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加筆篡改遺詔?了解真相後就知道有多扯了

2020-12-15 騰訊網

公元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執掌了清朝六十一年的康熙皇帝在北京北郊暢春園病逝。

七天後康熙帝的第四子胤禛繼承皇位改年號為雍正,成為大清王朝的第五任皇帝。雍正皇帝登基後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成立軍機處、整頓吏治,實行嚴政,極大的改變了康熙後期的慵懶作風使得官場風氣煥然一新。同時吸取了「九子奪嫡」的殘酷教訓,改善秘密立儲制度。雍正皇帝在位時實行的各種措施對於康乾盛世的連續起到了關鍵性作用;

雍正

作為清朝十二帝中最有爭議的一位,繼位之初就對雍正的皇位來歷的合法性議論紛紛。關於雍正篡位的指摘不絕於耳。比如一直傳的紛紛擾擾的篡改遺詔說,還有其他野史記載的殺害病重的康熙帝,聯合隆科多謀逆篡政說等流言蜚語等。

關於雍正篡改遺詔的版本大致為:康熙皇帝病重時,立下遺詔傳位十四子。卻被胤禛聯合隆科多將遺詔改為傳位於四子。把「十」多加了兩筆改成了「於」。這個版本自雍正時期一直傳言至今。

其實對於雍正皇帝繼位的合法性很多的歷史學家各有觀點,所持意見不一致。但是大家有一個比較統一的結論就是關於雍正篡改遺詔的傳言並不是真實的。

雍正

首先清朝的詔書一般都是用滿蒙漢三種文字書寫,而將這三種文字中的「十」都改為「於」是不可能的。由於康熙駕崩事發突然,說康熙臨時只能用一種文本來寫遺詔也很正常。如果遺詔用漢字書寫,那麼也應該是是繁體字「於」,而不應該是大家所傳的「於」。相較於漢文,滿文和蒙文就更難以修改了。所以光這一點就足以推翻上述所說的雍正篡改遺詔的謠言。

影視劇中的雍正

其次就算是用漢文書寫遺詔,想要篡改遺詔也是件不可能的事情。在現存的各種清朝的皇家詔書中可以發現,詔書中一般都在稱呼前加上個皇字的格式來寫,如皇四子、皇十四子而不是四子、十四子等,這種書寫方式是清朝特有的。所以按照這種書寫方式,正常情況下康熙遺詔應該寫「傳位皇十四子」,如果按照傳言篡改遺詔的話讀起來就變成了「傳位皇於四子」,在文理上是說不通的,這種明顯的錯誤是不可能出現在遺詔中的。

除此之外,還有像「雍正謀逆將病重的康熙殺害」等說法至今都沒有有力的證據來輔佐。按照正統繼位說學者觀點,如果沒有實在的證據證明雍正的篡位說,那麼他就是康熙指定的合法繼承人。

相關焦點

  • 雍正皇帝是靠篡改遺詔而登上皇位的嗎?臺北故宮博物院裡鐵證如山
    在我國歷史上400多位皇帝中,似乎沒有任何一個皇帝是十全十美的,總有那麼一些事情會被世人拿出來說道,比如秦始皇是暴君、漢武帝是暴君、劉禪是昏君等等,就連唐太宗和明太祖都有不少的汙點!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他們的所作所為只是一些政治手段而已。
  • 雍正皇帝真的是篡改遺詔繼位的嗎?
    雍正二十歲的時候,也就是康熙37年也就是準噶爾被平叛後,由於皇子們變現突出,所以康熙對這一批皇子進行冊封。當時封為貝勒的只有四皇子的年紀過了二十歲,而且還把他與身有殘疾的七皇子做對比,「四阿哥為人輕率,七阿哥為人有點魯鈍」。可見康熙對四皇子的態度,是將他打入不抱有希望之列的。
  • 雍正到底是不是繼承人?康熙遺詔真跡現身,終於真相大白!
    雍正到底是不是繼承人?康熙遺詔真跡現身,終於真相大白! 說雍正篡改了康熙的詔書,因此才能登基,可是康熙皇帝詔書的現身,完全打破了這一說法。在清朝的時候,確定皇位繼承人已經不是所謂的長子為先了,而作為康熙皇帝的第四個兒子雍正也是有繼承皇位的權利。
  • 康熙遺詔上的1個字,經過驗證後,解開了雍正當年繼位的秘密
    如果說清朝被黑的最慘的皇帝,那就是雍正無疑了。並且在後來,民間還有列舉的雍正的「十大罪狀」,裡面就有謀父,弒兄這兩條。很多人都在懷疑,當年康熙帝的遺詔並不是要傳位給雍正,但雍正自己篡改遺詔,奪得了皇位,但事實究竟是什麼呢?
  • 雍正有沒有篡改康熙遺詔?九子奪嫡,為何最終贏的是他
    他知道自己不是長子,也不是嫡子,自知自己沒有兩個哥哥有實力,所以一直不溫不火的搞學術、搞文學。 相比較之下,個性要強的惠妃所撫育的大阿哥身為長子,受母親的影響對自己庶出的身份很芥蒂。 他自認不比二弟差,只是二弟佔著嫡子的身份優勢罷了,因嫡庶有別的種種差別對待,讓老大的心態漸漸扭曲。
  • 雍正是個怎樣的帝王,真的是小說中寫的那樣殺弟篡改遺詔嗎?
    而說起雍正帝可能大家首先會想到九子爭帝,而忘了他是康乾盛世的承接者,沒有他也不會有康乾盛世。比起康熙和乾隆的仁愛,雍正算是一位較為嚴苛的帝王,而他的登基也多受後世非議。往往說到他時,大家更多的關注的是他的這些宮闈秘辛,而忽略了他自身的功績。
  • 透過康熙遺言與遺詔來看真相
    不光是作為專家們研究的重點,包括許多小說、連續劇在內也以此為背景曾經獲得了許多知名度,我們自然已經知道最後戰役的勝者便是四王爺——雍正。 2.康熙遺詔 清朝所有的詔書都是由滿漢雙文書寫的,因此民間傳聞的篡改詔書的根據其實是不攻自滅的,即將「傳位十四子」改為「傳位於四子」,由於當時滿漢文字同現在的書寫形式不一樣,「於」字自然是沒有辦法篡改的,因此這一傳聞不能夠當做四皇子篡位的根據。
  • 康熙遺詔上一個字,歷史專家驗證:別再抹黑雍正,他繼位完全合法
    最終以皇四子胤禛勝出,是為雍正皇帝。雍正皇帝在接手的清朝國庫空虛、吏治腐敗,盛世乃是空有虛名。經過雍正皇帝13年的勵精圖治,大清國力逐漸來到了鼎盛時期,為「康乾盛世」起到了承前啟下的作用。可能雍正皇帝也沒想到,自己如此勵精圖治,結果依舊背上了「篡詔奪嫡」的罵名,以至於病死的結果,還被野史描述成遭到呂四娘割掉首級。
  • 雍正王朝:十四爺手握20多萬兵權,為何不敢起兵造反推翻雍正?
    在內有「八爺黨」的鷹視狼顧,在外有老十四胤禵坐擁20多萬西北大軍虎視眈眈,尤其是老十四在軍中威望非常高,戰功累累,對雍正威脅最大。而手握20多萬軍隊的老十四為何不起兵造反,推翻雍正取而代之呢?其實,即便老十四真的造反也沒有機會。因為沒有更多的兵權,這個原因聽著很扎心,為什麼呢?
  • 雍正通過康熙皇帝的遺詔即位,證明自己地位的合理性
    如果從第一代皇帝說起的話,那麼我們國家共有六百多位皇帝,在這麼多皇帝中有精明強幹的一代明君,也有貪生怕死的君王。其中,最為了解的應該是距離我們最近的清朝時期,在清朝時期誕生了很多著名的皇帝,比如說康熙皇帝,乾隆皇帝,他們在歷史上造福百姓,都是非常有成績的,他們的美名現在還在傳頌,而和前面兩位皇帝相比較,最沒有什麼成績的,那應該是雍正皇帝了。
  • 雍正有沒有篡奪皇位?改傳位詔書沒法操作,按能力排也應該是他
    清末民國時期歷史學家孟森曾說「自古勤政之君,未有及世宗者」,這話看來誇張卻是事實,據說十多年的執政生涯平均他每天只睡4個鐘頭。雍正真的太忙了,完全是個工作狂,後宮都不常去。康熙、乾隆很長壽,康熙享年69歲,乾隆享年89歲,雍正卻只活到58歲。
  • 雍正王朝:康熙封胤禵為大將軍王,為何只是稱號,爵位還是貝子?
    歷史上關於雍正是否篡位的爭議,簡單來說有兩點:一是很多人通過電視劇劇情,認為康熙帝遺詔被篡改是無稽之談,「十」不可能改為「於」,畢竟古代的繁體字中寫法並非是現在這般,更何況遺詔分為漢、滿、蒙三種文字,所以武斷的以此認為拿康熙遺詔作為雍正是否篡位的爭議是不對的。
  • 雍親王、雍正、雍和宮都有個「雍」字,這難道是歷史的巧合嗎?
    後世大多都把這耀眼的成績歸於這祖孫倆,殊不知在他們中間還有一位承上啟下的皇帝同樣功不可沒,他就是老爺子的四子胤禛,胤禛還是皇子的時候就貴為雍親王,登基為帝後,年號為雍正,原來的雍親王府叫雍和宮,年號、王號和潛邸都有一個雍字,歷史上絕無僅有,這難道是巧合嗎?
  • 揭秘:德妃是雍正親生母親,為什麼如此不喜歡雍正,還落井下石?
    清朝雍正皇帝的登基,在和後世都引起了很大的波瀾,其原因都是他這個皇位來得不正,很多人都懷疑雍正是通過修改康熙遺詔當上的皇帝,在九龍奪嫡中,太子和八王爺是肯定不會被康熙定為繼承人的,太子是因為成不了大器,八王爺是風頭太過於強勁,而這是康熙最不喜歡的一種人,看似除了這兩個人,就是雍正可堪大任了
  • 雍正臨死前下了兩道密旨,讓乾隆穩坐63年江山,雍正的眼光真毒辣
    我們先要知道雍正在位的時候,康熙給他留下了什麼東西,據說只給他留了800萬銀兩而已,除此之外再也沒有其他了。而雍正皇帝在我們看來則是一個不怎麼重感情的人,而且還有點殘暴,脾氣不好,可他治理國家絕對沒二話。就是因為他的鐵腕手段,才讓清朝一直有秩序的繼續下去。
  • 雍正承諾:只要我在世一天,就沒人敢動你!乾隆一繼位就將他凌遲
    和和珅有所不同的是,這個被凌遲處死的臣子曾靜並不是什麼位高權重的大臣,甚至還因為有反清復明的思想被雍正從湖南抓到了京城。這其中發生了什麼樣的故事呢? 雍正帝登基之初,很多民間傳言雍正是害死了康熙之後篡改了遺詔,就以這個理由寫信給川陝總督嶽鍾琪,希望嶽鍾琪起兵反清。
  • 甄嬛至死不知,難怪皇帝死前極力扯斷「黃帶子」,他原本有機會贏
    導語:看過《甄嬛傳》的朋友們應該都知道最後雍正的結局,病重躺在床上被甄嬛活活氣死了。皇帝怎麼也想不到自己竟然會死在自己心愛的女人甄嬛手上,甄嬛對皇帝說出所有事情的真相,皇帝被氣到毒藥發作,急火攻心被活活氣死了。但是甄嬛至死不知,為何雍正死前極力扯斷「黃帶子」,皇帝還沒有輸!
  • 雍正臨死前留下一道遺詔,世人當時不解,六十年後恍然大悟
    1622年,康熙皇帝病逝,這位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在統治大清期間勤勤懇懇,使大清從晚明的戰亂中恢復過來,開創了康熙盛世的局面,康熙死後,自己的第四子胤禛繼位,是為雍正帝,雍正雖然只在位短短13年,但絕對是史上最敬業的皇帝,他每天只有四個小時的休息時間,每年只給自己的生日放一天假
  • 乾隆正準備登基,為何張廷玉卻站出來,稱雍正還有一道密旨
    其實有雍正的傳位詔書,只要宣讀出來,乾隆就可以順利登基了。可為何就在乾隆準備登基時,張廷玉卻要堅持找另一份密旨呢?這份密旨上寫著什麼?當密旨找出來後,大家才發現,密旨並非雍正十三年才寫,而早在雍正八年就寫了。根據史書記載,在雍正八年的六月,雍正帝曾生過一場大病,他以為自己過不了這關,於是召來莊親王允祿、果親王允禮、張廷玉和鄂爾泰,準備交代後事。
  • 「九子奪嫡」四阿哥雍正成功後,他的另外八個兄弟結局如何?
    2.太子胤礽(réng)胤礽是康熙次子,但為嫡長子,是仁孝皇后所生,由於憐愛胤礽早逝的母親,康熙很早就立他為太子,並非常溺愛他,致使太子飛揚跋扈、拉幫結派,被康熙最終廢掉太子囚禁起來,雍正二年,胤礽病死。3.三子胤祉(zhǐ)胤祉是眾皇子比較有才華的一位,能文能武善於騎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