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畫鼻祖的傳奇:有一種時尚叫「穆夏風格」

2021-02-18 美術報

▲ 點擊上方關注 美術報,分享美的一切

捷克藝術家阿爾豐斯·穆夏(Alphonse Mucha),以優美而富有裝飾性的繪畫風格廣為人知,他一生創作了大量的商業海報與宣傳畫,尤其是流暢植物紋樣裝扮下的女性形象最具標誌性。另一方面,穆夏更是一位懷有深沉民族情感、積極融入社會的藝術家,來自時代氛圍和民族心理的雙向因子在他身上始終共同作用,令他創作出了反映斯拉夫民族自我認同的歷史性題材繪畫。

阿爾豐斯·穆夏 故鄉的斯拉夫民族 布面油畫 610×810cm 1912年

正在東京國立新美術館舉辦的「穆夏畫展」全方位呈現了畫家的藝術面貌,包括他最典型的巴黎時期「穆夏風格」作品,20幅《斯拉夫史詩》油畫巨作也首次呈現亞洲,展期將至6月5日。

「新藝術運動」的輝煌旗手


1860年的夏季,阿爾豐斯·穆夏(Alphonse Mucha)在摩拉維亞(Moravia)的南部小城一個中產階級家庭出生了。此時的摩拉維亞尚屬奧匈帝國統治。一戰前,奧匈帝國的政治版圖極其遼闊,為了能夠有效地管理他的臣民,約瑟夫皇帝為帝國建立了一支超民族軍隊,並規定德語為統一語言。工業革命的強大影響力促使帝國取得了經濟、文化、科技各方面的飛速發展。與此同時,龐大版圖的內部也暗潮湧動,隱藏著複雜而眾多的民族、地區矛盾,各民族團體之間不僅因黨派鬥爭,而且因地區差異難以相容。

阿爾豐斯·穆夏 

直至一戰爆發,歷經鬥爭、紛紛成立的眾多新興民族國家,終於走上了各自獨立的發展道路。穆夏的家鄉摩拉維亞也獲得新生,成為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的組成部分。所有這些社會變化,無不對穆夏的藝術之路產生影響。作為一位懷有深沉民族情感、積極融入社會的藝術家,來自時代氛圍和民族心理的雙向因子在他身上始終共同作用,並預示了一個悖論的出現:在商業繪畫取得廣泛影響之後,穆夏何以放棄商業上的成功毅然投身主題性歷史畫的創作?

四季·春

1871年,穆夏獲得了聖彼得羅馬教堂的獎學金,便前往布爾諾市寄居學習,並加入了聖彼得和聖保羅大教堂的唱詩班。這座建於18世紀的大教堂保存了許多巴洛克風格的藝術品,精美的雕刻和著神聖的唱誦聲,無疑給年幼的穆夏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啟迪著他的心智。中學畢業後,穆夏回到家鄉在法院裡做文員,但對藝術的嚮往卻從未停步,此時他仍然夢想著成為一位畫家,一位傑出的歷史畫家。

四季·夏

夢想照進現實仿佛令人生充滿激情,但人生卻也十有八九不如意。這句話用在年輕的穆夏身上似乎恰如其分,看看他的求學之路便能明了。自1877至1889年的十多年間,穆夏輾轉於布拉格、維也納、慕尼黑和巴黎這些享有「都市」形象的新興城市,他的求學之路,更像是在實踐中學習的藝術探索過程。

四季·秋

被布拉格美術學院拒絕後,他在維也納一家劇院內謀得了一份繪製布景畫的工作,白天畫布景,晚上奔赴美術夜校上課。維也納,這座激蕩著各種思想的文化大熔爐,此刻不僅開闊了穆夏的眼界,還令他遇到了自己的藝術「偶像」——漢斯·馬卡特(Hans Makart,1840-1884)。馬卡特較傳統學院派的不同之處在於對色彩的重視和追求,精緻的服飾、充滿肉慾的女子以及明快的色彩是其藝術的顯著特點,這種表現手法顯然對穆夏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四季·冬

然而好景不長,一場大火令劇院破產,穆夏被開除了。他只得回到家鄉,靠售賣肖像畫為生。也許上天眷顧著這位時刻準備的青年,在米庫洛夫小城,他遇到了慧眼識珠的庫恩·貝拉西伯爵。伯爵對穆夏裝飾設計的私人宮殿相當滿意,便決定資助他到慕尼黑藝術學院深造。穆夏終於步入藝術正軌了,兩年後他又轉戰巴黎,於1887年正式進入朱利安學院。19世紀的歐洲美術學院仍然是以歷史畫創作為教學重點,學院派的嚴格訓練為穆夏打下了堅實的繪畫基礎。1889年底,貝拉西伯爵戛然中斷了他的贊助,經濟孤立的穆夏再次陷入困境。此刻,那成為歷史畫家的夢想顯然也不合時宜了。幸虧還有一技在手,為書籍雜誌畫畫插圖、繪製些廣告畫還可勉強維持生計。

有一種時尚叫「穆夏風格」

雖然脫離了學院,但自來到巴黎起逐步建立的朋友圈,依然支撐著穆夏繼續在這座城市生活。他先後與畫家保羅·高更(Paul Gauguin,1848-1903)、劇作家奧古斯特·斯特林堡(August Strindberg,1849-1912)相識。1890年,穆夏又結識了當時著名的歌舞劇明星莎拉·伯恩哈特(Sarah Bernhardt,1844-1923),並為她畫了一張造型為埃及豔后的素描,恰恰是這位紅極一時的女明星創造了改變穆夏命運的機遇。

1894年的聖誕節前夕,伯恩哈特找到了穆夏,請他為「文藝復興」劇院即將上演的歌舞劇《吉斯蒙達》(GISMONDA)設計海報。在長度足足兩米的海報裡,穆夏把這位傳奇女明星塑造得如希臘女神般高貴優雅,背景的鑲嵌畫和人物服飾則呈現出一種特有的拜佔庭風格。當海報張貼到巴黎的大街小巷,出人意料的轟動效果出現了。一夜之間,穆夏聲名四起,巨大的影響也使莎拉鞏固了自己巴黎頭牌女星的地位。於是,她與穆夏籤訂了長達六年的合約,從此穆夏幾乎包攬了伯恩哈特所有的演出海報、門票、戲劇服裝、珠寶首飾,甚至是舞臺布景設計。

吉斯蒙達

19世紀末的巴黎不僅是整個歐洲的文化藝術中心,更以其綜合影響力吸引著世界範圍內機會主義者的目光。咖啡廳、大劇院以及沙龍文化瀰漫著巴黎的空氣,各大劇院為求生存必須展開激烈的市場競爭,新出劇目的宣傳無疑成為其商業競爭的有力手段。另一方面,經曆法國大革命後近百年的發展,中產階級地位已然大大提高。除了那些由富有的商人、銀行家以及因工業革命而發跡的企業家們組成的社會精英團體外,19世紀的歐洲還存在著另一批財富擁有者,他們包括一些職業人士,如律師、醫生、作家、政府工作人員,甚至還有那些受店主僱傭的低級中產者。消費群體的擴大以及現實需求的刺激,既給藝術家的創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又為他們的嶄露頭角提供了時代之機。在時代氛圍的浸潤下,那些創意新穎、精美奪目的商業性演出海報幾乎成為巴黎街頭的一種時尚,並且預示著一場審美趣味的轉變。

當莎拉選中穆夏的那一刻,不僅意味著她終於找到了自己的藝術代言,同時,一場波及全歐甚至可冠以「歐洲風格」之名的新藝術運動更已悄然來臨。就創作手法而言,穆夏巴黎時期的作品往往展現出東西方多種藝術風格相融合的特點。那些繁花錦簇下,時而優雅可人、時而誘惑嫵媚的美貌女性形象,結合輕柔明麗的色彩、動感的構圖以及多樣化的視覺元素,共同塑造了特點鮮明的「穆夏風格」。

穆夏為伯恩哈特繪製了眾多著名的舞臺劇海報,如《情侶》、《美狄亞》、《哈姆雷特》、《託斯卡》和《年輕的鷹》等等。尤其是1896年的《茶花女》成為穆夏的經典作品,藉助伯恩哈特巡美演出的機會,「穆夏風格」也被推向了美國。越來越多的商業訂單接踵而至,穆夏的裝飾藝術廣泛涉及家具、產品包裝、建築設計、廣告招貼、珠寶首飾諸領域。此外,穆夏在實踐基礎上的理論探索,編輯出版的《裝飾文獻》、《裝飾人物集》兩本著作,為設計創作提供了具體的實用指南,廣泛影響到這一時期的插圖、海報和書籍裝幀設計,成為「新藝術運動」的一面旗幟。

落葉歸根與歷史畫創作

1904年,穆夏開始了他的訪美之行並得到了當地民眾的熱情回應。他於1906年正式離開巴黎移居美國,先後在紐約美術學院、芝加哥美術學院等校任教。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歐洲大陸,尤其是奧匈帝國境內的民族分離主義愈演愈烈,斯拉夫人強烈反抗奧匈帝國的日耳曼化政策,為爭取民族獨立奮勇而戰。雖然穆夏此時身在異國他鄉,但他從未消減對深陷困境的民族的深沉同情,還參與了民族組織斯拉夫人協會。當他被波士頓愛樂樂團演奏的《伏爾塔瓦河》震撼之後,便下定落葉歸根的決心,於1910年毅然返回自己的家鄉。

在創作《斯拉夫史詩》中的阿爾豐斯·穆夏,1923年。圖片來源於日本國立新美術館

1911年,穆夏把自己的工作室安置在布拉格近郊的茲比羅赫,便開始埋頭繪製他晚年耗費近17載光陰的巨幅歷史畫《斯拉夫史詩》(The Slav Epic)。這一組畫主題源自斯拉夫的民族歷史,20幅尺寸巨大的油畫作品(約610×810cm),描繪了斯拉夫民族從史前到19世紀的漫長歷史進程中具有紀念意義的場景,反映了一名人道主義者對故鄉深沉的愛。

布拉格國立美術館展廳中的《斯拉夫史詩》局部,2016年。圖片來源於日本國立新美術館

實際上,自1904年穆夏到訪美國開始,他便逐漸轉向油畫創作,雖然旅美之際仍然創作一些雜誌封面和商業廣告,但與巴黎時期(1894-1904年)典型的「穆夏風格」相比,畫風已呈現出不同程度的變化。穆夏於1911年設計的《西雅辛斯》海報,就將女主角塑造成了充滿力量的現代女性形象,海報色彩明亮而富於寫實性。

《斯拉夫史詩》作品之一。圖片來源於日本國立新美術館

在《斯拉夫史詩》中,畫面的主角不再是理想化的女性,而是現實生活中具有鮮活特徵的斯拉夫人民,風格也脫離純粹裝飾性而呈現出象徵主義的特質,畫面充滿了斯拉夫民族的激情。他還為新成立的捷克斯洛伐克政府設計紙幣、郵票、白獅子國徽等等,以實際行動表達對祖國未來的憧憬,不僅完成了歷史畫家的職志,更成為一個時代的縮影,一位全能型藝術家的重要代表。

- - - - - - - - - - - - -

文|  閆慈

轉載請註明出處

美術報官方微信平臺

感謝有你一路同行

微信ID:meishubao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

相關焦點

  • 穆夏:插畫界鼻祖的「少女心」和「民族情」
    1871年,穆夏加入了當地聖彼得和聖保羅大教堂的唱詩班,莊嚴的宗教儀式和教堂內的巴洛克風格藝術品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在一切開始步入正軌時,這位伯爵停止了對穆夏的贊助,穆夏自此在巴黎過著窮困的生活。但眼前的困苦並沒有讓穆夏產生放棄繪畫的念頭,反而磨練了他的意志力,藝術風格也逐漸成熟。
  • 插畫鼻祖穆夏:將鮮花美人演繹到極致,創造性引領了日本少女漫畫
    《JOJO的奇妙冒險》穆夏堪稱插畫的祖師爺,他的畫即使放到現在,也是不落俗套的,他的畫充滿了強烈的個人色彩,別具一格,又有著鮮明的新藝術運動特徵,令人耳目一新。按現在來講,穆夏大概就相當於一位插畫家,但他的成就又不僅僅是一個插畫大師能概括的,他引領了一種新潮流,創造了屬於自己的繪畫風格,甚至作為歐洲新藝術運動時期的領軍人物,被《紐約每日新聞報》譽為「世界上最偉大的裝飾藝術家」。
  • 插畫界鼻祖,被稱讚為「沒有他就沒有日本漫畫」的畫家
    出生於捷克斯洛伐克的畫家阿爾豐斯·穆夏對插畫的發展有著不可磨滅的影響,被譽為是「插畫界的鼻祖。時至今日,我們仍能從很多插畫作品中看到他的影子。」幸運的是,他風格獨特的招貼作品獲得了伯恩哈特的青睞,隨著演出的成功很快被大眾接受,這張招貼畫的複製品銷量非常好。他成為了這位著名演員的專用畫家。終於,三十四歲的阿爾豐斯·穆夏在此時一舉成名,成為無人不曉的名畫家。穆夏的作品不僅風格穩定,數量巨大,而且橫跨了多個藝術領域,廣受人們的喜愛。
  • 文藝 | 穆夏:風格之謎
    以藝術造詣屹立數百年的藝術家有很多,但以商業價值橫貫一個多世紀的則屈指可數,穆夏算是這方面的佼佼者。——————布拉格藝術學院1878年拒絕了一名年輕人的入學申請,這位叫阿爾豐斯·穆夏(Alphonse Mucha)的失落年輕人,後來成為捷克國寶級畫家。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比懷才不遇更令人糟心了。
  • 穆夏風格:超越時代的審美,你童年看的日本少女漫畫都有他的影子
    《JOJO的奇妙冒險》穆夏堪稱插畫界的祖師爺,他的畫即使放到現在,也是不落俗套的,他的畫充滿了強烈的個人色彩,別具一格,又有著鮮明的新藝術運動特徵,令人耳目一新。按現在來講,穆夏大概就相當於一位插畫家,但他的成就又不僅僅是一個插畫大師能概括的,他引領了一種新潮流,創造了屬於自己的繪畫風格,甚至作為歐洲新藝術運動時期的領軍人物,被《紐約每日新聞報》譽為「世界上最偉大的裝飾藝術家」。
  • 四位插畫界的造夢大師,帶你重回黃金時代
    直到20世紀初,時尚插畫真正與時尚融為一體,時尚雜誌開始大量引用插畫封面,誕生了無數經典的封面。,就不得不提時尚插畫大師雷內·格茹為Dior品牌打造的經典插畫。雖然當今許多水彩插畫師有不少模仿他的,但René Gruau的筆觸、渾然天成的線條以及色彩是無法複製的,在時尚插畫史上可謂是留下了重要的一筆。
  • 穆夏 | 在美到窒息的畫作之外,你該看到大師的決絕轉身
    看過他唯美至極的仙女畫,是不是覺得和日本漫畫中的少女有幾分相似?是的,穆夏可以說是插畫屆的鼻祖,「穆夏風格」對後世的插畫藝術創作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說說,去看穆夏展前你必須知道的那些事~
  • 甜美優雅 / 穆夏風格
  • 莫奧·藝術家說 |他的海報和插畫像夢幻的魔法卡,而他本人卻有一個莊重的歷史夢—— 阿爾豐斯·穆夏
    1860年7月24日,阿爾豐斯·穆夏出生於摩拉維亞南部的小鎮Ivančice(目前是捷克共和國的一個地區)。小鎮Ivančice他們家的收入非常微薄;他的父親是宮廷引座員,母親是磨坊主的女兒。但是他在繪畫方面很有天賦;一位當地商人對他的作品印象深刻,並且免費為他提供紙張,儘管這被認為是一種奢侈。
  • 藝術大師穆夏和他的民族情懷
    「穆夏風格」亦是19世紀末新藝術運動(Art Nouveau)的代名詞。然而真正讓穆夏成為捷克國寶的,不是那些大受追捧的裝飾畫,而是這部浸滿民族情懷的《斯拉夫史詩》(The Slav Epic)。一張引爆藝術界的海報 1894年的聖誕夜裡,還只是一名小插畫師的穆夏接到了一個緊急任務:為巴黎當紅明星莎拉·伯恩哈特(Sarah Bernhardt
  • 穆夏新品蘭瑟粉底高能美顏,秒Get撕漫女同款花瓣肌
    圖:穆夏作品《黃道十二宮》想擁有「撕漫女」同款美肌嗎?那你就得試試蘭瑟聯名V&A博物館推出的穆夏新品了!這款蘭瑟粉底的氣墊盒上是穆夏的作品《黃道十二宮》,穆夏是誰?少女漫畫的鼻祖啊!用了他的聯名粉底,分分鐘逆襲漫畫美少女!當你把目光投向蘭瑟粉底盒子上的女子,多半就移不開眼了,因為實在是太!美!了!綢緞般的長髮間綴著精美瑰麗的珠寶,淡然的神情掩蓋不住她與生俱來的貴氣,可謂是光彩奪「穆」!
  • 眾籌丨一半鳶尾、一半香檳,這香膏「藏」著藝術大師穆夏的傳世佳作
    作品涉獵廣泛,遍布書籍插畫、攝影、服飾、珠寶、家具、建築等諸多領域。  風格清新、復古、華麗、繁複,醉心於把控自然的線條、比例、光線、色彩,可以說每一處細節都非常值得後人細細品味。    他將自己所能想像的世間所有最直接的美好,全部躍然紙上,可以迅速引起觀者共鳴。
  • 19世紀的超級時尚icon,插畫界的宗師,這個男人還做出最少女心的珠寶
    說起穆夏這個名字,可能很多人都不熟悉,但當你看到他的作品時,便會有一種莫名的熟悉感。他是新藝術運動時期畫家、裝飾藝術家、新藝術運動的代表人物。他的創作涉及到插畫、海報、繪畫、珠寶設計、裝飾藝術等諸多的領域。
  • 韓式穆夏風:微甜的古風插畫,自成一派的韓國服飾與插畫
    簡約、得體的現代服飾像是一種觸手可得的美,而那些古樸、典雅的傳統服飾,也讓很多人對韓國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是,當你跳脫出對韓風的固有印象,重新看待其風格特點時,你會發現它的藝術風格其實是雜糅多樣且自成一派的。
  • 超多圖預警 | 穆夏作品集
    平面裝飾感強,具有較強的平面感這一點在穆夏作品中有充分的體現其線條依據造型主次變換粗細色彩的純淨豔雅等特點都深受「浮世繪」的影響、簡潔的輪廓線和明快的水彩效果創造了被稱為「穆夏風格」的作品「穆夏風格」作為綜合中西文化而形成的新藝術風格在藝術發展史上具有藝術文化交流及融合的意義
  • 常見的8種插畫風格,看你喜歡哪一種?
    插畫有多少種風格?插畫的常見風格有哪些?學習繪畫難嗎?怎樣才能學好繪畫?想必這些都是繪畫初學者們經常在想的問題吧,就是不知道如何才能繪畫出自己喜歡的插畫,但是卻不知道自己適合哪一種風格那麼今天老師就在網絡上收集整理了一些關於如何學習插畫的教程給大家,插畫中的8種常見風格!
  • 我們熟悉的庫洛牌裡都有他的影子,帶你走進這位插畫男神的世界
    說起阿爾豐斯穆夏,很多人可能不曾聽聞而感到陌生,這是一位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偉大畫家,但當看到穆夏的繪畫作品,熟悉親切的感覺撲面而來。沒錯,我們熟知的庫洛牌面設計就是借鑑了穆夏風格。那麼何謂「穆夏風格」?
  • 簡約又不失優雅的插畫
    原標題:用插畫替代時尚大片,才是最in潮流復工在即,作為時尚界的弄潮兒,時尚雜誌這種「必備武器」早就已經就位。一直是時尚領域"領頭羊"的Vogue,今年的開年刊很有看點,和以往的精美明星海報不同,今年的開年刊更像是一系列的藝術作品集。
  • 有一種插畫叫Jean Jullien
    插畫家Jean Jullien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他最標誌性的素描風格被運用到了這組雕塑的創作中。他通過金屬或塑料製成扁平雕塑,塗繪鮮豔的顏色,並用黑色油漆勾勒出輪廓,個人風格十分明顯。論一名高產的插畫師可以有多高產,那就要看看Jean源源不斷、層出不窮的想法怎樣一一從筆尖到畫作,再從畫作應用到一個個不同的載體上。他們可能出現在你的餐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