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開始學烘豆:簡單易懂教你認識烘豆機構造

2021-02-14 咖啡工房

 

點擊關注 | 每日精品咖啡文化雜誌咖啡工房

如果說,咖啡生豆就已經奠定了咖啡的大致風味,衝煮則是將這支咖啡的風味給展現出來,那麼烘焙就是在這兩者之間,是決定咖啡風味走向的關鍵步驟。不過在學習烘焙之前,我們先大致了解一下烘焙機的部件跟作用吧!

我們的烘焙機是來自臺灣的楊家飛馬800N!烘焙機主要有三種類型:直火、半直火以及熱風,而我們的這款烘焙機就是屬於半直火的。

|  半直火

半直火式烘焙其實與直火式烘焙比較類似,但是因為烘焙容器的外壁上沒有孔洞,所以火焰不會直接接觸到咖啡豆;除此之外還加上了抽風的設備,將烘焙容器外面的熱空氣導入烘焙室入中提升烘焙效率,這個抽風設備的另一個功能則是將脫落的銀皮(附著於咖啡種子外層的薄膜)吸出來,避免銀皮在烘焙室裡因為高溫而燃燒,進而影響咖啡豆的味道。

|  部件

我們把烘焙機從上往下分成三個部分來介紹~

【第一部分】

在烘焙豆子的時候,我們先將生豆倒入料鬥裡面,等到鍋爐溫度上升到所需要的入豆溫時,打開料鬥開關讓咖啡生豆進入鍋爐裡面。

風門裝在烘焙機的抽風機之前的煙管某個位置上的一個擋板,通過風門調節閥來控制擋板的角度。風門調節閥是有五個檔位,一般我們說的全開風門就是將風門開至5。

風門的作用主要是:

1.抽走水汽和銀皮;

2.控制鍋爐內空氣溫度;

3.調節爐內壓。

在熱力充足的前提下,稍微加大風門可以增強熱風對咖啡生豆的加熱效果,但是如果熱力不充足或者風門過大會導致鍋爐失溫

與直火烘焙機不同的是,半直火烘焙機還多了一樣加熱咖啡生豆的東西——熱風。上圖的這個風溫讀數表就是測量的風溫溫度。從這個讀數表中我們可以大致判斷出來風管是否通暢。

【第二部分】

咖啡生豆從料鬥裡就直接進入了豆桶裡,這個時候就已經開始了它的烘焙了。我們可以通過視鏡來大致判斷出豆子的烘焙情況以及鍋爐的轉速如何。

在烘焙的過程中我們也會通過取樣棒來看看豆子在烘焙中的變化,聞豆子的香氣,決定下豆的時機。

一般我們會觀察儀錶盤上面的數據來記錄鍋爐內豆子的溫度,白色數字代表鍋爐內的溫度,藍色數字則是一個預警溫度,超過了240℃就會報警。

操作臺上的轉數是指空轉的轉速。

如果調的轉速過慢,咖啡豆就無法被攪起來,咖啡豆受熱不均也就會烘焙不均;而轉的太快,離心力就會使咖啡豆更多地貼到爐壁,高溫就會灼燒豆子表層造成焦苦。

【第三部分】

在不同的階段我們會通過壓力閥來調整煤氣火力的大小,火力的大小我們可以通過壓力讀數表來進行觀察。

當咖啡豆到了下豆的時機時,我們就會打開熟豆下豆門,讓咖啡豆進入到冷卻盤裡進行冷卻,如果冷卻的不及時或者冷卻太慢容易使咖啡豆帶有煙味,從而對出品產生影響。

【總結】

在學習烘焙之前,我們得先了解使用的這臺機器,最起碼我們也得知道它是怎麼操作的,以及有著什麼作用,這樣才能幫助我們更好地學習烘焙呢~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網站部分內容如圖片、我們會尊重原作版權註明出處,但因數量龐大,會有個別圖文未來得及註明,請見諒。若原作者有任何爭議均可與網站聯繫處理,一旦核實我們將立即糾正,由「咖啡工房」整理編輯,轉載請註明,本文意在傳播咖啡文化,若侵權請告知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是您在駕馭烘豆機,還是烘豆機在使喚您
    Q:小A,你上來會議室之前,在幹什麼?A:我在暖機,正準備要烘豆……▲ 為啥暖機?你給機器帶來啥樣的溫暖,她(烘豆機)領情嗎?任何品牌 / 型號的烘豆機(鼓式)都有她獨到的設計原理。暖機或是焙炒,簡單的說明,就是將烘豆機所發生的熱量,傳達到設備中的焙炒相關部件,進而再傳達到豆體,企圖得到我們預設的化學反應。
  • 烘豆機的大小是如何影響咖啡豆風味的?
    當計劃烘焙一鍋咖啡豆時,你會考量烘豆機的最大載荷嗎?針對每一鍋,你又打算烘焙多少豆子?通過了解烘豆機的大小及容量如何影響咖啡烘焙,將有利於更深入地了解如何控制變量以及烘焙出更好的咖啡。每個烘豆機都有一個由製造商決定的容量大小,但這是烘豆機的最大容量,而非達到最佳烘焙效果的容量。Carola Mapp是英國Pharmacie Coffee Roasters的首席烘豆師。她說,「據我所知,在精品咖啡中,為了更好地控制烘焙,通常只烘焙烘豆機總容量的80%左右。」
  • 沒有烘豆機,自己在家也能烘咖啡豆
    這樣比起自動烘豆機會有更多樂趣,其實用家裡現有的一些工具就可以完成,何不把買烘豆機的錢省下來去買更多自己喜歡的咖啡生豆呢。下面就給大家介紹幾種不需要烘豆機也能烘焙咖啡豆的方法,讓你在家實現烘豆夢!用炒鍋烘烤咖啡豆時,一點要確保炒鍋的乾淨程度,如果你不想讓你的咖啡豆混雜一些其他味道的話。炒鍋的聚熱效果不是很好,烘焙結果較不均勻。在一爆後一定要記得調小火力,不然過高的溫度容易使咖啡豆變焦。
  • 美國Diedrich烘豆機介紹
    世界上可以製作咖啡烘焙機的工廠不多,Diedrich烘豆機是其中非常著名的一個。
  • 改良烘豆機就像改汽缸
    之前我們講過商業模式的創新,今天要再講一家利用商業模式進行產業升級的零售消費商「赫曼咖啡」,這家公司立足新竹,每年賣掉超過五千萬新臺幣咖啡豆,十多年前就透過商業模式創新,把咖啡機賣進一般家庭,今年正在擴張賣場和烘豆設備。咖啡產業的建立,是靠一個一個這樣的商人,紮實地創造出來。
  • 1000個咖啡烘豆師,是1000「哈姆雷特」
    雖然他們統一稱之為 咖啡烘豆師,但卻各自走在「獨屬於」自己的那條康莊大道上。在接觸了許多烘豆師之後,要說印象最深刻最有代表性的小編覺得大概有三類人:第一類:他們本身就是咖啡師或者咖啡從業者、咖啡賽事選手每天反覆與咖啡打交道,自身技能或品鑑水平已經達到相對較高的程度,那麼為了更好的呈現出自己想要的咖啡豆風味、或是為了得到品質更好的咖啡豆,最終他們決定向上再邁一步,自己來掌握一顆咖啡豆從生豆到熟豆的重要烘焙過程,進而多一些對自己的「命運
  • 專業咖啡烘焙 | 烘豆的自然曲線是巧合還是科學?
    我們回顧一下Alec的曲線,他並不是把豆子丟進烘豆機讓它自行進行高溫化學反應,然後時間到下豆,就有風味絕佳的熟豆可以拿到冠軍,特別是一爆開始之後,豆溫向下偏離烘豆自然曲線,因為我們要的是豆子的風味,不是一條看起來和理論完全吻合的超完美曲線。
  • 乾貨||完美咖啡的烘焙(八)——有一份烘豆機的內部路線圖,請在"倒豆"前查看一下
    開始介紹前,先放一個烘焙機的產品實物圖,方便大家理解後文中的各種簡化圖。蜂窩狀的冷卻盤開始攪拌,並且有一臺大馬力風扇將室溫空氣吸入冷卻盤裡,從而使咖啡豆能在短時間內冷卻到室溫。陶瓷烘焙器的烘焙方法很簡單,首先將生豆放入鍋裡,然後手持長柄在瓦斯爐上不斷的搖晃。烘焙者可以自己控制火力的大小,掌握烘焙時間。因為原始,所以口味最自然且厚實。但缺點也是原始,因為沒有熱風吹掉銀膜與碎屑,較容易有雜味。此外,也沒有專門的冷卻系統,烘焙後要將豆子倒入籃子裡,自己用扇子或電扇來冷卻。
  • 你手裡那杯咖啡來自烘豆師,而不是魔術師
    邏輯很簡單,如果一般保存期限是三個月,假設你在兩個多月的時候買,雖然還在保鮮期內,但是買回去不久就要過期了,只好催著自己快喝完,這種情況下,再好的咖啡也變得不太美妙,好像你剛坐下一個好極了的餐館,小二就湊上來說,客倌,後頭還有人等著呢,待會吃快點行不?更不要說你從店裡買咖啡回去,才發現根本沒寫烘豆日,或竟是半年前烘的!
  • 在家烘豆?你需要這本《咖啡自家烘焙全書》
    咖啡豆也隨著這股變遷的風潮有所改變:十九世紀初時,不論在家自己烘焙咖啡豆,或是到商店、咖啡屋購買烘好的咖啡豆,使用的烘焙器材都是較簡單的構造;到了十九世紀末,越來越多的城市居民都購買以大型、複雜構造烘焙機烘出的咖啡豆,這些咖啡豆甚至都有品牌標識了。有了廣告及品牌之後,緊接著最重要的一環就是要有穩定、可靠的產品。
  • Aillio智能烘豆機讓人人都能享有好咖啡
    致力打造IoT咖啡烘豆機的創業公司Aillio耗時兩年構建產品原型,創辦人暨執行長Jonas Lillie於受訪時分享,在產品研發階段,團隊秉持定製化設計理念、強調咖啡品質維護,並投注相當大的成本與心力在烘豆機的製造。
  • 在家烘豆可能嗎?帶你入手網烘焙的「坑」(內附小教程)
    不少家庭購買了麵包機、烤箱,開始自製DIY。隨著咖啡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也不滿足只喝咖啡館裡售賣的咖啡,喜歡精品咖啡的會通過各種渠道購買熟豆,自己研磨衝煮,更有咖啡重度愛好者琢磨起咖啡烘焙,大家推崇的都是DIY的安心和溫暖,也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從生豆到一杯咖啡,全程參與才會獲得更大的滿足感。
  • 【咖啡烘焙進階】專業咖啡烘豆師的基礎知識與培訓
    生豆含水率跟咖啡的品質並沒有直接關係,一個含水率10%的生豆不代表一定比12%的更好或更差。然而生豆經過久放就會逐漸失去活性,最終導致生豆產生陳舊的氣味,而這結果跟生豆含水率的下降有關。  烘焙程序的開始包括在烘豆機中累積足夠的熱量和壓力,讓烘豆過程一開始就去除豆子中的水氣,由於缺乏更好的術語,業者常將此階段稱為「脫水」。
  • 咖啡小白的完美烘豆體驗,一鍵全自動操作
    一杯咖啡的風味,60% 來自生豆,30% 取決於烘焙,最後 10% 才是衝煮。 烘焙是咖啡的關鍵,通過烘烤溫度時間的變化,產生不同香味。
  • 專訪石獅本土烘豆師紅牛 | 接觸精品咖啡就像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今天我們要採訪的正是大響咖啡的主理人:紅牛,石獅人,資深烘豆師。大響咖啡就像大隱隱於市的武林高手,躲在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區裡,依舊經營的有聲有色。Q:您從什麼時候開始接觸咖啡烘焙?產生興趣的原因是什麼?12年的時候,偶然的機會下喝到一杯咖啡,這杯咖啡讓我喝到了茉莉花茶的味道,我感覺這個東西跟以前喝過的咖啡很不一樣,挺有意思,就開始研究。剛開始買了烘焙機和豆子自己烘,還是找不到味道。後來發現我買的原來是商業的豆子,不屬於精品。
  • 活動快訊 | 來嘗嘗LORING烘豆機的魅力
    看著大家咻咻咻的啜吸,讓你著急得狼吸虎咽呢?又或是杯測完了,想多了解烘焙過程卻苦無時間呢?      特別邀請來自天津/上海/香港三間全國知名的烘豆商,使用全世界最智能的烘豆機"LORING SMART ROAST"來到展臺前,一邊為小夥伴們衝煮咖啡,一邊跟小夥伴們交流烘焙心得。
  • 成為一名烘豆師和擁有一臺功能齊全的烘豆機
    而咖啡烘豆師則需要運用烘豆機展現出咖啡豆潛在的風味。來自美國的 DIEDRICH,歷經30餘年對咖啡烘焙技藝的熱情與投入,不斷的革新與堅持造就了清潔、高效、智能化的專業咖啡烘焙設備。功能選配:清洗工具、電腦控制系統、烘豆燈、計時器外觀定製:不鏽鋼漏鬥、機身花紋、個性化logo、不鏽鋼遮蓋、不鏽鋼漏鬥、雙色塗層輔助裝備選配:氧化催化轉換器、自動選豆裝置、自動投吸裝置、自動定量投豆裝置(8-16oz)、投豆裝置架
  • 拾悅咖啡③:咖啡口感醇厚,烘豆現磨過程很用心
    再度推開拾悅咖啡的門,你將會發現這裡不只有咖啡的香氣,更有咖啡文化所散發的魅力。  Anson從選豆,烘焙到萃取製作,每個環節都用心甄選,呵護咖啡的純淨風味。在Anson看來,好咖啡的出現不是沒有原因的,店內的精品咖啡豆都是經歷三次製作最終得以呈現在杯中。
  • 宅在家裡,享受自己烘咖啡豆的樂趣
    BeanBon家用咖啡烘豆機,讓你能體驗親自烘豆的樂趣,隨自己喜好決定烘豆時間與焙度,自由掌握養豆的節奏,喝得新鮮,喝得美味。並提供多種操作模式,以適合不同類型的咖啡愛好者,提供最適合的使用方式。只要在閒暇時花約十分鐘,便能快速完成一鍋新鮮現烘的豆子,輕鬆享用咖啡的醇香。通過連接 APP,在手機掌控烘焙進度,包含溫度曲線、火力大小、風扇強弱、烘焙時間等,一目了然的介面設計,簡單烘出自己想要的曲線。
  • 烘豆師密不外傳的10個烘豆訣竅
    PART ONE 烘豆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