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首富倒下!力帆公子坐擁上億豪車,眾泰巨虧112億面臨破產

2020-12-21 創業邦傳媒

作者| 大溼兄

編輯| 歐峰

「2019年可能會是過去十年裡最差的一年,但卻是未來十年裡最好的一年。」

美團創始人王興,從去年自掏近3億美金投資理想汽車以來,它對汽車行業的言論就層出不窮,而且一針見血。他此前表示,中國車企格局基本是3+3+3+3角逐下兩輪,3家央企、3家地方國企、3家民企、3家造車新勢力。

而且王興還為自己提出的「存亡論」,補上了一個時間節點,「1973年在汽車行業歷史上是個分水嶺,2023年左右可能也會是。」

2020年上半年,我們就已經見證了太多的歷史。在中國汽車行業裡,不斷有車企在懸崖邊垂死掙扎,甚至已有公司「宣布死亡」。

上個月,創業邦報導了三家新造車企業接連爆雷的消息:《兩位創始人「逃亡」美國,比賈躍亭更狠!》。結果,最近幾天另外兩家傳統車企,眾泰汽車、力帆汽車也相繼爆雷。

7月7日,一張落款為「杭州市臨安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公告內容顯示:因鐵牛集團總部已確認進入破產清算程序,眾泰汽車集團總部已連續7個月未支付員工工資,為保障員工權益,現對截至6月底的員工工資結算清單進行公示。

被指「破產清算」的鐵牛集團,實則為眾泰汽車母公司。

6月29日,力帆股份發公告稱,力帆不能清償到期債務,明顯缺乏清償能力,但仍具有重整價值為由,向法院申請對該公司進行重整。根據公告,如果法院正式受理對力帆的重整申請,該公司將面臨因重整失敗而破產的風險。

一旦公司被宣告破產,力帆股票也將面臨被終止上市的風險。

雖然,眾泰方面回應稱,杭州人社局已對《公示》進行撤回,而力帆方面也表示,在積極償還各項債務。但在汽車行業裡,倒下了再站起來,談何容易。

對於這兩家老牌車企而言,現在早已不是那個「時代造英雄」的階段了。

時代造英雄

敢拼就能出人頭地

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鼓舞了當時中國一大批的有志之士「下海經商」。尹明善和應建仁,正是之二。

曾入獄18年、50歲才在出版行業掙到了第一桶金的尹明善,不顧親朋好友的反對,投資20萬元,開始了自己的摩託車事業。

1992年,尹明善在重慶成立了「轟達車輛配件研究所」。轟達,正是取自日本本田的英文諧音。在不到40平方米的車間裡,尹明善向9名員工宣布:我要造出全中國、全世界沒有的摩託車發動機

這,正是力帆集團的前身。

同年,出生於五金之都浙江永康的應建仁,借來8萬元創辦了長城機械五金廠,從事小五金產品的生產。會計出身的他,只用了4年時間,就組建浙江鐵牛實業有限公司,業務範圍擴大到汽車配件、鈑金件等,為上海大眾、上海通用供貨。

而這,正是眾泰汽車的前身。

時間到了2001年,力帆完成出口創匯2.02億美元,一躍成為國內摩託車出口大佬。然而,彼時已經63歲的尹明善並不滿足於此。

2001年,恰逢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沒過多久,李書福創立的吉利成為中國首家獲得轎車生產資格的民營企業,同時他推開了第一次「創業造車」的大門。

2002年,尹明善向窺伺已久的重慶客車廠下手了。當年花了6000多萬購入了重慶客車廠55%的股份,獲得了汽車生產的準生證——力帆汽車橫空出世。

力帆集團創始人尹明善(來源:網絡)

2003年,應建仁與人合夥買下了臺灣的一條汽車生產線,出資300萬元成立眾泰製造,鐵牛集團由此開始進入整車製造領域——眾泰汽車應運而生

隨著企業不斷發展,應建仁開始進軍資本市場,2003年收購金馬股份,2007年又收購銅峰電子。從此,應建仁的鐵牛集團,正式成為擁有兩家上市子公司的民營企業集團。

2017年,應建仁、徐美兒夫婦憑藉140億身家,位列胡潤百富榜第239名,成為名副其實的永康首富。

眾泰汽車實際控制人應建仁(來源:眾泰汽車工程研究院微信號)

尹明善的力帆,則更為一帆風順。2010年,力帆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是中國首家上市A股的民營乘用車企業。

2019年10月10日,尹明善家族以40億元位列《2019年胡潤百富榜》第1025位。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尹明善都是重慶市家喻戶曉的首富。

但誰能料到,一夜之間,兩位地方首富相繼跌落神壇。

山寨汽車走到盡頭

賣房賣地無力回天

富一代愛賺錢,富二代愛花錢,是當代中國富豪圈的普遍規律。

作為力帆集團創始人尹明善之子的尹喜地,和萬達集團少公子王思聰一樣,對父親的事業並不關心,但對豪車鍾愛有嘉。

力帆公子哥雖然豪車無數,但卻從不開自家的力帆汽車。

據公開資料顯示,尹喜地先後購買了30多輛豪車,中國第一輛布加迪威龍便是被尹喜地所購,售價近3000萬元,再加上法拉利LaFerrari、帕加尼huayra等千萬級超跑,據粗略計算其購置的這些豪車總價值早已就上億。

尹喜地還參與投資了一家名為重慶超跑汽車俱樂部有限公司的公司,據企查查數據顯示,該公司2015年被列入經營異常,今年5月正式註銷。

「老父親」尹明善的「力帆帝國」,也正在慢慢崩塌。

2014年,力帆股份提出轉型,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以及網約車業務。當時力帆就放出豪言:「在2020年前推出20款純電和混合動力新產品,新能源累計銷量50萬臺」。在2015年,賣了近1.5萬輛新能源汽車之後,力帆惹火上身。

2016年,力帆乘用車被認定「騙補」,涉及中央財政補助資金達1.14億元。並被財政部取消新能源汽車補助資格,涉事型號的新能源車生產資格也被取消。此後,力帆新能源車品牌遭遇信任危機,銷量快速下跌。

據銷量數據顯示,2020年1-5月,力帆傳統乘用車銷量下滑95.5%至887輛,新能源車銷量下滑54.5%至460輛,無疑成為目前國內市場最最邊緣的車企。

對此,力帆也曾在公告中表示,力帆汽車業務已面臨停滯,國內市場基本喪失,目前只有少量出口訂單,乘用車品牌存在被邊緣化風險。

從產品層面來看,力帆也為自己埋下了炸彈。

所謂的純電動車型力帆330,是基於燃油車型320改造而來的,它直接模仿了寶馬MINI。後來一發不可收拾,寶馬3系版的山寨力帆620,福特S-Max版的山寨軒朗,漢蘭達版的山寨力帆X80等,原生車都是市面上的爆款,但力帆卻並未實現銷量逆襲。

最後就連力帆的子公司也看不下去了。今年4月,力帆旗下共享汽車子公司「盼達汽車」向重慶仲裁委員會提起仲裁申請,向力帆乘用車有限公司索賠7.98億元。

而起因是,在2015年至2018年期間,盼達從力帆乘用車購買的近萬臺新能源汽車,在運營過程中力帆的車輛卻出現電池嚴重衰減、設計缺陷等嚴重質量問題,導致大部分車輛出現故障,需長期維修,甚至無法運營。

6月18日,據力帆股份於發布的公告顯示,公司涉及訴訟(仲裁)已達392件,涉及金額29.06億元。

重重危機之下,力帆距離破產清算,只有一步之遙。

力帆集團創始人:尹明善

但要說山寨車,眾泰汽車更有發言權。

眾泰汽車,在業界是出了名的「山寨之王」。早在2005年,外形到內飾都與豐田特銳高度相似的眾泰2008,打響了眾泰的「模仿之路」,當年就賣車1.1萬臺。

一不做二不休,2008年,眾泰繼續照搬特銳模式,買來菲亞特夢迪博朗車型生產線,照葫蘆畫瓢克隆出一款名為「朗悅」的車,售價不到夢迪博朗一半。2009年,眾泰銷量高達10萬輛,銷售額達到60億元。

「靠仿造的汽車沒有生命力。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常務理事賈新光認為,對於車企而言,汽車的核心在於技術。如果一味地依靠仿造外表和測量尺寸,依舊無法得到汽車製造在工藝或軟體上的核心實力,企業難以長久生存。

「現在國內市場的節奏發生了改變,以前一個車型可以撐10年,後來慢慢縮減至5年、3年甚至1年一換。」

2016年接近巔峰時期的眾泰,推出一款外觀高度還原保時捷Macan的車型,低廉的價格讓它早期在市場上「一車難求」。

據眾泰汽車工廠的員工回憶,「大概2015~2016年,眾泰汽車火的時候,每天從這裡拉出去的車有500~600輛,提車還要靠關係。工廠四周的馬路上,都停滿了前來提貨的拉掛車,有些要等上好幾天才能拿到車。」

但眾泰的瘋狂複製模式,「翻車」是早晚的事。

在近幾年,除了眾泰SR9,眾泰還緊抓SUV的風口,一口氣推出多款SUV車型——眾泰T500、眾泰T600、眾泰T700,無不參考熱銷車型的外觀和內飾,再進行改進和整合。

J.D.Power中國汽車產品數據研究院研究員姜鵬,近日在接受央視財經的採訪時表示,「目前在國內,一個較成熟的企業的產品的開發周期基本在24個月到36個月之間,這是比較常見的情況。」

顯然,在眾泰的新產品研發流程中,只有「複製+粘貼」這兩個步驟。而這一定程度上也為眾泰節省了大筆的研發費用,姜鵬補充道:「從產品的預研到產品的投產來說,整個開發費用基本上是在10億元級別,甚至會更高。」

眾泰的危機,在去年全面爆發。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末,眾泰汽車流動負債合計136.65億元,其中部分負債已經逾期。受債務危機影響,2019年公司作為被告/申請人發生的訴訟仲裁共489起,累計金額30.42億元。

應建仁已被法院列入限制高消費人員,立案日期是2020年3月;而在2019年10月,應建仁還被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列為失信被執行人。

今年5月,眾泰的母公司鐵牛集團公告稱,擬以註銷股票或償還現金的方式進行業績補償,現金來源於企業的資產盤活與處置。正在盤活與處置的核心資產有位於永康的汽車小鎮土地資產及其他資產。

但截止到6月11日,鐵牛集團仍未完成汽車小鎮的資產處置。

儘管賣車賠錢,但是鐵牛集團的房地產業務卻發展迅猛。數據顯示,2018年,鐵牛集團房地產收入20.73億元,較上年大幅增加19.15億元,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由0.52%大幅提升至9.47%。

重慶力帆中心(來源:重慶綠色建築委員會)

靠房地產自救這事,力帆也沒少幹。

據企查查顯示,力帆控股旗下的重慶潤田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主要從事房地產開發註冊資本3億元,旗下主要開發的項目為「力帆紅星國際廣場」,是重慶著名的大型商業綜合體,地處重慶市高檔住宅集聚區域金開大道,地理位置優越。

而潤田公司的法人,正是尹明善的兒子尹喜地。

目前潤田公司的存貨主要為別墅、大平層、商鋪、產權車位等銷售型物業,可售建築面積約46萬平方米。2019年,潤田公司的營業收入為77091.91萬元,淨利潤3003.15萬元。

但面對數十億的債務,這顯然是杯水車薪。

疫情引爆淘汰賽

下半年中國車市依舊嚴峻

「自主品牌傳統車和新能源汽車危急,疫情本不該是淘汰賽,活下去才能在競爭中優勝劣汰,但自主品牌真的很難。」

昨日,在6月國內車市銷量出爐後,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在微信公眾號上表示,「汽車行業形勢大好,原因是柴油車和豪華車的恢復較快。但自主品牌4月開始劇烈下滑,6月自主品牌份額32%,創出近年份額新低。」

首先,疫情是引爆國產車危機的導火索。

據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年初疫情以來車市1到6月增速為-20%、-78%、-40%、-3%,2%,-6%。疫情後回升幅度較強。近期的4-6月的環比增速企穩,也就是疫情以來呈現谷底V型回升的良好態勢得以確認。

2016~2020年6月銷量走勢對比圖(來源:乘聯會)

對於傳統經銷商模式的車企來說,車從主機廠生產出來,會以批發價出售給經銷商,經銷商再以零售價賣給消費者。

那些產品實力較弱、抗壓能力差的品牌,原本還能靠低廉的價格「苟延殘喘」。但在疫情期間,銷量瞬間跌落到兩三位數以內的水平。這也導致了終端經銷商與製造商的分歧加劇,進而引爆車企的危機。

眾泰就是如此。去年下半年起,國內先後有數十個省市採取了國六排放標準,由於眾泰汽車遲遲無法生產出符合國六排放標準車型,導致其自去年以來,在終端市場一直無車可賣尷尬境地。

眾泰工廠也進入停工狀態。7月6日,眾泰汽車部分員工聚集在眾泰汽車永康總部討薪。現場員工拉起的橫幅內容顯示「眾泰汽車欠薪8個月,還我們血汗錢!」

其次,外資車企牢牢控制著中國「人心」。

昨日乘聯會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在6月的廠商銷量排行中,一汽大眾、上汽大眾、上汽通用三家合資車企穩穩的佔住了,零售銷量前三的位置。其中,日系佔到了零售份額的25.9%,德系佔到了27%。

更可怕的是,銷量前十中,僅吉利汽車一家國產自主品牌。

除了合資品牌成為中國消費者首選,豪華車也成了國人的最愛。6月豪華車零售同比增長27%,環比增長9%,市場份額創出14.9%的歷史新高。

乘聯會則認為,消費升級的高端換購需求和豪華車型促銷折扣價格下探,帶來的價格優勢迅速引領細分市場回暖。

2020年6月廠商銷量排名(來源:乘聯會)

最後,這個時代需要新的遊戲規則。

「時代就是如此無情。特斯拉的軟體能力是豐田恐怕永遠也追不上的,而且,這並不是豐田的錯。」美團創始人王興曾這樣寫道。

「傳統車企現階段的挑戰是分散式架構和協作體系,與智能時代需要的集中控制、集中研發快速迭代的架構協作體系的比拼。在協作分工體系上,主機廠要實現更快的演進。」藍馳創投管理合伙人朱天宇向創業邦分享道。

「以理想汽車為例,剛創業時,李想就想清楚了如何將不同生產力組合起來,掌握更先進的生產力和生產關係才能在新的迭代中掌握主動權。他很清楚組織要長什麼樣,幾種不同畫風的人在一起怎麼共事。」

實際上,埃隆·馬斯克也曾用第一性原理來解釋,在汽車領域的創新思維:打破一切知識的藩籬,回歸到事物本源去思考基礎性的問題,在不參照經驗或其它的情況下,從物質/世界的最本源出發思考事物/系統。

「我們絕大多數時候都是類推地思考問題,也就是模仿別人做的事情並加以微幅更改。但當你想要做一些新的東西時,必須要運用第一性原理來思考。」

對於80多歲的尹明善,近60歲的應建仁來說,這或許已經不是他們的時代了。

寫在最後

關於汽車市場的「存活論」,這是一個從很早以前就開始討論的話題。

2009年,前菲亞特集團CEO馬爾喬內就曾斷言,未來汽車行業只有6家汽車公司;2018年,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表示未來中國汽車市場,只能存活2-3家。

在中國汽車行業裡,淘汰賽會愈演愈烈。

相關焦點

  • 又一國產車倒下了!一年虧損112億被央視點名,一看車標,大家都認識
    現在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趨勢已經勢不可擋了,這對一些傳統車企來說是一個非常巨大的衝擊,面對這樣的挑戰,有些車企迎難而上,突破困境,創造輝煌,有些則在這場颶風中倒下了,面臨著破產清算的局面。說起最成功的例子非吉利莫屬了,吉利在董事長李書福的帶領下,從一家默默無聞的企業,發展成中國最大的民營車企。失敗的案例也不少,眾泰集團就是其中一個。又一國產車倒下了!
  • 中國最大摩託品牌倒下:創始人曾登頂重慶首富,今負債157億破產
    力帆摩託,曾經國內首屈一指的摩託車品牌,哪怕放眼世界,也可以排上號。不過,今年上半年時,卻突然被傳出破產重組的消息。 很多人還沒反應過來什麼情況,力帆集團就已經申請破產,並且此事已被官方證實。本以為進行破產重組之後力帆會迎來新的轉機,但重組之路也是非常的坎坷。
  • 480億「浙江民營集團」陷破產風波,「永康首富」深陷債務危機
    近日,坐擁500億資產、擁有兩家上市公司的鐵牛集團陷破產風波,隨後雖得到闢謠,但其欠薪、欠債風波不斷,已深陷債務危機不可自拔。《小債看市》在「全國企業破產重整案件信息網」上,也未查詢到有關鐵牛集團的破產信息,但其目前涉及數十起法律糾紛,案由主要為金融借款合同糾紛;2019年10月至今,其實控人應建仁已有3次限制消費令記錄。
  • 眾泰與力帆相繼申請破產重組,已被受理
    全媒體記者留意到,力帆和眾泰成為「難兄難弟」,根據最新公告,由於資不抵債,兩家公司控股股東被法院裁定破產重組。這意味著,眾泰和力帆的進入重整階段,或許不久後一個全新力帆或眾泰再度進入人們的視野。
  • 年虧112億!「中國神車」遭遇生死劫,「永康首富」風光難再現?
    近日,眾泰汽車(000980.SZ)發布2019年年報,巨虧112億元,一年虧掉了上市以來的所有盈利。曾經的「中華神車」跌落神壇。年報發布後,眾泰汽車自6月24日開始「披星戴帽」,變身*ST眾泰。網友調侃「我能不能開上保時捷,就看眾泰了」。以模仿起家的眾泰汽車,也確實靠著模仿高端車打開了市場。而眾泰汽車背後的出謀劃策者則是浙江「汽車大佬」應建仁。說起浙江的「汽車大佬」,繞不開兩個人,一個是應建仁,還有一個就是「汽車狂人」李書福。
  • 眾泰母公司破產,網友:這是國產車的進步!
    自從進入2020年,車企可以說是一批又一批的倒下,關廠的關廠,退市的退市,破產的破產……那些本就在邊緣地帶徘徊的車企,是要多慘有多慘。而在這年的最後幾天,又一車企傳來了破產的消息,這還是我們的老熟人——眾泰。
  • 尾部車企面臨加速出清:資金鍊緊張 出路在何方?
    來源:中國證券報原標題 淘汰賽開啟 尾部車企面臨加速出清 力帆股份近日被一紙「債權人向法院申請公司破產重整」的公告推上風口浪尖。而眾泰汽車2019年年報巨虧,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處理。尾部車企銷量低,缺乏規模化難以維繫後續的研發投入,或面臨加速出清。資金鍊緊張 公告顯示,力帆股份6月29日收到法院通知書,債權人重慶嘉利建橋以公司不能清償到期債務、明顯缺乏清償能力、但仍具有重整價值為由,向法院申請對公司重整。
  • 一代汽車「巨人」倒下,市值曾經高達1900億,如今以破產告終
    疫情就像「大浪淘沙」一樣,讓「二八格局」繼續分化,好的只會更好,不好的只會更糟糕,就像之前倒閉的眾泰汽車和力帆汽車一樣,如今又一個汽車「巨人」倒下,它的市值曾經高達1900億,如今以破產告終,它就是華晨汽車。
  • 一代汽車「巨人」倒下,市值曾經高達1900億,如今以破產告終_易車網
    疫情就像「大浪淘沙」一樣,讓「二八格局」繼續分化,好的只會更好,不好的只會更糟糕,就像之前倒閉的眾泰汽車和力帆汽車一樣,如今又一個汽車「巨人」倒下,它的市值曾經高達1900億,如今以破產告終,它就是華晨汽車。
  • 印度首富超馬雲成亞洲首富!把弟弟公司逼破產,嫁女花費1億美元
    榜單顯示,目前馬雲和馬化騰仍然是中國富豪首兩位,位列彭博億萬富豪榜第19和20位,身家分別為460億和417億美元,拼多多創始人黃崢位列億萬富豪榜28位,僅次於「二馬」,身價達270億美元。印度首富的豪門恩怨:弟弟的公司被逼破產據外媒19年3月20報導,印度首富穆克什· 安巴尼近日為其兄弟安尼爾償還了欠愛立信55億盧比(約8000萬美元)的債務,以免其牢獄之災。而此前安尼爾旗下信實電信(Reliance Communications)的破產正是因為他與哥哥的競爭所導致的。
  • 眾泰汽車放假一年 車主:我的車可以扔掉了?
    「2019年預計虧損已從60-80億上升至112億。」「我們會計師事務所無法對此作出正確估算。」一年虧掉三個「自己」的眾泰,這次估計懸了。近日,眾泰汽車宣布,眾泰汽車湖南生產基地的全體員工休假時間,從2020年7月1日延期至2021年6月30日。這就意味著,曾經風光一時的眾泰汽車,已經走到了停產停業接近破產的狀態。
  • 巨虧100億!日本首富遭受重擊,優衣庫也扛不住了!
    近日,優衣庫母公司日本迅銷集團發布財報:截至5月底的第三財季,實現營業收入為3364.1億日元,同比下降36%,營業利潤暴跌74%,淨虧損98.2億日元。利潤暴跌74%、虧損近100億日元,這在優衣庫的歷史中是相當罕見的,關於巨虧100億的原因,其在財報中表示,主要受到新冠疫情等影響,2020上半年大部分門店被迫歇業,以致集團各事業分部均錄得營收及利潤大幅下滑。
  • 子公司被申請破產清算 眾泰汽車命懸一線
    而早在去年,眾泰新能源就曾因子公司拖欠供應商比克電池貨款被告上法庭。  事實上,作為全資二級子公司,眾泰新能源的艱難處境只是眾泰汽車困局的縮影。  據*ST眾泰11月5日公告稱,浙江京衡律師事務所根據有關規定開展該公司預重整工作,並向公司債權人發出債權登記通知。不過,眾泰是否能進入重整程序尚具有不確定性。
  • 又一首富倒下,21歲坐擁40億,花千萬娶2位女星,10年卻敗光125億
    中國有句老話叫富不過三代,但是在中國有的富二代還不到第三代就把家產敗光了,曾經的山西首富李兆會就是其中之一。在山西,李兆會的名聲可能比國民老公王思聰還響亮。了解過李兆會這個人的人,估計大家第一個反應就是:中國頂級敗家子,他曾為了娶女明星是豪擲5000萬,10年就敗光了125億元的身家。2003年,還在澳洲讀書的李兆會,父親遇刺身亡後被叫回國內接管家族生意,21歲的李兆會馬上擔任了海鑫鋼鐵集團掌門人。21歲就繼承了家業,大家都為這位富二代捏一把汗。
  • 「山寨王」眾泰汽車的倒下:機會主義者出清
    來源:第一財經「山寨王」眾泰汽車的倒下:機會主義者出清浙江永康南站計程車站的燈箱廣告極其醒目,上面用粗大的紅色字體寫著「堅持工業強市戰略不動搖,高質量打造先進位造業基地」,背景圖是三個製造車間的照片,其中一幅圖就是眾泰汽車的生產基地。
  • 車再便宜也不能買!這幾家車企接連倒閉,以後保養維修都成大問題
    2020年眨眼就要過去了,疫情對各行各業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響,也正是這次疫情,成為了壓死很多邊緣汽車品牌的最後一根稻草,那些想咬咬牙挺過去的車企終究還是倒下了。比如像東風雷諾重組、英菲尼迪多個事業部裁撤、DS與標緻、雪鐵龍等併網銷售、綠馳汽車被國資收編,賽麟汽車被查封等,真的是大浪淘沙的一年。
  • 「甘肅首富」的200億資本局,徹底「灰飛煙滅」了
    登頂富豪榜、慘遭破產的故事,都在2020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輪番上演,資本市場可以讓許多人一夜之間創造百億財富,但也能讓許多人破產,黯然離場。昔日"甘肅首富":闕文彬,便是後者,歷經千辛萬苦,還是沒能熬過2020年的最後一個月。
  • 又一國產汽車倒下?曾年銷量30萬輛,如今跌去96%,一年虧損90億
    又一國產汽車要倒下?曾年銷售30萬輛,現虧損90億破產重組!隨著經濟的發展,汽車顯得越來越平常,很多家庭都買了汽車,如果說到我國的汽車大省,現在北京、遼寧、上海都算是汽車比較發達的省份,特別是上海有特斯拉,我國有很多特斯拉的粉絲。
  • 中國「真皮鞋王」倒下!巔峰時坐擁3000多家門店,今破產負債30億
    中國「真皮鞋王」倒下!巔峰時坐擁3000多家門店,今破產負債30億 推薦語:改革開放後,國內經濟發展迎來爆發,不少本土的服裝企業拔地而起,創造了很多的製造傳奇,而美特斯邦威、富貴鳥、紅蜻蜓等品牌就是那個年代的行業佼佼者。
  • 江西首富有390億,四川首富坐擁800億,那麼浙江首富有多少錢?
    事實上中國經濟也是多年在為全球經濟的增長作出了重要的貢獻,能夠取得這一成就,在很大程度上都歸功於國內企業的蓬勃發展,企業在帶動經濟增長的同時,也誕生了許多造福神話。其中不少都頗具色彩。那江西首富王文京來說,他從一個放牛娃逆襲成為企業家,身價高達39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