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購買上等咖啡生豆?

2022-01-07 咖啡師

咖啡豆受潮的危害:

1 、受潮後咖啡粉黏度增加,會堵塞咖啡機研磨器,對機器造成不良影響。

2 、咖啡豆一旦受潮,就會很容易變質發黴,這將大大縮短其保質期,而且對身體健康不利。

3 、會影響制出咖啡飲品的口味。

也因此在保存咖啡豆當中最重要的四項因子有「陽光、氧氣、溫度、溼度」,避免使咖啡豆接觸這四點,便是最佳的儲藏方式。

如何判定咖啡豆的新鮮度呢?有三個步驟:聞、看、剝。

聞:將咖啡豆靠近鼻子,深深的聞一下,是不是可清楚地聞到咖啡豆的香氣,如果是,代表咖啡豆夠新鮮。相反的,若是香氣微弱,或是已經開始出現油膩味,表示這咖啡豆已經完全不新鮮了。

看:將咖啡豆倒在手上攤開來看,確定咖啡豆的產地及品種,也確定一下咖啡豆烘焙的是否均勻。

剝:拿一顆咖啡豆,試著用手剝開看看,如果咖啡豆夠新鮮,應該可以很輕易的撥開,而且會有脆脆的聲音和感覺。若是咖啡豆不新鮮,你會發現好象必須很費力才能撥開一顆豆子。

另外,最常見一條就是: 衝泡時是否有足夠豐富的氣泡!

氣泡豐盈是新鮮度的表現

新鮮烘焙的咖啡豆,因為豆體包含大量氣體,呼吸作用旺盛,在萃取時,豆子中氣體釋放出來,我們看到的就是美妙豐滿的氣泡們,有一個很形象的形容詞,「綻放」。是的,新鮮咖啡豆萃取時,一叢叢豐富的氣泡就像這個季節的花兒,綻放。

與之伴隨的,是新鮮咖啡豆的濃鬱香氣。

 


  

氣泡豐盈與否的深究

萃取時,氣泡的豐盈程度與新鮮度正相關,越新鮮,起泡越多,但是,這裡存在一個前提,對同一支咖啡豆而言。確切的說,是同樣生豆,同樣烘焙,同樣操作。

不同的咖啡豆之間,或者同一支咖啡豆的不同烘焙度之間,或者同一支咖啡豆不同的操作係數之間,氣泡的豐盈程度會有不同表現。

簡單概括:同一支咖啡豆,越新鮮,氣泡越豐富;同一支咖啡豆,深烘焙要比淺烘焙的泡泡更豐富。

而不同的咖啡豆之間,拋開烘焙度的差異以及其他因素,單從自身結構方面,也會體現出親水性的差異,最直觀的體現在吸收水分的速度和起泡的程度。


調整萃取的建議

對於同一支咖啡豆而言,如果現有操作方式萃取不夠理想,可以考慮:增加咖啡粉的數量,通過增加粉層的厚度,增加咖啡粉與水結合的時間;提高萃取水溫,進一步激發咖啡豆的活性;減小研磨度,將粉磨得細一點,提高咖啡粉與水分子的接觸面積。

當然,以上建議是針對新鮮的咖啡豆而言。

每個萃取因素的調節都會對最終的咖啡味道產生一定影響。對於最後杯中物的味道,還是需要依靠製作者的把握。

還有,我們判斷新鮮的咖啡豆,也要考慮生豆是否新鮮?

一杯好喝的咖啡,60%取決於生豆的質量。作為咖啡從業者,應該放開格局,儘量多多了解咖啡種子到杯子咖啡小白進階Level 6 | 從一顆豆子到一杯咖啡,建立一個咖啡知識體系的整個環節。這樣對自己所從事的環節有所幫助。畢竟,烘焙師根據豆性來烘培,而咖啡師是通過豆性和烘培理念來衝泡。

生豆的新老程度不同 

同樣的豆種、莊園、海拔、種植方法,新產的生豆和老豆在幹香、溼香上有很大區別。因為咖啡也屬於農作物的一種,所以新鮮度對於咖啡來說非常重要。

一般而言,當年採收新鮮咖啡豆稱為「新豆」(New Corp),前年採收的稱「舊豆」(Past Corp),放置一年以上的稱為「老豆」(Old Corp)。主要這樣區分是因為生豆的含水量的問題,因為新豆的含水量多(通常在11%~13%之間),外觀多呈濃綠色,而舊豆(含水量10%~11%)和老豆(含水量9%~10%)外觀顏色較淺綠,重量與貭感較輕,不會像新豆表面那樣富有光澤及觸感。當然不同的加工精製法及產地、品種的生豆都會有所不同。

新豆:表面那樣富有光澤及觸感

生豆新鮮度的變化:

新產季豆>逾產季豆>老豆>陳年豆

新產季豆:一年之內收成的生豆

逾產季豆:一年以上。。。。

老豆:超過兩年

陳年豆:熟成的生豆。

比如說在一般室溫下經過一年,生豆的水分含量就會下降到10%以下。剛剛加工好的生豆顏色是藍綠/綠色的,但是隨著時間的變長,生豆的顏色會漸漸變成淺綠色、白色或者黃色。而且隨著生煎的延長,生豆的香氣就會由青草和辛香變成乾草或米香,更長時間的話,就會完全沒有味道。

由成熟的「咖啡櫻桃」,經過水洗法或乾燥法精製加工變成生豆,含水量通常在9%~13%之間,含水量過高或過低都不太容易烘焙;

一般我們拿到新採收的水洗式處理法生豆,含水量通常都在11.5%~12.5%左右,半水洗的曼特寧可能到13%,半水洗的巴西為11%~12%,日曬乾燥的摩卡類範圍較大約9%~12%之間都有。

    

咖啡一年四季都能喝得到,但高品質的咖啡也有節令問題,其實,咖啡與水果是同樣的,有其節令產期問題,一樣是有當季和過季。

然而,全球三大洲至少有60個國家產咖啡,南北半球的產季時節不盡相同,增加此問題的複雜性.咖啡迷多用點心,即可掌握各產地的節令,更容易買到盛產的鮮豆.

咖啡產區的雨季始於何時,攸關收貨時間,雨季促使咖啡樹開花結果,約6—9個月,咖啡果成熟轉紅,即可採果去皮,水洗髮酵、半水洗或日曬處理(帶殼豆含水率達12%),即可入倉進行1—3個月的熟成,最後磨掉種殼,即可出口.

換言之,採果收成之後,至少再花2—3個月,完成繁瑣的後制加工後,才可輸出咖啡豆.

一般而言,

北半球中美洲產區或印尼的亞齊,在每年2—3月是最繁忙的收成與後制期,因此當季豆約在5—10月可運抵消費國;

南半球的巴西每年5—7月是最忙的收貨與後制期,當令豆則在9月至隔年4月可運抵.

非洲收穫當季鮮豆是5-10月,因此當季豆約在次年1月-3月可運抵消費國;

哥倫比亞一年四季都有咖啡鮮果收成

另外,生產國如果跨越赤道,產區分布在南北半球如、肯亞會有兩個收成期,即四季都有鮮豆出口,夏威夷科納是8月-次年1月

越南、泰國、雲南一般在11月到次年1月收穫鮮果

巴布幾內亞每年4月-9月

牙買加藍山咖啡每年的收穫期是6-11月

保存方式不同,風味和芳香維持的時間也不同

質量再怎麼優秀的生豆,都會因保存方式及保存設施不同而不同。最理想的是維持室內溫度15~18攝氏度、室內溼度50%~60%。錯誤的保存方式就會影響豆子的風味和香氣,甚至變質。經常會造成生豆褪色變白,變得溼軟。

白色或黃色的生豆:是由於保存場所溫度太高,或者過於乾燥,會使生豆水分被空氣吸走。

表面潮溼的生豆:保存場所溼度太高,梅雨季節。狀況嚴重的話,豆子表面會出現黴菌。

相關焦點

  • 2016首屆雲南咖啡生豆大賽暨 第四屆普洱咖啡生豆大賽
    2015年1月25日,一個雲南咖啡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時間,第三屆普洱咖啡生豆大賽,中國精品咖啡拍賣會,51家企業,62支豆,31支80分以上,來自全國13個城市公開招募的20位Q-Grader,45萬元成交額,每公斤2600元人民幣的世界紀錄,奏響中國咖啡、雲南咖啡的新樂章,賦予了雲南咖啡甦醒的力量!
  • 咖啡生豆的挑選 | 咖啡生豆的品質與什麼有關?
    ,咖啡生豆對於咖啡品質的影響至關緊要,那麼,咖啡生豆應該怎麼選擇?咖啡生豆的品質與什麼有關?咖啡生豆的含水量生豆的含水量會影響到烘焙的時間及難易掌控程度,通常新豆會比老豆烘焙時間長且難掌控些。當然咖啡生豆通常是愈新鮮愈好,新鮮的咖啡生豆,富有活力。半鮮的生豆,活力中帶有一點點穩重。八個月後的生豆,活力喪失。
  • 咖啡課堂|咖啡生豆的三種處理法(日曬、水洗、蜜處理)
    前文我們探究過咖啡豆的品種知識,接下來將對同樣重要的咖啡生豆處理方式作系統闡述。要得到這小小的咖啡生豆,先要經過漫長的種植過程。等到咖啡果實(咖啡櫻桃)成熟被採摘下來後,就會被安排進行專業處理啦。我們常說的咖啡豆,實際上就是整顆咖啡果實中的種子部分。
  • 咖啡知識 | 如何挑選上等咖啡生豆?
    ▲點擊關注 | 每日精品咖啡文化雜誌咖啡工房就像麵包以及其他任何食物一樣,咖啡豆也追求高品質以及新鮮度,那麼,怎麼樣才可以買到上等的咖啡生豆以下是挑選咖啡生豆指南:咖啡豆的大小咖啡豆的大小與咖啡的品質有什麼關係?咖啡有眾多形狀和大小,雖然大部分都是同一個形狀,但最好對應當地不同的微氣候種植特定品種。一方面咖啡豆大小參差不齊表示分級粗糙,差別過大則說明生豆不是精品級別。
  • 咖啡生豆:三種家庭烘焙咖啡生豆的簡單方法【NO•第169期】
    咖啡生豆是咖啡樹的種子,經過一系列的處理過程可以變成咖啡豆,最終變成咖啡。
  • 指南 | 黃梅天咖啡生豆該如何保存
    所以同樣,能夠真空包裝是最好的,如果無法滿足這個要求,就將生豆放在避免陽光直射的地方保存,以免造成咖啡生豆遭到曝曬而發生性質改變的情況。蟲害 Insect pests因為咖啡生豆是農作物,所以無法百分百避免蟲害。對於麻袋內自帶的蟲害,不少生豆處理的過程中會進行滅殺。
  • 咖啡生豆的新鮮度|什麼是新豆、舊豆、老豆、陳年豆?
    不止是咖啡熟豆,其實咖啡生豆也是有分新鮮與不新鮮的,不過我們稱之為「新豆」、「舊豆」以及「老豆」。如果咖啡生豆本身就不怎麼樣,那麼任你烘焙技術再好,衝煮技術再厲害都是沒用的,畢竟在一杯好喝的咖啡中,咖啡生豆的品質就佔了絕大多數。怎麼分辨「新豆」、「舊豆」以及「老豆」?
  • 咖啡生豆的結構與成分
    五、水       水分約佔咖啡生豆重量的10.5~11.5%,如果含水率過低在烘焙時易出現乾草與麥稈風味,脫水過程應相當留意,最好不要採購含水率過低的咖啡生豆!如果含水率過高則容易導致咖啡生豆發黴變質,在烘焙含水率過高的豆子時應增加熱能或烘焙時間,否則易出現青草味。
  • 咖啡師養成記 | 咖啡生豆也要追求新鮮度嗎?
    但咖啡生豆也要談及新鮮度嗎?   那麼影響咖啡的新鮮度還有哪些因素 咖啡生豆於莊園處理好後,經過多手國際貿易生豆商的買賣運輸,到達咖啡烘豆廠或自家烘焙咖啡館經過烘焙,最終被消費者購買乃至衝煮飲用的過程中,可簡單歸納成三大階段,每個階段都會影響咖啡豆的品質。
  • 咖啡生豆的處理方法有哪些?
    所謂「咖啡生豆的處理法」,指的是將咖啡從果實製成生豆的過程將咖啡生豆外附的外果皮(pulp)、果肉(mucilage
  • 2017第二屆雲南咖啡生豆大賽36支咖啡生豆成功突圍進入半決賽!
    為期4天的激烈角逐,2017第二屆雲南咖啡生豆大賽暨第五屆普洱咖啡生豆大賽(初賽)已結束,來自雲南、臺灣、廣東、福建、北京、山東
  • 咖啡大數據 | 最新2015年中國咖啡生豆進口市場分析
    寶榮咖啡生豆作為國內更專業的生豆貿易商,將繼咖啡瑕疵豆系列(後臺回復「瑕疵豆」獲取詳情)‍‍之‍‍‍‍後,推出咖啡大數據系列,帶你共同深度認識咖啡行業與咖啡生豆。本文為咖啡大數據系列第一篇——最新2015年中國咖啡生豆進口市場分析。將深入剖析2016年4月最新官方相關數據。帶你共同認識中國咖啡市場與咖啡生豆進口貿易情況。
  • 咖啡生豆分級制度詳解 咖啡生豆的分類及等級 咖啡豆分哪幾個等級
    像G2、AA等是代表了這支咖啡生豆的等級,每個咖啡產國對生豆的分級標準各有差別。下面來分享幾個具有代表性的咖啡產國生豆等級標準。衣索比亞(以瑕疵豆比例分級)在衣索比亞商品交易所(Ethiopia Commodity Exchange簡稱ECX)出現之前,衣索比亞的咖啡出口等級由農業部下屬的CLU部門(Cupping and Liquoring Unit)制定的,主要以300g中含瑕疵豆數量來給咖啡生豆分級
  • 目前常見的咖啡生豆—分級方式!
    目前市面上,常見的咖啡生豆分級方式有三種;生豆分級只為更好的篩選,風味各異(誤以此作為完全選豆標準)1;根據篩網分級篩網分級的方式是按咖啡生豆大小分級的方法,生豆通過打了洞的鐵盤篩網決定豆子的大小從而確定等級。篩網的洞孔大小單位是1/64英寸(不到0.4mm)。
  • 生豆商 | 關於咖啡生豆的冷藏和冷凍
    講述生豆商Royal Coffee對咖啡生豆進行冷凍存儲的實驗。其實,近年來對於冷凍咖啡的實驗不少。在冷凍熟豆的領域中,美國選手Kyle Ramage已經將它搬上比賽舞臺,在一眾咖啡學者、化學專家的數據支撐下,向大家展示了冷凍在-79℃的咖啡熟豆研磨更均勻,風味更均衡、乾淨。
  • 挑選咖啡生豆的十要點
    怎樣的生豆才是優質的生豆呢?先看豆的表面,新鮮優質的生豆,表面有光澤,另外,處理的好的生豆,顏色均勻,表面的顏色不均者不能稱作好豆,選購時一定要選顏色均勻的。其次,顆粒大小一致,這也是品質管理好的證據。購買時要確認一下顆粒大小是否一致。
  • 2020雲南咖啡生豆大賽丨過關斬將,雙雙奪冠
    ,今年的雲南咖啡生豆大賽可謂創意十足,精彩紛呈。普洱市委副書記、思茅區區委書記陸平為2020第五屆雲南咖啡生豆大賽暨第八屆普洱咖啡生豆大賽獲得水洗組和非水洗組的冠軍參賽企業頒獎。普洱咖啡協會秘書長黃許俊為2020第五屆雲南咖啡生豆大賽暨第八屆普洱咖啡生豆大賽33個分賽站點的代表頒發站點證書。西安未來城創新服務有限公司未來咖啡事業部部長高楠、廣州咖博士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杰、廣州咖啡協會顧問陳增成為2020第五屆雲南咖啡生豆大賽暨第八屆普洱咖啡生豆大賽獲得全能獎、騰飛獎、貢獻獎參賽企業代表頒獎。
  • 咖啡生豆的挑選與手選技巧~1
    豆質厚實的豆子與豆質薄的豆子一起烘焙,豆質厚的豆子透熱性差,中心(豆子中水分未被去除的部分)會發生烘焙不到的「有芯」狀態。煮義大利麵的時候,為了要有適度的口感會煮到「有芯」;但「有芯」狀態只被允許存在於義大利麵的世界,咖啡的世界是行不通的。「有芯」的咖啡外觀上看不出來,只能看到烘焙豆漂亮的表面,但剖開來看便是一清二楚。豆子中間分成有烘到部分與沒有烘到的部分。
  • 精品咖啡生豆分級制度 咖啡豆如何分級 不同咖啡產區生豆分級
    (1)牙買加藍山咖啡前街咖啡藍山咖啡生豆其中的藍山咖啡和高山咖啡下面1極硬豆(SHB) 4500以上。2硬豆(HB) 4000——4500。3半硬豆(SH)3500——4000。4特級上等水洗豆(EPW)3000——3500。
  • 咖啡生豆是如何買賣的?咖啡生豆的交易模式有哪些?
    烘豆師拿到咖啡豆前,要先懂得理財、培養人脈,還要磋商數日。  但咖啡生豆的交易模式是什麼?無論你是生產商、烘豆師還是消費者,若更清楚它的買賣方式,就能做出更明智的選擇。  進口與出口模式  出口商可能是獨立的生產商、農民合作社,也可能是第三方的出口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