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皇帝真的是篡改遺詔繼位的嗎?

2020-12-15 蘊音

引言

雍正的皇位一直被認為是名不正言不順,母親不支持,一母同胞的弟弟也不和他站在一起,而且當時是「九子奪嫡」,狀況慘烈。

首先我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雍正。

雍正就是愛新覺羅·胤禛,清朝的第五個皇帝。雍正是康熙帝第四子,1678年12月13日出生於北京紫禁城永和宮。

雍正尊容,還是很帥的對吧!

他的母親是孝恭仁皇后烏雅氏,也就是我們看的電視劇《宮》裡面的德妃,具體長什麼樣子,我們姑且以現代宮鬥劇的劇照來想像一下。

德妃尊容

其次我們來看看他生長的家庭環境

一、父親不疼,康熙兒子眾多,所以他很不受寵。

雍正二十歲的時候,也就是康熙37年也就是準噶爾被平叛後,由於皇子們變現突出,所以康熙對這一批皇子進行冊封。

雍正父親康熙

其中皇長子、三皇子封郡王,而從四皇子開始,五皇子、六皇子、七皇子和八皇子,只是封他們為貝勒。當時封為貝勒的只有四皇子的年紀過了二十歲,而且還把他與身有殘疾的七皇子做對比,「四阿哥為人輕率,七阿哥為人有點魯鈍」。可見康熙對四皇子的態度,是將他打入不抱有希望之列的。

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皇長子

之後經過十年的磨練,四皇子變得很沉穩,可是皇帝卻又說他「喜怒不定」。因此在十年後的皇子冊封大典上,依然沒有封他為王,而且言語之間也說他是「將相之才」。

二、母親不愛,因為他的母親只愛他的十四弟。

因為康熙說他「喜怒不定」所以德妃也對他不是很喜歡,反倒對性格招皇帝喜歡的十四阿哥格外偏愛。

雍正父母

此外,德妃生下雍正時,因為當時沒有資格撫養他,便不得不被迫將他交給佟貴妃撫養,所以對他感情不深。

最重要的是,看到雍正,她似乎就是在面對自己曾經不堪的過往,所以她不願與他親近。反倒是十四阿哥是她親自撫養長大的,自然會更親近。正所謂養育之恩大於生育之恩。

雍正本尊

最後,我們開始分析重點。

正是因為這樣一個不受父皇愛戴,身份尊貴的母親康熙晚年的寵妃,都不支持他,所以大家都覺得雍正即位迷霧重重。

晚年康熙廢黜當了三十多年的太子,最有希望奪嫡的便是下面這兩位和雍正。

其實我們從康熙的角度來看看,他最喜歡十四皇子,同時還有德妃這個枕邊人吹風,所以十四繼位可能最大。但是胤禵並無心在朝堂之上,況且他過於天真,並不能堪當大任。

記得是某皇子

除此之外還有八皇子,但是「九子奪嫡」中,康熙對八阿哥的一段評價,徹底斷送了他的奪嫡生涯:「八阿哥胤禩處處學朕,但處處學得不像,朕以寬仁治國,他以寬仁收買人心;朕已經過於放縱下頭,他比朕還要放縱。就算他的寬仁是真的,也只會把列祖列宗的江山由於放縱而毀於一旦。」

八皇子

綜上所述,康熙能選擇的只有雍正。現代很多宮鬥劇都說康熙遺詔本來寫的是「傳位十四阿哥」,然後被篡改成「傳位於四阿哥」,這個說法並不能站住腳。

第一,按照清朝詔書禮制,應當是左面是豎寫的繁體漢字,右面是豎寫的滿文。所以將「十」改為「於」不可能。

古體的「於」的寫法是「於」,改字並沒有說服力。所以雍正改遺詔不大可信。結語

不過遺詔真假,我們無從得知,我們只需知道雍正是個好皇帝。他在位期間做了一系列改革,讓雍正王朝更加繁盛就夠了。雍正在位實行改土歸流,加強對西南少數民族的統治。廢除賤籍制度,實行攤丁入畝,減輕了無地、少地農民的經濟負擔,促進了人口增長。雍正在政治上創立密折制度監視臣民,設立軍機處以專一事權。改善秘密立儲制度,使得皇位繼承辦法制度化,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康熙帝晚年諸皇子互相傾軋的局面。

相關焦點

  • 雍正加筆篡改遺詔?了解真相後就知道有多扯了
    公元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執掌了清朝六十一年的康熙皇帝在北京北郊暢春園病逝。 七天後康熙帝的第四子胤禛繼承皇位改年號為雍正,成為大清王朝的第五任皇帝。雍正皇帝登基後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成立軍機處、整頓吏治,實行嚴政,極大的改變了康熙後期的慵懶作風使得官場風氣煥然一新。
  • 雍正皇帝是靠篡改遺詔而登上皇位的嗎?臺北故宮博物院裡鐵證如山
    劇照-靳東版的漢武帝最近又重溫了一下電視劇《雍正王朝》,裡面有一個情節是之前一直沒有注意的,那就是「雍正皇帝登基後,民間有傳聞說他是篡改了康熙的遺詔才登上皇位的」!當康熙皇帝在暢春園中駕崩後,遺詔被取出來宣讀,由皇四子愛新覺羅·胤禛繼任大位,成為大清國的第五位皇帝。
  • 雍正到底是不是繼承人?康熙遺詔真跡現身,終於真相大白!
    雍正到底是不是繼承人?康熙遺詔真跡現身,終於真相大白! 說雍正篡改了康熙的詔書,因此才能登基,可是康熙皇帝詔書的現身,完全打破了這一說法。在清朝的時候,確定皇位繼承人已經不是所謂的長子為先了,而作為康熙皇帝的第四個兒子雍正也是有繼承皇位的權利。
  • 質疑:雍正帝繼位真的合法?透過康熙遺言與遺詔來看真相
    然而後世甚至是歷史上的那個時候,許多人仍然對於雍正繼位提出了質疑,不光是因為儘管帝心難測,但康熙確實對於十四王爺愛新覺羅·胤禵尤為看重,不光是日常的喜愛,甚至對於未來的一切都替他做好了打算,更加是因為康熙遺言和康熙遺詔帶來的曖昧使得紛爭一直不斷。
  • 康熙遺詔上的1個字,經過驗證後,解開了雍正當年繼位的秘密
    如果說清朝被黑的最慘的皇帝,那就是雍正無疑了。並且在後來,民間還有列舉的雍正的「十大罪狀」,裡面就有謀父,弒兄這兩條。很多人都在懷疑,當年康熙帝的遺詔並不是要傳位給雍正,但雍正自己篡改遺詔,奪得了皇位,但事實究竟是什麼呢?
  • 康熙遺詔上一個字,歷史專家驗證:別再抹黑雍正,他繼位完全合法
    雍正皇帝在接手的清朝國庫空虛、吏治腐敗,盛世乃是空有虛名。經過雍正皇帝13年的勵精圖治,大清國力逐漸來到了鼎盛時期,為「康乾盛世」起到了承前啟下的作用。可能雍正皇帝也沒想到,自己如此勵精圖治,結果依舊背上了「篡詔奪嫡」的罵名,以至於病死的結果,還被野史描述成遭到呂四娘割掉首級。
  • 雍正有沒有篡改康熙遺詔?九子奪嫡,為何最終贏的是他
    這一關就是26年,直到雍正十二年去世。 第四階段,四爺黨與八爺黨支持的十四爺黨之爭 老八被皇帝不喜,退居幕後支持老十四胤禵。
  • 雍正是個怎樣的帝王,真的是小說中寫的那樣殺弟篡改遺詔嗎?
    但是最近無意中看了雍正王朝,又查詢了一些歷史。小編發現自己對雍正帝的看法太過片面,他著實是一位勤於政事、關愛百姓、愛惜人才、精明能幹,心中裝著大清江山的帝王。那麼我們就來說一說這位雍正帝。首先雍正帝實和康熙一樣勤政。
  • 雍正王朝:十四爺手握20多萬兵權,為何不敢起兵造反推翻雍正?
    在內有「八爺黨」的鷹視狼顧,在外有老十四胤禵坐擁20多萬西北大軍虎視眈眈,尤其是老十四在軍中威望非常高,戰功累累,對雍正威脅最大。而手握20多萬軍隊的老十四為何不起兵造反,推翻雍正取而代之呢?其實,即便老十四真的造反也沒有機會。因為沒有更多的兵權,這個原因聽著很扎心,為什麼呢?
  • 雍正:清最牛皇帝,為何康乾盛世有乾隆康熙卻無他?只因篡位嗎?
    民間對雍正帝的說法向來貶大過褒,很多人說他是謀朝篡位,康熙皇帝原本屬意十四阿哥胤禵繼承皇位,四阿哥胤禛勾結隆科多,將聖旨上的「十」加了兩筆改為「於」。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其實不然,在查閱了史料之後,小編認為。謀朝篡位的說法屬於無稽之談。
  • 九子奪嫡,出乎意料,康熙皇帝心中的繼承人很有可能是他
    康熙朝後期出現了九子奪嫡,最終皇四子胤禛成為繼任者,胤禛就是雍正皇帝。對於雍正皇帝繼位一事,歷來爭議不斷,畢竟康熙皇帝在兩廢太子胤礽太子以後就沒有再重新立儲,繼承人問題撲朔迷離,引起後世猜測。要清楚康熙心目中的繼承人就要先清楚康熙為何不立儲。立儲是國之根本,早立儲君,早明確繼承人,有利於避免爭端,引發政局不穩。
  • 雍正通過康熙皇帝的遺詔即位,證明自己地位的合理性
    其中,最為了解的應該是距離我們最近的清朝時期,在清朝時期誕生了很多著名的皇帝,比如說康熙皇帝,乾隆皇帝,他們在歷史上造福百姓,都是非常有成績的,他們的美名現在還在傳頌,而和前面兩位皇帝相比較,最沒有什麼成績的,那應該是雍正皇帝了。
  • 雍正臨死前下了兩道密旨,讓乾隆穩坐63年江山,雍正的眼光真毒辣
    乾隆皇帝可以在位期間那麼長,並且讓清朝越來越興旺,是和雍正帝有著分不開的關係。我們先要知道雍正在位的時候,康熙給他留下了什麼東西,據說只給他留了800萬銀兩而已,除此之外再也沒有其他了。而雍正皇帝在我們看來則是一個不怎麼重感情的人,而且還有點殘暴,脾氣不好,可他治理國家絕對沒二話。
  • 雍正承諾:只要我在世一天,就沒人敢動你!乾隆一繼位就將他凌遲
    1799年2月7日乾隆皇帝駕崩,他的兒子嘉慶登上皇位。 曾靜是湖南永興縣的人,從小就遵循著父輩的教誨苦讀詩書,從孔孟之道中曾靜明悟到了一個道理:現在清朝皇帝是滿族人,是蠻夷之人並不是天下正統。
  • 揭秘:德妃是雍正親生母親,為什麼如此不喜歡雍正,還落井下石?
    清朝雍正皇帝的登基,在和後世都引起了很大的波瀾,其原因都是他這個皇位來得不正,很多人都懷疑雍正是通過修改康熙遺詔當上的皇帝,在九龍奪嫡中,太子和八王爺是肯定不會被康熙定為繼承人的,太子是因為成不了大器,八王爺是風頭太過於強勁,而這是康熙最不喜歡的一種人,看似除了這兩個人,就是雍正可堪大任了
  • 康熙為何不選擇34歲的老十四繼位,而是選擇45歲高齡的老四胤禛?
    雍正帝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勞模」皇帝,他登基的時候已經過了不惑之年,是45歲登基,以這個歲數來看,在中國古代歷史上算是「高齡」繼位了,那麼康熙帝那麼多兒子,為什麼非要選擇45歲的雍正呢,今天宋安之來說說。因為綜合各方面情況來說,老四的確是康熙帝的最佳選擇。
  • 雍正臨死前留下一道遺詔,世人當時不解,六十年後恍然大悟
    1622年,康熙皇帝病逝,這位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在統治大清期間勤勤懇懇,使大清從晚明的戰亂中恢復過來,開創了康熙盛世的局面,康熙死後,自己的第四子胤禛繼位,是為雍正帝,雍正雖然只在位短短13年,但絕對是史上最敬業的皇帝,他每天只有四個小時的休息時間,每年只給自己的生日放一天假
  • 乾隆皇帝是如何一步一步登上帝位的?
    康熙皇帝康熙皇帝駕崩後,雍正繼位,雍正元年,雍正舉行首次繼位後的天壇祈谷大典,還宮後,雍正單獨召見了弘曆,並將祭天典禮的一塊肉賜給他,弘曆知道父親自有深意,聰明的他知道自己已經被父親默定為太子了。雍正十三年(1753年)八月二十二日,晚上十點左右,大學士張廷玉被火速召入宮中,雍正皇帝突然病情加重,已到彌留狀態了。太醫進藥無效,太醫拖到二十三日子時,雍正駕崩。雍正皇帝由於太過突然,雍正沒有留下任何遺詔。
  • 雍親王、雍正、雍和宮都有個「雍」字,這難道是歷史的巧合嗎?
    後世大多都把這耀眼的成績歸於這祖孫倆,殊不知在他們中間還有一位承上啟下的皇帝同樣功不可沒,他就是老爺子的四子胤禛,胤禛還是皇子的時候就貴為雍親王,登基為帝後,年號為雍正,原來的雍親王府叫雍和宮,年號、王號和潛邸都有一個雍字,歷史上絕無僅有,這難道是巧合嗎?
  • 雍正皇帝死後,選了兩個女人為其陪葬,其中一個耐人尋味
    雍正皇帝相信大家都很熟悉,那麼,歷史上,他是在哪一年去世的呢?雍正皇帝總共在位十三年,所以,雍正十三年農曆八月二十三日他便去世了,就在那個傳說的圓明園之中,死的時候年僅五十八歲。按照相關規定,當天晚上,他的遺體便被運送到了紫禁城。隨後,他的兒子弘曆指定了喪儀辦理大臣。第二日的申時,大殮舉行,乾清宮的正中擺上了梓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