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農村常見的野菜,嫩苗做菜很美味,而且有很多食療功效!
最近幾天氣溫真是高,可以說有點熱,即使穿短袖也不感覺冷了。今年是個特殊年份,很多人在家裡待了一個冬天,不過在農村鄉下還算好,可以去野外散散心,昨天下午小編就和家人去村南頭轉了一圈。好久沒出門了,野外一片生機盎然,柳樹葉都長好大了,桃花也含苞待放著,最令人激動的是各種鮮嫩的野菜。
出去了一趟最終滿載而歸,都是美味的野菜,挖了整整一籃子,其中包含有薺薺菜、白蒿、麥蒿、苦丁菜、蒲公英等等。但是小編最喜歡的一種野菜,我們這裡稱為「棉絮草」,這是因為其葉片和莖上長有一層白色絨毛,所以才這麼稱呼,其實它的中文名是「鼠麴草」,當然了,還有許多俗名,例如鼠殼棉、佛耳草、清明菜等。
棉絮草分布範圍很廣,咱們國家南北各地都有生長,國外見於日本、朝鮮、印度等國。它比較喜歡生長于田間地頭、山坡草地、山路旁邊、房前屋後等處,而且都是成片生長,所以採挖時找到一處後便可滿載而歸。現在棉絮草正處於幼苗期,葉子鮮嫩可口,因此有很多農家人這幾天經常去野外採挖。
棉絮草之所以受人喜愛,不僅因為口感好味道香,中重要的是營養極其豐富,其中富含多種維生素、胡蘿蔔素以及鈣、鐵等微量元素。農家人常把採挖的幼嫩棉絮草苗洗淨後做菜吃,可以焯熟後涼拌,也可以清炒、配雞蛋炒,都特別好吃。據了解得知,它還有很多食療功效,對哮喘咳嗽、感冒咳嗽、便血等症有治療作用。小夥伴們,您吃過這種野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