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基層之治」提升人民福祉

2021-01-08 龍虎網

寒冬時節,南京市棲霞區堯化街道為民服務中心一派熱鬧非凡,前來辦事的群眾絡繹不絕。其在全國率先開展的「全科政務」探索,從接待用語到辦事流程、辦結時限,都有一整套流程標準,實現了「一口清導辦、一門式受理、一條龍服務」。這是江蘇「基層之治」的生動體現和實踐。

治國安邦,重在基層。基層,是國之大廈的基石,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基層穩,則國穩;基層安,則國安。「十三五」以來,江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提升人民福祉為最終目標,積極探索基層治理現代化的路徑,開啟了「基層之治」的先河。

基層之治,首在治「心」。人心齊、泰山移。只有將基層群眾廣泛凝聚起來、動員起來,才能推動基層治理的有效實施。江蘇宿遷市的新型農村社區黨建工作模式,以「一委兩站五崗」組織架構,讓基層組織「有實力、有活力」,其經驗值得學習借鑑。推進基層之治,要堅持黨建引領,充分發揮村(居)民委員會等各類組織的作用,積極創新組織群眾、發動群眾的機制,充分吸納各類社會力量參與基層治理,構建黨組織統一領導、各類組織積極協同、廣大群眾廣泛參與的基層治理體系,最大限度凝聚人心、團結群眾。

基層之治,重在治「需」。「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本身就是一種需求,是民生福祉提升的根本體現。基層治理要堅持以群眾需求為導向,聽民聲、接民訴、解民憂、化民怨、幫民困、順民意,切實解決老百姓生活中遇到的問題。灌雲縣堆溝港鎮黨委以集中居住區居民「微需求」為導向,積極開展「微治理」,切實解決了群眾很多煩心事。要建立新形勢下的基層治理聯動機制,整合更多部門資源,將工作觸角延伸至基層網絡,延伸到群眾「家門口」,方便群眾辦事,解決群眾需求,讓基層群眾更有幸福感、獲得感。

基層之治,難在治「細」。「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基層集萬千難題於一身。大到基礎設施、水電路網,小到百姓生活、柴米油鹽,無一不是基層治理的內容。要一一理順這些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關係,在群眾需求與推動發展之間找到結合點和著力點,堅持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改革發展中遇到的問題,發揮基層自治組織在基層治理中的基礎性作用,用崇德向善的力量,預防和減少社會矛盾,實現法治、德治、自治「三治」融合,推進基層有效治理。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指數」,是基層治理的考核指標。只有抓好「基層之治」,將國家頂層設計切實落到解決人民群眾煩心事、揪心事上來,才能真正實現人民所盼皆所有、人民所想皆所能,才能真正實現人民福祉提升。( 陳貽)

相關焦點

  • 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提升人民福祉水平
    同時,在改善人民生活品質中突出「紮實推動共同富裕」,在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中明確提出「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在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發展的外部環境日趨複雜的今天,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民生建設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成為未來中國進入新發展階段、堅持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關鍵支點。
  • ...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提升人民福祉...
    同時,在改善人民生活品質中突出「紮實推動共同富裕」,在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中明確提出「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在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發展的外部環境日趨複雜的今天,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民生建設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成為未來中國進入新發展階段、堅持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關鍵支點。
  • 擘畫增進人民福祉的美好藍圖
    全會高度評價了「十三五」時期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的決定性成就,擘畫了「十四五」時期及未來更長時期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提升人民福祉新水平的美好藍圖。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提升人民福祉水平面臨新形勢「十三五」時期是奮進的五年、輝煌的五年。
  • 「理通三迤」堅持為人民謀福祉 改善人民生活品質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原則,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終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維護人民根本利益,激發全體人民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促進社會公平,增進民生福祉,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 把增進人民福祉作為政府工作出發點和落腳點
    民之所需,政之所向。2020年12月31日,省長易煉紅在萍鄉主持召開基層幹部群眾代表座談會,聽取對做好2021年及未來五年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和省政府工作的意見和建議,謀劃在新發展階段加快推進江西高質量跨越式發展。2020年是極不平凡、極不尋常、極為不易的一年。
  • 新餘市渝水區聚焦民生福祉提升鄉村治理能力
    大江網/新餘頭條客戶端訊 徐洪清、徐金平報導:渝水區作為全國鄉村治理體系建設首批試點單位,在鄉村治理過程中,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大力發展公益事業,不斷完善農村公共服務,切實解決好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鄉村治理能力在聚焦民生福祉中全面提升
  • 學習貫徹五中全會精神護航民生福祉 維護公平正義
    王興寧說,全省紀檢監察機關將持續深化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整治,提升監督執紀問責工作水平,嚴肅查處動群眾「奶酪」的腐敗問題,堅決糾正脫貧攻堅工作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保障各項扶貧惠農政策精準落實。全會在遠景目標中提出「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在「改善人民生活品質」部分突出強調了「紮實推動共同富裕」。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 | 湖南長沙縣細「治」入微走出「網上群眾路線」
    人民論壇網訊(記者 王博)9月22日,由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網絡理論傳播局)主辦,中央政法委員會宣傳教育局協辦,江蘇、上海、浙江、江西、湖南、貴州六省市網信辦和人民論壇網共同承辦的「大國小鮮@基層之治」網絡主題宣傳活動啟動儀式在江蘇蘇州舉行。
  • 廣西:高標準增進民生福祉 高質量改善人民生活
    【原標題】高標準增進民生福祉 高質量改善人民生活 ——自治區黨委十一屆九次全體(擴大)會議引發廣大幹部職工熱議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自治區黨委十一屆九次全體(擴大)會議緊緊抓住民生領域突出短板和問題,積極回應人民群眾關切,從多個方面提出了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的一系列重大舉措。
  • 張麗平:改善人民生活品質 提高社會建設水平
    張麗平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不但擘畫了「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的美好藍圖,而且將「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作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這體現在實現共享發展上,落實到推進社會建設上,就是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提高社會建設水平,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 彰顯人民至上執政理念
    中國共產黨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自己的奮鬥目標,贏得了人民的衷心擁護和堅定支持。今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小康」寄託著幾千年來中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發展是第一要務、民生之基,如果沒有發展,「以人民為中心」就會成為無水之源、無本之木。編制和實施五年規劃,是要解決發展問題。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動漫說理」杭州人幸福的「密碼」是什麼?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杭州已經多次被評為全國最具幸福感的城市之一,那麼,杭州人幸福的「密碼」是什麼?近年來,杭州市提出了打造「全國數字治理第一城」建設目標,搭建「城市大腦」讓杭州更智慧、更宜居。可以看到,杭州城市大腦的建設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始終把提升群眾幸福感、獲得感擺在中心地位。「大國小鮮@基層之治」網絡主題宣傳活動【來源:人民論壇網】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高標準增進民生福祉,高質量改善人民生活
    自治區黨委十一屆九次全體(擴大)會議緊緊抓住民生領域突出短板和問題,積極回應人民群眾關切,從多個方面提出了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的一系列重大舉措。偉大成就鼓舞人心,宏偉藍圖催人奮進。這些新任務、新舉措,讓人民群眾對未來有了更多新期待,更激發了廣大幹部職工幹事創業的熱情。
  • 合肥將不斷增進民生福祉 提升幸福質感
    知民生冷暖,謀民生之利,解民生之憂,是最大的民心工程。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提高社會建設水平。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成為「十四五」期間的目標任務之一。面對新的目標和任務,「十四五」期間,我市將全面推進就業創業、社會保障、人事人才、勞動關係等各項工作高質量發展,始終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斷增進民生福祉,增強人民群眾安全感、獲得感。情系「民生幸福」 讓小康成色更足就業是民生之本。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全面增進民生福祉
    一、切實問需於民,尊重人民主體地位  「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集中起來,堅持下去,是黨的根本工作路線。」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加強頂層設計和堅持問計於民統一起來」,「切實把社會期盼、群眾智慧、專家意見、基層經驗充分吸收到『十四五』規劃編制中來」。
  • 湖北省衛生健康委:補短板、強基層 改善人民的生活品質
    重點提升縣級醫院救治能力,發揮縣級醫院的龍頭作用,輻射帶動縣域內醫療服務能力的整體提升,加強縣級疾控中心基礎設施和信息化建設,提升疫情及時發現和現場快速處置能力。分期分批為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規範的具備「三區兩通道」、配置必要設備的標準化發熱門診,目前,各個建設項目正在有序穩步推進。  二是完善優質醫療資源布局。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江蘇鎮江:提升「民生溫度」 答好「民生考卷」
    畫好民生幸福「同心圓」,要著力辦好民生實事,持續加大民生投入,堅守初心和使命,滿懷情感和責任,打通民生建設與社會治理的堵點、痛點與盲點,持續提升城市品質,讓民生工程不僅有「顏值」,更有「氣質」,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歸屬感、幸福感、獲得感。
  • 長春二道區:堅持黨的全面領導 不斷提升民生福祉
    「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貫穿於二道區發展的方方面面、時時刻刻,成為二道區委區政府為全區人民擘畫美好生活藍圖的題中應有之義。2020年,二道區以紮實的工作業績和民生工作成效,佐證了這樣一個道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不是一個抽象的、玄奧的概念,而是體現在經濟社會發展各個環節的具體行動,更是讓百姓能夠觸摸得著、享受得到的高含金量民生紅利,這也正是二道區不斷加快發展的寶貴經驗。民生連著民心,民心關乎國運。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增進民生福祉是我們黨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
  • 提升城鄉品質,增進民生福祉!四論貫徹落實蘭谿市委十四屆十一次...
    提升城鄉品質,增進民生福祉!黨的十八大以來,從「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到「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再到「要將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無不體現著「讓人民共享發展成果,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的發展理念和民生情懷。民有所呼,我有所應。
  • 貴州以人民為中心全力增進民生福祉 讓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好
    貴州以人民為中心全力增進民生福祉讓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好  住房安全有保障,是「兩不愁三保障」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增進民生福祉的重要民生工程。  「十三五」時期,貴州以人民為中心,全力增進民生福祉,著力補齊收入、教育、醫療、就業、社會保障等民生短板,城鄉人均可支配收入連續跑贏經濟增速,義務教育全面覆蓋,醫療衛生能力全面提升,就業規模不斷擴大,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進一步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