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求生極樂】極樂世界的水用處太奇妙,我們這個世間沒有!
「開神悅體」是利益,你得的利益、得的功德,「淨若無形」是形相,都不可思議。這一段文,我們看念老的批註,「右」,右面這段文,顯示「水具妙用」,極樂世界的水用處太奇妙,我們這個世間沒有。『過浴此水』,這是沐浴,洗澡,在七寶池八功德水裡頭洗澡。《會疏》裡頭說,「彼土人天,非水谷身」,這句話重要。極樂世界的人天,這是說什麼?人天是凡聖同居土。極樂世界沒有六道,只有兩道,人、天。
-
《地藏經》不是勸你讀《地藏經》,是地藏王菩薩勸母親求生極樂世界,這才是大孝啊!
因為做佛的母親,怎麼能夠享受世間的待遇啊!五濁惡世,生一尊佛到天上去啦!所以說釋迦佛滅度之前到哪去了?不是忉利天為母說法嘛!這都不懂,是不是呀!因為她生了一尊佛,福報太大了,她不可能在人間享受了,幹什麼?上天上享天福去了。不一定說死得早就認為不行,不一定,得看事實情況。像佛母走了,是福報太大,人間沒有那麼大福享,只有接到天上去享福。聽沒聽懂?
-
【求生極樂】極樂世界的水用處太奇妙,我們這個世間沒有
「開神悅體」是利益,你得的利益、得的功德,「淨若無形」是形相,都不可思議。這一段文,我們看念老的註解,「右」,右面這段文,顯示「水具妙用」,極樂世界的水用處太奇妙,我們這個世間沒有。『過浴此水』,這是沐浴,洗澡,在七寶池八功德水裡頭洗澡。《會疏》裡頭說,「彼土人天,非水谷身」,這句話重要。極樂世界的人天,這是說什麼?人天是凡聖同居土。極樂世界沒有六道,只有兩道,人、天。
-
《極樂願文》之發願臨終斷除貪執
願我們在最後的死亡關頭來臨之前,一定要斷除對輪迴的所有貪戀、指望和期待,切實生起對輪迴的強烈厭離心,毫不猶豫堅定地發願:我,決定要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如今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可以徹底地避免生老病死的痛苦,為什麼不努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呢!濁世違緣多 人天之安樂猶如雜毒食我們現在生活在五毒十分粗大、人壽短暫不定、眾生具有嚴重邪見、相續難以調化的五濁惡世裡,如果繼續轉生為人的話,一定還會轉生在這樣的濁世中。
-
【求生極樂】為什麼最後漏了你不能往生?是因為臨命終時對這個世間放不下,你還留戀!
下面這段非常重要,「蓋謂散心持名,即得往生同居淨土」。這句重要,為什麼?散心持名即得往生同居淨土,我們有分,我們能辦得到,後面講的我們辦不到,我們聽到這句話我們就安心了。「若能念到一心不亂,乃往生上三土之所需。此實為聖賢之行境,而非芸芸凡夫之所能」。這話講得太好了!
-
佛教,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會不會再墮落?
你要是還有這樣的「毒」,你不可能往生,你還被貪嗔痴三毒逼惱,怎麼會有智慧呢?沒有智慧何來機緣往生呢?再就是你往生了,就不會再產生「三毒」了,因為沒有機會,沒有環境,你心地純淨了何來染汙呢!另外在西方極樂世界有這五個原因,決定你不會再墮落。
-
【求生極樂】到哪一生你把往生這樁事情當作一生的大事,那就決定往生;把它放在第二、第三是往生不了的,這是不能不知道的!
菩提心就像指南針一樣,要有堅定的信心、堅定的願心,決定不改,決定不變,一生就一個方向、就一個目標,念念與阿彌陀佛相應,必定得生淨土。「故知發菩提心者,修淨業者,必不可少也」。「又由此菩提心,而持名號,乃為正行」。這是淨土的正行。如果沒有菩提心,「雖持名號,亦非正行」。為什麼?沒有意願往生,對西方極樂世界懷疑,信心不堅固,這不是正行。
-
西方極樂世界在哪裡?
西方極樂在你真心裏面。在哪裡?這是個問題,西方極樂世界決定存在。
-
大安法師:五欲六塵如此虛假 為何凡人不肯放下
因為我們凡夫的知見太狹劣,我們看不清楚。我們把假的當真的,我們把真的不放在心上,認為是假的。極樂世界這麼真實,我們一聽好像虛無縹渺、烏託邦似的;五欲六塵是這麼虛假,我們一天到晚就是津津樂道,整個的顛倒。但這個顛倒,由於顛倒久了,也被這個顛倒所迷惑。你說大家都把五欲六塵、世間事業看得很真實的時候,我們跟他去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都感覺到自己是不是有問題了。
-
東方琉璃世界、兜率天、蓮師剎土等無量淨土,為何專選極樂世界?
在如今的濁世,選擇往生極樂世界非常重要。在座所有的人百年之內必定會離開世間,離開世間後是繼續在輪迴中流轉還是往生到清淨剎土?每個人都應好好考慮。其實,不必說利益他眾,僅從利益自身角度而言,大家也應該毫不猶豫地選擇往生淨土。在輪迴中我們已經夠苦了,已經受不了了,沒必要再留戀了。
-
佛教:為什麼念佛就是好人善人?念佛真的能放下執念嗎?
人為什麼不容易放下呢?就是把自己定位為主人,我什麼都要關心,什麼都要去負責,什麼都要去操勞,你成了主人,就完了!當我們知道是要往生西方淨土的人,我們的生命不在這個世間,我們真正的生命在極樂世界!那就可以逍遙自在,輕鬆過日子了。
-
淨空法師:我們今天為什麼功夫不得力?信心不夠
你看用功的人,一天讀十個小時的經,那就是想極樂世界想十個小時,每天如是,十年不間斷,二十年不間斷,他轉過來了,他法喜充滿。這個例子古時候有,現在也有。為什麼我們不肯讀?沒有時間,有時間打妄想,沒時間讀經;有時間造輪迴業,沒有時間念佛求生淨土。我勸人,眼前三種資料,三本書,任何一本都可以,二本、三本一起學也可以,就是時間要長,不能懈怠。
-
佛說有三種善法能對治貪毒,休息貪毒得大富、眾人愛戴等十種功德
這一切的人間災難都來自人類的貪得無厭,如果人類都知道貪慾是煩惱的根源,是痛苦的根源,休息貪慾可以獲得十種功德,全世界會比現在太平很多很多。佛說:「休息貪慾獲十種功德。何等為十?一者、身根不缺,二者、口業清淨,三者、意不散亂,四者、得勝果報,五者、得大富貴,六者、眾人樂觀,七者、所得果報眷屬不可破壞,八者、常與明人相會,九者、不離法聲,十者、身壞命終得生善道。諸仁者,是名休息貪慾得十種功德。若能以此休息貪慾善根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人不久得無上智。彼人得菩提時,於彼國土離於魔怨及諸外道。
-
一心嚮往極樂世界,一心求親近阿彌陀佛,這個不是設想,是決定會兌現的,是事實
章嘉大師,我初學佛的時候教給我,懺悔,懺悔不需要形式,後不再造就是真懺悔。我們那個時候是剛剛學佛,剛剛接觸,對於這些儀規什麼都不知道,連拜佛也不會拜,所以他教給我的,就是後不再造才叫懺悔。佛菩薩面前懺悔之後還照幹,罪上加罪,為什麼?打妄語,欺騙佛菩薩。我們從這個地方就聯想到早晚功課,早晚功課到底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要做早晚功課?
-
念佛人臨命終時,情執和貪慾放不下,將再次墮入輪迴!
「情不重不入娑婆,愛不深不墮輪迴」,情執和貪慾是學佛之大忌。我們學佛的目的就是為了離娑婆,出輪迴。我們來到這個世界,就是來償還宿世的業債。所有的相遇、相惜、相愛、相恨、相怨都是因果,這些都是不能預知預測,不能被自己掌控的。
-
仙境、天堂,比起阿彌陀佛極樂世界,根本就不在一個層次!
佛說,這些眾生之流,都只是在人道中修煉心志,但都不修正覺正定智慧,而是別開妄想去獲取生命的真理,儘管能活到千歲萬歲,但因不修正覺三昧,業報盡時仍要復來,重回六道輪轉。至於天,則有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無色界四空天。
-
只要明心見性 瞬間即到西方極樂世界
在淨土宗以念阿彌陀佛佛號為主要修行方法,仰仗阿彌陀佛的願力,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教理的引導下,其信眾的主要修行方式,就是不斷念誦阿彌陀佛。念得越多越好,念得越久越好,念得越虔誠越好。淨土宗的弟子,不管是早晚課,還是日常,都要念誦阿彌陀佛,以此求得阿彌陀佛及其聖眾,能接引自己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以保證自己臨命終時,能夠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在老實念佛,在只管念佛的指導和訓誡下,淨土宗的弟子們,成天都在專心地念佛,老老實實地念佛。很少人去管是否一心不亂,很少人去管是否心不顛倒。
-
淨空法師:我的目標就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
他用假心對我,我用真心對他,不吃虧,為什麼?他還要搞六道輪迴,我不想搞六道輪迴了,我想來生到極樂世界。 極樂世界是真實的世界,跟我們這不一樣。我們世界是假的,我們這個世界是生滅的,所有一切法全是生滅的現象,無論是物質現象、心理現象、自然現象統統都是有生有滅。彌勒菩薩告訴我們,我們把它換算出現在的說法,這個頻率多高?
-
為什麼說人在歡喜的時候容易放下?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宏海法師講解142在成功往生了以後,行者就得見,你看我們再往下讀:觀世音,大勢至,與無數菩薩,讚嘆行者,勸進其心。行者見已,歡喜踴躍,自見其身,乘金剛臺,隨從佛後,如彈指頃,往生彼國。這是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