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古書記載,我國古人就已開始食用油類食品,並且不同的季節還須食不同的油:春天食牛油,夏天食狗油,秋天食豬油,冬天食羊油,那時候吃的都是動物油。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漸漸出現了麻油、豆油、菜油、山茶油等植物油。
現在,除了偶爾在家用肥豬肉炸一點豬油外,我們已經很少食用動物油了,基本上都是食用植物油居多。市場上植物油品類也很多,價格也都不一。像花生油、玉米油、葵花籽油等價格都是比較低的。就拿花生油來說,花生屬于堅果類,堅果類出油率比較高,出油率高相對來說成本就低,再加上花生原料價格也比較低,所以花生油價格售價自然就低一些。
而像橄欖油、山茶油相對來說出油率就比較低,同等份量可以提煉的油脂比較少,並且它們的原料也比較貴,所以在售價上會高很多。就像山茶油,一般售價都上百,高檔山茶油的話一斤可以賣到兩三百。即便如此,依然有很多消費者喜歡山茶油。
說到這裡,大家知道這些油是怎麼製作出來的嗎?以山茶油為例,山茶油是取自山茶樹的種子。那山茶樹種子是怎麼變成油的呢? 首先,山茶果子是一顆一顆人工從樹上採摘下來的,採收後需經過堆漚、曬果、脫殼、曬籽等多道工序後得到茶籽,然後再經過碾碎、烘炒、蒸,蒸熟之後才開始進入真正的榨油階段。通過人工和機器的完美配合,得到了色澤金黃、清香透亮的山茶油。山茶油的製取過程工序繁雜、耗時,成本很高,山茶油的營養也很豐富,這樣製作出來的油賣上百元你還會覺得貴嗎?
(採摘山茶果)
(晾曬山茶果)
(機器榨油)
(榨出來的山茶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