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患者的世界:從7個方面來看抑鬱症患者的世界是什麼樣的

2020-12-13 鋼鐵防彈玻璃心

一些壓力將我們推入第一次真正的抑鬱。一旦跨過那條線,我們就再也回不去了,我們「有」了抑鬱症。

我們可以從一次次發作中恢復過來,我們可以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來預防或調節以後的發作,但我們依然「有」著抑鬱症。

除了少部分非常幸運的、在最初就得到了有效治療的人,對於大部分人來說,輕度的心境惡劣還是會一直存在,除非我們接受嚴格的康復訓練。

那麼,抑鬱症患者眼中的世界,大概是什麼樣的呢?

情緒方面

抑鬱症患者常常用一些無效的或自我攻擊的方式來處理情緒。一些人好像對所有的情緒都感到恐懼,並給人一種冷漠、理智和逃避與人接觸的感覺。他有所好轉並認識到這個問題後,便喜歡以此開玩笑,說自己在「情感上受到挑戰"。

相反,其他人因為感覺自己已經瀕臨抑鬱的邊緣,以至於害怕會當眾忍不住哭泣。憤怒的情緒對於很多抑鬱症患者來說特別成問題,我們覺得自己永遠都不應該生氣,因此我們壓抑它,直至不能承受,然後爆發。

而身邊的人當然不能理解我們為什麼會突然發怒,因為他們並不知道之前的種種細節。抑鬱的人會因為感覺失去控制而更加抑鬱。

行為方面

患者常常需要改變那些導致抑鬱生活的行為模式。大多數抑鬱症患者都是完美主義者,如果我們不能把工作做到完美,我們的整個自尊就岌岌可危。

這常導致拖延,因而工作從來沒有真正開始過;雖然徹底的失敗是避免了,但患者明白他令自己失望了。

我們的完美主義使我們想要徹底改變自己—我們想一下瘦14公斤,每天跑8公裡,戒掉菸酒,徹底重整我們的工作,有時間就去做放鬆和冥想……看上去有這麼多應該做的事,但我們從未開始行動;

或者突然有一天我們精力迸發,開始嘗試每一件事,但沒有一件可以真正完成的,之後我們就會再次確信嘗試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思維過程方面

我們從父母那裡繼承了一些觀念,並在成長的過程中發展出另外一些觀念,到成年和老年時也在不斷增加或改變我們關於生活的觀念。

抑鬱症患者往往有一些類似的假設,但這些假設是自我延續的、不正確的:

我們認為自己對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不好的事情負有責任,而好事則是有偶然性的;

我們是悲觀主義者,認為如果聽之任之,事情常會變糟,而不會朝著最好的方向發展;

我們認為自己必須隨時掌控一切,若非如此,災難就會發生。

這類思維習慣大都是無意識的,它們必須被指出來,被挑戰,被改變,這樣康復才能開始。

壓力方面

21世紀的生活條件使我們經常處於鬥爭或逃跑的反應中,分泌大量的壓力激素:腎上腺素和皮質醇。這些在緊急情況中很有用,但時間長了就會對身體、大腦、精神產生毀壞作用,出現包括抑鬱症在內的各種症狀。

唯一能夠應對這種壓力的方法就是學著變得更警覺。經證實,警覺(清醒、明白地面對當下)是從壓力、焦慮和抑鬱中恢復過來的非常有效的方法,它同樣具有預防的價值。

警覺表示對於自身的經歷非常清醒,但能稍稍從自身經歷中分離;帶著更大的客觀性和接受度,學著像疼愛著你的父母一樣照看自己。

有意識的冥想對於很多情緒及身體問題都很有效。一項振奮人心的新研究表明:冥想訓練確實能夠修復一些由抑鬱症所致的大腦損傷。

人際關係方面

對於抑鬱症患者來說,處理好與他人之間的關係一直是困難的。

我們帶著巨大的內心傷痛前行,希望有人能夠治癒我們。但同時,我們也因有這樣的感受而羞愧,因此我們將它隱藏,不讓任何人知道。

對於他人的感受和看法我們過於在意,但我們又害怕讓他們知道我們在意,因此,我們幾乎總是失望。總是擔心被排斥,我們可能會先排斥別人以作為防禦手段。

在人際關係的界限上,我們沒有什麼概念,因此,我們常以為其他人知道我們的感受,我們也知道他們的感受,然而事實常常並非如此,而我們不能夠從經驗中獲得教訓並停止做這類假設。

身體方面

抑鬱的人對於自己身體發出的信號常常不敏感。

我們常常工作過度,然後因疲勞而衰竭,卻沒有意識到這種循環是非常有害的。

諸如吃飯這樣的簡單的事情都會變成負擔,因此吃不好,可能會導致體重增加或營養不良或兩者兼之。

我們忘記了該如何睡覺;也不做運動;為調整我們的精神和身體而染上酒癮或藥癮。

自我方面

抑鬱的人缺乏提供自尊的內部資源,以幫助自己度過難捱的時光。

我們指望以他人來代替那些資源;但我們知道這樣的願望是不公平、不現實的,且因此充滿羞愧和內疚。

我們極度渴望被愛,卻又感覺自己不值得被愛。

我們不能夠決定自己的原則和價值,也不能通過合理地安排事情的輕重緩急來掌控生活,因為我們對自己的判斷缺乏信心。

當我們實現了一個有意義的目標時,我們也不會感覺很好,因為對我們來說,所有的目標都是一樣的:燒焦了晚飯的感覺就可能抵消我們從大學畢業的驕傲感。

相關焦點

  • 抑鬱症患者的世界是什麼樣的?
    大家好,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是一位重度抑鬱症加重度焦慮症患者的第一視角,有可能會引起不適,請謹慎收看。」,有一次我正在看書,然後接到個電話,是一個很難處理的問題,接著掛斷電話之後我就和瘋了一樣,開始用書砸自己的頭,直到整本書都爛掉了,我想已經控制不住我的身體和內心了。
  • 抑鬱症患者眼中世界是什麼樣的?看了你就明白了
    在我們國家平均每100人,就大約7個人患有抑鬱症,通常每5個確診抑鬱症的人就有一個會實施自殺。2002年,生產後剛做完月子的陳寶蓮,跳樓自殺身亡。有些患者會把自己的痛苦隱藏起來,把開心的一面展現出來出來,患者看到別人在笑,自己也會陪同著一起笑,而且內心的想法是我也跟著裝一下吧,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看不出患有抑鬱症的原因,這類的患者被成為微笑抑鬱症患者。
  • 抑鬱症患者的內心世界是什麼樣子的?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抑鬱症患者的自述:抑鬱的時候我會覺得整個世界都是黑暗的,社會和人都讓我感到害怕,沒有安全感,不被理解,會不停的想自殺的方法,考慮弊端,我活著很痛苦,可卻怕死了之後親人傷心,外界的評論,感覺一直都是一個人奮鬥,沒有能真正傾訴心事的人,不想麻煩別人
  • 抑鬱症患者的內心世界是什麼樣子的?快來看看吧!
    聊一聊或者開個藥。發展一定時期後,你可能會覺得沒辦法掌控自己的生活。會焦慮、失眠,有時候還覺得煩躁不安,覺得需要利用別的東西幫助自己重新掌控自己的情緒:自殘、喝酒抽菸、吃藥等等。還會經常突然流眼淚,和哭不一樣,就是流眼淚,心裏面覺得一瞬間崩塌了。很難形容,但發生的時候你會知道,撕心裂肺,毫無緣由,整個世界都毀了。
  • 一名抑鬱症患者,寫給抑鬱症患者的6句話
    一個心理諮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內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文/老K抑鬱症有多痛苦,只有親身經歷的人才知道,最近看到一個帖子是一位重度抑鬱症患者寫給其他病友的五句話,每句話都非常真誠,而且還很勵志。其實我們有時候痛苦的原因就是因為自己不了解自己,很多人患上抑鬱症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總是攻擊自己,比如在人群中出現問題之後總是先找自己的問題,要不你看心理學有個理論認為抑鬱症患者都是善良的人,其實說更準確一些就是不敢表達攻擊性的人。
  • 抑鬱症患者的苦有誰憐,記錄幾個抑鬱症患者的心裡獨白
    #重度抑鬱症患者#最近老是被「抑鬱症」這三個字弄得睡不著覺,感覺自己都快抑鬱了,所以今天分享幾個抑鬱症患者病例。這個世界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只希望這個世界對待他們寬容一點,報以微笑。故事1:一個91年的男孩,從小性格內向,不善於與人溝通,學習也可以。
  • 抑鬱症患者家屬,你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決定患者得到幫助還是毀滅
    一個抑鬱症患者能不能走出抑鬱,戰勝抑鬱,和他的家人在抗擊抑鬱症的鬥爭中扮演一個什麼樣的角色,有著很大的關係。因為家人扮演的角色不同,所以患者從家人那裡得到的是更多的幫助還是更多的傷害!大多數家屬因為對抑鬱症不了解,所以在生活中經常是給到患者更多的傷害,而不是更多的幫助!家人扮演什麼樣的角色,關係到抑鬱症患者能夠得到的是幫助還是毀滅。02 你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 你討厭抑鬱症患者嗎?究竟為什麼?
    一個心理諮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內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文/老K隨著抑鬱症越來越多,人們對抑鬱症的討論也越來越多。據2019年世界衛生組織(WHO)披露數據顯示,全球有超過3.5億人,患抑鬱症近十年來患者增速約18%。每年大約有100萬人因為抑鬱症自殺。根據估算,目前為止中國患抑鬱症人數近1億左右。
  • 渴望被愛的假性抑鬱症患者
    「一個真正想死的人,不會再計較人們說什麼,一個拿死說來說去的人,以我的經驗來看並不是真的想死,而是……」"而是什麼?"「而是還在……還在渴望愛。」——史鐵生《務虛筆記》最近接觸到了很多假性抑鬱症患者,之所以我將其稱為「假性抑鬱症」,是因為在我看來他們只是一群孤獨無助渴望被愛的脆弱靈魂。我見過很多人,他們有很明顯的社交恐懼症,不敢與人交流不敢去人多的地方,他們總是唉聲嘆氣怨天尤人,更有甚者做出過激行為包括割腕等等……當然在我看來那不叫割腕,只是劃了幾道血口子。
  • 抑鬱症患者「殺人事件」
    究竟是兩人結仇已久,還是抑鬱症殺人,我們都無從得知。 不過,抑鬱症患者的確具有一定攻擊行為。 抑鬱症患者的攻擊行為主要指的是對自我或者他人、他物身體上或者心理上,通過言語、行為或者情感等方式進行攻擊或者傷害,並造成非本人意願的具有很大傷害性的結果,一般分為兩種形式:指向內(自我)和指向外(他人,他事以及他物)。
  • 如何陪伴抑鬱症患者?
    抑鬱症是一種隱性的病症,讓你與世界隔離。這種症狀可以毀滅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會讓那些不知能幫上忙的人更加的迷惑。但你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那麼我們該用那種方式幫助自己身邊身患抑鬱症的人呢?
  • 怎樣陪伴抑鬱症患者
    症狀如下:1、抑鬱患者情緒低落,這是主要的表現,對什麼事沒有興趣,興趣索然。2、沒有愉快感,也不願意幹家務活,不願意勞動,不願意與人交流,什麼事也高興不起來。3、感覺思維比較遲緩,記憶力下降。4、表現在軀體症狀,可能表現在各個方面,比如胃腸道,部分患者非器質性全身疼痛、不思飲食,食欲不振,全身乏力,都是抑鬱情緒引起的軀體症狀。
  • 給抑鬱症患者家屬的一封信
    4個不要... 1、不要試圖叫抑鬱症患者振作,通過意志力來對付疾病,因為患者做不到,抑鬱症使他們身不由己,不要過於較真 2、不要隨意評價患者「吃飽了沒事幹,閒出病來」,憑空得病來。
  • 12個有關抑鬱症的驚人事實:抑鬱症患者的大腦看起來不一樣?
    以下是一些有關抑鬱症的令人驚訝的事實。1.抑鬱症有不同的病因如果人們最近經歷過一個有壓力的生活事件;如果他們過去有過抑鬱症;或者如果一個親密的家庭成員抑鬱過,那麼他們患抑鬱症的風險會更高。有時抑鬱症的發生沒有明顯的原因,很多抑鬱症患者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自己會得抑鬱症。
  • 三個高中生拍微電影,想展現「抑鬱症患者眼中的世界」給大家看!
    在假期我們完成了一個關於抑鬱症患者的微電影,片名叫《蜉蝣》,講述一個畫家鬱郁不得志,換上了抑鬱症。但是一天無意在公園結識了一個小男孩,從此人生的軌跡開始發生改變。全片主要用第一人稱視角拍攝,旨在展現出抑鬱症患者眼中的世界。我們希望如果有機會,希望貴平臺能夠幫助我們分享這個視頻,來激勵更多的抑鬱症患者和其他精神疾病患者,重拾信心。
  • 數位抑鬱症患者的自述
    很多人都認為抑鬱症患者很矯情吧,每一天就會傳播負能量,這個不開心那個不開心。「這屁大的事 至於這樣嗎」,「這個病你覺得自己有病就會有病,你又沒什麼,都是自己想出來的」。所以,請對抑鬱症患者多點友善吧,別再認為我們矯情、小題大做。我們真的很善良的,遇事都會先認為是不是自己做錯了什麼,都不會責怪別人的,我們真的有很努力去愛這個世界,也很希望被這個世界愛著。」
  • 抑鬱症患者說的「難受」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它就那樣出現了,不分場合,沒有來由。每當它出現,整個世界都變灰了,持續的低落、疲憊、哀傷、焦慮、自責,日子變得看不到前方,一切都慢了下來。對外界的興趣消失了,哪兒都不想去,偶爾還會想到死亡。——《我有一隻叫抑鬱症的黑狗》大家最熟悉的心理疾病,肯定非抑鬱症莫屬吧。數據報告顯示,中國抑鬱症患者已高達 9000 萬,平均每 15 個人中間就有 1 名抑鬱症患者。數字是冰冷而理性的,但是其背後的痛苦與折磨卻是無時無刻的真實存在。
  • 抑鬱症:家屬在幫助抑鬱症患者走出困境時,這五個建議至關重要
    文/阿秋(心理諮詢師、中西醫結合治療師 )我曾經也是一名重度的抑鬱症患者,如今已經康復兩年了,而且自己的狀態越來越棒,我相信在未來的日子裡,我都不會再被抑鬱症給牽絆住了。面對抑鬱症,你越是不畏懼它,那麼你就越是瀟灑和輕鬆;你越是恐懼和悲觀害怕,那麼你的命運就越會被自己的這種詛咒帶向深淵。我們必須有意識的來具備這樣的一種心態和思維。當然,在心態、思維、認知上不斷提升的時候,我們也需要藉助一個科學的治療手段,比如:藥物的介入,物理治療、心理治療等等。
  • 為什麼抑鬱症患者會想自殺,因為很少人走入他們內心世界
    如今的社會壓力讓很多人喘不過氣來,越來越多的人壓力過大從而患上了抑鬱症,我們國家的抑鬱症患者大約有將近4000萬,發病率高達4.2%,我們國家抑鬱症識別率和治療率較低,僅有不到10%的患者接受了藥物治療,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抑鬱症的危害是多麼的大,可以說明了一個問題還是有很多人完全不在乎這種疾病,今天所講的內容相信對大家會有很大的幫助,同時對沒有患有抑鬱症的朋友一個暗示和提醒。
  • 世界和我陪著你,如何陪伴抑鬱症患者走出陰影
    抑鬱症是一種隱性的病症,讓你與世界隔離。這種症狀可以毀滅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會讓那些不知能幫上忙的人更加的迷惑。但你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那麼我們該用那種方式幫助自己身邊身患抑鬱症的人呢?1. 陪在身邊;給予抑鬱症患者最好的幫助方式莫過於有人陪在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