求量已經大不如從前。

還有一個影響樓市供求關係的因素就是炒房客的退場,過去房價大漲的時候,房子毫無疑問是普通人心目中最好的投資品,很多人會把閒置的資金放入樓市。不過現在在國家的調控下,房價已經逐漸穩定下來,投資房產的盈利空間越來越小,投資的風險越來越高,如今房子作為最好投資品的時代已經過去。如今的房產投資已經進入專業的時代,因此會有越來越多的炒房客離場,炒房客離場也就意味著炒房客對房子的需求量減少,同時炒房客離場必然拋售手中的房子,也意味著樓市二手房的供應量會增加。

結合以上幾個方面的分析可知,如今樓市的供求關係正在發生轉變,樓市正在從房子供不應求的時代轉變為供大於求的時代,樓市也將會從過去的買房市場轉變為如今的買房市場。未來10年,樓市供求關係的逆轉也會影響到房子的價值,過去房子供不應求的時候,正所謂「飢不擇食」,不管什麼樣的房子都遭到人們的「哄搶」;如今樓市逐漸呈現出供大於求的態勢,也就意味著未來並非所有的房子都會被人們多接受,將會有一部分房子會被「淘汰」。內行人建議,如果手中有這3類房子,應該選擇儘快脫手,當然購房者也應該儘量避開這3類房子。

第一類:房齡超過20年的老房子。

雖然有人說購買老房子不看房齡看品質,但是大多數情況下,老房子的房齡越長,其品質就會越差。因此我們在買房的時候,房齡超過20年的老房子儘可能要避開。不僅如此如果手中的老房子有出售的機會,也應該儘快脫手,隨著房齡逐漸增加,老房子將會越來越不值錢,也會越來越難出售。

首先老小區的居住環境不好。筆者剛畢業的時候租的就是一個老小區,小區連大門都沒有,任何人都隨便進出,更不用說有什麼監控設施,安全性完全得不到保障。所謂的物業就是一個七十多歲的老大爺,不管有什麼事問他,他都是一句話:這不歸我管!然後小區裡面停滿了電動車和汽車,基本上把小區裡的路都全部堵死,有時候過個人都不容易。小區裡面基本沒有綠化,路邊幾個垃圾桶經常堆滿垃圾,好幾天才清理一次,夏天的時候氣味是真難聞,總之老小區的居住環境確實有點讓人難以忍受。

然後老房子的一些設施設備老化。老房子外觀老化其實還可以接受,最怕的就是內部的一些設備因為老化而發生故障。比如一些通電線路老化,水管老化,天然氣管道老化等,如果徹底更換的話,會是一筆不小的費用,大多數人買老房子都是為了省錢,自然不願意多花這一筆錢。不過省錢也會也會給生活帶來一定的麻煩,水管老化可能會影響水質,也可能會發生漏水;天然氣線路老化和通電線路老化可能會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最後老房子的戶型設計太落後。房齡超過20年的老房子都是上世紀建設的房子,戶型設計也比較落後,相比於現在的戶型設計,過去老房子的戶型設計實在是有點落後。現在的房子大多都是方正戶型,空間利用率很高,同時能夠做到南北通透,通風條件和採光條件都非常不錯。而過去的老房子有很多奇怪的戶型,有些戶型沒有陽臺,有些是三角戶型,有些戶型存在拐角,總之很多老房子的戶型設計確實不符合現在人的居住習慣。

第二類:物業服務水平差的房子。

近些年來因為物業服務水平參差不齊,導致很多業主對物業非常失望,甚至有業主表示不需要物業可以過得更好。其實業主並不是不需要物業,而是需要物業服務水平高的物業。業主真的離得開物業嗎,其實是離不開的,沒有物業小區的安保怎麼辦;沒有物業小區的綠化水來整理;沒有物業小區的保潔誰來做;沒有物業的話遇到突發事件該找誰。

很多業主表示不需要物業也只是表達對物業的不滿,並非真的不需要物業,物業是我們正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過不好的物業服務確實會給人帶來很多煩惱,有些物業對業主的態度很惡劣,有些物業明目張胆亂收費,還有的物業辦事效率很低等,這確實會讓業主非常氣憤,影響居住體驗。

未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相信對物業的要求也會逐漸變高,那些物業服務水平差的房子可能會「不受待見」,逐漸被市場淘汰,因此如果手中有物業服務水平很差的房子,應該選擇儘快脫手。

第三類:小產權房。

首先看一下大家最關心的小產權房轉正的問題,2020年自然資源部和農業部共同發表聲明:

農村小產權房不能進行確權,更不能通過確權的方式將小產權房違法用地合法化。

長期以來人們購買小產權房一方面是因為房價比較低,另一方面就是盼著小產權房能轉正,而根據國家的態度,小產權房本身屬於違法使用土地建設的房子,不能進行確權也不能進行轉正。

很多人購買小產權房就是抱有小產權房能夠轉正的僥倖心理,在小產權房轉正無望的情況下,相信很多購房者不會購買小產權房,小產權房的受眾會越來越小。同時小產權房本身就是違建的房子,建設質量沒有保證,因而居住小產權房有一定的安全隱患。

總而言之,隨著樓市供求關係的轉變,樓市逐漸會呈現出供大於求的態勢,在這種樓市環境下,一部分房子註定會被淘汰。上文中提到的3類房子可能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首先購房者買房儘可能要避開這3類房子,然後對於持有房產的人來說,如果手中有這類房子,也應該儘早脫手,儘量持有優質房產。

相關焦點

  • 未來10年,3類房子將被「淘汰」?內行人已經悄悄「脫手」
    根據一份調查數據顯示,在被監測的20座城市中,最近幾年各城市房價最高點到2020年10月份,調整幅度均超過了10%。其中,廊坊的房價下調幅度達到了46.9%,幾乎折半。這意味著,我國樓市可能會在未來陷入低谷。此外,國家的調控從未停止,從深圳南京到江蘇廣州,幾乎全國各地都出臺過大大小小的調控政策。自2016年開始到現在,調控次數已經超過2000次。
  • 未來10年,2類房子或「無人接盤」,內行建議:真的不要亂買房
    對於未來幾年打算買房的人來說,必然希望買到有升值潛力的房子,對於那些可能會「無人接盤」的房子應該儘可能避開。未來10年,這2類房子可能會面臨「無人接盤」,內行建議,未來幾年真的不要亂買房。 01高架橋、加油站、化工廠等附近的房子。
  • 有3類房子不能買,內行已在悄悄脫手
    房子對我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為人們生活的「立身之本」,擁有一座房子能讓人安心許多。不過由於現在房子的價格一直都處在高位,人們也不敢輕易出手買房。一方面很多人擔心被坑,如果我們買房子的時候被騙,那幾乎要賠掉自己的畢生積蓄,而且如果房子買的不「稱心如意」,那到時候大家就算想換房子也來不及了。而另一方面,還有很多人擔心房價下跌,如果房子剛買完房子就掉價了,那簡直是「虧大了」。尤其是還要還房貸的人們,相信更是「有苦難言」。
  • 10年後,部分房子會被「淘汰」?內行人:這三類房子應早早脫手
    房地產業發展到今天,可以說漲幅很大,全國平均房價從2000年的2000元左右,到2019年已經上漲到9,000元左右。十九年間,房價翻了幾番,其中又有多少人的工資現在一個月才九千元呢?也許許多人都會想,在一線大城市裡,有多少人能拿到幾十萬的薪水?但是這些城市的房價如何?
  • 10年後,部分房子會被「淘汰」?內行人:這三類房子應該儘快脫手
    城鎮化率突破60%後,城鎮化率增速將會放緩,和全國房價呈兩極分化一樣,人口的流向也會分化明顯。 北方人口流向南方,農村和小城市人口流向大城市。經濟發展越快的城市、規模越大的城市,對人口的吸引力越大,逐漸形成羊群效應。
  • 樓市進入調整期,未來3類房子或成為「黃金屋」?剛需購房者可關注
    早在2015年的時候,萬科總裁鬱亮在萬科的股東大會上就說道:「房地產市場黃金時代已經結束。」在2016年國家提出「房住不炒」之後,各地紛紛開始響應「房住不炒」這項政策,紛紛出臺不同的房地產調控政策。
  • 未來10年,這3類房子升值潛力大,流動性強,2億人在支撐
    不過除了城鎮家庭,還有一個群體不容忽視,這個龐大的人口群體就是租客,並且這個群體對房子的需求量還很大。據艾媒數據中心的統計數據,2020年全國租賃人口約為2.25億,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租賃人口的數量還在不斷增加,預計2022年,我國租賃人口數量可能會達到2.4億。
  • 未來「貶值潮」勢不可擋?內行人分析:未來3類房子極大可能貶值
    不少人認為,未來樓市會出現「貶值潮」。一部分專家也是不看好樓市的,有專家從調控角度分析,有專家從房子過剩的角度分析,諸多人不看好樓市。而隨著房子過剩越發明顯,我國新生人口增速緩慢,未來房子迎來「貶值潮」確實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未來「貶值潮」勢不可擋?內行人分析:未來3類房子極大可能貶值。
  • 未來10年,房子離這3處越近越「值錢」?內行:實打實的黃金地段
    就拿新房來看,一線城市同比上漲了3.3%,但房價漲幅卻比上月回落了0.2%。根據房價變動的數據我們也可以看出,房價猛漲的時代已經過去了,而今的房價正在進入一個健康穩定的發展時期。受到城鎮紅利、人口流入、政策調控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未來10年,房產業依然會出現分化的特徵。在這樣的樓市行情下,閉眼買房已經越來越不現實了,否則一不小心就會成為接盤俠。
  • 未來10年,3類房產或成為「奢侈品」,懂行的人早已悄悄「下手」
    不過對此,有專家表示,今年上半年全國的房價,將會保持恢復性增長。而就全年來講,年穩季變的態勢仍將持續。如此看來,目前的房價還是令人「捉摸不透」,雖然大部分地區的房價還是在保持平穩增長,但某些地區的房價卻在下跌,不得不令眾多買房人萬分謹慎。因為現在普通人買上一座房子的確是不易,有些人可能要花上自己的畢生積蓄,才能有一個溫暖的生活住所,所以買房絕對不能兒戲。
  • 買一套房動輒一二百萬,實際100平米的房子造價多少錢?內行透底
    內行透底商品價格有漲有跌,才是符合經濟市場邏輯的,因為價格會隨著商品的供應和需求而動態改變,可是在我國,房地產業的價格體系好像是獨立的存在,房價看不到跌,只看到在不斷的上漲,假如10年前100萬買的房子,現在的價格至少漲到200萬,甚至更高。
  • 深圳未來10年 這類房子最吃香,內行人提前布局準備大賺一筆
    但紅樹灣這幾年風頭被深圳灣、科技園蓋過,有樓齡、配套、設計和學區的多重原因,華潤深耕了10年的深圳灣日益變成深圳最耀眼的名片,南外集團控場的科技園劃定地盤、籠絡IT精英,紅樹灣也許還要繼續等待超級總部崛起的時期了。
  • 國家新政來襲,2021年起3類房子被「打入冷宮」,別再亂買了!
    可以看出部分投資者已經紛紛出手,甚至有關內行人分析未來這兩類房產不被看好。 其實,在一些城鎮化高度發展的國家,有一些房子還是會因各種因素而漲價,我們未來的房子也會出現分化,毫無疑問,核心大城市的房子一直都有增長空間,但一線城市動輒4-6萬元的房價不是每一個人都能買得起的。買房時人們會關注地段和房價,但往往忽略物業服務方面,但其實物業工作的好壞對房價的漲跌是有直觀作用的,越來越多的買房人會看重樓盤的品質和後期的物業服務。
  • 6類被拆不可免,有人120萬房子被拆無賠償
    2020年,又有好幾個朋友購買了小產權房,大明就是其中之一。明明知道小產權房不合法,禁止建設、禁止交易,為啥還要購買?因為原因只有一個:大明相信他買的小產權房早晚會轉正,到時候可能狠賺一筆。
  • 未來10年,居民槓桿率近紅線,房子「一文不值」?這樣東西最值錢
    「未來10年,房子會變得不值錢嗎?」「房住不炒」已經成為國家現階段對於房地產的主要政策,將房子的屬性回歸是目前房地產行業主要的發展確實。所以說現階段房價出現大幅度上漲或者下降的可能性是比較低的。數據還是可以說明問題的,2020年5月份,國內70個中大城市中有57個城市的房價是上漲的,6月份二手房市場中,有230個城市的房價上漲,70個城市是下降的,但是漲幅和降幅都不是很大,也可以印證上面的說法。但是未來10年後,房價會有怎樣的變化呢,房子會變得「一文不值」嗎?有人表示,未來10年,買房子會成為一個火中取慄的事情,為什麼這樣說呢?
  • 未來10年,購買多大面積的房子最合適?來看看專家怎麼說
    作為我國著名的企業家,馬雲更是曾經預言:「未來房子會是最不值錢的東西,房價將如蔥價一般。」由此可見,在我國未來的樓市之中,房價是存在著很大的下跌可能的。作為房子的重要基礎屬性之一,戶型無疑是許多購房者在買房時首要考慮的因素。要知道,不同戶型和面積的房子,其在價格上也會有著很大的不同。
  • 房子將會越來越「不值錢」?馬雲:未來真正值錢的東西是這個
    也許是受「先安居後立業」等觀念的影響,房子在中國人心目中總是有著無法替代的地位,只要是關於房子的話題,大家都會非常關注。然而數十年來飛速增長的房價卻也成為了縈繞在當代人心中的一座大山。從全國房價範圍來看,截止到2020年12月份,我國的商品住宅房平均房價早已步入到「萬元時代」。
  • 未來這「3類房子」適合養老,升值潛力還大
    前段時間,有媒體報導:以任澤平為代表的多位經濟學家建議放開「三胎政策」。理由是:我國的新生兒出生率連年降低,總和生育率已經跌破國際警戒線,而另一方面,人口老齡化卻在急劇上升,根據相關數據顯示:截止到2014年,我國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總數達2.12億人,佔總人口比重達15.5%,預計到2025年,我國60歲以上的人口將達到3億人,佔比21%,65歲以上老年人的比例也將達到13.7%,接近深度老齡化社會。
  • 未來10年房子會貶值嗎?內行人說出了實情
    如果北京現有房子和天津的賣掉置換,預計能湊650萬。1朝陽外國語對應的臥龍小區和慧忠裡小區推薦嗎?如果推薦,買適合居住的二居小三居還是買最小的?最小的均價快10萬,總價450萬以上,單價有點高?2這倆小區目前都是單校劃片,學校在小區內,未來是否保值?政策風險如何?3 您覺得我們的情況換學區房的最佳時機是什麼時候?4 綜合學校投資、性價比、學校質量等,有朝陽其他片區、小區推薦嗎?
  • 未來10年,房子「遠4近3」升值潛力越來越大,李嘉誠早已言明
    隨著這些年房價不斷上漲,普通人購房越來越吃力。好在可以用按揭貸款購房,在購房剛開始的3-5年,壓力相對大些,隨著收入水平提高,還貸壓力也會逐步減小,如果事業平步青雲的話,說不定還能提前還貸。實際上,我們在購房時,還要考慮另一個比較現實的問題,一套房子對大多數人來說,不會居住一輩子,未來需要面對房子轉手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