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新生兒貝貝CT圖。廣西婦幼保健院 供圖
廣西新聞網南寧12月23日訊(記者 陶媛 通訊員 文俊驍 蒙紹旺)經歷了兩次嚴重肺炎炎症搶救的高危新生兒貝貝(化名),在廣西婦幼保健院多科合作診治下被查明患有先天性梨狀窩瘻,成功進行手術後,徹底擺脫疾病困擾,並於近日順利出院。
於今年10月在上林出生的貝貝因左頸部出現腫物(據測量約有4.5x3x2cm,差不多雞蛋大小),出生後不久即出現呼吸困難,血氧下降,當地醫生隨即給予貝貝呼吸機輔助通氣,並下了病危通知書。
貝貝於10月19日23時30分急診轉院至廣西婦幼保健院新生兒外科、外科重症監護室治療,入院後的頸部磁共振檢查提示:囊內可見液氣平面,低信號氣體影,上緣達第1頸椎上緣水平,下緣達胸鎖關節水平,中心層面位於喉部左側及後方,其周圍軟組織受壓明顯,喉部及氣管受壓向右移位,甲狀腺受壓,左側胸鎖乳突肌受壓向外移位。結合查體及輔查,考慮診斷梨狀窩可能性大。
據廣西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部大外科主任醫師李新寧介紹,先天性梨狀窩瘻是一種罕見的先天性畸形,常表現為復發性頸部膿腫或囊腫、急性化膿性甲狀腺炎等典型症狀。由於貝貝肺炎炎症不斷加重,醫護人員先後進行2次搶救。因貝貝病種少見,李新寧主任醫師及曾甜副主任醫師先後多次組織超聲診斷科、耳鼻喉科、檢驗科、消化科等多科討論,並共同擬定下一步治療及手術方案。
醫生緊張手術中。廣西婦幼保健院 供圖
11月10日,貝貝肺炎再次加重,難題擺在醫生及家屬面前:若保守治療,不手術解除壓迫,肺炎將難以治癒甚至不斷惡化。病情緊急,醫院新生兒外科再次討論決定積極手術,奮力一搏。經與家屬充分溝通病情及風險後,貝貝於11月11日被推進手術室進行手術治療,在麻醉科主任醫師馮繼峰等配合下,由主任醫師李新寧帶領的新生兒外科手術團隊猶如「抽絲剝繭」般一點點分離腫物,避開喉返神經,保護頸內頸外動靜脈,松解被壓扁的氣管,剔除甲狀腺及甲狀旁腺間粘連。歷時1小時25分鐘,手術成功完整切除腫物,結紮所有可疑瘻管,出血僅約3ml。術後,患兒轉回新生兒外科監護室繼續康復治療,隨著呼吸機輔助通氣參數的逐漸下調,貝貝於術後第三天成功撤離呼吸機。
由於出生以來長時間的腫物壓迫影響咽喉功能的發育,貝貝在早期餵養時面臨吞咽功能障礙,需依賴管飼餵養。考慮到對貝貝今後生長發育有著極大不良影響,醫院新生兒外科再次討論擬訂方案,助力貝貝進行吞咽功能的康復鍛鍊。最終,貝貝得以順利進行經口餵養,並完成生理所需奶量。複查顯示:頸部超聲腫物已完整切除,無積液。
至此,經過一個多月的治療,貝貝得以治癒出院。廣西婦幼保健院多學科合作並成功救治患兒,體現了團結協作精神和疑難危重診治的綜合實力。
【來源:廣西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