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稱小雞喝酒的路邊野花,在1000多年前是古人降妖除怪的良方

2020-12-23 建安視角

俗稱小雞喝酒的路邊野花,在1000多年前是古人降妖除怪的良方。(王建安 攝影)

日前,途經河南省安陽市湯陰縣,在湯陰縣伏道鄉的路邊發現大片野花。農村稱這種野花叫蜜蜜罐、蜜罐棵、甜酒棵、婆婆奶、小雞喝酒等,這種植物叫做地黃。

地黃在每年的4月至7月開花,花朵聚集於頂端,花形及顏色特別,是人們頗為喜愛的野花。地黃的花冠合生成筒狀,先端開口處可供昆蟲鑽入尋蜜,以便為地黃傳粉。

這種植物在北方農村的荒坡上經常能見到,葉面有白色的長絨毛並有很多皺縮,花朵繁密自上而下競相開放,如同小一號的梧桐花,又如盛著美酒的小酒壺,也叫酒壺花。

中醫藥文化包含著中國豐富的意蘊內涵,寄託著千百年來百姓生活的生命情懷。地黃之名中的「黃」字由來,有多種說法。一說「黃」字源於此草最宜生於黃土地中;一說是因為它的根莖為黃色;此外也可能是由於古時用它來製作黃色染料。

神農嘗百草而本草始興,數千年的中醫傳承更賦予了本草耐人尋味的文學氣息。北魏《齊民要術》之中記有「染御黃法」:將地黃根莖和以熟石灰汁,搗爛攪拌,所染出的顏色乃皇家御用的黃色。

魏晉時期,地黃的滋補之效被求仙問道之人所看重,與玄參、當歸、羌活並稱四大仙藥。至唐朝時,地黃甚至成了驅趕怪蟲妖物的神藥。

劉禹錫曾記載道,民間將地黃粉末攙入麵粉中,烤餅或制涼麵,患有莫名心痛之人吃下,便會口吐怪物,狀如蛤蟆,隱約有嘴,無足無目,吐出後病症立即痊癒。北宋時亦有記載,患者吃罷地黃餅,吐出一尺長的蟲子,頭如壁虎,之後病不再犯。

具有滋養之效的地黃,以根莖入藥,早在東漢集結成書的《神農本草經》之中,就已被列為上品。魏晉時期它與玄參、當歸、羌活並稱為四大仙藥。唐宋時期,四大仙藥已久負盛名,經絲綢之路傳入亞歐各國;明代鄭和將懷藥帶入東南亞、中東、非洲諸國;近代四大懷藥被海外人士譽為「華藥」。

相關焦點

  • 農村一種野花,是極品中草藥,人稱「小雞喝酒」,全身都是寶
    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叫法,有的地方把地黃稱為「小雞喝酒」。這個名字就特別的有意思。地黃是多年生草本,地黃體高10-30釐米,密被灰白色多細胞長柔毛和腺毛。根莖肉質肥厚,鮮時黃色,在栽培條件下,直徑可達5.5釐米,莖紫紅色。我個人是覺得它開花非常的漂亮,跟一個個小喇叭似的,呈紫紅色,也有的呈黃色。完全可以作為盆栽去養護,當做一種花卉觀賞,觀賞價值還挺高的。
  • 電影《冒牌八仙》上線,真假八仙帶你降妖除魔
    爆笑搞怪,老頑童前後反差形象深入人心此次劇照的曝光,飾演老頑童的「李義」睜大被打青的雙眼,張大嘴巴,手拿拂塵,把一個被村名識破的騙子神仙形象表現得淋淋盡致,與之後良心發現斬妖除魔的形象形成明顯的反差李義被譽為「江蘇綜藝小黃渤」,在以前爆紅的電視劇《人民的名義》裡飾演蔡成功的表弟而被大眾所熟知,在本次影片裡他飾演的角色反差比較大,既要在前期把騙子神仙的滑頭,廢材等性格表達出來,又要在後期通過一系列事件後良心發現成功轉型成降妖除怪的正義形象,轉型期間的內心戲十分考驗演技,他都能淋淋盡致的表現出來,在融合上李義本身的搞笑風格,使這部劇大放異彩。
  • 路邊的野花可以採,高顏值野花零成本,裝點你的家
    導語:大家都聽過這樣一首歌吧,路邊的野花你不要採!我們不討論這句歌詞的意思,而是關注一點,路邊也有大量美麗的鮮花,所以才有人去採摘啊,其實我們今天種植的很多花卉,都是人們從野花野菜培育改良出來的。如果小時候在鄉下生活的朋友,特別是南方的朋友,一定會記得,滿山遍野的野花。這些野花有的生命裡頑強,比如旱金蓮,有的對生長環境苛刻,比如蘭花,所謂空谷幽蘭。有的可以做很好的觀賞花,有的可以吃,比如蒲公英,有的可以做藥材,比如石斛。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些美麗又有趣的野花吧。
  • 路邊的野花帶回家養,開花五顏六色超好看,不比家花差
    路邊的野花帶回家養,開花五顏六色超好看,不比家花差曾經有一首歌響徹大江南北,其中非常經典的一句歌詞是「路邊的野花你不要採」。然而,真實情況是,人們不僅會去野外大量的採摘野花野草,還會把它們帶回家裡養殖。
  • 鬧海少年重出世《哪吒降妖記》定檔
    首支預告片燃爆熒幕 哪吒形象備獲認可《哪吒降妖記》講述了陳塘關將軍之子哪吒因一次有心人挑撥離間的誤會,與東海龍宮反目,後經觀音大士、太乙真人點化再生,與東海公主小龍女等好友攜手斬妖除魔,破解邪惡力量的神話冒險故事。
  • 萌說丨「不止是路邊的野花不要採……」
    萌說:不止是路邊的野花不要採,景區的石頭也不能撿。
  • 《路邊野花》,真正的告別,寂靜無聲!
    《路邊野花》,電影要講的事情其實就是告別,通過多個分段的閃回式敘述,給觀者呈現另一種夢境般的擦肩而過:原來的歸原來,往後的歸往後,各自曲折,各自寂寞。《路邊野餐》無處不存在這樣極具儀式感的告別:老中醫曾經和舊情人有個約定,如果誰決定不和對方往來了斷了心,誰就給對方送件衣裳,後來舊情人生死未卜,可老中醫還是把壓在箱底的襯衣交由陳昇,讓其幫忙尋找並轉交給舊情人。
  • 都說路邊的野花不要採,可是這麼好看的小野花放在外面不放心啊
    3、都說路邊的野花不要採,可是這麼好看的小野花放在外面不放心啊4、本汪得好好瞅瞅,看是否有其它汪…5、讓你搶我女朋友。6、為新郎的腰捏把汗7、街上有些妹子,光靠背影,就可以迷倒千軍萬馬!
  • 直播春天·識|路邊的野花呀~到底能不能採
    有意思的是,相比那些盛放與衰敗讓人情緒大起大落格外不穩定的觀賞花卉,路邊的野花就顯示出了自己雲淡風輕愛誰誰的品格,而這種特質很迅速地治癒了文人時不時犯的矯情,所以寫野花的詩詞,十句裡有九句在讚美它們生命力頑強,還有一句表示「這花開得好像也不比觀賞花卉差」,比如: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
  • 翻車1000隻小雞被困,民警溝渠內救雞苗
    接警後,民警迅速抵達現場,發現一輛三輪農用車側翻在路邊的溝渠裡,裝有小雞苗的雞籠全部散落下來,甚至有一籠直接浸入水裡,而車輛駕乘人員沾滿汙泥站在路邊狼狽不堪地說:「我們和一輛大貨車會車時沒注意,車子直接翻了,我們從車裡爬了出來沒有受傷,可這些雞籠全部被拋了出來不知道怎麼辦?」
  • 農田裡一大害草,俗稱「鵝不食」,價值卻很高,是民間鼻炎良方
    導讀:農田裡一大害草,俗稱「鵝不食」,價值卻很高,是民間鼻炎良方在很多人眼中,農村最大的特點就是野生植物多,確實如此,在農村野外有著十分多的野生植物,不管是在房前屋後,還是在田邊,亦或是山野林區,均可以見到,不過這些野生植物並非沒有價值
  • 家有女神他不愛,路邊野花信手採,佐佐木希老公渡部建真奇怪
    家有女神他不愛,路邊野花信手採,佐佐木希老公渡部建真奇怪。 佐佐木希可是眾多網友眼中的女神呀,家裡有個佐佐木希這樣的美女,渡部建怎麼還會做這種事情。
  • 罷韓團體最後一周白天掃街晚上遊行,還請鍾馗為高雄降妖除魔
    罷韓團體於決戰黃金周,啟動光復高雄車隊掃街行動,1日一早到五甲龍成宮,請鍾馗為高雄降妖除魔,也祈求媽祖婆庇佑遊行平安順利,接下來這五天,每天將進行全市規模的車隊掃街,也會有遊行,做最後衝刺,確保票票入匭。罷韓團體1日一早於五甲龍成宮舉行「決戰黃金周,終局之戰!
  • 農村路邊有種野花,散發的氣味奇臭無比,藥用價值高卻常被當雜草
    農村路邊有種野花,散發的氣味奇臭無比,藥用價值高卻常被當雜草在飛速發展的快節奏生活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跟不上時代進步的速度,開始羨慕起大詩人陶淵明悠閒自在的田園自由生活,自己種菜自己食用,做到真正的「慢」下來生活,依山傍水。
  • 乾杯是現代人的說法,古人喝酒時並不說乾杯,那他們喝酒時說啥?
    那古人在飲酒時是幹飲嗎?很顯然不是的,那他們在呼喚對方一飲而盡時,會說些什麼呢?如果一言以蔽之,我覺得這是不科學的。畢竟,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不允許我們這麼做。在宋代《事林廣記》中記載頗為有趣,也讓我們找到了古人酒文化的蛛絲馬跡,其中有這樣一段記載:主人盡飲,呈過盞再斟滿勸客,客接盞飲,如客飲不盡,主人將盤斜把云:「千歲千歲!」待飲盡,接盞同起。或客借盞回勸,並如前儀;或不回勸,隨意;或再把盞或換盞,並隨意。
  • 2000多年前,怎麼知道的月亮不發光?古人對月亮的認知超乎想像
    2000多年前,怎麼知道月亮不發光?古人對月亮的認知超乎想像記得小時候,家裡有很多破舊的書櫃,柜子裡有諸如《湯頭歌》、《康熙字典》零散的散頁,以及民國時期的小學課本。我很喜歡讀書,雖然這些書或者被老鼠咬了,或者一翻就會有碎紙掉下來,放學以後沒事兒的時候,還是喜歡去翻一翻這些書。
  • 俗稱「牛甘果」,李時珍說「服之輕身不老」,長在路邊少人識
    果肉又酸又苦,俗稱「牛甘果」,李時珍說「服之輕身不老」,長在路邊少人識。對於生活在農村的小孩子來說,接觸到最多的就是各種植物,不管是在田邊路旁,山林溝坡,都有各種植物生長。野果是自然生長的植物結的果實,不僅樣子長得奇奇怪怪,味道也是各式各樣,鄉下小孩子常根據野果的外形,口感或成熟季節來給野果命名,如拐棗,八月炸、酸棗、苦糖果,而想要吃到美味野果首先需要識貨,因為有些水果看似美味可口,而實際上卻味道酸澀。
  • 農村常見的野花野草,還是草藥!(上)
    原本以為即便是在農村,隨著環境的改變,小時候那些美麗的小野花也是隨處難見了,抱著尋寶的心情,我逛著家鄉的田野、小路……卻發現,田野間、小路邊除了大家種的水果蔬菜以外,還生長著許許多多不同品種的野生小花。哈哈,我以為只是我以為╮( ̄▽ ̄"")╭順便大概了解了一下那些不知名的小野花們大苞水竹葉
  • 醫學科普 | 肉坨村降妖(腰)記(上)
    所以,我把一個腰椎病人發病、治療的經歷,寫成一個降妖(腰)的故事,希望大家能在遊戲的心態中取得到一點求醫路上的真經。話說500年前,有一狂生,效法釋迦摩尼佛,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不料,引來「哐啷啷」一聲驚雷,將其劈成肉泥。狂生死後500年,其屍骨化成一座村莊,這村莊被人稱作「肉坨村」。
  • 與古人PK喝酒的境界,你肯定拼不過這幾位
    與古人PK喝酒的境界,你肯定拼不過這幾位飲品即人品,從喝酒這件事兒上很大程度能了解這個人的品格。酒仙、酒痴、酒宗、酒禪.....古時飲酒之趣,盡在其中,快看看你是屬於哪一種?!孔子NO.01【酒宗】一代儒學宗師孔子愛喝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