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計量單位緡、鈞、跬、尋、斛,它們都代表什麼意思

2020-12-14 騰訊網

高中歷史課本上都會有關於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的記載,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統一錢幣度量衡,統一起來了當時紊亂的計量單位。

計量單位雖然統一起來了,我們通常知道的其實並不多,例如一錠銀子,一貫銅錢,甚至是一石,一鬥。那古代有哪些少為人知的計量單位呢?它們都表示了什麼?

宋高宗趙構時期,曾出現了一個「真假公主」事件,一個自稱是柔福帝姬(宋徽宗時皇帝女兒都稱帝姬)的女子在土匪的營寨裡被發現,經過老宮人的盤查與詢問後,確定這個女子是公主,宋高宗大喜。後來將其許配給高世榮,據記載,柔福帝姬的嫁妝足足有一萬八千緡,而前後受到的賞賜也高達四十八萬緡左右。

而「緡」本意是穿銅錢用的繩子,後來慢慢演化成了古代的一種計量單位。

清代詩人邵長蘅的《青門剩稿》中有這樣的記載「錢千萬緡」即有千萬貫錢的意思,古代的一緡錢即一貫錢。唐及以前的朝代中,一緡錢指的是1000文銅錢。等到宋代,錢數大大減少,一緡錢僅等於770文銅錢。

西漢時漢武帝採取重農抑商的策略,決定由國家向商人徵收財產稅,這種財產稅的名稱叫做「算緡」,後來又因為有些商人隱瞞自家財產不如實上報繳稅,又出現了「告緡」這種舉報型的稅收,其中的「緡」即為緡錢,顏師古曾注引過這樣的話:「緡,絲也,以貫錢也。一貫千錢,出算二十也」。

「算緡告緡」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古代商業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土地兼併,促進了封建經濟的發展。

鈞是古代的一種重量單位,《說文》中有記載「鈞,三十斤也。」所以說,一鈞則是代表三十斤。

鈞作為重量單位最早是出現在春秋戰國時期,據《呂氏春秋-仲春紀》記載:「日夜分則同度量,鈞衡石。」在我們現在所熟知的成語「千鈞一髮」中,其意思是千鈞重量吊在一根頭髮絲上。而現在看來,千鈞的重量就是三萬斤,如此沉重的重量賦予到了一根頭髮絲上面,足以看出當時情況的危急了。

荀子《勸學》中曾有這樣一句:「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荀子雖然是告誡我們滴水穿石,不斷努力堅持的重要性。

但另一方面,「跬」也是古代計量長度的單位之一。古代一腳邁出後著地的距離就稱為跬。因為每個人腳的大小不一樣,所以跬的長度也不能確定。

仞與上面的跬一樣,都是古代的計量單位,《孔安國曰》中記載說八尺曰仞。除此之外,在《正字通》中也有記載:「古以周尺八尺為仞,中人之身,長八尺,兩臂尋之,亦八尺,兩足步之,亦八尺。度高深以仞,度短長以尋,度地以步。」但這只是周代的規制,到了漢代又成了七尺為仞。

唐代王之渙的《涼州詞》中有這樣一句「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這其中的仞就是七尺為仞的仞。

現在漢字中常說的舍,大都是指的是建築物,例如屋舍、房舍、宿舍等。

但在古代舍確實是名副其實的長度單位,成語中有「退避三舍」這個成語,其中的「舍」指的就是長度,古代以三十裡為一舍,一裡是500米,那麼三舍就是45000米,如此看來晉君當年撤退,犧牲的確蠻大的。

斛原是古代的一種容器,形狀是方形的,口較小,底較大。除此之外也是古代的一種容量單位。

在唐朝以前,斛本來是對石(一種容量單位)的舊稱呼,所以一斛原來指的是十鬥,後來宋代以後,將斛與石區別開,一石等於兩斛,所以一斛也就是五鬥了。

作為古代的容量單位之一的合,原來也只是一種方型或者圓筒形的裝糧食的器具,製作材料也都是古代常見的木頭與竹子。

十勺等於一合,而十合等於一升,所以一合也就等於現在的一百毫升,如此看來,雖然頂了一個集合的「合」的名頭,但是容量卻也不是很大。

尋是古代的長度單位之一,但是對於尋的長度大小從古到今一直都具有爭議。

在《說文解字·寸部》中記載:「度人臂之兩倍為尋,八尺也。」也就是說《說文解字》中把八尺看作一尋。而在《說文通訓定聲》中卻考證說「度廣四尋,度深四仞。皆伸兩臂為度,度廣則身平臂直,而適得八尺,度深則身側臂曲,而僅得七尺。」即最終測定的結果是七尺為一尋。

而在我們現在的生活,尋大多作為帆船的運動術語而使用,是常用的深度單位,是在航海中測量水深,一般一尋即六英尺。

說起豆,大家大都會想到的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所吃的豆子,但是在我國古代生活中,豆不僅是一種事物,還是一種容器更是一種容量單位。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這裡面的「簞」跟「豆」都是古代一種盛放食物的容器,主要用來盛放肉食和羹,形狀像高腳盤。《說文》中也有解釋:「豆,古食肉器也。」

《阿房宮賦》中「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這一句道出了秦始皇秦皇室的索取無度,不知節約,錙也是古代的質量單位之一,古代六銖等於一錙,四錙等於一兩。常以錙銖連用,表示比較微小的數量。

如此看來,古人淵博的學識不僅體現在詩詞歌賦上,連小小的計量單位也體現了古人的智慧哪!而我們現在所使用的計量單位大都是為了使用方便簡化而來的,那也算是取古人的精華了。

文:瑞秋

參考資料:《青門剩稿》《說文解字》《正字通》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古代身高八尺、才高八鬥、腰纏萬貫到底是什麼概念?
    計量,古代稱為「度量衡」、度,「然後知長短」,量,「為之鬥斛以量之」,衡,「猶衡之輕重也」,簡單說就是長度、容量、重量。現在計量早已不局限於「度量衡」或是「尺鬥秤」,包括時間計量、長、熱、力、聲、光、電計量,化學、生物計量更是迅猛發展。想像一下,這些計量單位都不統一的話,我們的生活得有多混亂!
  • 這10道題,你都做對算我輸!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我們能熟練的使用它們,但未必知道其背後計量的淵源。不信?那就叫上孩子一起答題,看看究竟能做對幾道?01「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中的「規」是什麼?「矩」又是什麼?答案「尋」和「常」是古代兩個長度單位。古書載有「倍仞謂之尋,尋舒兩肱」、「倍尋謂之常」。尋為兩臂伸展後雙手指間的長度,故「八尺為尋」。即一尋為八尺;一常為十六尺。
  • 27個與計量有關的成語,講給孩子聽聽!
    本文試圖從語言文字的側面反映中國計量史的燦爛文化。為此,精選了部分「成語」與「典故」說明中華民族的計量文化豐厚的底蘊。1 一絲一毫分釐毫絲。在長度單位或重量(質量)單位中均為十進位,即一釐為十毫,一毫為十絲。意指一點點兒,形容認真負責,一絲不苟。2 一落千丈丈為長度單位,即十尺。
  • 鑽戒的計量單位是什麼?分是什麼意思?鑽戒的分有什麼含義?
    那麼我們常說的鑽戒的「分」是什麼意思?鑽戒的「分」有什麼特殊的含義?1、鑽戒的計量單位是什麼?一般情況下鑽戒的計量單位是克拉,一克拉相當於100分,因此很多低於一克拉的鑽石我們就會將他們統稱為多少分,比如0.5克拉就是50分,0.3克拉就是30分,以此類推。
  • 《甄嬛傳》中的螺子黛是什麼稀奇物件?一斛螺子黛千金難求
    螺子黛仿佛就是地位的象徵,誰能得到皇帝賞賜的螺子黛,那也代表這個妃子比較受皇上的看重。后妃中人人都爭搶的螺子黛到底是幹什麼用的呢?千金難求螺子黛螺子黛是做什麼用的呢?其實它就是一種眉筆,畫眉的工具。螺子黛就是一種方便使用,又容易上色的眉筆。使用螺子黛的時候只要蘸一些水,就很下顏色。
  • 古代中國的數字、音樂和度量衡,都來源於崑崙山下的一根竹子?
    五聲,古代音樂的五個音調:宮、商、角、徵、羽,它們的根本,產生於黃鐘的音律。以九寸作為宮調,通過減少或者增加,用來確定其它四個音。長度,來源於黃鐘。「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長短也。本起黃鐘之長。以子谷秬黍中者,一黍之廣,度之九十分,黃鐘之長。
  • 物理計量科學簡史上:單位和單位制的發展
    越精細的觀察,越能發現事物的自然現象,就越能更好地掌握事物的本質並有效地進行控制與利用,而計量單位成為這一發展的必要條件。在此促進下,計量單位制度得到發展。計量科學發展史包含著許多方面,此一文僅就單位和單位制的沿革展開闡述。基本單位長度單位。早在古代,人們常以身體的一部分作為測量長度的單位。
  • 古人動不動就「一斛酒一鬥米十斤肉」能吃完?問題到底出在哪?
    古人動不動就「一斛酒一鬥米十斤肉」能吃完?問題到底出在哪?其實,只是度量衡的問題,古時候的重量單位肯定和現在不一樣,但有一點可以肯定,肯定比現在的輕。所以,經管用現在的眼光看很驚人,但是其實沒那麼多。在中國的古代,時代不同,計量單位也不同,舊時,十升等於一鬥,十鬥即一百升,等於一斛,斛和石通用。
  • 30分鑽戒是什麼意思?30分鑽戒多少錢?代表什麼意義?
    那麼這裡所說的「30分」鑽戒是什麼意思呢?30分鑽戒多少錢?30分的鑽戒又代表著什麼意義呢?30分鑽戒是什麼意思?無論是「30分」、「50分」還是「1克拉」這樣的描述,其實都是在表述鑽石的重量。就像很多商品都有自己的計量單位一樣,鑽石的計量單位就是「克拉」,1克等於5克拉,1克拉等於100分。
  • 一盎司黃金是多少克_黃金計量單位分析
    一盎司黃金是多少克_黃金計量單位分析很多人對於盎司的了解僅限於一種單位,具體不詳。在國內,黃金的計量都是以克為單位,然而在國際貴金屬交易市場上用的卻都是盎司,因此知道盎司的計量還是很有必要的,那一盎司等於多少克呢?hmaforex小編降講解分析黃金:
  • 乾貨 | 烘焙計量中的tsp、tbsp、cup到底是什麼意思?
    如果你熱愛烘焙,又喜歡去外文網站或烘焙書上搜羅食譜,那麼你應該會發現一個問題:很多食譜上的稱料單位不是我們常用的「克」或者「毫升」,而是出現了一些奇怪的東西,比如tsp、tbsp、cup等。這時你的心裡多半會嘀咕一句:這到底都是什麼玩意兒啊!是的,這些都是國外的烘焙愛好者們常用到的計量單位,它們分別代表:teaspoon、tablespoon和cup。而且,這些單位都是可以換算成我們烘焙中常用的克數和體積單位的。
  • 為什麼國際原油用「桶」作為計量單位?
    桶和噸 其實採用桶作為計量單位有明顯的壞處,那就是雖然盛放的都是石油,但不同油井中的石油密度並不同。 還有一些地方採用加侖、升等作為計量單位,它們之間的換算關係是:1桶=158.98升=42加侖。
  • 七個電學計量單位是怎麼來的?| 世界計量日
    在國際單位制中,為了紀念那些偉大的科學家做出的貢獻,許多單位用了他們的名字作為單位名稱,其中與電磁學直接相關就有10位。今天,在這個特別有愛的日子裡——讓我們看看與生活息息相關的電磁學單位,以及它們背後科學家的故事。
  • 烘焙計量中的tsp、tbsp、cup到底是什麼意思?
    如果你熱愛烘焙,又喜歡去外文網站或烘焙書上搜羅食譜,那麼你應該會發現一個問題:很多食譜上的稱料單位不是我們常用的「克」或者「毫升」,而是出現了一些奇怪的東西,比如tsp、tbsp、cup等。這時你的心裡多半會嘀咕一句:這到底都是什麼玩意兒啊!是的,這些都是國外的烘焙愛好者們常用到的計量單位,它們分別代表:teaspoon、tablespoon、和cup。而且,這些單位都是可以換算成我們烘焙中常用的克數和體積單位的。
  • 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是什麼意思?它們分別代表什麼?
    相信許多人都聽說過四大神獸,它們分別是青龍、人們對它們的稱呼也有所不同,有些人叫它們為四聖、那麼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是什麼意思呢?其實這和古人對世界的方位以及對宇宙的認知有關。「四象」是古代天文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易傳》的體系的四象中,青龍表少陽主春,白虎表少陰主秋,玄武老陰主冬,朱雀老陽主夏,四象又衍生出來了
  • 身高八尺 才高八鬥……聊聊古代擇偶常用的計量相關成語背後的故事
    > 現在不少女子擇偶標準要求高,其實在古代古代女子找對象時要求也很高,比如「身高八尺、才高八鬥、腰纏萬貫……」,這些成語均與計量有關,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成語背後有哪些故事:  話說的簡單,不學好度量衡也不行!
  • 七個電學計量單位是怎麼來的?|世界計量日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便頒發了統一度量衡詔書,對長度、容積、質量做出了精準定義,制定了一套嚴格的管理制度,結束了原來各戰國之間的混亂、多樣的計量單位,方便了國家治理和民間生產生活往來。而同時期的古埃及、古羅馬等國家也都發明了各自的計量制度。彼時,國家之間來往尚不密切,科學技術發展還在初始階段,計量單位不統一、不精確的問題對當時世界的發展造成的困擾尚不明顯。
  • 甜識|烘焙的計量單位
    由於我們精選的食譜主要都是來自國外的人氣博主,食譜中的計量單位多數為cup,tbsp,tsp等,對於以kg,g等計量單位的烘焙愛好者來說很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