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央行的數據統計,中國城鎮家庭的住房擁有率也已經達到96%,也就是說城鎮家庭對於住房的需求量並不大,因此也有人說現在樓市對房子的需求量大不如從前,事實上也是如此,隨著城鎮家庭住房擁有率越來越高,人們對房子的真實需求確實在減弱。不過除了城鎮家庭,還有一個群體不容忽視,這個龐大的人口群體就是租客,並且這個群體對房子的需求量還很大。
據艾媒數據中心的統計數據,2020年全國租賃人口約為2.25億,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租賃人口的數量還在不斷增加,預計2022年,我國租賃人口數量可能會達到2.4億。租客大多都是沒有房子的打工者,只能選擇在城市租房,如果這些租客想在城市長期發展,買房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所以這些沒有房子的租客,確實是非常大的購房群體。
未來什麼樣的房子有升值潛力,筆者認為有升值潛力首先需要有人接盤,如果買一套房子,最後連賣都賣不出去,我相信這樣的房子是不會有任何升值潛力的。看一套房子能不能賣出去,就需要看未來的購房群體對這套房子有沒有需求,如果主力購房群體對這類房子沒有需求,未來這類房子可能就會面臨難以轉手的問題,如果主力購房群體對這類房子有很大需求,說明這類房子至少流動性比較強,未來比較容易轉手。
目前我國超過2億的租客是非常龐大的購房群體,如果能弄清租客的住房需求,就能弄清未來什麼樣的房子有很大的升值潛力。未來10年,這3類房子升值潛力很大,房子的流動性很強,有2億多租客在支撐。
01靠近地鐵站或者公交站的房子
對於正常的打工者來說,不管是買房還是租房,最看重的就應該是交通便利程度。對於有車的人來說,可能可以開車上下班,但是有些城市交通比較擁堵,開車真的不如坐地鐵或者公交方便;同時有很多人剛到城市的打工者或者剛剛畢業的大學生,他們基本上沒有車,只能依靠地鐵和公交上下班。
很多公司都是早上八點或者八點半上班,如果距離公交站或者地鐵站比較近的話,7點起床都沒問題,但是如果自己所在的地方到公交站或者地鐵站都要半個小時的話,恐怕6點多就要起床。作為一個上班族,筆者也深知冬天早起有多難。交通不方便的話不僅需要早起,回家也比較麻煩,很多公司可能都需要加班,有時候加班到八九點,本來上班就非常累,下班之後還要走很長時間路,確實讓人難以接受。
另外購房者還要考慮以後孩子上學和放學的問題,如果不能保證以後每天按時接送孩子,最好還是選擇交通比較便利的房子,這也是為了方便以後孩子上學和放學。如果家裡有腿腳不方便的老人,也需要比較便利的交通。
02寫字樓附近的房子
通常寫字樓裡面會有很多公司,公司很多也就意味著員工很多,對於在寫字樓上班的上班族來說,寫字樓附近的房子算是優先選擇的房子。上文中我們提到我們國家有大量的租賃人口,而這些租賃人口不僅有很大的租房需求,也有很大的購房需求。租房需求是他們眼下的需求,而購房需求是他們未來的需求。
寫字樓附近的房子便於出租,這是毋庸置疑的,對於在寫字樓上班的人來說,最舒適的就是租到寫字樓附近的房子,根本不需要開車或者乘坐地鐵就能到達工作地點。同時寫字樓附近的房子不僅容易出租,試想一下如果這些在寫字樓上班的租房者有未來想要買房子,他們也會優先選擇距離自己工作比較近的房子,從這個角度來說,寫字樓附近的房子不僅在出租的時候受歡迎,在出售的時候也會很搶手。這也就是為什麼說寫字樓附近的房子升值潛力大,同時流動性比較強的原因。
03高房價城市的小戶型房子
如果你處在一個高房價的城市,同時你又非常喜歡這個城市,也在這個城市有自己喜歡的工作,但是偏偏因為城市的高房價買不起房子。這種情況下我們該怎麼辦?是放棄買房離開這個城市還是準備租房子過一輩子?我相信大多數年輕人是更傾向於買房的,不過房價高的問題該如何解決,最好的方式就是購買小戶型的房子,既然房價很高,買不起正常戶型的房子,只能退而求其次,先購買小戶型的房子,等未來收入提高的時候再換大戶型的房子。
舉個例子,如果購買120平米的房子每個月的房貸是6千,那麼購買80平米的房子每個月的房貸就是4千,可能很多家庭無法承擔6千的月供的,但是大多數家庭能承擔4千的月供。正因如此,才會有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選擇小戶型的房子,因為很多人都是選擇「先上車後換座」,在前期收入比較低的時候選擇小戶型的房子,未來收入提高的時候再選擇正常戶型的房子或者大戶型的房子。
總結一下:以上3類戶型基本都是未來比較受歡迎的房子,尤其是受2億多租賃人口的喜愛,也就是說在2億多租賃人口的支撐下,未來這3類房子將有很大的升值潛力,同時流動性很強,不用擔心「無人接盤」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