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智慧,啟迪後人,源於《易經》的著名校訓

2020-12-13 彥曰

校訓,是一個學校的精神體現,只要是個學校,不管大小,都有校訓作為生存和發展的指針。校訓五花八門,但大多積極向上,畢竟學校都是希望能夠多培養人才,擴大影響力,為社會貢獻力量。

作為全國最著名的兩所大學,清華校訓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北大雖沒有明確校訓,但大多認為是「愛國進步、民主科學」。清華的前身是「留美預備學校」,北大的前身是戊戌變法的「京師大學堂」,兩者的校訓似乎互換一下更符合創立初心。不過,細想之下,倒是合乎道理,戊戌變法希望學習西方,進行有限的政治改革,不過,隨著清政府的垮臺,北大也進行了很多改革。作為五四運動的策源地,現在的「校訓」可以說是其精神見證和傳承。

就像北大校訓一樣,每個校訓都有一定的歷史原因。眾所周知,清華源於庚子賠款遊美肄業館的「留美預備學校」,因辦學地點在清華園,遂起名「清華學堂」。美國人認為:「我們現在一定能夠使用最圓滿和巧妙的方式,控制中國的發展——這就是說,使用那從知識上與精神上支配中國領袖的方式。」「商業追隨精神上的支配,比追隨軍旗更可靠。」從中可以看出美國退回部分庚子賠款舉辦教育的目的,是為了控制中國的發展,讓華夏成為米國的附庸。

1925年,清華設立大學部以後,就不再是單純的留美預備學校了,幾年後留美預備部也停止了招生,成為現代意義上的大學。作為當今大陸最著名的大學之一,其經歷和命運也和中國一樣多舛,校訓的形成也是一個逐漸的過程。

1914年,梁啓超在清華學校同方部作演講,題目是《君子》。作為國學大師,他從《周易》的兩個象辭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第一卦 乾卦)和「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第二卦 坤卦)激勵學子,認為:君子自勵猶如天體之運行剛健不息,不得一曝十寒,不應見利而進,知難而退,而應重自勝擯私慾尚果毅,不屈不撓,見義勇為,不避艱險,自強不息;同時,君子應如大地的氣勢厚實和順,容載萬物,責己嚴,責人輕,以博大之襟懷,吸收新文明,改良我社會,促進我政治,以寬厚的道德,擔負起歷史重任。

後來,經過多年的發展,「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被概括為清華大學的校訓,刻字於石立於正門。可見清華的校訓源於《易經》,是中國幾千年來生生不息、自強不止的精神體現,是海納百川、博大胸襟的道德修養。

《易經》作為我國「上古三墳」之一,是唯一保持了令後人敬畏的奇書,其精神、思想依然是今天智慧的源泉,國內很多大學的校訓都源於《易經》,或借鑑於《易經》如:

武漢大學:自強弘毅、求實拓新

廈門大學:自強不息、止於至善

東北大學:自強不息、知行合一

華中師範大學:博雅篤行、自強創新

上海大學:自強不息、求實創新

蘭州大學:自強不息、獨樹一幟

北京郵電大學:厚德博學、敬業樂群

中國政法大學:厚德明法、格物致公

陝西師範大學:厚德積學、勵志敦行

河南師範大學:厚德博學、止於至善

武漢理工大學:厚德博學、追求卓越

大學,作為教育、科研的聖地,把《易經》思想作為自己的校訓來源,可見其影響力之不平凡,也是幾千年來中國源遠流長、生生不息的智慧源泉。

相關焦點

  • 這句經典名言出自易經,道盡人生哲理,還被作為大學的校訓
    中國古代有一本奇書名為《易經》,這本奇書流傳至今的只有其中一部分,那便是《周易》,孔子也曾誇過《易經》。然後也被奉為儒家經典,這本書裡蘊含著深刻的哲理,我們選取其中一句經典的名言來品讀,這句名言如今還被大學作為自己的校訓,以此來激勵學生。
  • 《易經》中暗藏著3句著名的髒話,流傳至今,會說的都是文化人
    《易經》這是後世讚美的經典之路的第一條淵源。它解釋了天地世界的轉變。這是非常著名的古代經典。易經中還有一個著名的髒話。 《易經》中最著名的3個咒罵詞。沒有文化我真的聽不懂,所以我認為這是一種讚美。《易經》長期以來被人們用於佔卜吉兇。萃粹卦是易經六十四卦第45卦。
  • 易經中有3卦暗藏著3句著名的髒話,流傳至今,會說的都是文化人
    《易經》這是後世讚美的經典之路的第一條淵源。它解釋了天地世界的轉變。這是非常著名的古代經典。易經中還有一個著名的髒話。 《易經》中最著名的3個咒罵詞。沒有文化我真的聽不懂,所以我認為這是一種讚美。《易經》長期以來被人們用於佔卜吉兇。萃粹卦是易經六十四卦第45卦。
  • 從《皇極經世》到《了凡四訓》隱藏的易經預測智慧
    學習《易經》也有很長一段時間了,對於易經預測的準確性一直難於把握,今天再一次看完《了凡四訓》有了新的啟示和感悟。要想真正看懂《了凡四訓》我們應該回望到千年之前從《皇極經世》創始人,易學大師邵雍哪裡開始尋覓。
  • 學習孔子常讀《易經》,有4點好處,窺探古人智慧永遠不晚
    這裡面影響較為的大的,《易經》一定排前列。易經地位高,名氣還大,是中華文化的源頭,中國哲學思想的開始。在2000年前就被稱為了「群經之首」、「群經之始」。其後的文化現象或書籍都或多或少地收到了《周易》的影響,所以從《易經》裡就可以大體了解中國文化發展的脈絡。
  • 《易經》透露「識人術」:一個人眼睛決定人品,一個人走姿決定富貴
    曾國藩床前、案頭都放著《周易》,至少通讀5次;馬雲多次公開推薦《周易》,並忍不住感嘆:自己得益於比別人讀得早;清華大學的校訓更是來自於《周易》的「自強不息,閱盡世間萬卷書,不如讀懂一本《易經》!欲成大事者,不可不讀!要讀易經,這是無數先賢和影響歷史的大人物,留給後人的金口玉言。馮友蘭先生直至去世之前,留給世人的最後一句話,依舊是要重視《易經》。
  • 源於《易經》的八個成語,提升人生境界的大智慧!
    《易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淵藪,它包羅萬象,被譽為「群經之首」。出自《易經》的成語,據統計有二百餘條,它們是對易經智慧的高度概括,微言大義,內涵豐富。下面介紹其中最經典的八條成語,值得珍藏一生!
  • 易經透露:在生活中,最該防的不是小人和壞人,而是這種「好人」
    《易經》: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幫助我們的是那些批評我們的人。別人既然批評你,就一定要發現你的缺點,這樣我們才能改正。如果一味沉浸在讒言之中,妄自菲薄,那我們就是在傷害自己,根本無助於自己的提升。在你的生活中,要提防那些自作多情,希望把你捧上天的人。這種人肯定是有些用心的,不然他憑什麼要想盡辦法誇你。
  • 《易經》:一個人的財富,不單純是勤勞,而是遵守這3條規律
    很多人談到易經,都會認為它是一種迷信與騙術。其實,如今看來,這其實是對易經最大的誤解。《易經》雖然只有不到20頁的篇幅。但這二十頁文字,卻能通過六十四個卦象無限延展,將萬物容納。而這裡面蘊藏的大智慧,可以讓人受益一生。
  • 都說《周易》是迷信,但你卻不知,清華靠易經中的兩句話創造歷史
    後來,這兩句話就成了清華的校訓。不過本來的校訓後面還有八個字,完整的校訓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獨立精神,自由思想。雖然現在精簡為8個字,但保留了核心的部分。清華人走過百年歷史,從庚子賠款建立到自主辦校,當年的清華大學群集了中國各個領域的精英知識分子,他們為我國的繁榮富強做出了傑出貢獻。
  • 「豪不過三,富不過六,窮不過九」,易經的智慧之談,讓人受益
    「富不過六」是用來告誡後人不要浪費,要知道錢財不是天上掉下來的。窮不過九「窮不過九」就是老百姓用來開導自己的話了!「九」在古人的觀念裡,是最大的數字,如「九五之尊」「一言九鼎」等,都表明了「九」的至上意義。
  • 《易經》是天書,「易」就是鳥,源於東夷部落鳥圖騰崇拜!
    「龍師」說的是太昊伏羲氏,而「鳥官」說的是少昊金天氏,二者皆是東夷部落首領,「龍鳳呈祥」的成語也是源於此。等問題,以確定對方身份,久而久之,「鳥人」這個說法就流傳下來,但可能是源於部落戰爭或外族歧視,東夷「鳥圖騰」部落沒落後,「鳥人」也就成了歧視性的稱呼。 02《易經》與東夷部落「太陽鳥」崇拜
  • 廣東易經入門培訓學校
    廣東易經入門培訓學校,2018年10月,成立天之驕子文化教育,打造青少年智慧型家庭教育平臺。 周易入門基礎知識有哪些?易經基礎知識怎樣入門?「autocad製圖暑假短期cad製圖培訓班包學會嘉定」信息由發布人自行提供,其真實性、合法性由發布人負責。
  • 《元會運世》隱藏的自然規律,尋覓易經智慧
    《元會運世》是易經預測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皇極經世》中非常重要的創新。《皇極經世》是宋朝易學大師邵雍花費畢生心血研究易經而獨創的經天緯地的預測學。邵雍根據河圖、洛書數理變化,陰陽五行,天地自然,對人類社會發展變化的觀察、整理、分析而推理出來的一部偉大著作。
  • 被質疑了3千年的封建迷信,如今被證實是超科學,還被納入國考
    而在我國,問過著名哲學家、中國院士馮友蘭先生也曾在人生最後一刻留下來遺言:「我國未來必定會大放風彩,要留意《周易》。」《易經》為什麼會得到這般的肯定?《易經》不僅是算命,他蘊含著改運之道《周易》被稱作最晦澀難懂的一本書,因為它是很形而上的書,也就是談哲學。後人拿它用於談命理,倒也合適。那麼《周易》為什麼用於算命會這般精確?
  • 《易經》的處世智慧
    關於《易經》,我們聽過太多它的傳奇。譬如兩儀四象八卦、再譬如陰陽五行、河圖洛書、太極圖等等等等。它們神秘晦澀,卻又引人遐思。似乎好像只要得到了《易經》真傳,就能預測未來,避禍就福。而真正意義上的《易經》,其實是指夏代的《連山》、商代的《歸藏》、周代的《周易》這三本易書。它們並稱為「三易」。
  • 失傳3000年的《易經》,現身貴州老人手中,專家:這字看不懂
    其實《易經》並不是單單的一本書,它包括了《連山》、《歸藏》和《周易》3本易書,前2本不是失傳就是只剩殘本,目前我們所能學習到的完整的易經,只有《周易》。當然在經歷了數千年的時間之後,珍貴的文物卻隨著時間的流逝之後來到我們面前。
  • 《易經》:人越沒錢,越不能節省這四種錢,老祖宗的智慧值得學習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每本古書都蘊含著非常深奧的哲學道理,這裡面集聚了老祖宗們的智慧結晶。《易經》作為我國古代最古老的書籍之一,裡面的哲學值得我們一讀再讀、反覆研究體會。在古代有價值的思想體系都會有《易經》的存在,經過千百年的流傳,《易經》變得更加神奇。
  • 《易經》:一個人要發達之前身上會出現3個信號,有一個也要恭喜
    易經中的聰慧,無論在什麼時候都值得大家學習大家都知道,《易經》、《老子》、《莊子》作為我國自古的三玄之學,深不可測,在其中以易經更為異議,是經典中的經典。孔子說:「易經彌綸天地之道,」就是說易經講的就是天地之間的法則,是一門窮究天人之際遇的學問。
  • 質疑千年的《易經》被證實為超科學!1990年老人臨終前曾留下告誡
    質疑千年的《易經》被證實為超科學!1990年老人臨終前曾留下告誡1990年11月26日,北京友誼醫院裡面,一位奄奄一息的老人在囑咐完遺囑之後,他旁邊的學生詢問是否還有什麼要留下的。在古人看來,易經之所以博大精深,歸根結底是因為它包羅萬象,但是對於普通人來說,《易經》其實是一部涵養福報的古籍,裡面暗藏著更為高深的智慧。64卦對應64個人生決策心法,道明了婚戀、家庭、教育、職場的基本發展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