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與咖啡、茶並稱當今世界的三大無酒精飲料。咖啡浪漫濃鬱,茶香自然清新,而它能刺激興奮——可可飲料。
16世紀前可可還沒有被生活在亞馬遜平原以外的人所知,那時它還不是可可飲料的原料。因為種子稀少珍貴,當地人把可可種子(可可豆)作為貨幣使用,名叫「可可呼脫力」。
16世紀中葉,歐洲人發現了可可並認識到這是一種寶貴的經濟作物,他們在「巧克脫裡」的基礎上研發了可可飲料和巧克力。
後來,由於巧克力和可可粉在運動場上成為最重要的能量補充劑,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人們便把可可樹譽為「神糧樹」,把可可飲料譽為「神仙飲料」。
可可原產於美洲熱帶,後傳到墨西哥,後傳入巴西。在阿茲特克帝國(前哥倫布時期中美洲最大的帝國),可可豆被認為是具有壯陽功效的神秘作物而被統治階層獨享,甚至古瑪雅合阿茲特克之間因為還因可可豆發生過大規模戰爭。只不過當時的飲用方法和現在有著相當大的區別,中美洲人的老祖宗們一般喜歡把可可豆壓成粉末後混著鮮血進行飲用。
作為熱帶作物,可可最大的生產區在非洲,多銷往西歐和美國。2016 年世界可可收穫面積約 1020 萬公頃,可可豆總產量 438 萬噸,可可產業已成為熱帶地區許多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可可產區主要分布在海南,目前商業化栽培面積達 600 多公頃。我國可可主要通過間作方式種植,其中椰子間作可可、檳榔間作可可和橡膠間作可可是主要種植模式。
可可樹樹幹堅實,結出長卵圓形堅果的扁平種子,含油53%~58% ,榨出的可可脂有獨特香味及融化性能。可可烘培之後就是可可豆,可可脂即是在製作巧克力和可可粉過程中,由可可豆抽取的天然食用油。可可脂是天然脂肪,也是衡量巧克力純度的指標。可可粉是可可豆直接加工處理所得的可可製品。
近期,英國牛津布魯克斯大學研究人員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期刊上的最新研究表明,患有多發性硬化症(MS)的患者若連續六周每天飲用熱可可飲料,可使疲勞感和疼痛感有所減輕。研究人員認為,這是因為可可飲料中富含類黃酮,而類黃酮具有抗炎特性。
對很多歐洲或美國人來說,冬天沒有什麼問題是一杯熱可可解決不了的,如果有,就兩杯。但在中國,很多消費者甚至只是聽過可可飲料,飲用或者經常飲用的人少之又少。雖躋身世界三大飲料,它卻仿佛被中國消費者「遺忘」了。
究其原因,主要有:1、不同文化背景的國家在飲品選擇方面有著各具特色的偏好。中國是茶的故鄉,中國人發現並利用茶,據說始於神農時代,因此茶在中國佔據絕對優勢。2、生活習慣問題,中國人沒有飲用可可飲料的習慣。咖啡真正走進中國消費者生活也是經歷了幾十年的培養與薰陶。3、可可的獲取難度大,相關產品較少。目前在國內的可可飲料並不多, 比較常見的有: 英國吉百利和雀巢美祿。不過它們都是衝飲品, 不是瓶裝飲料。
2019植物飲料產業發展研討會將於4月18-19日在海口召開
飲料生產企業如何發揮植物成分的潛在價值?
如何挖掘植物飲料的健康屬性?
如何滿足消費訴求的個性化發展?
如何增強傳統飲品與年輕消費者的粘性?
如何提升植物飲料附加值?
報名參會請點擊如下通知連結:
2019中國植物飲料產業發展研討會 正式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