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勞的那些超乎尋常的本領

2021-02-08 生命的探討

伯勞,本來是一種雀形目(Passeriformes)伯勞科(Laniidae)的小鳥,但卻不甘寂寞,甚至有點「好高騖遠」,把自己裝扮成酷酷的猛禽樣子,當起了「偽猛禽」。

想要裝猛禽可沒那麼容易,你看那老鷹、獵隼、貓頭鷹等都有一幅兇神惡煞的面孔,那犀利的眼神像是要將對方看穿。關鍵還要有強健的爪子和鋒利的嘴,既要能抓住獵物,還要能將獵物撕碎。為了不讓獵物跑掉,嘴尖還帶了鉤。為了在撕掉獵物時不至於「打滑」,嘴上還要特化出一兩個缺刻,形成一種榫鉚結構,也像是匕首上的「血槽」,一旦被叼上,基本沒有逃脫的可能。

既然要裝首先在形象上要裝得像,所以伯勞的嘴也強大,先端也帶鉤,只是那鉤的幅度比老鷹要小一些。當然嘴上的缺刻也是不會少的,只是缺刻沒有那麼深。不管怎麼樣,這一身打扮已經有了猛禽本有的元素。它那翅膀比較圓短,尾較長,飛起來也可以很迅速且無聲。

這個子是沒辦法裝了,保持著中小型體型。頭較大,嘴鬚髮達,頭型也與老鷹無異,大多數種類還具有寬闊的黑色過眼紋,看上去真就酷酷的,像是戴了佐羅的面罩。很多種類雌雄羽色相似,讓你傻傻分不清。也有長得不同的,但性格還是差不多。但食性是完全可以跟風的,養就一幅掠食性。

這伯勞知道自己不是真正的猛禽,沒有猛禽那麼強大的本領,抓不了雞抓不了鴨,連兔子也抓不了,但抓一些鼠類、蛙類和小鳥來吃吃還是可以的。不像那些與它個子差不多的其它小鳥,最多吃一些昆蟲、貝類等小東西。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再怎麼像也只是偽裝。為了能很好地撕吃那些老鼠的蛙類,伯勞還學會了利用環境和使用工具。伯勞每年繁殖1次,繁殖期為5-7月。總是在藤刺灌叢和有高大帶刺植物附近築巢,周邊的棘刺除了能保護孩子不易受到攻擊外。杯狀的巢不是很大,但卻足以讓自己的子女能夠躲避風雨。巢材為細樹枝、枯葉、松針,還有一些鬆軟的小草莖等。窩卵數多為4-7枚。卵淡青色或灰色,被以褐色、灰棕色或紅色斑點。當然像孵化這些「家務事」都是由雌鳥來完成,要守著巢度過14-15天孵化期。雛鳥晚成性,但長得很著急,雌雄親鳥共同育雛13-14天,幼鳥就能自己飛去覓食了。

那些強大的棘刺還有一大功能就是幫助自己處理食物。伯勞會將它弄過來的相對較大的食物掛在棘刺上,慢慢地將食物撕碎,或餵給自己的孩子,或自己享受。掛在棘刺上的食物還有一個好處,容易風乾保存,就像人類晾曬的風肉和臘肉。當然,這樣一來有可能造成食物的丟失,因為它的同類總是在邊上左顧右盼,等待著它一離開就去偷食。這伯勞可不傻,總是將自己的獵物看得緊緊的,還有可能夫妻倆輪流看管。它們不僅吃老鼠,還是蜥蜴以及小的蛇,都是靠工具幫忙把獵物撕碎。就因為它這兇猛的習性和「庖丁解牛」的本領,有人稱其為「屠夫鳥」。

其實伯勞並不是一個種,全世界有64種,中國也有十多種,在貴州最為常見的有牛頭伯勞和棕背伯勞。經常可以看到它們靜靜地站在村頭的電線桿或電線上,居高臨下地觀察著周邊的動靜。一旦發現獵物,迅速撲下來,毫不留情地抓走。實在搞不定的,還會把獵物重重地摔下來,摔暈或摔死後再掛到刺上撕吃。天天吃「野味」,吃得理直氣壯,才不管什麼禁不禁野。

古人把伯勞稱作「鵙」,念[jú]。但實際上鵙是另一類鳥,雀形目的鵙科,只是那個「佐羅眼罩」與伯勞有點像。

「東飛伯勞西飛燕,黃姑織女時相見。」這兩句《樂府詩集》中的歌詞,大概就是「勞燕分飛」這個成語的來歷。說明古人早就已經發現的伯勞是喜歡在村莊附近活動的。

 

相關焦點

  • 麻三看鳥 伯勞
    其實伯勞是只非常孤獨的小鳥典型的單棲動物很少有什麼雙飛的時候同時,正如丹·西蒙斯在《海伯利安》裡所形容的伯勞也是一隻非常殘暴的小鳥伯勞屬於中小型雀類,廣泛分布於歐、亞、非及北美洲,共計12屬74種,中國有1屬(伯勞屬)11種。伯勞大多數有遷徙行為,棲息於平原至山地的疏林或林緣地帶,除了繁殖期,多單獨活動。
  • 伯勞常見品種及飼養方法
    3、紅尾伯勞雄鳥和紅背伯勞雄鳥也有可能混淆!紅尾伯勞和紅背伯勞雄鳥耳羽都是黑色,因此不能用雌鳥的區別方法。主要是看尾羽:紅背伯勞雄鳥尾羽側緣白色,這同紅尾伯勞雄鳥明顯不同。 四、棕背伯勞 棕背伯勞色型變化比較大,有時也讓人犯疑惑。棕背伯勞實際上比較穩定的性狀就是尾長和尾黑。棕背伯勞在所有伯勞中,尾最長,尾最黑。掌握這一特徵就不會被變化的色型所迷惑。
  • 《詩經》裡的伯勞鳥
    螢火蟲開始出現了,《詩經》裡的小鳥——伯勞也開始鳴啾起來。勞燕分飛的勞字,指的便是它。伯勞在古籍中有多個名字。《易緯.通卦驗》解釋伯勞,夏至感應陰氣而開始鳴叫,冬至而止。伯勞也叫鵙(jú音 橘)。《禮記.月令》上說:仲夏之月,鵙始鳴。《詩.豳風.七月》有歌曰:「七月鳴鵙」。說的是:伯勞在七月仍在鳴叫。
  • 每周一鳥 |棕背伯勞
    然而的然而,就像蝸牛無害的外表和恐怖口齒之間的驚人對比一樣,棕背伯勞也是這樣一個表面酷炫,實則兇猛的典範。(攝影:小草)棕背伯勞特徵是粗黑的貫眼紋或頂冠、黑翅、尾長而黑,上體偏灰,下體偏棕。在上海,棕背伯勞是一種很常見的留鳥。
  • 飛翔鳥片|荷塘花鳥圖(灰背伯勞)
    灰背伯勞 屬中型鳥類,體長約25釐米。灰背伯勞自前額、眼先過眼至耳羽黑色;頭頂至下背暗灰;翅、尾黑褐;下體近白,胸染鏽棕。灰背伯勞棲息於自平原至海拔4000米的山地疏林地區,在農田及農舍附近較多。灰背伯勞常棲息在樹梢的幹枝上,俯視四周以抓捕獵物。
  • 紅尾伯勞
    紅尾伯勞(學名:Lanius cristatus)為伯勞科伯勞屬的鳥類,俗名褐伯勞。體長18-21cm。
  • 太陽島上白天鵝二次啄殺「醜小鴨」|兆麟公園灰喜鵲「欺壓」小伯勞
    呆萌小伯勞練飛行上樹被惡喜鵲叨翻白夏天來了,新生的小鳥們漸漸長大,開始學習飛行了。兆麟公園鴛鴦湖邊, 孔雀籠子對面一棵斜向生長的榆樹下,一隻剛出窩的小伯勞鳥在練習。像個絨球似的小伯勞鳥沿著打斜的樹幹,扎煞著小翅膀,連蹦帶爬地往上飛。
  • 在新疆叫大頭郎的鳥——紅尾伯勞
    紅尾伯勞英文名Lanius cristatus,為伯勞科伯勞屬的鳥類,俗名褐伯勞,由於頭佔的比例很大,新疆南疆農場把它們叫大頭郎。
  • 《大山的自然筆記》-221【紅尾伯勞】
    紅尾伯勞是一種肉食性鳥類,是所有雀形目裡最兇悍的一個類群,一些伯勞與其他動物肉搏廝殺起來的兇猛勁頭甚至不輸給隼形目的小型猛禽。他們有著與猛禽一樣的帶構的喙,鋒利的腳爪。這是一種天生具有殺戮本性的鳥,其實,許多鳥都具有肉食性,尤其是在繁殖期間,為了孩子們的快速生長,他們幾乎都會捕食蟲子或爬行類動物,但紅尾伯勞的進食方式血腥畫面讓我們賦予其殺戮性
  • 湖南崀山飛來一對布穀鳥,借黃鶯巢生蛋不成,又騙伯勞替它養幼崽
    布穀鳥把蛋下在黃鶯巢裡,黃鶯發現後一腳踏碎在崀山的密林中,布穀鳥正用心去尋找,那些食物構成和自己差不多、下的蛋又與自己差距不大的鳥,通常大伯勞、黃鶯、灰喜鵲、伯勞、北紅尾鴝、棕扇尾鶯與灰腳柳鶯等都是布穀鳥的目標。
  • 慈谿有一種鳥叫伯勞,「勞燕分飛」中 「勞」說的就是它!
    它是重要的食蟲鳥類。  第三次拍到伯勞鳥,是3月30日在坎墩街道保德學校北側。那天清晨,有一種婉轉悅耳的鳥叫聲,時斷時續地傳入耳中,循聲望去,只見一隻伯勞憩在尚未抽芽的樹尖上,正迎著朝陽在歌唱。  在自己拍攝並收藏的伯勞鳥圖像,更多的是象剛才提到的那隻樹尖上求偶的伯勞那樣,先後於今年的5月3日、6月17日和7月4日,在坎墩三塘橫江兩側經留心觀察後所拍攝到的。
  • 被稱為鳥中屠夫的伯勞鳥,為什麼喜歡懸掛屍體,它是真的殘忍嗎?
    這種鳥的其中一個就是接下來要給大家說到的:伯勞鳥。強大的捕食能力不了解伯勞鳥的人初看到伯勞鳥時,都會被它的可愛小巧外表所蒙蔽,都會認為這種小鳥就跟平常所看到的吃蟲子的麻雀差不多,不過比麻雀長的要好看些。
  • 十二星座無師自通的本領
    白羊座 路通別看白羊總是風風火火的,表現的都是一副鬥志激昂的神情,好像他們和小心翼翼,細心這些詞不會有什麼聯繫。愛家是他們天生的職責,就算在這樣一個欲望如此之多的社會,他們也能堅持那份難得的專情,這樣的愛,當然是會得到回報的,溫馨和睦的家庭就是他們的自豪。
  • 「大彈塗魚」它運輸空氣本領
    那些掛在洞壁上的魚卵呼吸到空氣中的氧氣,不斷新陳代謝,慢慢地發育成形。「氣泡室」的氧氣被消耗掉後,雄性大彈塗魚又會把「氣泡室」的空氣吸到嘴裡運出洞外。在魚卵孵化的一周時間裡,雄性大彈塗魚就像「潛艇」似的來來回回上百次,為育兒室更換新鮮空氣。當魚卵快要孵化出小魚的時候,大彈塗魚才會將育兒室裡的空氣全部吸光,讓魚卵浸沒在海水之中。小魚兒一出世就會在水中自由自在地遊弋了。
  • 動物對人類的幫助,動物超感:一種神奇的生存本領
    而它們的這種特殊本領,又對人類產生了幫助,甚或帶來智慧的靈光。◎一起讀動物超感:一種神奇的生存本領麋鹿面臨災難的反應每每地震來臨時,動物都會有強烈反應。也正是動物的感知本領,才讓它們,能夠迅速逃避災難。本世紀初,突如其來的地震和海嘯,令斯裡蘭卡至少3萬人在天災中喪生。海嘯襲來時,海水迅速抬升而淹沒幾近3.5公裡陸地,並衝毀亞拉國家公園的相關建築。然而,科學家們卻驚奇地發現,受災嚴重的公園內,竟無一具動物屍體。仿佛它們,事先就接到緊急通知,有條不紊地撤離了現場。
  • 小不點兒本領大
    點評:小作者緊扣題目中的兩個關鍵詞——「小不點」和「本領大」,將一個小巧機靈,才華出眾的小夥伴形象帶至讀者眼前。之所以叫「小不點」,一是年齡小,二是個頭小。雖說如此,「小不點」的本領卻令人刮目相看,古箏比賽獲獎一事令小作者印象深刻,讚嘆與佩服之情流於筆下,是那樣的純真自然。
  • 提高擔當作為硬本領
    近日,中辦印發《關於持續解決困擾基層的形式主義問題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作風保證的通知》指出,加強治理能力和專業能力培訓,使廣大黨員、幹部深刻認識到減負不是減擔當、減責任,更不是降低工作標準和要求,自覺把初心落在行動上、把使命擔在肩膀上,提高擔當作為的硬本領。
  • 每日科普|大彈塗魚:運輸空氣本領從哪兒來
    那些掛在洞壁上的魚卵呼吸到空氣中的氧氣,不斷新陳代謝,慢慢地發育成形。「氣泡室」的氧氣被消耗掉後,雄性大彈塗魚又會把「氣泡室」的空氣吸到嘴裡運出洞外。在魚卵孵化的一周時間裡,雄性大彈塗魚就像「潛艇」似的來來回回上百次,為育兒室更換新鮮空氣。
  • 頭髮短了,本領漲了!
    頭髮短了,本領漲了!來源:71集團軍某部製圖:王貞 吳洋原標題:《頭髮短了,本領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