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某之子,出生於臨夏,出生後全身皮膚青紫,當地醫院給予 " 無創呼吸機輔助呼吸 " 等治療,但療效欠佳。接到求救,甘肅省婦幼保健院新生兒重症救護中心轉運團隊迅速出發,4 小時內安全將患兒接至蘭州。患兒被明確診斷為:完全性肺靜脈異位引流。醫院心血管中心緊急會診後行急診手術,過程順利,術後患兒恢復良好,治癒出院。
▲ 圖片由甘肅省婦幼保健院提供
接患兒轉院的是 " 安家 " 在 120 救護車上的配備現代化急救醫療設備的新生兒移動重症救護平臺 ( 移動 NICU ) 。無論白天還是黑夜,只要接到危急呼叫,甘肅省婦幼保健院新生兒重症救護中心轉運救護團隊,就會迅速趕到,以最快的速度將危難中的小生命,安全地轉運至甘肅省婦幼保健院接受治療。
基層醫院救治能力提升為急重症新生兒轉運提供條件
在全面放開二孩政策後,高齡高危產婦比例增高,危重症新生兒數量也隨之增加。甘肅地區醫療資源分布不均,尤其是兒科醫療資源相對匱乏,基層救治能力明顯不足。2015 年以來,省衛健委共安排 80 個縣級醫院建設重點專科,協助每個縣級醫院建設重症監護室 ( ICU ) 和新生兒重症監護病房 ( NICU ) 。通過省級人才幫扶及專項資金投入,我省基層醫療保健機構新生兒疾病救治水平明顯提升。
▲ 圖片由甘肅省婦幼保健院提供
新生兒特別是早產兒,病情複雜多變,發展速度快。一些患有急危重症的新生兒,死亡率較高。對於此類患兒,轉運至省級救治中心接受更為專業、優質的治療和護理,無疑是最好選擇。但甘肅地域狹長,東西近 1600 公裡,如此之大的地域跨度,為急危重症新生兒的轉運帶來了很大困難。
" 隨著基層醫院救治能力的不斷提升,為急危重症新生兒的轉運提供了可能。" 甘肅省婦幼保健院新生兒重症救護中心主任石靜雲說。" 基層醫院能夠識別病症,並進行初步治療,這為新生兒的轉運贏得了時間。我們根據患兒的情況,第一時間派出轉運救護小組,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將孩子轉運至省級救治中心進行治療,這一環節的打通大幅提升了我省危重症新生兒的救治成功率 "。
專線電話 24 小時通暢為小天使保駕護航
作為甘肅省省級危重新生兒救治中心和新生兒重症監護質控中心,甘肅省婦幼保健院新生兒重症救護中心(NICU)承擔著全省危重症新生兒的救治和轉運工作。為進一步提升中心在全省範圍內的轉運能力,自 2018 年起,甘肅省婦幼保健院開始籌建新生兒移動重症救護平臺(移動 NICU)。為此,中心購置了世界上最為領先的新生兒轉運設備及急救設備,由暖箱、監護儀、呼吸機、吸入 NO、輸液泵等組成的移動平臺,能夠完成急危重症新生兒的呼吸支持、循環支持以及先天性心臟病新生兒的支持治療等。同時,醫院新生兒轉運團隊配備了經驗豐富的新生兒科醫護人員,轉運途中能夠隨時根據患兒的病情變化進行相應的救治。此外,隨著網際網路醫院的快速發展,中心還與各基層醫院開通了新生兒重症監護雲平臺,通過網際網路平臺,各基層醫院可以隨時邀請省級中心專家進行會診、指導和網絡查房,在最短的時間內進行搶救並申請轉運。從 " 雲 " 監護到轉運救治,我省新生兒轉運真正實現了移動互聯。
▲ 圖片由甘肅省婦幼保健院提供
2019 年," 移動 NICU" 轉運危重症新生兒 200 餘人次,轉運軌跡橫跨大半個甘肅,最遠至張掖,轉運總裡程超過 25000 公裡,轉運成功率達 100%。同年 1 月,中心還成功利用直升機搭載新生兒轉運平臺成功轉運一名危重新生兒。" 移動 NICU" 的建立,為我省急危重症新生兒開闢了一條生命 " 綠色通道 ",使甘肅省急危重症新生兒的救治水平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 圖片由甘肅省婦幼保健院提供
石靜雲說:" 轉運路上,需要克服眾多困難,如交通擁堵,設備、藥品有限,搶救條件有限等問題,我們必須臨危不亂,醫護相互協作,共同解決困難。途中密切觀察患兒,根據病情做出最及時和最恰當的救治,保證患兒順利轉至我院。目前,在中心全體醫務人員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已經在甘肅婦產科、兒科專科聯盟內建立了較為完善的新生兒轉運體系和搶救網絡。專線電話 24 小時通暢(0931-5188655),接到電話立即出車,以最快的速度啟動轉運程序,使危重症新生兒得到及時的搶救與護理,為每一個小天使保駕護航。"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劉曉芳
【來源:蘭州日報·ZAKER蘭州】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