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主料:黃牛肉(最好選牛裡脊,黃瓜條也行)300克
輔料:
青尖椒150克、紅尖椒150克、蒜2瓣(約10克)
調料:
醬油2湯匙(30ml)、澱粉1茶匙(約5克)、小蘇打1/2茶匙(約3克)、蠔油2茶匙(10ml)、鹽適量、雞精少量、油
做法:
1、挑去牛肉的筋膜,將黃牛肉切成小薄片,切得儘量薄些,如果覺得不好切,可以將牛肉放入冷凍室凍至剛硬,這樣便於切片。然後用1茶匙澱粉、1湯匙(15ml)醬油、1茶匙小蘇打和1湯匙油拌勻醃製15分鐘;
2、青、紅尖椒切細圈,大蒜去皮切成末;
3、鍋燒熱,放入較炒菜多些的油(約50克),放入牛肉片炒變色,撈出瀝乾油;
4、鍋內留2湯匙油,放入蒜末炒香,放入青紅椒圈炒香;
5、將牛肉放入一起炒勻,放入醬油、蠔油、雞精和適量的鹽炒勻即可。
小炒土家手工粉皮
材料:
主料:湘西土家手工粉皮200g。
配料:
湘西整幹椒節20g,土黑豬肉泥15g,有機土大椒:20g,有機姜蒜末10g。
調料:
色拉油20g,鹽10g,生抽6g,龍牌醬油5g。
製作:
1.湘西土家手工粉皮過水回軟。
2.鍋裡放油把姜蒜煸香,再放土黑豬肉泥。
3.湘西整幹椒炒香,下入湘西土家手工粉皮。
4.放調料,加土大蒜葉炒香出鍋裝盤即可。
特點:
創新湘西美食,粉皮中融入肉泥、幹椒的味道,鹹香可口。
小貼士:
粉皮只需在沸水中回軟便可,不能久煮,否則失去彈性。
秘制小炒甲魚
初加工:
1、燙皮:60℃-80℃的熱水最適宜
甲魚放入容器,倒入熱水燙1分鐘,用手褪去其表面的薄膜,特別要注意清理頸部、腋窩、四趾等有褶皺的地方,並去掉趾甲。燙甲魚時需注意水溫不可太高,60℃-80℃最相宜,泡的時間不可太長,1分鐘足矣,不然表皮會跟肉連在一起,很難剝落。
2、宰殺:咽喉放血、尖刀卸殼
將甲魚翻身,肚皮朝上,它的頭會自然伸出來,用手卡住甲魚的頭,朝著甲魚的咽喉割下一刀,把甲魚倒拎放血,待血放盡,用刀沿背甲與裙邊交接處剖開,清除內臟,特別是甲魚4隻腳裡面黃黃的、類似脂肪的東西一定要去除乾淨,否則甲魚會很腥。
3、汆水、過油全為去腥
甲魚斬塊後,一般應先汆水、過油後才能進行烹調,汆水是為了將甲魚肉中殘留的血沫清除乾淨,過油一是為了進一步去腥,二是為了讓甲魚肉口感緊緻。過油時應注意,要高油溫下鍋小火浸炸,待甲魚肉顏色金黃即可撈出。
做法:
炒鍋炙淨,下入自製甲魚油60克、豬油20克燒至六成熱,下入薑片20克、蒜片20克、青花椒粒5克、幹紅椒段10克爆香,加入郫縣豆瓣30克、糖5克炒出香味,倒入拉過油的甲魚塊1000克、青紅美人椒段各200克、炸蒜瓣250克,調入味精3克、雞精3克、白胡椒5克、老抽5克、高湯200克大火炒勻,待將湯汁收幹,沿鍋邊烹入料酒10克、淋入花椒油10克即可起鍋走菜。
自製甲魚油:
混合油200斤(色拉油、豬油、雞油各1/3)燒至六成熱,下入蔥段20斤、薑片20斤、幹蔥30斤、香菜60斤小火炸幹,倒入糊辣椒(熱油衝燙辣椒麵製成)15斤、香水魚料12袋(每袋250克)、李錦記香辣醬8瓶(每瓶300克)、紅久久火鍋料10袋(每袋450克)、郫縣豆瓣30斤、十三香10盒、香葉500克、桂皮200克、八角100克、白蔻200克、小茴香200克,小火翻炒3小時,出鍋前加入粗辣椒麵20斤、白酒500克,關火攪勻、出香,瀝去渣滓,留油備用。
特色小炒皇材料:
主料:蒜苔100克,香乾100克,五花肉100克,芹菜梗80克
調料:
蒜蓉5克,幹辣椒3克,老抽5克,金蘭油膏20克,色拉油750克
做法:
1、將五花肉入沸水中焯水,再用小火煮15分鐘至七成熟,放涼後切成0.2釐米厚、3釐米見方的片。把蒜苔、香乾、芹菜梗改刀成4釐米長、與蒜苔粗細相當的段。
2、將香乾、五花肉放入七成熱的油中小火炸1分鐘至上色。
3、鍋底留10克底油,下蒜苔、芹菜梗、蒜蓉、幹辣椒大火炒香,再放入老抽、上色的香乾、五花肉、金蘭油膏大火翻炒均勻即可。
小炒羊舌
材料:
原料:滷熟的羊舌300克,青紅椒塊200克,大蒜、幹辣椒各20克。
調料:
自製調味汁10克,蠔油、辣妹子辣醬各5克,味精、雞精各3克,白糖、胡椒粉各2克,菜子油20克。
製作:
1、將滷熟的羊舌切0.5釐米的厚片,待用。
2、鍋上火,入菜子油燒熱,將大蒜、幹辣椒爆香,下入辣妹子辣醬、羊舌炒香,再下入青紅椒塊炒勻,入其它調料調味,出鍋即可。
自製調味汁:
李錦記蒸魚豉油2瓶,家樂辣鮮露1瓶,美極鮮味汁1瓶。
鄉情小炒
材料:
原料:
安徽蒙城綠豆餅400克,臭豆腐200克,香椿段、蔥白段各80克,青、紅椒圈各50克。
調料:
色拉油1千克(約耗80克),蒸魚豉油25克,十三香3克,味精、雞粉、白糖各2克。
製作:
1、綠豆餅切成厚0.3釐米的片,入燒至六成熱的色拉油中,小火浸炸至色澤金黃;臭豆腐切成麻將塊,同樣油炸至色澤金黃。
2、鍋內留底油,燒至七成熱時,放入蔥白段、青椒圈、紅椒圈爆香,下入綠豆餅、臭豆腐和香椿段,倒入調料(色拉油除外)翻炒均勻,出鍋裝盤。
特色:
綠豆餅、臭豆腐、香椿段,看似不相干的原料搭配炒制,給客人帶來特殊的味覺體驗。
小炒鹿肉原料:
鹿肉400克、青紅尖椒節60克、子薑片30克、香菜節20克、芹菜節20克、鹽、料酒、辣鮮露、醬油、味精、生粉、色拉油各適量
製法:
1、把鹿肉改刀成片,納盆後加鹽、料酒和生粉一起碼味上漿。
2、淨鍋放油燒至四成熱時,下入鹿肉片滑熟後,倒出來瀝油待用。
3、鍋留底油,下青紅尖椒節、子薑片先炒香,再倒入鹿肉片、香菜節和芹菜節,邊炒邊加鹽、辣鮮露、醬油和味精,翻炒勻便出鍋。
小炒黑山羊原料:
帶皮黑山羊,石磨煎餅,青、紅美人椒,小米椒,香菜梗,拍蒜,生抽,老抽,鹽,味精,陳醋,胡椒粉。
製法:
1、帶皮黑山羊洗淨,切片,過油待用;
2、青、紅美人椒洗淨,切斜刀片;香菜梗洗淨,切段;
3、鍋入油燒熱,下拍蒜、小米椒爆鍋,下羊肉,加鹽、生抽、老抽、味精、陳醋、胡椒粉調味,依次放入青紅美人椒片、香菜梗段,大火翻炒,出鍋裝盤,配煎餅上桌即可。
點評:
羊肉鮮美,肉香脆爽,配以煎餅,家常味濃。蒙山黑山羊肉質鮮嫩,色紅均勻,羶味小。
小炒臨安石筍乾
材料:
原料:臨安石筍乾400克,香蔥10克。
調料:香油10克,辣椒油10克,鹽5克,味粉5克。
製作:
1、將石筍乾入冷水浸泡24小時,泡透後取出,用針劃成細絲備用。
2、將石筍絲焯水,撈出備用。
3、鍋內入香油,入石筍絲煸炒,加鹽、味粉、辣椒油調味,撒少許香蔥末,裝盤即可。
農家小炒肉
材料:
主料:五花肉切成0.2釐米厚,8釐米長的薄片
輔料:鮮杭椒、香芹。
輔料:杭椒去頭、尾,一片為二。
配份標準:
主料:五花肉片250克。
輔料:杭椒片150克、香芹50克。
調料:蠔油12克、老抽2克、豆豉4克、一品鮮5克、味精4克、鹽5克。
小料:蒜片10克。
味型 :幹香微辣
製作:
1、鍋內加油50克放入五花肉片煸炒至吐油微卷,依次加入老抽、蠔油、豆豉、蒜片翻炒均勻倒入小碗備用。
2、另起鍋加入杭椒,加入鹽小火煸炒至斷生,加入炒好的五花肉片,香芹依次加入味精、一品鮮翻炒均勻,出鍋即可
技術關鍵:
1、杭椒小火煸炒至斷生,如果用大火會使杭椒發黑,煸炒時間約1.5分鐘,太生吃起來有生椒味。
2、五花肉的煸炒一定要炒到吐油微卷。
標準盛器: 鳳尾碗
備註:
一勺水300克、半勺水150克、一勺油260克、半勺油130克、6兩大小的手勺。
菜品服務要求:
乘熱上桌不宜過涼,影響出品口味質量。
小炒羊米香
原料:
鮮羊裡脊,口袋芝麻燒餅,青、紅美人椒丁,蒜米,生抽,鹽,味精,胡椒粉。
製法:
1、羊裡脊洗淨,切丁,上漿,滑油待用;
2、鍋入油燒熱,下蒜米、青紅椒丁炒香,下羊肉丁,調味,爆炒至熟,出鍋裝盤,配口袋芝麻燒餅上桌即可。
點評:
羊肉鮮美,餅酥肉嫩。
小炒脆骨
材料:
主料:豬脆骨
輔料:
姜、蒜、八角、桂皮、白蔻、香葉、大蔥、紅椒圈、蒜苗段、十三香
調料:
鹽、雞精、料酒、蠔油、十三香、味精
做法:
1、把豬脆骨治淨後,投沸水鍋裡汆一水便撈出,待放入高壓鍋,再加薑片、八角、桂皮、白蔻、香葉、大蔥、鹽、雞精、料酒和適量的清水,上火壓7分鐘才撈出,晾涼後取出來,切成薄片。
2、淨鍋裡放適量的油,先下姜米、蒜米和豬脆骨片一起煸香,再放紅椒圈、蒜苗段、鹽、蠔油、十三香、雞精和味精,炒入味便出鍋裝盤,即成。
內容來源網絡,如需刪除請聯繫我們
正規企業,放心品質,手續齊全!「水晶貢丸」是酒店宴會零點的特色菜品,純傳統手工藝製作,餡大皮薄,回味兒時媽媽菜餚的味道!訂購熱線15345544111
水晶貢丸誠招全國代理商,聯繫電話:15345544111 鄒磊
喜歡記得分享哦~
請關注鄒磊大師個人微信,更多養生食材及精美菜餚為你呈現!
鄒磊大師聯繫電話:15345544111
18605530230
免責聲明
部分文章來源於網際網路或轉載於其它微信平臺,我們對文章觀點保持中立,請讀者和作者自行理解。我們平臺旨在弘揚餐飲文化和科普行業知識,無任何商業行為,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凡是未註明禁止轉載或公共百科類知識如被我方引用或轉載的,請作者聯繫我們第一時間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