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斤賣上百元的山茶油,原來它是這樣製作的

2020-12-08 油茶娘子

據古書記載,我國古人就已開始食用油類食品,並且不同的季節還須食不同的油:春天食牛油,夏天食狗油,秋天食豬油,冬天食羊油,那時候吃的都是動物油。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漸漸出現了麻油、豆油、菜油、山茶油等植物油。

現在,除了偶爾在家用肥豬肉炸一點豬油外,我們已經很少食用動物油了,基本上都是食用植物油居多。市場上植物油品類也很多,價格也都不一。像花生油、玉米油、葵花籽油等價格都是比較低的。就拿花生油來說,花生屬于堅果類,堅果類出油率比較高,出油率高相對來說成本就低,再加上花生原料價格也比較低,所以花生油價格售價自然就低一些。

而像橄欖油、山茶油相對來說出油率就比較低,同等份量可以提煉的油脂比較少,並且它們的原料也比較貴,所以在售價上會高很多。就像山茶油,一般售價都上百,高檔山茶油的話一斤可以賣到兩三百。即便如此,依然有很多消費者喜歡山茶油。

說到這裡,大家知道這些油是怎麼製作出來的嗎?以山茶油為例,山茶油是取自山茶樹的種子。那山茶樹種子是怎麼變成油的呢? 首先,山茶果子是一顆一顆人工從樹上採摘下來的,採收後需經過堆漚、曬果、脫殼、曬籽等多道工序後得到茶籽,然後再經過碾碎、烘炒、蒸,蒸熟之後才開始進入真正的榨油階段。通過人工和機器的完美配合,得到了色澤金黃、清香透亮的山茶油。山茶油的製取過程工序繁雜、耗時,成本很高,山茶油的營養也很豐富,這樣製作出來的油賣上百元你還會覺得貴嗎?

(採摘山茶果)

(晾曬山茶果)

(機器榨油)

(榨出來的山茶油)

相關焦點

  • 象拔蚌原來是這樣挖出來的?難怪賣600元一斤,真不愧是高級海鮮
    象拔蚌原來是這樣挖出來的?難怪賣600元一斤,真不愧是高級海鮮作為一名出類拔萃的美食愛好者,海鮮自然是不能放過的美味。麻辣小龍蝦回味去窮,糖醋鯉魚流連忘返,象拔蚌肉質鮮美,有的吃貨見到海鮮就走不動路,但是有些海鮮就比較昂貴比如象拔蚌。
  • 以前十塊錢一斤,如今漲到八十塊,農民:價格高但賣不掉
    曾經10元一斤賣不動,如今漲到80元,農民:有價無市。很多人好奇,到底是什麼東西,漲價這麼瘋狂,小編要是說出來可能更多會感到驚訝了,這個東西就是油,還是一種食用油,它叫做山茶油,大家應該都知道吧?
  • 它有「植物活化石」的美稱,鮮花賣到25元一斤,價值珍貴
    在網上看到一個視頻,說的是農村裡面一種樹的開的花,新鮮的竟然賣到25元一斤,一天可以賺幾百塊錢。都是摘那種花骨頭,蠻壓稱的,一天可以摘30多斤,一天可以賺700多元錢。非常不錯,這種花不摘也會自己掉了,浪費掉了。 小吳仔細地看了一下,原來這種樹叫做杜仲樹,25元一斤的是摘杜仲樹的雄花。
  • 兒時摘來玩,農民見了頭疼,如今常有人去摘,一斤賣上百元
    其中令人記憶深刻的就有桃膠,兒時經常摘來玩,農民見了頭疼,如今竟然常有人去摘,一斤能賣上百元。桃膠其實就是桃樹分泌出來的粘液,在果園的桃樹上能見到,在一些山核桃樹上也能見到。春暖花開,桃樹開花之後,逐漸開始結果,桃膠也開始慢慢出現。還記得兒時經常將桃膠摘來玩,這種東西很粘手,摘下來之後粘糊糊的,隨便粘在哪裡都不會掉下來。
  • 在國外被譽為「仙果」,加工後百元一斤,為啥農民種了卻賣不動?
    導讀:在國外被譽為「仙果」,加工後百元一斤,為啥農民種了卻賣不動?雖說這些水果是國外的水果,但是由於味道好,營養好,在引入我國後深受人們喜愛,不過這些外來水果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貴,就比如車釐子和陽光玫瑰吧,在剛引入我國的時候,個個都是上百元一斤,不過即便是如此,在我國市場上依舊暢銷,人們也是搶著買來吃,以至於現如今被果農們搶著種植。
  • 它被釣魚愛好者「痛恨」,名字像是在罵人,一斤卻能夠賣幾十元
    它遭釣魚愛好者「痛恨」,名字像是在罵人,一斤卻能夠賣幾十元相信對於很多喜歡釣魚的人來說,在外出垂釣時,往往都希望像電視上一樣釣到大魚甚至巨型魚。但在面對不同的地域環境跟魚情時,不少釣友也會有不同的選擇。
  • 像是奶茶裡的「珍珠」,營養很豐富,一斤能賣到上百元
    而在農村水源裡的沙石間和潮溼的土地上,就有這麼一種口感像是木耳,吃下去有些軟糯的「珍珠」生長著,它就是水木耳,受到許多農村朋友們喜愛的一種念珠藻。這種水木耳之所以與奶茶中的珍珠相比較,是因為兩者的外形,看上去實在是太過相像,都是呈膠質狀、球狀的模樣,若是不仔細區分,還真容易把兩者混淆,不過對於常年接觸水木耳的農村人來說,想要分辨出並不困難。
  • 市場15元一斤,產地卻出現暴跌,批發價1.5元一斤,這水果咋了
    這些年種植無花果的人是越來越多,最主要的原因是它種植非常的方便,從別處弄一個枝條插在泥土裡,就能成活。筆者看到一些人只扦插了一根枝條,沒幾年就生長出了一大片,雖然種植的人比較多,但市場上的無花果還是很熱銷的,一斤賣到15元的比比皆是,而且非常熱銷。
  • 一斤活鴨33元,為什麼一隻烤鴨才賣20塊錢?原來差距在這
    一斤活鴨33元,為什麼一隻烤鴨才賣20塊錢?原來差距在這我在上下班的路上會遇到一家烤鴨店,每次從那走過的時候,隔著老遠都能聞到烤鴨的香氣,特別的濃鬱,一點不誇張,聞到那麼香味,都會忍不住咽口水,好想買一隻帶回家。
  • 都說茶油好,超市100元一斤,還是有農民賣不出去,什麼原因呢?
    奶奶說的話確實不假,在我們這裡,現在茶油價格已經是100塊一斤了,而超市裡的菜籽油才十多塊錢一斤,豬油三十多一斤,遠遠比不上茶油。茶油好處多,價格又可觀,為什麼還是有農民賣不出去呢?1.價格貴,超市賣的山茶油價格大多為100塊一斤,而旁邊擺的菜籽油、花生油才十多塊錢一斤,甚至芝麻油也才25元一斤,柴米油鹽醬醋茶,油是生產生活的快消品,這樣的價格對比,相信大多人都會選擇菜籽油、花生油的。2.味道怪,野生的茶油炒菜會有一種輕微的苦澀味,這個這個味道可能有很多人不喜歡,但是吃習慣了就好了,而且用來做魚,鴨味道會非常棒。
  • 以前稻田的常見魚,幹品賣200元一斤,農民:別嫌高,不掙錢
    根據筆者調查,市場上真正的野生稻花魚,價格基本都在五六十塊一斤左右,有的價格甚至能達到百元一斤。稻花魚價格上漲,稻花魚製作的燻魚乾價格則會上漲。燻魚乾指的是把稻花魚切成小的塊,按照固定流程來燻制的魚乾,真正的野生稻花魚燻魚乾一斤能賣兩百元,還要託關係。燻魚乾的口感既能保持稻花魚原有的鮮嫩,也能長期保存,很適合家庭食用。
  • 這種水果維C是蘋果的20倍,南方賣4元一斤,北方賣到了12元一斤
    在南方有一種水果,在市場上賣4塊一斤,但是到北方換了一個名字,就賣到了12元一斤,這種水果就是牛奶棗。棗子的成熟季節在春秋,牛奶棗的味道有一點點牛奶的感覺,上個世紀90年代從臺灣引進過來,現在也已經有30年的歷史了,本來它應該加做臺灣牛奶棗,典型的熱帶水果,它長的有點像小型蘋果,果肉又像雪梨一樣是雪白的,但吃起來又是棗子的口感,所以它是混合了蘋果、梨子和棗子三種水果的風味,在臺灣也叫做熱帶小蘋果。
  • 農村水邊一種野草,過去用它做蠟燭芯,如今當藥材種植百元一斤
    導讀:農村水邊一種野草,過去用它做蠟燭芯,如今當藥材種植百元一斤農村野草多,有一些野草是危害農田的「害草」,還有一些野草則有大用,從古至今被人們當成寶。在農村的水溝邊,常生長著一種不起眼的細長植物,它的學名叫做「燈芯草」,農民朋友也喜歡叫它水燈芯。別小看了這種植物,在歷史的長河中,它可是承擔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作為優質的蠟燭芯,幫助古人點亮黑夜。古時候沒有電,也沒有廉價的棉線當蠟燭芯,燈芯草這種天然的植物便成了最好的蠟燭芯來源。
  • 曾經賣到60元一斤,如今降價到10元,農戶這樣處理
    小龍蝦的價格正是一個典型的代表,3年前每斤小龍蝦高達60元,仍很多人購買。但是,如今每斤只要10元,卻無人問津。小龍蝦深受人們喜愛,成為餐桌上一道常見的美食。正是因為其受到大家的喜愛,越來越多的養殖者加入了,它的價格曾經一度高漲到60元1斤。價格高漲後迎來的是價格的迅速下降。
  • 人稱狗魚,能活200歲,長50公斤,能賣百元一斤,你見過嗎?
    人類是世界上最聰明,最具主觀能動性的動物。毫無疑問,人類始終站在食物鏈頂端,以底層動物為食,踐行著弱肉強食的食物鏈法則。相比類型動物,人類有很大限制,比如無法達到水底,無法到達天空,無法對地球的每個角落進行細緻入微的觀察,幸運的是人類正在用智慧對世界進行細緻入微的探查。
  • 原來,山茶油竟是這麼個好寶貝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高品質植物食用油的需求不斷上升,山茶油也越來越受到青睞。山茶油富含多種維生素和亞麻酸,在植物食用油中素有「油中之王」的美譽。在各大商場,部分品牌茶油,身價已超過進口橄欖油。不少商場的工作人員表示,現在前來購買山茶油的顧客大幅提升,一些消費者已經習慣在購買食用油時首選山茶油。
  • 南方的一種野果,北方也有人賣,草果是什麼?為啥30元一斤很暢銷
    ,北方也有人賣,很多覺得它就是北方的特產,您知道草果是什麼嗎?為啥30元一斤在市場上還很暢銷呢?農村就是一座寶庫,這寶庫裡啥都有,有暖暖的鄉情,熱情互助的左鄰右舍;地裡還有吃不完的蔬菜,家裡還存放著純天然的瓜果,以及吃不完的糧食……而山上,則有數不清的野果,很多野果的價值非同凡響,只是一些農民還搞不清楚它們具體有什麼用。
  • 善行天下山茶油,每一滴都是時間濃縮的精華!
    近些年,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意到,原來山茶油才是真正的國寶級食用油。山茶油,也就是平常所說的茶籽油,富含多種維生素和亞麻酸等營養元素,不飽和脂肪酸高達90%以上,是世界衛生組織首推的健康類食用油,也是國人口中的「長壽油」、「美容油」、「月子油」。
  • 寄生在白樺樹上的「腫瘤」,5年才能成熟,百元一斤至今無法種植
    下面筆者就給大家介紹一種生長在我國東北山區裡的稀罕野生菌,它寄生在白樺上的「腫瘤」,5年才能成熟,百元一斤至今無法種植。提到「腫瘤」,沒人不害怕,那麼這種寄生在白樺樹上的「腫瘤」是什麼呢?估計很多東北的朋友應該聽過,它就是樺褐孔菌,因其只會寄生在白樺樹上,別的樹木它不會寄生,所以人們也將其稱作「白樺茸」或者「樺樹茸」。
  • 農村到處可見的野果子,在城裡卻被當成寶賣十幾元一斤!
    在農村田地裡到處都是,然而現在,在城裡水果店卻當做精品水果銷售,價格還在十幾元一斤。這種野果不同地方的叫法也不一樣,在我們蘇北農村很多人叫它酸炮,因為吃起來酸酸的。還有一些地方管它叫姑娘果,一聽這名字,就知道果子肯定長得很漂亮。還有地方叫戈力、洋菇娘、毛酸漿或者金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