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藍字「咖啡時光」
關注電視專欄公眾平臺
微信ID:YNKMCOFFEETIME
感受咖啡,就趁現在
▼
「喝咖啡時我們聊點什麼」微信群互動主題:
她尋豆而來——尋豆師是怎樣的職業
TA可能是韓懷宗老師、也可能是美女帥哥,最關鍵的是TA和咖啡之間有那麼點事。
咖啡時光組織微信群主題專訪活動持續引發熱議,昨晚咖啡時光聯合井蛙咖啡群、咖啡時光青春正年少群、一小撮咖啡討論小組群聯群分享,活動覆蓋一千餘人,感謝群友的整理。
本期嘉賓:80後尋豆師——遼寧女孩昆逸
她將帶我們遊覽中美洲咖啡莊園
專訪互動主持人:咖啡時光欄目——王文建
本期主題:她尋豆而來——尋豆師是怎樣的職業
20:30分,直播開始
王文建:歡迎嘉賓登場,自我介紹一下。
大家好,我是上海昆逸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的刁迺昆。很高興認識大家今天晚上請多多關照,因為我也是第一次接受這樣的採訪。
我現在是在韓國的家裡,今天晚上為了採訪,為了保證網線的暢通嘛!所以就在家裡。韓國這邊是因為留學很多年,已經在了十多年了,現在這邊也有生活的地方。最近,因為國內的事情,基本上是一半在中國一半在韓國吧!目前為止,暫時還需要有一半的時間留在韓國,因為和我一起到農場,就是選購豆子也好,還有關於咖啡收一些樣品,和產區些聯繫,有很多事情是和韓國的小夥伴們一起進行的,然後我們共同購買的方式嘛!因為產區一個人走的話一個是安全問題,還有費用問題,還有是所有各方面的問題吧!本身這邊原來留學之後也有工作生活,所以說現在是有時在中國有的時候在韓國。不過因為很近嘛!到上海飛機一個半小時很快就可以來來回回的。
畢竟韓國的朋友大約在十年前就開始直接跑農場,和各國農場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穩定的進貨運輸,各方面的經驗還是很多的,所以很多是得到了他們這幫朋友的很大的幫助,我目前也還是在邊學習邊發展的過程當中。所以目前為止還會這樣來回經常走動,得到一些最新的資訊。希望把更好的東西能帶到國內。
和我一起到各國農場採購的團隊裡有好幾個,有的是在首爾的團隊。有的是在大邱的還有大田的還有全羅道的。總之有好幾個分支吧,他們熟悉的國家和農場不同,然而我能和他們就是分別,進入不同的地區,就是這樣子大家採購豆子回來。
昆逸 左
這張照片是我們在哥斯大黎加產區,有一棵樹在前些天因為山體滑坡然後倒在了路上。
照片裡面包含了韓國的咖啡師總冠軍,還有杯測師總冠軍,照片裡是這樣背影有一個男孩就是今年得了杯測世界第二的韓國比賽冠軍。前面的是韓國咖啡師冠軍的夫人,她在韓國也曾經得過冠軍,可以說是一個冠軍夫妻店吧!
後面有一個穿紅色衣服戴帽子的,那位就是韓國的咖啡師總冠軍也是今年六月份會到都柏林參加世界大賽的選手。
王文建:尋豆師是咖啡產業鏈上最特別的一個職業,應該怎樣定義它呢?
昆逸:我覺得尋豆師的話就是連接生產者也就是農場的農夫們,然後和消費者就是最終購買者這塊兒。尋豆師可以說是把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連接最近的一個關鍵性的人吧!然後接觸到這個行業之後就有更多的使命感。希望中國的消費者可以和農場的接觸更加的頻繁。互相交流一下想法,各方面有什麼變動的話也可以好好的溝通,然後我們希望能做到中間這樣一個連接的作用。
王文建:昆逸 你是怎樣「混進」這個行業的,我們一直以為尋豆師都是一個很有資歷,閱歷的咖啡人?
昆逸:其實接觸咖啡也是一個偶然的機會,因為我在韓國留學期間有很多放假、業餘的時間可以做一些其他的愛好的學習。然後從各種料理啊甜品啊各方面的然後都有在學。接觸到咖啡的時候只是一開始的好奇吧!考了一個韓國的咖啡師資格證。以為考了一個證之後就結束,最後來發展精品咖啡,原來考證只是一個開始。
我比較幸運的話就是直接去學咖啡師資格證的時候,這個學院實際上是有店的。然後這個公司,就是十年前開始就開始直接到農場選豆子的精品咖啡公司,我們在學習的那兩三個月期間,我每天都喝,上課之餘,老師經常隨便泡一泡咖啡拿來喝,一開始的話,會覺得和一般外邊的咖啡,不是很一樣,沒有那麼濃重,喝著喝著兩個月之後,見朋友的時候到類似於星巴克的連鎖、韓國連鎖的咖啡店吧!因為那種咖啡店是以前我每天就經常去喝的店。每天都在點美式咖啡在喝,但是經過了兩個月沒有喝之後,喝完了精品咖啡之後,再去喝一般的咖啡就發現很意外。
就是覺得可以喝出來苦焦味、碳、黴味的那種感覺,然後感覺到精品咖啡的不一樣,從此對精品咖啡慢慢感興趣之後。把學院還有全韓國各種學校學院的課程基本上都學了一遍。所有的地方開的研討會啊各方面有什麼活動全都去學去參加,大約用了幾年的時間去積累這種口感的練習吧!
那些年慢慢學習的過程當中,接觸到了韓國的一些頂尖的店和咖啡人,他們有很多個團隊直接到農場採購,回來做分享會,照片和說明都很詳細,比較喜歡旅遊的我也就漸漸對產區產生了更大的興趣。很幸運的是,在韓國的這段期間,接觸到的都是比較優秀的咖啡人,然後他們傳遞咖啡知識方面對我起了很大的作用,感興趣之後,就想深入到產區。同時三年前吧,我對中國的咖啡市場比較感興趣,經常為了精品咖啡的現狀、咖啡烘焙的現狀經常到各大城市去看。就發現,如果我在國內想做精品咖啡想開店,想做烘焙,但是如果要找到性價比好的豆子是不太容易的,當時發現了國內生豆比較少吧,比較難接觸得到,實際上高端的豆子雖然有,但並不是主流的,可以我們日常每天都用的,韓國這些年早期受日本影響,大約十幾年前做精品咖啡的朋友已經轉向了,比如說澳大利亞、北歐、美國西部這樣精品咖啡發展比較好的地區,向他們學習,所以說很多知識經驗好的東西,在一個好的環境下,我直接就可以學到,比較幸運。
王文建:那些尋豆師和你一樣年輕?
昆逸:那些尋豆師實際上年齡呢有很多大約是在三四十歲的年齡比較多,做了一段時間咖啡之後深入到產區去,和朋友結成一下聯盟一樣一起出去採購豆子吧!三四十歲、四五十歲這個中年人會多一些,年輕的朋友也有!因為精品咖啡的產區都是這十年之內韓國發展比較快的,所以說基本上二十歲到五十歲這些精品咖啡從業人員的來講話,中年去的會比較多一些。
昆逸:這家咖啡店有點像鄉村咖啡館的那種感覺,是在一片農田之間直接搭出來一個像花房一樣的建築物,這個店的主人是一位在美國生活了十多年,然後在美國做精品咖啡生豆貿易的一個姐姐。她大約在三年前回到韓國來開的第一家店,額外,現在她們又開了很多家店。雖然不是連鎖但都是精品咖啡,而且從開店的第一年姐姐就出去尋豆。因為她以前無論非洲還是中南美洲都是自己一個人云遊四海的採購豆回來自己用。這個姐姐實際上在韓國咖啡圈內的朋友並不多因為她之前不是在韓國活動的。但是很巧合她對多文化的這個民族和國家的人都很親切,所以和我很巧合的成了朋友。
王文建:第一次尋豆的感覺什麼樣?和旅遊有什麼區別嗎?
昆逸:第一次的尋豆可以說是即期待又稍微有點擔心,因為也很熟悉的環境吧!幾年前的時候實際上朋友帶回來分享會講解的各方面的情況已經很了解了,然後直接去看的時候,有一些東西也是之前知道的,而且我們之前也會在韓國一起挑選生豆樣品,對一些農場各方面的人是原來都是知道的。感覺還很親切很好。像不像旅遊呢?其實不像,因為旅遊的話,給人的感覺是期待新奇的記憶吧!然而我們去了之後要有目的的。要買到合適的豆子的,是有一種責任感。和旅遊是不一樣的,因為是工作,但是可以在尋豆中間的時候偶爾可以感受一下,像旅遊一樣的感覺。不過只能說是偶爾,產區還是比較累的?
昆逸: 這是在薩爾瓦多,基本上中美國家有很多國家還處在一個戰亂之後不是很穩定的情況下。薩爾瓦多,宏都拉斯、瓜地馬拉這樣的國家基本上尤其是宏都拉斯、薩爾瓦多這樣的國家你是可以經常在,不只是路邊、公共場所、酒店門口,甚至於你上nike的專賣店,你要進去買鞋子的話給你開門的大叔會很熱情地給你開門然後身上掛著一個長槍,因為在那邊的話。我問過就說帶我們的農場主,他是下車只要上加油站的便利店他一定會把短槍先別在腰間的。他說的意思是如果你不帶槍就可能被搶劫,如果帶槍的話他們就不靠近你而已,所以說在這些照片,在薩爾瓦多的大部分都可以看到帶槍的人、保安。
王文建:昆逸,尋豆的大體流程可以介紹一下,如何才能找到好豆子?
昆逸:尋豆的大體流程的話,實際上。韓國這邊的情況的是已經長期合作之後有穩定的地方,大約會定下行程和當地的農場主直接先聯繫,這樣的話就可以確定日期,儘量安全起見吧!一般農場主會派人或者是他們自己會到機場來接下比較好。然後有的時候也會問自己就是說找司機呀找翻譯啊然後這樣去。到了一個地方之後呢,有合作的農場的話到合作的農場去選購豆子,沒有合作的農場有的時候會先到農協去了解下情況或者接觸一些介紹。怎麼說呢每次去的時候都會去幾家原來已經有合作的農場去選購豆子,儘量再去多了解其他周邊的農場地區和環境去尋訪了解就象交朋友一樣嘛!去打招呼去聊天去看每個農場。
看他們的種植和加工方式,找到好豆子的話,實際上,主要就是有好豆子的人,而且知道好豆子是什麼的就是農場主,這個真的是跟人與人的交往是一樣的,你每年固定買、每年幫助他,然後呢他就會把好豆子留給你,給你看樣品,這就是為什麼實際上有一些好的農場都是人排著隊買不著好豆子的原因,就是因為他有穩定的合作人之後,他並不是期待賣高價賣怎麼樣?他期待是穩定性,而且長期購買的信譽度。所以說能買到好豆子的話就要看你和農場主的關係要處到什麼樣的程度。實際上真的我看韓國朋友他們做了很多努力,不只每次去了就像是商人和那個顧客的感覺,真的是互相像朋友互相幫助。這樣的話,農場主不只每年給你看的樣品會越來越多,價格會越來越合理。
王文建:有哪個國家的哪個莊園因為危險是你一直想去而未能成行的?
昆逸:其實想去但是危險還不能去的地方應該是葉門。以前有另外一位朋友吧,然後她是在美國做精品豆的,韓國人,也是位女性,她當時呢也是很感興趣。但是,大家知道那個地方是非常危險的,然後後來她去了。去了是因為跟在美國留學的葉門的一些大學生,然後回到了葉門。然後當然他們在城市裡的時候問題並不大,然後雖然也會有危險的時候。但是山那邊就是農場那邊是輕易連本地人本國人都不敢輕易去的,或者是結伴要怎麼樣去,因為那邊山上是很亂的。然後葉門那邊的話會有摩卡就是比較原始的種,那種豆子,原生種的豆子在歐洲市場上每一公斤都包裝的很精緻,被歐洲人高價購買,比較珍惜的東西。
至於去葉門的話尤其是女性的話其實還是需要做好準備之後再去,所以說暫時我還沒有成行,以後有機會吧!還是想去看看原始的樹種啊然後農場這樣子的。
王文建:介紹次有趣的尋豆經歷?
昆逸:有趣的尋豆經歷,實際上都挺有意思的,但是,也沒有完全就是說極特別的情況,如果說讓我覺得很有意思的話,可能就是二月份的時候去哥倫比亞的那次,雖然不是單獨去農場,是一開始就是參加做評委嘛,三天在山裡然後杯測六十支競拍豆,之後的安排我們見了就是六十支豆子的農場主,比較有意思的事,就是有一家的農場主當時就是很吸引我的視線,然後就對他們家特別感興趣,問了他們幾個問題,很巧和的是農場主的兒子,當時是坐在我旁邊的小男孩兒,然後他就很好奇東方人嘛!
然後他又找我拍照啊我就跟他聊,後來發現我感興趣的那家就是他的父親、他的父母,就多聊了幾句。就是覺得很有意思,三天當時之後的話,競拍的時候也很巧合,就是當時我決定競拍的幾個目標的豆子當中其中就有他們家的。有一種冥冥之中的感覺,就讓我很堅定的是一定想拍到他們家豆子,而且雖然我這次去不了他們家農場,但是我覺得下次的話我肯定會去他們家走訪一下,雖然之後呢我們有一些就是說書信的聯繫,他把農場那些照片一些東西發給我看,我覺得下次我去哥倫比亞的話,一定會去他們家的。
這是宏都拉斯莊園外景的照片,因為這個山這土壤是相當肥沃,而且這次在宏都拉斯行程裡面,其中有兩三天的時間,我們遇到了那個世界冠軍sasa,他也正好在農場、在宏都拉斯。可以說在宏都拉斯每年參加COE比賽的時候,前十名裡面大約會有八九名都會出自這個區附近,土壤非常的肥,黑土的那個感覺質感特別好,生態環境特別好,真的像世外桃源一樣的感覺。
王文建:總結一下,尋豆的秘密是什麼,什麼樣的人適合幹這行?
昆逸:尋豆其實也沒有太多的秘密。主要還是真的是平心靜氣的和農場生產者去交流。有一些秘密的話可能就是因為有些產區比較落後。農民和政府的關係和農協的關係和輸出商的關係會有一些微妙的東西在裡面,所以說有的時候會不方便,就是說你和這邊的人說的話,可能和那個農場就不好買豆子。有的農場的是被一些出口商然後有一些壟斷性質的情況抓在手裡,所以說還是人際關係吧!和各方面的相處的比較好一些,然後儘量儘量能買到豆子,那是最重要的。
然後,我覺得是要有責任心吧!把農場的情況產區的情況向消費者做傳達。然後把消費者的需求和想法回傳給農場生產者這邊。適合做尋豆師的人是對旅途疲勞這方面有免疫力的人,其實真的很累,產區出去幾個星期之後,再壯的身體的人也都會倒下幾次的,所以說把辛苦的旅程當成旅行的人吧,會比較適合做尋豆師,如果不喜歡長途跋涉、奔波的人的話,恐怕真的是越做越累的。
另外,適合倒時差的人,我就是一個沒有什麼時間概念的人,所以我到任何國家任何時間差還有的地方的話都不會太在意,很快就會隨著當地的情況,融合。對吃的也沒有太多的挑剔,然後到哪裡都可以生根發芽的那種人比較適合做尋豆師吧
群友 : 感謝像昆逸一樣的尋豆師們,為了能給烘焙師咖啡師提供更多的選擇,不怕槍林彈雨與環境的惡劣,去產地找尋更多的咖啡豆。連接咖啡上下遊的使者!向你致敬@昆逸
群友 : 精彩的咖啡人生。我們很期待你再來雲南咖啡產區走一走,看看雲南咖啡能不能進你的的法眼!
群友 :最後非常感謝昆逸的分享,記住這個勇敢執著的80後女孩。
遇見
咖啡的朋友們
-END-
是情懷,也是生活;是小眾,也是狂熱
長按二維碼 可關注咖啡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