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失格》(又名《喪失為人的資格》)日本小說家太宰治創作的中篇小說,發表於1948年,是一部半自傳體的小說。
完成這部小說後不久,作者太宰治便和自己的仰慕者一起投水而亡。
這部作品以「我」看到葉藏的三張照片後的感想開頭,中間是葉藏的三篇手記,而三篇手記與照片對應,分別介紹了葉藏幼年、青年和壯年時代的經歷,描述了葉藏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喪失為人資格的道路的。
《人間失格》是一部滴血的靈魂的自白。
主人公葉藏生性怯懦敏感,對人類生活充滿恐懼與不安,再加上世道的混亂、人情的炎涼,以及家人之間的虛偽和欺騙、校園生活的無聊與無越、社會現實的冷酷殘忍。
這一切都使他痛感成為了人世間的「異類」,失去了為人的資格。
膽小鬼連幸福都會害怕,碰到棉花都會受傷,有時還會被幸福所傷
葉藏出生在富貴的大家庭裡,他生性敏感內向,自幼體弱多病。
在葉藏眼中,人是一種非常奇怪,非常恐怖的生物。
他們能在一瞬間變換臉色,也能心知肚明地互相欺騙,事後又能和平相處。
葉藏把人性看得越透徹,就越覺得無法理解,於是倍感恐懼,以致夜不能寐,呻吟不止。
他懼怕世人,可又想從人們身上得到一絲絲的愛意,於是他掩蓋起自己的恐懼,扮演起滑稽的小丑,把人們逗得哈哈大笑。
葉藏幼年時,他敏感而小心翼翼,似乎天生就知道自己要帶著面具,每天討好別人的生活著。
但於葉藏來說,這種隱藏自己,帶著別人喜歡的面具,去曲意逢迎"所有人"的技能,仿佛是天生的一般。
更可怕的是,由於他本身的體弱多病,被公事公辦的僕人帶大,於是在他的幼年時期的生活,其實更像是任人擺弄的順從木偶。
他憑藉出色的演技騙過了那麼許多人,可是他騙不了自己,他依然無法與人正常相處,依然適應不了這個社會。
主人公葉藏既不能理解女人心的淺薄,也不斷被朋友利用,卻認為妥協退讓才是活下去的方法,甚至為了混跡世間,學習人性的種種卑劣。
為了逃避現實而不斷沉淪,葉藏經歷自我放逐、酗酒、自殺、用藥物麻痺自己,終於一步步走向自我毀滅的悲劇。
在自我否定的過程中,抒發自己內心深處的苦悶,以及渴望被愛的情愫…… 透過主角葉藏的人生遭遇,可以說太宰治巧妙地將自己一生的經歷與思想表達出來,並藉此提出身為人最真切的痛苦問題。
從滯澀的文中更能體會其內心深切的苦楚,在完成本篇作品之後,太宰治終歸還是選擇了投水的方式,為他自己劃下最後的句點。
因此,《人間失格》算是太宰治半自傳性作品。
葉藏就像是太宰治的影子,也許是當時日本社會大多數青年的影子,他們將自己封閉,對社會、生活充滿了失望。
難以想像作者經歷了什麼樣的磨難、打擊會自殺五次。當時的社會給多少人帶來了痛苦,給多少人帶來了絕望,有多少人最後選擇了自殺。
當我們步入這個文明的社會,我們自身也同樣需要面對各種外界壓力,一個人若是想要保留心中那個本真的自我,便也一樣面臨著太宰治那般被邊緣化的危險。
《人間失格》至今已經累計發行超過1000萬本,影響非常深遠。2017年,當當網的最高銷量就是《人間失格》。
這本書被評價為「塑造了不得不封閉在自己世界裡的人物形象的傑作。」
一個人如果要真切地活出自己,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是非常不容易的。讓我們遭受各種壓力時,我們有沒有變成我們當初討厭的那種人呢?
世間並沒有倘若也不存在如果,我們無法選擇命運,卻可以掌握命運,與命運鬥爭。面臨絕境時,我們要堅信峰迴路轉、柳暗花明、多一份與生活對抗的勇氣、生活敬我之砒霜,我敬生活之飴糖。
這世間不僅僅是煉獄,也是充滿煙火氣息、充滿溫暖的天堂。萬物皆可,人間值得,你值得。生而為人,無需抱歉。
希望每個人都滿懷真情與愛的去生活,這是一部震撼人心的作品,也是一部值得大家去讀的作品。讀完這本書,或許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面對生活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