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自認為很清楚自己的性取向,但實際上,不少人心底暗藏著困惑:
為什麼我明明喜歡的是異性,卻對同性產生過奇妙的感覺?
難道真的是那句話「你之所以還喜歡異性,是因為還沒遇到你心動不已的同性而已?
性取向(Sexual Orientation),它是指一個人在愛情和性慾上,對男女兩性有何種型態的永久吸引
我們大多都知道的同性戀和異性戀,但其實性取向多達11種
咱們一起來看看吧
就算是不同的國家、地區、時期、性別、人口、文化、環境,每種性取向佔據的真正人口比例都是大致相同的。但由於文化時期的差異,導致出櫃的人數比例有所不同,所以社會調查中異性戀者的比例會有所差異。至今為止各國的調查報告中,異性戀佔據的人口比例都是壓倒性的超過同性戀、雙性戀、泛性戀和無性戀的。大約佔據總人口的90%~95%左右中國在2004年首次公布了同性戀的人數:根據衛生部統計,男同性戀的人數約為500萬~1000萬。中國研究同性戀問題的著名專家張北川教授估計,女同性戀的人數也在1000萬左右。2014年,根據科學研究院的平均統計,中國同性戀的人數可達7000萬,其中男同性戀者的人數在3000萬以上,女同性戀者的人數在3500萬左右。在全球頂級智庫蘭德公司的最新同性戀人口比例調查報告中:美國有3.2%的男性和4.2%的女性是同性戀,也就是說,美國有1028萬左右的男同性戀者和1349萬左右的女同性戀者。而英國研究所調查表明,英國大約有5%~7%的居民是同性戀者。根據美國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的國民健康訪問調查報告顯示女雙性戀者的數量要多於男雙性戀者,0.4%的男性和0.9%的女性是雙性戀者。也就是說,美國有289萬左右的女性是雙性戀者,而男性則有128萬左右為雙性戀者。就算是不同的國家、地區、時期、性別、人口、文化、環境,每種性取向佔據的真正人口比例都是大致相同的。無性戀者一般只會在精神上或審美上被吸引,但別人無法對他們產生性吸引根據加拿大心理學教授安東尼·博格特的研究發現,目前全球有7000萬的無性戀者,佔世界總人口比例的1%。Aromanic(無愛者)指的是極少能感受到或無法感受到愛情吸引力的人。無愛者並不缺乏與人的情感交流,只是不會產生去發展一段戀情的本能需要。無愛者和其他性取向一樣,是天生的而非個人選擇Graysexual指的是介於無性戀和有性戀間的一種微妙性向。被定義為是Graysexual的人可以是異性戀或同性戀,也有可能是除這兩者以外的其他性取向。Demisexual是指只會在同某人建立起足夠深厚的感情後,才能對其產生性慾的人同demisexual類似,Demiromantic指那些只有同某人產生足夠深厚的感情後,才會產生愛情的人。Lithromantic指的是對某人產生愛情,卻不希望獲得情感回應的人(這類人的愛情可能會因對方的情感回應而消失)。Lithromantic有的可以接受戀愛關係,有的則不能。Pansexual(泛性戀)指對任何性別(男性、女性、雌雄同體者、人妖、變性人、跨性別者)皆能產生愛情和性慾的人。Panromatic是指對任何性別皆可能產生愛情,但不會產生性慾的人Skoliosexual是指只能對超越兩性性別(男女)或者性別模糊的人群產生愛情和性慾的人。跟泛性戀類似,多性戀(Polysexual)指的是能對多種性別(但並不是所有性別)產生愛情和性慾的人。其實性取向是一個複雜的問題,各種性取向並無優劣之分。也是因人而異,不能被人為所改變,我們應該正確對待性取向的差異,拒絕歧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