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中藥材行業,有一件比吃餃子更重要的大事

2020-12-23 本草老生

很多人說起冬至,首先想到的是冷,然後想到的是冬至吃餃子,尤其是小時候媽媽包的餃子的味道……

然而,冬至,在藥材界,有一件大事情,比吃餃子更更更重要!

這件事,每年的冬至都要搞,並且一定要在冬至這天半夜12點最冷的時間搞!

這就是「冬至阿膠節」!那場面,人山人海,鑼鼓喧天,一點不比宋丹丹的場面小!

阿膠節取水儀式

這大冬天大半夜的,這個」冬至阿膠節」是怎麼回事?

話說阿膠阿膠,因以山東東阿產驢皮膠最為有名。用冬至的阿井水和烏驢皮按傳統工藝做出來的阿膠則為阿膠中的極品,可謂阿膠中的「佼佼者」!

為什麼非得冬至的阿井水加冬烏驢皮呢?噱頭?不是噱頭,這裡有說法!阿膠主要以驢皮和水為原料,經特殊工藝加工而成:金鍋銀鏟桑木火,浴火重生煉聖膠,皮為膠之血肉,水為膠之靈魂!

一、中醫理論說法:以靜制動,陰陽相濟。

清代《神農本草經讀》有云:阿膠,以阿井之水,入黑驢皮煎煉成膠也」。「所以妙者,驢亦馬類,屬火而動風;肝為風髒而藏血,今借驢皮東風之藥,引入肝經;又取阿水沉靜之性,靜以制動,風火熄而陰血生」。

大意是驢皮屬陽易動,用「沉靜」屬陰的東阿井水煮製阿膠,可達到以靜制動,陰陽相生相剋又相輔相成的美妙效果。

驢皮的部分處理工藝

之所以用冬至的水,因為冬至極冷,是水性最沉最陰之時,更能以陰制陽,以陰補陰,增強補血效果;取冬季的烏驢皮,因為驢為了禦寒,冬天時驢皮最厚,熬製驢皮膠出膠率最高。

二、現代科學研究:礦物質水促進膠質降解

經過現代儀器分析,東阿阿井水比重為1.0038,比普通水每立方米要重38公斤,因為其中富含鍶、鎂、鈣等礦物質粒子。阿井水之所以這麼重,是因為阿井水是太行山和泰山山脈地下潛流匯集形成的井水,水經過太行山和泰山山脈這麼「厚」的「過濾層」過濾沉積,自然乾淨而富含礦物質。宋代沈括《夢溪筆談》中說阿水「清而重,性趨下」與現代科學研究不謀而合,不得不感嘆古人之智慧!

巍峨泰山

驢皮中的膠質都是超級大分子,很難被人體吸收,用富含礦物質的阿井水經過選材、泡皮、刮毛、焯皮、化皮、過濾、提沫、掛珠、掛旗、發泡、掛猴、凝膠、開片、翻膠等複雜工藝,阿膠中的膠質大分子被水分解,並與水中礦物質粒子發生螯合反應等複雜的化學反應,變成較小一點的分子,才能被人吸收,這才成就了當今聲名遠揚的東阿阿膠!

冬至阿膠節煮膠表演現場
阿膠工藝-擦膠
冬至阿膠

動心了吧,今年冬至可以去山東東阿吃餃子,過阿膠節,體驗中醫藥的魅力!

相關焦點

  • 冬至吃餃子原來有這樣的緣故!人參餃子更不能錯過!
    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或「亞歲」等。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日,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每年農曆冬至這天,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
  • 冬至吃餃子,怎麼少得了東龍酒!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二個節氣。而在我們國家北方地區,有一個傳統民俗,就是冬至當天要吃餃子。這是「醫聖」張仲景在傳說中的有一年冬至用餃子舍藥留下的習俗:「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冬至當天,也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最長的一天,標誌著「三九寒天」的到來。這個時候,吃餃子,再配點酒,就更符合時節的需要了。
  • 2020冬至吃餃子祝福語說說一句話短語 冬至吃餃子文案句子
    工作再忙,學業再累,也不要忘記冬至吃頓餃子,還不要忘記喝口湯,餃子排成排,幸福好運接力來,餃子堆成山,財源滾滾等你搬,關於餃子的祝福語有很多,下面帶來2020冬至吃餃子祝福語和文案句子。  2020冬至吃餃子祝福語帶圖片  熱騰騰的水餃,是冬至裡最動人的溫暖;白茫茫的大地,是聖誕節最溫馨的浪漫;喜洋洋的笑臉,是元旦裡最幸福的團圓。
  • 冬至吃餃子的由來及意義寓意 冬至吃餃子有什麼特殊含義
    冬至吃餃子的由來  冬至吃餃子相傳與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張仲景有關。張仲景出生在沒落的官潦家庭。其父親張宗漢是個讀書人。在朝廷做官。由於家庭的特殊條件,他從小就有機會接觸到許多典籍。他勤奮好學,並且酷愛醫學。東漢末年,連年混戰,「民棄農業」,都市田莊多成荒野,人民顛沛流離,饑寒困頓。
  • 冬至|花樣吃餃子
    它既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宮廷和民間歷來十分重視,從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動。冬至是養生的大好時機,主要是因為「氣始於冬至」。因為從冬季開始,生命活動開始由衰轉盛,由靜轉動。此時科學養生有助於保證旺盛的精力而防早衰,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冬至時節飲食宜多樣,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適當選用高鈣食品。
  • 「冬至」除了吃餃子,不同省份還有這些冬至習俗?
    至明清時期,冬至依舊長盛不衰,民間又有「肥冬瘦年」之說,可見這一節氣的重要。 在中國北方地區,吃餃子是冬至的關鍵活動。俗話說:「冬至餃子夏至面。」 「湯圓黨」 ·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 冬至的湯圓也叫「冬至丸」「冬至團」,一家人齊聚吃湯圓,寓意「團圓」。
  • 吃吃的愛 | 冬至吃餃子~蘿蔔鮮肉餡兒餃子
    我是豬的親親,你也可以喊我二寶媽,因為家裡有二個天使牌的小惡魔——大寶和小寶。熱愛生活熱愛烹飪,擅長各式家庭料理,2014年開始分享每天的早餐、分享每一道美食。12月21日就到冬至了,冬至是中國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在冬至這一天中國南北方會有不同的習俗,北方大部分地區會吃餃子、南方會吃湯圓。 雖然我們家在南方,但今天也來試試蘿蔔餡兒的餃子!冬天的蘿蔔真的是甜滋滋,忍不住要多吃幾次。小惡魔聽說是這個餡兒的餃子的時候,還有點遲疑,怕不好吃,可事實證明,非常好吃哦!
  • 冬至吃什麼|冬至為什麼吃餃子|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
    冬至吃什麼|冬至為什麼吃餃子|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小編現整理了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冬至吃什麼|冬至為什麼吃餃子的相關內容,希望幫大家更好的了解冬至。各地在冬至時有不同的風俗,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糰、冬至長線面的習慣,而蘇北人在冬至時吃大蔥炒豆腐。冬至吃餃子還有說是不忘「醫聖」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南陽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每年農曆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諺云:「十月一,冬至到家戶戶吃水餃。」
  • 冬至到,小布請您吃餃子!
    既然冬至節這麼重要,小布就想考考大家了,大家知不知道我國古代最早制定「冬至節」的地方是哪裡呢?沒錯,就是咱們西安,古都西安被認為是最早制定冬至節的地方,也是官方最早將冬至定為二十四節氣之一的地方。我國南北各地在冬至時有不同的風俗,經過歷史發展,形成了獨特的節令食文化。我國南方一些地方有冬至宴飲的傳統,而北方多數地方則有冬至吃餃子的習俗。相傳醫聖張仲景告老還鄉時看到受凍的百姓,便用羊肉和一些驅寒藥材以及麵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做成一種叫「驅寒嬌耳湯」的藥物,施捨給百姓吃。後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著吃,形成了習俗。
  • 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冬至吃什麼|冬至吃餃子寓意
    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冬至當天吃什麼|冬至吃餃子寓意:小編現整理了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冬至當天吃什麼、冬至吃餃子寓意的相關內容,希望幫大家更好的了解冬至。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2020年12月21日,星期一,農曆十一月初七
  • 黃中華|話說冬至餃子
    文|黃中華 編輯|淑為 圖片|均來自網絡今天的冬至已不記得是第幾個冬至了,確切的說,正經八百的當個節日過的時候,已是沒有確切的記錄過。但,打有記憶時起,只記得大凡過冬至這天,都是要吃餃子的,這好像是從兒時起就是一個不成文的規定。
  • 今天冬至,有老講究,別忘吃餃子!
    冬至。在河北,冬至大如年。「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吃餃子是河北人多少年來過冬節的老傳統。 冬至為什麼吃餃子 「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
  • 冬至的餃子吃不完怎麼辦?
    俗話說「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相信很多人,今天都和家人一起包了餃子吃,喝著暖暖的餃子湯,冬天再冷也不怕啦。
  • 冬至吃餃子與誰有關?24節氣中,為何民間認為:「冬至大如年」
    冬至吃餃子與誰有關?24節氣中,為何民間認為:「冬至大如年」 12月21日(農曆11月初7),是2020年庚子年的冬至節。 」冬至「是一年中「數九」的開始,用民間的老話習俗說:這一天不吃餃子,是要凍壞耳朵的。
  • 冬至攻略——除了吃餃子,北京通州小學生這麼過冬至
    繪畫手工吉祥餃子口口福冬至,是一個自帶香味的節氣。在中國北方有冬至吃餃子的習俗,相傳餃子原名「嬌耳」,是「醫聖」張仲景發明的,慢慢演變成了我們現在吃的「餃子」。南關小學德育部聯合少先大隊和各個學科老師一起在冬至來臨之前開展了一些列研學活動。看,他們帶著作品來啦!創意餃子&美術課程美術課堂裡熱熱鬧鬧,五顏六色的小餃子在孩子們手中誕生。各種各樣的素材、形狀、顏色,多麼的有創意呀!再配上設計好的盤子,真是賞心悅目。仔細看,還有帶小表情的呢!
  • 冬至:不只是吃餃子那麼簡單
    ·節氣金句· 只知道吃餃子 豈不是辜負了冬至的美意? 早在春秋時代,我國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來了,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後來冬至還逐漸演變成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清嘉錄》中稱:「冬至大如年。」可以看出古人對冬至的重視程度。
  • 冬至靈魂拷問:為什麼北方人過啥節都吃餃子?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作為四時八節之一,民間素來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古人認為,冬至是陰陽轉化的重要節氣,代表著下一個循環的開始,是大吉之日,「數九」亦從此開始了。餃子、湯圓等食物則是此時的「節令飯」,新年的腳步,近了。
  • 冬至吃餃子,這6種餡兒餃子,有葷有素,味道鮮美,個個皮薄餡多
    冬至吃餃子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在這個寒冷的時令節氣,一個普遍的風俗是吃餃子,北方有「冬至吃餃子不凍耳朵」的說法,所以冬至這一天北方人喜歡吃頓餃子以慰寒冬。生活要有儀式感,在冬至這天跟家人一起包頓餃子,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今天跟大家分享6道餃子的做法,葷素都有,總有一道是你喜歡的。
  • 冬至出遊——北方的冬至要吃餃子,老鐵們準備好了嗎
    今天是冬至,北方,到了冬至這天,如果手頭沒有特別要緊的事,總要抽時間包一頓餃子吃的。俗話說: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餃子,是北方人的重要的食物,節假日要吃,過年要吃,平時遇到重大活動也要吃。小時候吃餃子,素餡兒的多,因為那個時候,真的是窮;現在,天天吃大魚大肉,偶爾包一頓素餡兒餃子,反而成了餐桌上一道靚麗的風景。通過食物,也能看出生活中的變化,簡直就是天翻地覆。母親常說:現在生活真是好了,我們小時候,想都不敢想能過上現在這樣吃喝不愁的日子。同事恰好就有北方人,一大早起來好不激動,非要鬧騰著去包餃子。
  • 冬至節氣吃什麼傳統食物?北方和南方吃餃子還是湯圓
    12月21日,正式迎來冬至節氣。冬至這天是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過了這天,白天開始一天天變長。冬至過後,我國各地氣候都將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進九」和「數九寒天」了。在講究陰陽的古代中國,冬至的至陰,意味著陽氣始生,是一件喜興事,是一個氣運之拐點。所謂「冬至大如年」,既是「官俗」,也是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