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透露P2P出清最新進展,行業規模已由巔峰期5000家壓降至6家

2020-12-23 界面新聞

文 | 財聯社 實習記者趙單羽

P2P行業出清速度進一步加快。

10月22日上午,在2020金融街論壇年會上,據銀保監會黨委委員、副主席梁濤表示,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形勢目前已得到根本好轉。全國實際運營的P2P網貸機構已經由高峰時期的5000家壓降到9月末的6家,借貸規模及參與人數連續27個月下降。

事實上,從2020年開始,P2P行業已經在加速洗牌。

截至2020年3月31日,全國在運營的網貸機構僅為139家,相比於2019年底下降了59.5%,而相比於2019年初則下降了近九成。截至2020年6月底,僅有29家P2P仍在運營。銀保監會透露,對於P2P的整治將截至今年年底。分析人士認為,這或許意味著截止今年年底,P2P行業將徹底出清。

頭部平臺轉型順利、腰部平臺轉型難

P2P轉型並不容易,或許只有頭部平臺的轉型才會順利。

以往P2P平臺充當了「資金掮客」角色,從銀行等金融機構處獲取資金、再將資金放給借款人,通過利差盈利。

隨著2017年底出臺的《關於規範整頓「現金貸」業務的通知》(下稱141號文)規定銀行業金融機構與第三方機構合作開展貸款業務時不得將授信審查、風險控制等核心業務外包,徹底卡死了這種沒有牌照的「資金掮客」業務。

部分P2P平臺開始改變業務合作模式、美其名曰「金融科技」公司,通過向銀行輸出風控、獲客、授信審查、貸後管理等環節的技術支持,收取相應的金融貸款撮合服務費。

在部分業內人士眼裡,這實際上就是從銀行等金融機構處獲取資金的助貸業務。從2019年開始,包括360金融、51信用卡、玖富等機構先後宣布,已將資金來源大幅切換為機構資金。

但與這些頭部平臺,腰部、尾部平臺順利轉型卻並不容易,一位從業者告訴財聯社,只要有P2P基因、銀行大多不會和你合作,隱憂點是風險太高。

「就算坐擁大量資產,人家還是覺得P2P天生是有原罪的。」上述從業者說道。

兌付難問題何解?

對於P2P行業來說,如何解決因兌付難問題而產生的一地雞毛,是另一個需要得出的答案。

財董事長兼CEO李治國在一篇名為「終於熬過來了。終於可以和P2P徹底告別,說再見」的文章中表示,今年6月8日,「挖財」提前完成了P2P業務清退,出借款本息已經還到了出借人帳戶。

但是順利清退的畢竟是少數,比如美股上市公司玖富,從今年下半年開始,旗下平臺最近也出現了提款逾期現象。自7月底以來,因玖富旗下平臺出現提款困難,有不少投資人或通過微博喊話或赴玖富的辦公室尋求溝通。部分投資人甚至於近期聚集到公司樓下,要求企業還錢。

為解決兌付問題,部分平臺另闢蹊徑。

今年5月末,和信貸(NASDAQ:HX)宣布推出會員制社交電子商務平臺小白買賣;7月份,信而富(NYSE:XRF)宣布和第三方合作機構推出社交電商平臺「易家商城」(目前處於公測階段), 為客戶提供包括日用百貨、通訊數碼、輕奢時尚等品類商品。

出借人在社交電商中充當中介角色,幫忙在各種媒介中推銷商品,每賣出一件商品會有提成。平臺通過出售貨物補齊現金流以兌付出借人債權。

有些平臺希望利用電商抵充借款人未兌付資金,但在部分人士眼裡,「這種行為屬於對於借款人的二次收割」。

相關焦點

  • 監管透露P2P出清最新進展 行業規模已由巔峰期5000家壓降至6家
    P2P行業出清速度進一步加快。  10月22日上午,在2020金融街(000402,股吧)論壇年會上,據銀保監會黨委委員、副主席梁濤表示,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形勢目前已得到根本好轉。全國實際運營的P2P網貸機構已經由高峰時期的5000家壓降到9月末的6家,借貸規模及參與人數連續27個月下降。  事實上,從2020年開始,P2P行業已經在加速洗牌。
  • 網貸天眼每周聚焦:全國僅剩的3家P2P是誰一平臺官宣P2P業務清零
    近日,銀保監會首席律師劉福壽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介紹了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取得的重大成效,提到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形勢根本好轉,全國實際運營P2P網貸機構已經由高峰時期約5000家,壓降到目前的3家。答案是……網貸行業的大清退已進入最後的「倒計時」。近日,銀保監會首席律師劉福壽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介紹了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取得的重大成效,提到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形勢根本好轉,全國實際運營P2P網貸機構已經由高峰時期約5000家,壓降到目前的3家。借貸規模及參與人數連續28個月下降,國內在運營平臺已近「全滅」。重拳出擊!
  • 約5000家網貸機構出局 P2P時代成過去
    11月27日,中國銀行保險監督委員會首席律師劉福壽在「《財經》年會2021:預測與戰略」上宣布,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大幅壓降,全國實際運營的P2P網貸機構由高峰時期的約5000家,到今年11月中旬完全歸零。劉福壽進一步指出,金融資產盲目擴張得到根本扭轉,影子銀行風險持續收斂,規模較歷史峰值壓降約20萬億元,不良資產處置大步推進,從2017年初到今年9月末,銀行業處置的不良資產超過之前八年的總和。金融違法、腐敗行為受到嚴厲懲治,一系列的重大非法集資案件、不法金融集團和中小銀行機構風險得到穩妥的處置,大中型企業債務風險有序化解,房地產金融化、泡沫化勢頭得到遏制。
  • 陝西省在營P2P機構數已為零:力爭年底實現網貸突出風險出清
    金融虎訊 11月9日消息,今日,陝西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公布巡視整改進展情況通報,其中披露了關於該省在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方面的整改情況。通報顯示,截至目前,陝西省在營P2P機構數為0,各平臺按照清退方案持續壓降存量餘額和參與人數。
  • 互金監管顯成效 前5個月190家P2P平臺主動停業
    進入2016年,p2p網絡借貸行業進入了真正意義上的監管元年。隨著全國範圍內的互金專項整治行動拉開帷幕,不合規或經營困難的平臺加速淘汰出局,互金監管成效開始顯現。根據網貸之家數據顯示,2016年1月—5月,全國累計新增的停業及問題平臺為421家,其中有190家平臺主動停業。
  • 11月集合信託規模逆勢攀升 融資類業務萬億壓降難過年關
    來源:時代周報時代周報記者 黃坤年末已至,信託公司壓降融資業務規模進展幾何?用益信託網12月10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1月,信託行業共計成立集合信託產品1751款,成立規模1685.36億元,與上月相比環比增長均近三成,扭轉前期下行的局面;發行規模同比增長10.27%,成立規模同比增長7.69%。集合信託產品更是以融資類產品為主。
  • 網貸天眼每周聚焦:超30家P2P接入徵信微貸網最新進展
    一、監管動態:超30家P2P接入央行徵信 反洗錢專業委員會成立上海公示首批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應用 8項目涉及13家機構7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對外發布上海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應用公示,對8個擬納入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的應用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 僅剩的3家P2P平臺仍然繼續運營,利率高達10%,真有人敢投嗎?
    網貸行業的大清退已進入最後的「倒計時」。全國實際運營P2P網貸機構已經由高峰時期約5000家,壓降到目前的3家。借貸規模及參與人數連續28個月下降,國內在運營平臺已近「全滅」。從去年開始,P2P迎來了整個行業的出清和整頓。
  • 網貸天眼每周聚焦:又一杭州P2P退出網貸團貸等多家立案平臺新進展
    會議通報指出,截至目前,全省216家法人P2P網貸機構已全部終止新增業務,實現了行業性的全面退出。【詳情】深圳新增6家網貸機構自願退出 另增6家失聯平臺6月19日,深圳互金協會在官微上對外發布第十批自願退出且聲明網貸業務已結清網貸機構名單的通知。同時,還公布了第四批6家失聯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名單。
  • 金融科技行業風險出清 信也科技、51信用卡等企業業務穩步增長
    10月22日,2020金融街論壇年會上,中國銀保監會副主席梁濤表示,全國實際運營P2P網貸機構,已由高峰時期約5000家壓降至9月末的6家,借貸規模及參與人數連續27個月下降。
  • 欠債超100億,創始人曾是放牛娃,擁有206家公司實實控權?
    根據小牛在線於去年8月7日公布的《監委會投票結果及成立臨時監委會公告》顯示,截至2020年8月6日18時,已完成確權的總人數為10.03萬人,代表的未償還本金為95.73億元,佔平臺未償還本金總額的84.39%,據此推算,當時仍有113.44億元尚未償還。此外,自2020年5月宣布良性退出以來,該平臺已啟動十期的兌付工作。
  • P2P「出清」倒計時
    在「降餘額、降人數、降店面」的「三降」要求之下,P2P存續平臺的擴張已徹底停止,基本處於維持生存的狀態。 時間進入四季度,北京、廈門等6個地方啟動監管試點工作。按照互金整治領導小組和網貸整治領導小組此前座談會透露的內容,2019年四季度,專項整治工作將按照「成熟一家、納入一家」的原則,將整改基本合格機構納入監管試點。 雖然「175號文」指明了網貸機構的三大轉型方向,監管層也明確了監管試點的具體要求,但從當前的形勢來看,徹底「出清」成為行業的主旋律。
  • 順義計劃年底前完成P2P風險出清
    非正常經營類」和「違法違規經營類」情形的企業,聯合市場監管、公安等部門開展清理規範工作;三是P2P網貸機構專項整治工作:持續壓降網貸機構業務餘額、出借人數、借款人數,在年底基本完成P2P網貸機構專項整治工作。
  • 警方通報網貸平臺人人愛家最新進展,罕見要求員工全額退繳工資...
    記者|張曉雲11月19日,杭州公安局下城分局發布關於「人人愛家金融」網絡借貸平臺案情最新進展。《通告》指出,因誇客優富屬於涉案企業,目前處於立案偵查階段,為配合公安機關調查,所有曾在涉案企業任職人員的銀行卡均已被公安機關凍結。「對於銷售崗位人員,請配合公安機關通過誇客客服電話通知的要求進行佣金退回。佣金退回至公安機關監管的誇客金融公司帳戶後,公安機關會進行帳戶解凍。對於非銷售崗位人員,待公安機關調查清楚與本案無關後,帳戶將在調查期結束後自行解凍。」
  • 「行業資訊」六大國際食品展會活動最新進展詳情!
    如今,疫情在中國已被控制,但是在國外, 尤其是義大利、伊朗、韓國和日本,疫情肆虐。隨著疫情在全球範圍的蔓延,被阻斷的交通使得部分食品配料斷供,眾多國際食品展會活動也紛紛選擇按下「暫停鍵」。本期食材品牌觀察就為您盤點6大國際食品展會活動的最新進展!
  • P2P謝幕倒計時:仍有平臺發新標,利率從5%到10%不等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導讀:全國實際運營P2P網貸機構已經由高峰時期約5000家,壓降到目前的3家,借貸規模及參與人數連續28個月下降。據不完全統計,91旺財、有利網、玖富普惠、翼龍貸等平臺目前仍在發新標,利率從5%到10%不等。
  • 深圳已有203家P2P平臺完全退出;招行市值日內一度突破萬億
    宜貸網公告:退出工作進行一年,累計兌付10.6億、回款比例達35% 已退出一年之久的宜貸網今日在其官網發布公告稱,平臺良性退出工作進行12月,取得如下進展:累計直接為出借人催收回款10.6億元,累計提取準備金3200多萬元,累計準備金支付出借人3200多萬元。
  • 近二十省市官宣「清零」,監管力促P2P網貸風險出清
    來源:新金融通訊原標題:專項整治年底或將結束 近二十省市官宣「清零」 頻頻發聲定調 監管力促網貸風險出清作為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的重要一環,P2P網貸風險正加速出清。一段時間以來,監管頻頻發聲,明確網貸整治「時間表」。據相關部門透露,專項整治工作可能會在年底基本結束。
  • 全面剖析信託行業及68家信託公司(2020年版)
    一、基本背景:關於信託行業的最新動態今年以來,信託行業發生了很多事,且對整個信託行業幾乎均有著深遠影響。、1家期貨、2家信託和4家保險)被接管的重磅新聞,接管期限由2020年7月17日至2021年7月16日(接管期限為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