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沒得說,工作人人誇,裡裡外外顯身手,井井有條是楷模。」在慶城縣稅務局,提起被市婦聯表彰的2018年度「最美夫妻和美家庭」司繼華家庭,同事們個個交口稱讚:相夫教子、夫妻和睦、孝順父母——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這個和諧溫馨的小家庭裡得到了完美詮釋。
走進司繼華和丈夫彭永利位於慶城縣郵政局家屬樓的小家,窗明几淨、整潔舒適,處處透露著溫馨與和諧,流動著親情與關愛。在夫妻二人看來,家是溫馨幸福的堅實港灣,是事業揚帆的動力源泉。結婚十多年來,他們相敬如賓、恩愛有加,用心教育孩子、孝順父母,工作上互相支持,共同進步,用愛編織出了令人羨慕的幸福生活。
2000年,司繼華和彭永利相識、相戀。司繼華從小在城市裡長大,家庭條件相對較好,而彭永利卻是農村孩子,家境並不富裕。因此,到了談婚論嫁時,司繼華的父母就有些反對,但在司繼華的堅持下,父母最終還是同意了。「那時候,我丈夫家比較窮,為了結婚,婆婆賣了家裡的糧食,給我們湊了2000元,彭永利也拿不出我父母要的8000塊錢彩禮,我就將自己辛苦積攢的8000元錢全部給了他。」司繼華說。
2005年,司繼華和彭永利結婚了。「婚後,單位給我們分了一間宿舍,由於年代久遠,晚上常有老鼠出沒,我以前住慣了樓房,哪裡見過什麼老鼠,每天睡覺都提心弔膽的,打老鼠成了丈夫的必修課。」司繼華說,那時,為了省錢,他們每天上下班能走路絕不坐公交,能坐公交絕不打出租。2006年,司繼華夫婦迎來了兒子的誕生。2007年,夫妻倆齊心協力買了一套二手房,雖然面積不大,但終歸有了「家」,最重要的是告別了有老鼠「作伴」的日子。
「我丈夫對我特別好,我因為工作調動,在華池縣上了10年班。那些年,每到周一,他就拎著行李送我到車站,目送我離開;到了周五,他又早早地站在路口,等著我回來。」司繼華說,這些事情,當時看似平淡無味,如今回想起來,卻像電影、小說故事一樣,甜蜜而幸福。一直到現在,彭永利都有一個習慣,只要司繼華出差,他就會一直送她到車上,回來了也會按時來接。「整得我在同事面前挺不好意思的,不過心裡確實很開心。」司繼華說。
幸福生活不是一帆風順的。2011年,司繼華家遇到了一次嚴峻的考驗——他們年僅5歲的兒子患上了重病。為了給孩子治病,他們跑遍了全國各大醫院,最終在南京兒童醫院得到了確診,夫妻二人不僅要承擔手術風險,還要負擔昂貴的醫藥費,精神、經濟壓力非常大。「當時沒有病床,我們加床住在ICU重症監護室的門口,每天看著其他和我兒子一樣的小孩子做手術,我的心情很難平靜,想著兒子也要忍受同樣的痛苦,我心如刀割,幾近奔潰。」司繼華說,幸運的是手術很成功,孩子恢復得很好,經此一劫,他們一家人更加相親相愛了。
「現在,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們的日子過得還不錯,我把婆婆接到了城裡,用心照顧她的生活起居。而彭永利,也成了我娘家最受歡迎的人,我父母有什麼事情,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他。」司繼華說,走過多年的風風雨雨,愛情已經轉化為了親情,在未來的人生旅途中,他們將繼續精心呵護好家庭,努力工作,用責任和愛,將幸福延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