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論語,修己身,暫且小記當下的理解,方便未來回讀增進,「溫故而知新」。今分享於個人公眾號,也請你多多指教。
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魯哀公問:怎麼樣使民眾服從?孔子對答說到:提拔正直的人,廢置邪曲的人,老百姓就信服;提拔邪曲的人,廢置正直的人,老百姓就不會信服。】
哀公是魯君姬蔣,定公之子,在位二十七年,哀是諡號。「錯」通「措」,「諸」和「之於」相當。春秋時期,諸侯並起,周天子名存實亡,轄下的魯國、齊國、衛國等也都自治,然而最可悲的是魯君這一群所謂的國君也不是實際掌權者,就像魯國被三桓控制,三桓無禮無孝無忠,就是孔子口中的「枉」者,所以魯哀公問怎麼讓底下的人服從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如果真能將正直人的提拔起來為國效力,局面將大不一樣。
雖說這句話講為政,但放在今天選拔官員、企業管理依然適用,甚至在家庭中也適用。提拔宵小之輩掌管朝政而誤國亡國的皇帝數不勝數,因為一個國家的興起和強大,除了制度的合理,還需要一批正直的官員去踐行,老百姓對於一方父母官的言行都是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根本遮蓋不了。當靠行賄、巴結上級,溜須拍的人被提拔起來,再好的政策都成了廁紙上的文字。
曾經聽一位隋總分享,他創業初期,為了活下去,招了很多親戚進公司,後來企業發展起來,有的親戚也進入了中高管理層,慢慢的公司裙帶關係盛行,一些中高層幹部全憑個人喜好去用人,導致公司戰略規劃難於實行,發展停滯。他果斷出手,給這群人每人一筆錢,支持他們自立門戶去發展,能拿到一筆不小的補償,他們也都願意離開,因此公司疏通了障礙,提拔、引進了一批人才,當年業績翻了三倍,現在公司已經是特斯拉、寶馬、奔馳的合作夥伴,業務遍布全球。當企業的領導不看能力、不看數據、不立足於公司的關鍵要務去用人,結局只會自取滅亡。當公司有了清晰的使命、願景、價值觀,做到「舉直錯諸枉」,就能帶著一群人朝著一個目標使勁兒,結果一定不會差。
一個家庭中,雖然兄弟姐妹年齡有差別,但正確的家庭原則是親子教育的關鍵。弟弟犯錯,父母只因年紀小、或者偏愛就要求姐姐容忍、妥協,即使一時姐姐低頭了,但她學會了不分青紅皂白,責任感缺失,自尊心受挫。如此一來,她也學著父母那樣對待別人,不論對錯,只要自己開心,因為人是靠模仿去適應陌生的世界。如果父母能正確的引導弟弟認識錯誤,並且主動道歉,塑造孩子正確的價值觀,這對兩個孩子都是最好的教育,比多上幾個補習班,多吃幾個大雞腿強多了。強化孩子的正確做法,弱化、消除孩子的錯誤做法,將「直」放置於「枉」之上,就能使孩子信服。
溫馨提示:點關注,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