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購買蜂蜜的朋友可能都遇到過一種情況,那就是我們的蜂蜜中有氣泡產生,當出現這種現象的時候,往往養蜂人會說自己的蜂蜜是純天然的,之所以產生氣泡, 是蜂蜜中的活性酶豐富,所以這樣的蜂蜜才算是高營養、高活性的蜂蜜,而超市裡面的蜂蜜由於經過高溫濃縮,裡面的活性物質都已經遭到破壞,所以不會產生氣泡。
關於蜂蜜中產生氣泡的問題,蜂部落小編注意到還有權威的專家進行過闢謠,認為蜂蜜中產生氣泡,是蜂蜜劣質的體現,且有充分的論據進行了證明。關於蜂蜜中產生氣泡的問題,其實說蜂蜜中活性酶豐富產生氣泡的說法是被很多朋友認同的,不光是被養蜂人認同,就連很多消費者也認同這種說法,但是既然有專家出來闢謠,說明這個問題就有了爭議,於是關於蜂蜜中產生氣泡的問題,成了一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問題,似乎專家的說法有道理,養蜂人的說法也有道理,那麼究竟問題是出在哪呢?到底這個問題中誰忽悠了誰?今天蜂部落小編就來給大家揭開真相。
關於蜂蜜中產生氣泡的兩種說法
上面已經說了,關於蜂蜜中產生氣泡的說法,主要是養蜂人和專家的說法不同,但是看起來論據都很充足,關於養蜂人的說法,其實很多消費者可能都聽說過,很多宣傳頁上都有,只是對於專家的說法,可能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第一:養蜂人的說法
養蜂人的說法是認為蜂蜜中產生氣泡的原因是蜜蜂在釀蜜的過程中,由於採集的花蜜中含有水分,且花蜜中的糖分為多糖,這是不利於蜜蜂消化的,所以蜜蜂釀蜜的時候,會分泌一種酶將花蜜中的多糖轉化為單糖,在水分去除充分,多糖充分轉化為單糖的情況下,蜜蜂才會把蜂蜜用蜂蠟封蓋,成為我們常說的成熟蜜。蜂蜜中含有的蜜蜂分泌的這種活性酶,在我們搖晃蜂蜜瓶子或者加入水分的時候,的確是可以出現氣泡的,在蜜蜂養殖中還有採用蜂蜜加入少量清水搖晃是否產生氣泡來辨認蜂蜜真假的做法,看起來這種說法也科學,不無道理。
第二:專家的闢謠
關於專家闢謠出自《健康博覽》2018年11月華南農業大學郭穎喻教授發表的《蜂蜜裡有小氣泡代表活性強?》一文,文章認為蜂蜜之所以起泡,關鍵原因在於蜂蜜中含有嗜滲酵母,嗜滲酵母是一種可以在蜂蜜中生存的細菌,且在適當的條件下,具有加速蜂蜜發酵的能力。我們所謂的蜂蜜變質,實際上主要就是這東西在作祟。
關於蜂蜜中嗜滲酵母的含量問題,與多種因素有關,但是一般含水量較低的蜂蜜中嗜滲酵母的活性並不高,當蜂蜜中含水量高於20%的時候,嗜滲酵母則可以生存,蜂蜜出現氣泡現象,如果蜂蜜開始發酵,則其他微生物就有可能增殖。
這麼說起來,似乎都是有依有據,似乎養蜂人和專家說的都是有道理的,但是很顯然兩者之間已經出現了不同。雖然到了這裡這個問題我們看起來有了爭議,但是實際上這兩個問題並不互相影響,蜂部落小編認為我們的專家有點理解錯誤養蜂人所謂的氣泡的意思了,當然,條件應該排除蜂蜜中氣泡檢驗蜂蜜真假的科學性。
到底誰在忽悠?
對於咱消費者來說,關注這個問題無非就是是不是被忽悠的問題,我們之所以弄出這麼多問題,其實最終目的就是買到真的蜂蜜,買到好的蜂蜜。如果真的公平的來說這個問題,蜂部落小編認為養蜂人和專家的說法都是有道理的,這裡面有一個小小的誤會。
根據蜂部落小編的了解,在蜜蜂養殖中的確有採用蜂蜜加入清水搖晃來判斷蜂蜜中是否含有活性酶的做法,上面已經說了咱這裡不討論這種檢驗方法的科學性,但是如果是真的蜂蜜,這種做法是的確會讓瓶子中產生大量氣泡的,也就是說,養蜂人的說法沒毛病。
2017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將嗜滲酵母列入了蜂蜜檢驗項目,對蜂蜜中的嗜滲酵母含量有了要求,而且在實際養殖中,咱憑良心說話,只要是沒有封蓋的蜂蜜,常溫下能放2年的有多少咱養蜂人自己心裡清楚,如果是在夏季高溫的時候溫度稍微高一點,一個夏季就發酵了,所以咱也必須承認專家的說法是沒有毛病的。
其實這裡面的問題出在專家一個靜止和搖晃的問題上。養蜂人認為的蜂蜜產生的氣泡,根據蜂部落小編的了解,一般並不是指在靜止的狀態下產生,這和專家的說法是一致的,養蜂人所謂的活性酶豐富,是指在蜂蜜被稀釋的情況下搖晃產生的氣泡,這與蜂蜜中含有豐富的活性酶並沒毛病。
當然,根據蜂部落小編的觀察,如果蜂蜜含水量高,在經過搖晃的情況下,哪怕是靜止狀態下表面上的泡沫也久久不會消去,但是在低溫環境下是會慢慢消失的,這並不代表蜂蜜變質,而是蜂蜜自身質量就不好。所以說在咱選擇蜂蜜的時候,這兩個問題還是應該明確,否則很容易搞不清楚究竟該聽誰的好。以上就是今天蜂部落小編給大家分享的關於蜂蜜產生氣泡相關的全部內容,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下方留言評論,我們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