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抑鬱症通過聊天就能好嗎?為什麼患者排斥治療?

2020-12-21 心理諮詢師阿秋

文/阿秋

這幾年做諮詢經常碰到一些這樣的問題,如:

1、「抑鬱症通過聊天就能好嗎?」

2、「我擔心去吃抗抑鬱症的藥物,把自己給吃傻了!」

3、「抑鬱症到底是一種什麼病?為什麼那麼難好的?能夠好嗎?」

4、「停藥後,為什麼我的症狀又來了?怎麼辦?」

以上這些問題,都是抑鬱症患者和家屬們所擔憂的。

我作為一個過來人(如今早已康復了)。也在從事著心理、精神疾病的諮詢工作,我的一些經驗都是結合自己的治療心得和學習所來的經驗,分享給到大家。

事實上這些經驗,也都是通過臨床經驗總結而來的,希望給你一些參考,在這裡再次聲明這些分享僅供參考學習所用,不作為你治病的方案,具體你治病的方案,請積極配合自己的醫生去做,那麼就是最為正確的。

因為每個人的病情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制定的方案也都是有差異的,但是這裡的經驗分享總體來說是正確的,也是一個治療的大方向,去遵循準沒有錯。

在日常的工作中,我經常遇到一些抑鬱症患者和家屬們的諮詢,「是不是通過聊聊天就可以治好抑鬱症啊?」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首先要知道抑鬱症並不是簡單的心理問題了。

相關焦點

  • 抑鬱症:初次患上中度以上的抑鬱症,經過治療多久才能夠好?
    文/阿秋抑鬱症:初次患上中度以上的抑鬱症,經過治療多久才能夠好?對於初次患上中度以上的抑鬱症患者,要多久才能夠好?這是很多抑鬱症患者心中的疑問和擔憂,他們在治療中,每天都在擔心自己的情況到底多久才能夠好?或者到底能不能好?
  • 抑鬱症:如何勸說抑鬱症患者接受治療
    抑鬱症是一種非常真實的疾病。一般來說,抑鬱的人不能簡單地「振作起來」。抑鬱的人真的需要額外的愛,支持和理解來幫助他們渡過疾病。對抗抑鬱症的資源有很多,包括心理科醫師和其他心理治療師,小組治療,各種形式的抑鬱症支持小組和心理危機熱線。自殺的可能性是抑鬱症的真正危險。很多人都驚訝地發現,當抑鬱症患者開始出現恢復的跡象時,自殺企圖最為常見。
  • 抑鬱症:為什麼中度以上的抑鬱症,就建議需要藥物治療了?
    抑鬱症:很多家屬和患者都不明白為什麼抑鬱症到了中度就必須吃藥治療了?難道不吃藥治療就不行嗎?對於這個問題,今天還是有必要跟大家來聊聊我的一些心得和經驗,以便讓大家做到心裡有數,只有心裡有數了,我們才不會迷茫和糾結。
  • 你討厭抑鬱症患者嗎?究竟為什麼?
    這位答主在知乎介紹了自己如何與一位抑鬱症患者互相生活的過程,但從回答來看雖然答主幫這位抑鬱症患者從死神手中拉出,但與抑鬱症相處顯然是非常痛苦的,而且是極其疲憊不堪的。那麼為何與抑鬱症患者相處是極其討厭的呢?
  • 抑鬱症患者的自訴
    為什麼會寫這文章呢?因為今天有位大學同學找我聊天,下面是我們的聊天記錄也導致我抑鬱加重到不得不住院接受治療了。那時候聽得最多的話就是:想不開,想太多,矯情,玻璃心等等我也不想解釋因為我不知道怎麼解釋。就這樣大學畢業了,抑鬱在醫生跟藥物的幹預下也得到緩解從重度抑鬱到中度……我解釋一下什麼叫微笑型抑鬱吧微笑型抑鬱症早期有哪些表現患有微笑型抑鬱症的患者,會用自己情緒不好,來掩蓋自己患病的事實。
  • 為什麼抑鬱症患者要推開愛ta的人?
    最近有很多網友問我這樣兩個問題,由於時間的關係,一直沒有給大家及時回復,我今天就來回答一下這兩個問題:為什麼抑鬱症患者總是要推開愛他的人?他們是真心希望身邊的人就這麼走開嗎?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如果感覺文章對大家有所受益可以分享出去。
  • 抑鬱症患者的世界:從7個方面來看抑鬱症患者的世界是什麼樣的
    一旦跨過那條線,我們就再也回不去了,我們「有」了抑鬱症。我們可以從一次次發作中恢復過來,我們可以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來預防或調節以後的發作,但我們依然「有」著抑鬱症。除了少部分非常幸運的、在最初就得到了有效治療的人,對於大部分人來說,輕度的心境惡劣還是會一直存在,除非我們接受嚴格的康復訓練。
  • 抑鬱症有哪些表現?抑鬱症能治好嗎?得了抑鬱症怎麼辦?
    隨著生活壓力的增加,患上抑鬱症的人數也在不斷增多,抑鬱症作為精神類疾病,很多人對它都不是很了解,這對於發現病情以及控制病情是極為不利的。那抑鬱症有哪些表現?抑鬱症能治好嗎?得了抑鬱症怎麼辦?部分抑鬱症患者還會有頭痛,胸悶氣短,類似心臟疾病的表現,也要多加注意。抑鬱症能治好嗎?怎麼辦?抑鬱症能不能治好是需要結合病情程度來判斷的,絕大部分患者是能通過治療改善病情的。
  • 黑龍江京科腦康丨「醫生,為什麼抑鬱症患者想自殺?」「抑鬱症遺傳...
    01、為什麼抑鬱症患者想要自殺?專家解答 抑鬱症患者的情緒控制能力會較之常人更差,除了經常不想說話外,時常會忍不住情緒失控、脾氣暴躁,希望大家都能理解,對於這種情緒上的失控抑鬱症患者自己也很苦惱。與抑鬱症對抗,患者需要的不是周圍人的大道理,而是支持與鼓勵,再簡單一點,就是理解與關心。
  • 抑鬱症患者為什麼會出現消極悲觀的念頭?
    抑鬱症患者為什麼會自殺?我可以做什麼幫到他們嗎?有沒有什麼預防措施?在意識到抑鬱症僅僅只是一種疾病、並不是患者「矯情」「想多了」之後,這是善良的人們看到新聞後心中通常都會有的疑問:我們可以做什麼,來幫助到他們?抑鬱症患者為何會自殺?為何抑鬱症患者會自殺?
  • 抑鬱症不治療會怎樣,會自己好嗎?
    我為什麼不願意在微信上回答這個問題呢?因為這個問題太大,一兩句話說不清楚,在微信裡對每個人都長篇大論我實在吃不消,所以今天專門寫篇文章來分析一下:先說第一個問題:抑鬱症不治療會怎樣?我只知道確實有少數這樣幸運的人,但只要一個人還活著,我就沒法肯定他將來不會再發抑鬱症。第二種:過段時間抑鬱症也自己好了,但抑鬱症發作期間,你遭受了很大的痛苦,而且將來會復發,如果你仍然堅持不治療,很可能越發越重,越來越難治,而且可能終身反覆發作,或者變成慢性抑鬱症,甚至成為精神殘疾或自殺。關鍵是,這部分患者如果第一次能得到規範治療,後面的罪可能就不用受了。
  • 給抑鬱症患者家屬的一封信
    它傷痛好了會結痂,遇見養分會生長,有自己的過程和規律。 抑鬱情緒這種東西,總是靜悄悄的來,每個人都有可能被俘獲。 它不是你的錯,不是懲罰,更不是罪過,它只是想過來和你商量,要不要停下來先休息一下?
  • 抑鬱症患者的無言感受
    還讓很多普通人第一次了解到了抑鬱症患者的痛苦和掙扎「儘可能讓更多人了解抑鬱症是一種什麼感受,患者在經歷著什麼,也許就能幫助人們減少對抑鬱症的指責和不公正的評價」同時,也讓其他抑鬱症患者們知道,他們並不是孤身一人在與心魔抗爭
  • 抑鬱症患者的苦有誰憐,記錄幾個抑鬱症患者的心裡獨白
    #重度抑鬱症患者#最近老是被「抑鬱症」這三個字弄得睡不著覺,感覺自己都快抑鬱了,所以今天分享幾個抑鬱症患者病例。這個世界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只希望這個世界對待他們寬容一點,報以微笑。故事1:一個91年的男孩,從小性格內向,不善於與人溝通,學習也可以。
  • 抑鬱症患者該如何正確度過維持治療期?
    抑鬱症由於其特殊性,所需的治療時間較長,通常需要數月至數年時間,在最初病情控制後,往往需要患者再堅持服藥很長的一段時間,以鞏固療效。鞏固維持治療階段對於患者康復與防止復發均十分重要,臨床上不少患者由於自覺臨床症狀緩解而擅自減藥停藥,導致鞏固不足,疾病復發。
  • 中醫治療抑鬱症
    現在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請不要放鬆防護意識,勤洗手,多通風,聊天見面保持距離,外出遊玩請不要扎堆~!
  • 為啥很多醫生不願意搭理年輕的抑鬱症患者?
    為什麼很多醫生都不願意搭理年輕的抑鬱症患者?這個問題很有意思,相信不少的抑鬱症患者也是有過體會的,尤其是在醫院。當然,大部分人或許沒有去過精神病醫院,今天虎臣就來帶大家看一看,了解一下。虎臣這裡說的年輕的抑鬱症患者,指的是14到18歲這個階段。這一階段患上抑鬱症的人不在少數,但是真正去醫院的人呢,卻是少數。很多醫生不願意搭理這些年輕的抑鬱症患者,不是沒有原因的。精神問題和其他病不一樣,其它病你吃藥就好了,感冒吃感冒藥,發燒吃退燒藥。但是抑鬱症不是吃藥就能解決的。
  • 成都治療抑鬱症的方法?用什麼藥物可以治好抑鬱症?
    成都治療抑鬱症的方法? 用什麼藥物可以治療抑鬱症? 現在很多抑鬱症患者,大家都想知道抑鬱症的治療藥物需要注意些什麼? 現在,治療抑鬱症的藥物很多,我們應該注意服用的方法。 吃抑鬱症的治療藥物方法?
  • 我們應該如何與抑鬱症患者相處
    這不是自私,亦不是對患者的離棄,而是讓自己變得足夠強韌,然後更好地陪伴患者與抑鬱症對抗好了,我們來說一說面對抑鬱症患者,非常重要的一件事,那就是,收起你的自以為是我知道,很多人會覺得這句話很難聽,但是,請記住,這句話,是跟抑鬱症患者相處的核心內容親近的人,憧憬的人,心愛的人,這些自己深深的在意著的人,得了抑鬱症,你們會想,我們要幫助他們,鼓勵他們,支持他們,與抑鬱症對抗
  • 專家:全國抑鬱症患者或接近一億人
    近日,國家衛健委公布的《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中更是提出,各個高中及高等院校將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健康體檢內容。應對這樣一個沉重又特殊的疾病,我們準備好了嗎?「目前,全世界對於抑鬱症診斷的一個『金標』就是精神檢查,主要是醫生和病人面對面交談,通過一些提綱式的提問,明確其有沒有符合診斷中的一些症狀,這是需要醫生人工勞動的,而不是通過簡單的問捲來確診,這個過程叫診斷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