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藍色字關注
「愉快的跑步」
在身材管理之前,一般人都會單純的看自己胖不胖,而胖不胖的數據來源,很多人會說,當然是體重了!但是,體重數據也並不能準確反映一個人的胖瘦情況啊!
為什麼管理身材不能只看體重?
雖然,我們總說「好女不過百」,將體重看做衡量好身材的標準,但其實體重是由骨骼、肌肉、水分、脂肪等多部分組成的,所以體重並不能質感的反應出胖瘦的情況,自然也不能做為減肥的唯一標準。
其實,除了體重之外,打算管理身材的你,更應該關注下面這7組數據。
1、BMI值
一般來說,我們衡量是否需要減肥,首先會看BMI值,也就是身體質量指數。它是國際上常用的衡量身體肥胖程度和健康與否的重要標準,如果你的BMI值≥24的話,那就屬於超重了。
想要知道自己的BMI值,只需要代入公式就可以獲取:
BMI=體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
例如:一個身高1.65米的人,體重55公斤,那麼BMI值就是55÷(1.65×1.65)=20.2,屬於正常範圍內。
2、體脂率
體脂率是身體中脂肪佔用體重的百分比,最能真實反映體內的脂肪量是否超標。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建議,如果男性的體脂率超過了20%,女性的體脂率超過了25%,就需要好好管理自己的身材了。
如何知道自己的體脂率呢?買個體脂稱就夠了,不過體脂稱測量出的數值只能做為參考,也不必要太認真!
3、腰圍
在身材管理中,時刻掌握腰圍變化也很重要,因為腰腹部集中了肝臟、胰腺等重要器官,如果男性腰圍大於85cm,女性大於80cm,就很可能要面臨內臟脂肪超標,也就是內臟肥胖。
這不僅會影響器官的正常運轉,還可能引發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疾病及脂肪肝等問題。
腰圍測量方法:使用軟尺挨著身子,在腰部的最細處繞上一圈,得出的尺寸就是腰圍。
4、腰臀比
除了腰圍之外,你還需要關注自的腰臀比。顧名思義,就是你的腰圍/臀圍的比值,如果你的腰臀比超過了標準值,那你的腰腹可能囤積了大量的脂肪。
男性的腰臀比標準值是小於0.9,女性的腰臀比標準值是小於0.8。
想要等測量腰臀比,首先要測量腰圍和臀圍,腰圍測量方式上面已經說過了,下面說臀圍。
臀圍測量方法:使用軟尺挨著身子,在身體的臀部的最高處繞上一周,得出的結果就是臀圍。
5、頸圍
有些胖友被人調侃稱「胖到脖子都沒有了」,這雖然是一句玩笑話,但是也告訴我們頸圍也是一個衡量胖瘦的關鍵,只是很多人可能會忽略這個數據。
如果男性的頸圍超過38cm,女性超過35cm,就是頸圍過粗,血脂異常的可能性就會更大,同時也會引發睡眠呼吸暫停。
頸圍的測量方法:目光平視前方,保持正常呼吸,頸部放鬆,用捲尺以低頭時後頸最凸起的位置到喉結下方為直徑繞一圈,這個數值就是頸圍。
6、大腿圍
有的人,聲稱自己就只有「大腿比較粗」,腿粗可不單單是腿的問題,大腿圍也是衡量肥胖的關鍵數據之一,並且對身體健康也可能產生一定的影響。
一般來說,大腿圍最好保持在46-60cm之間。
根據丹麥哥本哈根大學醫院的研究發現,大腿圍小於46釐米的人,死亡概率會增加3倍,患心臟病的機率會增加兩倍;如果大腿圍超過60釐米,患肥胖類疾病的風險也會增加。
大腿圍測量方法:大腿根下3釐米處用捲尺圍繞一周就可以了。
7、小腿圍
你是不是經常很糾結自己的「小粗腿」?這很有可能是久坐不動的結果。長時間保持坐姿的話,下半身血液循環就會降低,這會導致下肢靜脈曲張或者水腫,小腿也會因此變粗。
標準值:33釐米<小腿圍<大腿圍
測量方法:拿出皮尺量一量小腿肚最粗部位的數值。
身材管理,可別只盯著體重秤上的哪個數據了,這幾組數據比體重更能告訴你,你究竟是胖還是瘦!
註:所載內容來源網際網路、微信公眾號等公開渠道,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轉載的稿件版權歸原作者和機構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謝謝。
- END -
喜歡這篇文章請轉發分享
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速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