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石獅本土烘豆師紅牛 | 接觸精品咖啡就像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2021-02-07 肖年說

咖啡」一詞源自阿拉伯語「قهوة」,意思是「植物飲料」。作為當代很重要的社交飲品,「咖啡文化」充斥在人們生活的眾多時刻。喜歡咖啡的人到了一個新的地方,都會去尋訪當地比較好的咖啡,而很多咖啡愛好者來到泉州,石獅的大響咖啡是必須來飲一杯的地方。


今天我們要採訪的正是大響咖啡的主理人:紅牛,石獅人,資深烘豆師。大響咖啡就像大隱隱於市的武林高手,躲在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區裡,依舊經營的有聲有色。


很多人可能只知道咖啡師,卻不知出品一杯好的咖啡,烘豆師是非常重要的環節。紅牛沒讀書之前在北京呆過幾年,這次他操著一口純正的京腔,與我們分享了這個咖啡背後的「功臣」——烘豆師,以及關於咖啡更多有趣的冷知識。



#對話肖年 


01.


Q:您從什麼時候開始接觸咖啡烘焙?產生興趣的原因是什麼?
12年的時候,偶然的機會下喝到一杯咖啡,這杯咖啡讓我喝到了茉莉花茶的味道,我感覺這個東西跟以前喝過的咖啡很不一樣,挺有意思,就開始研究。剛開始買了烘焙機和豆子自己烘,還是找不到味道。後來發現我買的原來是商業的豆子,不屬於精品。於是又慢慢接觸到精品的豆子,就像打開「新世界的大門」一樣,逐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H:13年到16年整整三年都在研究烘豆。躲在一個「暗黑小作坊」一樣的工作室,裡面堆滿了豆子。學習都是自學,也沒有去上過什麼課程,感覺有上課的錢不如多買點豆子烘比較實在。現在市面上有很多培訓烘豆的教學課程,這些課程大多止步於「師傅領進門「的效果,老師教你的更多是他慣用的方法。而我更希望通過自己摸索的方式:去了解哪種烘豆風格更適合我。Q:這三年沒有額外收入,只是研究「烘豆」你沒有慌過嗎?H:還好。在這之前我陸陸續續嘗試過不同生意,有積累了一些資金來養活這個「興趣」。其實到後面發現,這些資金遠遠不夠養活(練習豆子的成本太高了)。這期間已經有人找我買豆了,但是我自己覺得做得還不夠好,並沒有輕易賣。一直到16年才開始嘗試賣豆,也沒有停下研究烘豆子的腳步,直到開了大響。▲  大響咖啡現在的烘豆機,據說是烘豆機界的勞斯萊斯Q:咖啡店為什麼不是開在人流量大一點的地方,而是選擇在隱蔽的小區裡面?介紹一下你們的主營業務吧。
H:16年的時候開了這家大響咖啡,剛開始主要是做體驗店,體驗下我烘的豆萃取出來的咖啡;主營業務是賣豆子,不是賣咖啡,所以選擇開在隱蔽的小區裡面,不需要考慮店鋪流量。


目前我們的豆子業務覆蓋到全國各地,豆子源頭來自全世界各地,產地太多已經統計不過來了。到了一批來自世界各地的好豆子,我們會以分享會的形式請朋友或者同行一起來測試。「分享會」的意義純粹是把好豆子分享給懂豆子的人。


▲  大響咖啡的「測豆分享會」,咖啡愛好者真正的分享盛宴

Q:烘豆師對大多數人來說是相對陌生的職業,烘豆的流程是怎樣的呢?衡量一個好烘豆師的標準是什麼(前方高能,詞彙專業度有點高,需繃緊神經看)


H:烘豆師最重要的是要懂得如何選擇一款優秀的豆子,然後判斷硬度、含水率、產區大致特性然後進行烘焙;另外就是看適合做單品還是適合做意式拼配,再去定義豆子的烘焙度和烘焙方式。


好的烘豆師要把豆子好的味道全部展現給你,留在口腔不會有不好的味道,比如植物生澀的味道;喝完能夠回甘,這些都是衡量的標準。


有點像我們中國傳統的炒茶工藝,大師炒的和普通人炒的就大不一樣。


▲  大響咖啡的豆子來自世界各地的頂級豆源,測豆中的紅牛

Q:你認為精品咖啡是怎樣的?普通人怎麼判斷咖啡的好壞?
H:精品咖啡,每個產區有每個產區的特色,不同的產區不同的烘焙方式能否賦予它不同的風味。由於對種植條件的嚴苛要求,相對商業咖啡,精品咖啡的產能有限。好的咖啡不是像你想像中那麼苦的東西,它會有各種水果調性、花香調性等豐富的風味;好的咖啡豆烘培過後口味會回甘,不像我們之前喝到的苦味留在嘴裡。大多數品質不好的豆子烘焦了喝起來全都是一個味道,然後通過加牛奶、糖漿之類的調得像飲料一樣。喝一杯好的咖啡有點像在品茶,茶和咖啡本身是共通的,更多是一種味覺體驗。▲  好的咖啡有各種水果調性、花香調性等豐富的風味。▲  好的咖啡拉花是均勻的成色,品起來不會那麼苦那麼澀


Q:有人也說烘豆師是一種"背後的工作」,不像咖啡師在吧檯面前這麼有型,與客人有明顯的互動,這點你如何看待呢?H:烘焙師也經常會跟客人互動,因為一杯好咖啡的出品其實烘焙師也佔了很大一部分,作為烘焙師要了解咖啡的種植、處理、運輸、烘焙、萃取等等。

烘焙師主要是把一隻原始的豆子該展現的東西展現出來,去掉瑕疵的部分,屬於咖啡的前期工作;而咖啡師需要引導客人怎樣品位一杯好的咖啡。咖啡師的萃取手法、水溫控制、研磨度等則是為了把烘豆的風味完美的展現出來。如果說咖啡師是臺前的英雄,烘焙師則是幕後的英雄。

這麼說起來我覺得烘焙師是很全能的,咖啡師懂的你也要懂,還要了解豆種的來源等等。涉獵的知識層面很廣,真正成為職業也挺苦逼的。

▲   咖啡師是臺前的英雄,烘焙師則是幕後的英雄


Q:你們如何漸漸被大眾熟知,進而在圈內打開名氣的?H:我個人認為最重要的一點是我們品控做的不錯,最初堅持做的就是相對比較好的豆子。舉例來說,一隻埃塞爾比亞的豆子上架可能就上幾款而已,我們測就可能測到上百隻都有可能。我們會到處去找不同的生豆商,從生豆商手中拿來的樣品,不斷測試,測到我們認為優秀的豆子才會進庫。反過來說,我們會對生豆商有所要求,比如豆子品質要過關,性價比要達到最佳等。Q:國內不同的城市對烘豆的喜好會有什麼特色區分嗎?H:北方或者西北吃一些重口味的省份,喜歡的豆子可能會稍微深烘一點的。南方吃得清淡,喝的豆子可能喜歡淺烘一點。▲   咖啡豆包裝上有烘豆師測出來的風味,而南方人更喜歡淺烘H:沒有,相對喜歡的產區有,比如衣索比亞、肯亞,他們兩個產區性價比最高。巴拿馬近幾年很紅,品質也非常優秀,但是價格水漲船高最近並不是很愛了。Q:參與各種比賽也獲得諸多殊榮,這對你職業生涯有產生什麼意義?H:比賽的話主要是培養店裡的人去鍛鍊一下而已,沒有什麼特別的意義。咖啡比賽基本上靠團隊協作,同行的指導也給了我們很大的幫助。首先比賽選手咖啡師需要一隻適合的豆子,就要跟烘豆師比如我溝通;也需要選手自己勤加練習,還需要同行現場演說的指導等。Q:我們都知道大城市咖啡文化會比較濃厚,你選擇在石獅這個小城市發展的原因是什麼?H:剛開始有朋友建議我去大城市發展。大家普遍認為大城市的咖啡文化比較濃厚,前景比較好吧。我認為石獅這個小城市其實也挺不錯,如果你不在這裡宣傳咖啡文化,是不是就更多人不了解這個東西。其實你慢慢發現這幾年懂咖啡的人越來越多。我們現在豆子已經銷往全國各地了,網絡和運輸方式非常便捷,所以地域對我來說差別不大。另一方面,小城市的成本也相對比較低,不會有太大壓力。Q:據你所知,泉州本地的咖啡市場如何?我們都知道廈門是全國咖啡館最密集的城市,那麼你們廈門的客戶多嗎?H:我個人挺看好整個大泉州地區和泉州市區。泉州市區文化底蘊的東西保留得比較好,旅遊的人也挺多,整個市場會比較好做起來。在廈門,你經常會看到一條街就有幾家咖啡店,這在其他地方即使是上海這類大城市都是很少見的,得益於旅遊城市、靠海等優勢條件。從全國的銷量來說,廈門也是我們咖啡豆訂單較多的一個城市。

Q:很多人都有開咖啡店的夢想,對於經營一家咖啡店你有什麼建議嗎?
H:我們主要是賣豆子,咖啡店不是主業。真要給建議,我認為咖啡店不要輕易開,大家都有這個夢想,但是經營一家咖啡店並不容易。看似利潤好像不錯,但是成本非常高,有許多細節你需要去注意。我看了太多太多擁有「文藝情節」的青年投入咖啡店藍海,但是沒有經營到位,草草收場。所以如果你想開一家咖啡店,需要足夠懂咖啡,足夠感興趣,好好了解了之後再開。


▲  大響咖啡開在一個隱蔽的小區裡面

小編問了身邊幾個朋友關於愛喝咖啡的理由,大家普遍給的答案是「口感濃鬱,香味撲鼻」。深究下去,大多數人還是停留在咖啡只有「濃鬱」這個味覺體驗上。在大響,紅牛給小編嘗了幾個不同品種的咖啡,這也是我初次領略到咖啡有各種果香、茶香、花香等不同於以往的口感。紅牛說慢慢品,細細品,每次可能都有不一樣的體驗。精品咖啡的風味還有很多很多,來自不同國家不同產地,這次喝的只是冰山一角。我突然也有股衝動想打開這扇」美麗新世界「的大門,一探究竟。而能讓「精品咖啡」俘獲更多門外漢的心,正是紅牛的窩在老家發展烘豆事業的初衷。大響咖啡地址:福建省泉州石獅市寶蓋鎮八七路銀昌小區內

關於本期的採訪嘉賓,你還有什麼想表達的嗎?

歡迎掃碼最底圖留言小程序進入留言區跟我們嘮嗑。

*(轉載請告知,盜圖必究)


<  F I N  >


視覺|直八

文字|直八


Read More



我們與5個本土服裝設計師聊了聊:幹這行你後悔了嗎?




相關焦點

  • 1000個咖啡烘豆師,是1000「哈姆雷特」
    至今為止,小編接觸過的每一個咖啡烘焙師都給我留下不同的印象,包括他們的烘好的咖啡豆也是如此。雖然他們統一稱之為 咖啡烘豆師,但卻各自走在「獨屬於」自己的那條康莊大道上。在接觸了許多烘豆師之後,要說印象最深刻最有代表性的小編覺得大概有三類人:第一類:他們本身就是咖啡師或者咖啡從業者、咖啡賽事選手每天反覆與咖啡打交道,自身技能或品鑑水平已經達到相對較高的程度,那麼為了更好的呈現出自己想要的咖啡豆風味、或是為了得到品質更好的咖啡豆,最終他們決定向上再邁一步,自己來掌握一顆咖啡豆從生豆到熟豆的重要烘焙過程,進而多一些對自己的「命運
  • 你手裡那杯咖啡來自烘豆師,而不是魔術師
    有的是又焦又苦,朋友說咖啡不就是這個味嗎。當時是咖啡小白,也不敢問,連問什麼問題都搞不清楚。如果到頭來沒喪失勇氣,薪水裡還有正常餘額,也許最後天外飛來一杯令人心醉神迷的咖啡。這個過程還是有回報的,慢慢學會選擇咖啡,分辨烘豆坊,這三年與國外烘豆坊合作的經驗,也幫助我們了解烘豆師的工作方式。
  • 是您在駕馭烘豆機,還是烘豆機在使喚您
    今天咱談的主軸定位在烘豆機,因此,不涉及太多生豆的論述。在日常咖啡烘焙的分享上,我習慣將烘豆機稱之為 「硬體」 ,把豆子稱作 「軟體」 ,身為一位烘焙者,你是否充分的認識你的硬體,無關硬體好或者是不夠好,充分的認識她的特質並能夠靈活的駕馭,這是基本功,沒有特例。我極不欣賞一位烘焙者將所謂的 「不完美」 推卸給烘豆機 「不夠好」 。談談 「軟體」 ,那就是豆子了。
  • 【咖啡烘焙進階】專業咖啡烘豆師的基礎知識與培訓
    咖啡專家也有過最適宜的含水率的爭論,但最後認為生豆含水率應於10~12%±1%,低於9%或高於13%皆未合格。  良好的含水率有助咖啡產生平衡的酸度和極好的香氣,這將會提高杯測分數。許多烘焙師喜歡12%這個數值,而國際貿易中心建議咖啡生產者的目標則定為11%。任何低於10%的生豆都可能導致咖啡品質下降,而較高的含水率則可能造成滋生黴菌的風險。
  • 烘豆機的大小是如何影響咖啡豆風味的?
    當計劃烘焙一鍋咖啡豆時,你會考量烘豆機的最大載荷嗎?針對每一鍋,你又打算烘焙多少豆子?通過了解烘豆機的大小及容量如何影響咖啡烘焙,將有利於更深入地了解如何控制變量以及烘焙出更好的咖啡。每個烘豆機都有一個由製造商決定的容量大小,但這是烘豆機的最大容量,而非達到最佳烘焙效果的容量。Carola Mapp是英國Pharmacie Coffee Roasters的首席烘豆師。她說,「據我所知,在精品咖啡中,為了更好地控制烘焙,通常只烘焙烘豆機總容量的80%左右。」
  • 黑手改賣咖啡年賺五千萬!改良烘豆機就像改汽缸
    在全球咖啡產業裡,臺灣已經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要角,咖啡在臺灣已經是一個800億元產值的產業,英國媒體BBC評選全球六大咖啡城市中,臺北跟墨爾本、哈瓦那、維也納、西雅圖、羅馬並列,世界四大咖啡賽都有臺灣人拿下冠軍,全臺灣有1.5萬家咖啡店,許多創業者在此致富,讓臺灣成為了全世界咖啡店密度最高的國家
  • 【職業烘豆師烘焙技巧展示】 為你解開專業咖啡烘焙的神秘面紗
    ▲點擊關注 | 每日精品咖啡文化雜誌
  • 拾悅咖啡③:咖啡口感醇厚,烘豆現磨過程很用心
    Anson從選豆,烘焙到萃取製作,每個環節都用心甄選,呵護咖啡的純淨風味。在Anson看來,好咖啡的出現不是沒有原因的,店內的精品咖啡豆都是經歷三次製作最終得以呈現在杯中。◎生豆處理  Anson用一臺很小的烘豆機,每天烘上一周的量,期間他還會一直進行嘗試,也會在客人喝之前自己先試味道,以保證每一杯的咖啡質量,這也是拾悅咖啡一直保持水準的理由。  當烘豆機裡飄散出的新鮮咖啡香,及伴隨著炒豆的聲響,聽到的每一聲唰唰音都透著老而彌新的韻味,也仿佛正訴說著那一杯杯香醇的保證。◎萃取
  • 咖啡生豆是如何買賣的?咖啡生豆的交易模式有哪些?
    每杯美味的精品咖啡都是大量心血的結晶。他們的交易對象是進口商,也會直接賣給烘豆師,但進口商才有人脈與資本購買大量的豆子,所以烘豆師通常須倚賴進口商,才能穩定取得世界各地的優質豆子。  進口商買進大量的豆子,列入庫存,同時賣給烘豆師。若生豆依循進出口的交易模式買入,進口商就會掌握每個合作對象的豐富資訊,可能包含他們的盛產時節、種植的咖啡種類、當下可交易的咖啡豆量。若這些資訊準確,一來能追溯產品品質,二來能增加產品信用。
  • 她尋豆而來——尋豆師是怎樣的職業
    咖啡時光組織微信群主題專訪活動持續引發熱議,昨晚咖啡時光聯合井蛙咖啡群、咖啡時光青春正年少群、一小撮咖啡討論小組群聯群分享,活動覆蓋一千餘人,感謝群友的整理。本期嘉賓:80後尋豆師——遼寧女孩昆逸她將帶我們遊覽中美洲咖啡莊園專訪互動主持人:咖啡時光欄目——王文建本期主題:她尋豆而來——尋豆師是怎樣的職業 20
  • 美國Diedrich烘豆機介紹
    世界上可以製作咖啡烘焙機的工廠不多,Diedrich烘豆機是其中非常著名的一個。
  • 了解咖啡烘焙師
    摩卡雖被歸類為酸味咖啡,只要烘焙得再久一點,就成為苦味咖啡。這意味著咖啡的味道並非來自於產地名稱,而是取決於咖啡的烘焙程度。決定咖啡味道的因素,八成是來自於咖啡生豆,另外兩成則是取決於烘焙。的確很令人吃驚,因為我們所能觸及的層面,頂多也只是烘焙這個步驟而已,咖啡豆送到商店之前的生豆製作等過程我們是完全接觸不到的。
  • 專業咖啡烘焙 | 烘豆的自然曲線是巧合還是科學?
    ▲點擊關注 | 每日精品咖啡文化雜誌
  • 成為一名烘豆師和擁有一臺功能齊全的烘豆機
    在「種子到杯子」這個環節,咖啡烘焙無疑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影響因素。而咖啡烘豆師則需要運用烘豆機展現出咖啡豆潛在的風味。來自美國的 DIEDRICH,歷經30餘年對咖啡烘焙技藝的熱情與投入,不斷的革新與堅持造就了清潔、高效、智能化的專業咖啡烘焙設備。
  • 喝淺、中烘咖啡有這3大好處!
    喝淺、中烘咖啡對身體有什麼益處呢?  好處二:凸顯單品豆的原始風味  每一支咖啡豆在不同烘焙程度,所呈現的風味大不相同,因此烘出適合咖啡豆的焙度是非常重要的。在烘焙的世界並沒有唯一正解,所以這正是考驗著烘豆師是否熟知每款不同豆子的特性,烘出最想要表現的風味。 仔細看便利商店中豆槽裡的咖啡豆,為什麼總是黑的油亮呢?原因是一路烘到底的深度烘焙,會讓焦苦味掩蓋、破壞咖啡的原始風味,如此一來,不論咖啡豆的等級高低,都只剩下焦苦的味道。再加上牛奶後,更是容易掩蓋瑕疵豆的缺陷。 因此,一支具有獨特風味的精品咖啡豆,必須要利用中淺焙,才能讓它的風味散發到極致。
  • 一場舌尖上的coffee cupping,帶你打開咖啡品鑑的大門!
    咖啡杯測方法不分對錯,其目的就是讓熱愛咖啡的人能夠更好地享受咖啡的美味,更加深入地探索咖啡的世界。▲咖啡教育從娃娃抓起「我個人比較傾向巴西的這款COE,香氣突出,順滑度高,酸度柔和,有花香,柑橘和檸檬的風味……」 ▲特別備註:感謝印格公司提供優質的巴西生豆巧合的是,大家投票選出的最喜歡的這兩款豆子恰巧也是比賽中的冠軍和亞軍豆,可見不管是專業評委還是普通的咖啡愛好者,感官是最真實也最直接的,它不會騙人。
  • 「淺烘」、「中烘」、「深烘」?由淺入深,講解咖啡烘焙
    第三波咖啡浪潮發展至今,人們也日漸注重所謂的「黑咖啡原味」。從莊園單品豆、產量稀少的精品豆開始,論產區、論風味特性,甚至對於衝煮的手法、器具,到烘焙程度的差異等都非常講究。對於許多愛好咖啡的人們來說,已經不再只是喝咖啡,而是一種戀上鑽研咖啡學問的「偏執」。
  • 作為一個咖啡烘焙師,應該具備的能力
    而近年來,在歷經平價咖啡館的氾濫以及大型連鎖店的衝擊,自家烘焙的趨勢儼然形成,且因不少業者自行開發製造或進口引入適用於門市的小型烘豆機,讓部分的廠商也從單純的咖啡生、熟豆批發,轉向銷售烘豆機具做來為主要的營利來源,並提供了咖啡烘焙相關技術做為輔助銷售的服務項目之一。
  • 如何尋找烘豆師?
    如何尋找烘豆師首先,咖啡都是烘焙出來的不是。所以,你能喝到的,是烘豆師想讓你喝到的。 精品咖啡內在邏輯全部想要的,就是想讓你喝到一杯天然美味。 這份想與念,理所當然,成為最關重要。基本上調動所有能調動的因素,完成這份想念。
  • 這些才是「精品咖啡」的正確打開方式
    精品咖啡是指由「一顆咖啡種子到一杯咖啡」的所有過程,一杯精品咖啡並不單指已被衝煮好、送到消費者口中的那杯咖啡,而是強調生產這杯咖啡的整個流程,從種植咖啡的農民、挑選豆子的生豆商、烘焙生豆的烘焙師、衝煮咖啡的咖啡師到最後品嘗風味的消費者,都是成就一杯精品咖啡的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