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科技的發展:各個朝代不同兵器的演變與改進過程

2020-12-21 騰訊網

中國古代兵器有著非常悠久而漫長的發展歷程,它經歷了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這些過渡時間段,時間延續之久。它的發展可以分為幾個部分,但是在於從什麼方面去劃分,如果從範圍去劃分,可以分為青銅時代、鐵器時代。

宋朝為對付遊牧民族而製作的兵器

古兵器的傳奇發展道路:社會更替帶來的附加好處

兵器出現在原始社會,當作捕捉獵物的絕佳工具。眾所周知,原始社會就是石器時代,隨著原始人生活的需要,那些原始的生產工具的生產技藝在不斷加強,它們開始被運用於社會之間,即人們為了某些利益而相互廝殺的工具。比如我們所知道的北京猿人用過的尖銳石器,既是捕獵工具又是防身利器。

上古歷史的逐鹿之戰大量使用兵器

舊石器時代後期,人們已經使用石頭做的工具。到了原始時代末,有了思維上的變化,有了維護個人利益的意識,於是開始了互相掠奪的戰爭。就這樣,兵器逐步從勞動工具中獨立出來。

作家何坤說過的一句話提到了關於古代兵器的演變:"過去我們的冷兵器時代真是殘酷,但是奈何局限作用的強大,兵器是他們的利器和安全感。"

在商代,青銅兵器在量上達到了一個更高層次的水平。商朝時期,兵器的製造工藝巧妙,外表的樣式極其豐富。在商代,製造兵器的技術進一步提高。在當時的社會上,很多大都市都建有作坊專門製造精良的兵器。

中國各個朝代的古兵器圖譜

春秋戰國之後的兵器演變之路愈加犀利、變化之快之猛

春秋時期,戰爭不斷,兵器的出現到了一個高潮時期,無論在數量、質量等方面都有巨大的提高和進步。主要的表現是:製造青銅兵器的範圍在不斷擴大。以前都是相對壟斷的,只有周王宮裡可以製造皇家兵器,現在各諸侯國都設立兵坊、請大師製造青銅兵器。另外,兵器形式上改進了不少,質量上變得靈活輕巧,但具有強大的殺傷力。在原有基礎上,添加了一些新的工具,比如在殺傷力較大的兵器上裝了小弩;兵器的製造技術比較成熟。

戰國時期在戰爭中使用兵器的區域分布

在晉代,我國發明了火器。在唐代末期,部隊把火器運用到軍事上,因此發明了火器,火器的發明和運用,是我國兵器發展史上重要的節點。古代的火器從晉代時期開始到經歷鴉片戰爭結束,在歷史上存續了很長一段時間,這一時期也是火器和冷兵器交相輝映的時期。

總結

從戰國到漢代,從鐵兵器、青銅兵器到鐵和青銅共存的時代,在兵器的發展史上都是無比輝煌。據史料記載,因為戰爭的需要,經常會使用青銅兵器,並且隨著事件的推移,質量和工藝也在進一步提升。中國古代科技運用在兵器上的變化已經顯示出了這個力量改變的魅力和無窮未來。

參考文獻:《古代兵器演變之路》、《觀科技改變時代》

圖片部分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本文系金張許史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繫授權,侵權必究!歡迎評論分享轉發關注,您的支持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

相關焦點

  • 古代香包藝術形式的演變過程
    隨著歷史變遷,香包外在的造型、紋樣、色彩及材質等表現形式受制於歷史因素而呈現出各個朝代不同的色彩。本文探討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的文化因素對古代香包藝術形式演變的影響。一、 古代香包的藝術形式演變特徵從香包的外觀形狀來看,漢代香囊多採用敞口袋狀,較為實用。唐代在漢代的基礎上,發展出金銀香囊,其外觀大氣、紋飾寫實、結構複雜,展現出這一時期金銀器製作的工藝水平。
  • 中國古代宮廷建築的發展與演變
    中國古代宮廷建築的發展與演變宮廷建築是在中國建築發展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皇宮是每個朝代最為重要的核心建築,也是一個朝代的象徵。秦朝鹹陽宮、阿房宮,漢朝未央宮、長樂宮,唐朝太極宮、大明宮,還有我們最為熟悉的故宮等,都是中國建築史上的瑰寶。
  • 中國古代兵器的發展歷程,從石器到青銅器用了四十九萬餘年
    眾所周知中國有著極為悠久的歷史文化傳承,而古代文明的發展總是伴隨著接連不斷的戰爭,中國古代的軍事文化也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兵器這是作為現代史學家研究古代軍事文化的載體,在其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到了石制兵器時代的後期應付各種不同的戰爭環境,人們逐漸創造出模仿動物角、爪等部位所製造的兵器,這些兵器有著更大的殺傷力。古代人的生產力普遍低下,石制兵器在青銅兵器出現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也在被頻繁使用。
  • 中國的兵器進化史,從石器到鐵器,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
    今天,小編就要和大家聊聊中國的兵器進化史。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在軍事領域裡的輝煌成就更是舉世矚目,曾在世界上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中國傳統兵器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傳統文化的特點。
  • 從甲骨文到現代簡體字,中國文字演變過程你了解多少
    從甲骨文到現代簡體字 中國文字的演變過程中國教育服務網(匕頁)中國的文字最早可以追溯到甲骨文,根據歷史記載,甲骨文是中國已發現的古代文字中時代最早在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為了鞏固統治並加強中央權力,秦朝推行了「書同文,車同軌」的政策,並統一度量衡與車軌等多項原本各國自成一派的措施。在秦始皇的授意和丞相李斯的管理下,文字逐漸由之前秦國使用的大篆簡化為小篆,在同時取消了其他各國的字體,創立了統一的文字書寫形式,這一舉措對後來朝代的影響尤為深遠。
  • 盤點古代各個朝代女子的服飾變遷,沒有最美只有更美!
    今天小編就帶領大家盤點古代各個朝代女子的服飾變遷,沒有最美只有更美!先秦時期我國古代服制的建立。根據有關數據記載,在先秦時期就相繼建立了服制,並對以後各個歷史朝代產生了很深遠的影響。在先秦時期,華夏族服飾的特點是上衣下裳,寬衣博帶,《說文解字》說:「上日衣,下日裳。」下身穿的裳實際是裙,而不是褲。周天子賞賜給屬下「赤帶」是一塊紅色的布,在腰間垂於腹前。
  • 中國古代有哪些奇形怪狀的兵器?
    钂在古代十八般兵器中,有一種特別有意思的武器,叫做「钂「,又被稱之為稱钂鈀 、钂鏡 叉。钂最早出現於西漢時期,漢武帝元封四年(前107),將兵器進行了嚴格的挑選和整理,篩選出了矛、钂、刀、戈登18種類型武器,欽定為「十八般兵器」。這便是「十八般兵器的由來」。
  • 在板甲的全面防護面前,為何古代中國卻鍾情於鱗甲
    文丨草木文社(文章原創,版權本人所有,歡迎大家轉發分享)在古代的戰爭中,進攻和防禦是戰鬥的最兩種基本形態,而進攻就必須要兵器,防禦就必須用到鎧甲,所以說兵器和鎧甲是中國古代戰爭中必不可少的東西。在古人的智慧中,鎧甲也經歷了很大的演變,產生了很多種類型的鎧甲,但是中國古代人為什麼最喜歡用鱗甲呢?鱗甲並不是最完美的鎧甲,相比於板甲來說,它的防禦沒有那麼的全面。但是,他卻深得古代中國人的喜愛。
  • 中國古代女子髮型變遷史,日本女子原來仿的這個朝代?
    溫庭筠的這首《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鮮明的描寫了古代女子精心化妝的過程。在中國古代,人們十分看重毛髮,所謂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可毀傷,孝之始也。除非極特殊的情況,一般人是不會去剪自己的頭髮的。而女子對於頭髮更為看重,髮型以及髮飾對她們來說,都是極其重要的妝容。
  • 不同朝代女人的髮髻,髮型精美好看的古代美女手繪圖片
    不同朝代女人的髮髻髮型,包含有魏晉、清朝、民國、明朝、西漢、盛唐、元朝、先秦、大宋等精美好看的古代美女手繪圖片,讓你一睹古代麗人的風採。早年清宮貴婦的髮型,以小兩把頭為主。這一時期經歷了中國歷史上奴隸制的形成、發展,直至逐步走向衰退、瓦解的全部過程。人類髮式在這一時期,已經從原始時期的披頭散髮,逐步演變到梳辮、挽髻的階段。髮式的妝飾品也隨即出現。宋代婦女很喜歡高髻,她們為了使自己的髮髻變得高一點,就在裡面摻上假髮,據說宋朝婦女的高髻還有高達兩尺的危髻,這些都是追趕時髦的結果。
  • 賞仇英《漢宮春曉圖》,看古代建築及人物服飾的演變過程
    每天上午準時與您分享兩篇優質文章~本文共計1424字,閱讀僅需3分鐘~在中國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不同的民族輪番統領中原大地,致多民族的傳統習俗與漢文化水乳交融。美術史的發展清晰的記載了各民族文化的特性,其中建築與服飾的傳承與變化對於鑑別古代繪畫的年代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 中國古代如何進行兵器生產與管理?漢武帝修建1500平方米兵器庫
    很多史料都說明,到春秋戰國初,鐵器已有了一定的發展,並被推廣應用於農業、手工業和軍事上。戰國中期,各諸侯國都設有冶煉基地,委任官員管理,由工師、冶尹等官員主持冶煉和製造事宜,保證和促進了兵器製造業的發展。《諸子》、《左傳》等文獻資料和出土實物證明,戰國後期各諸侯國都大量製造鐵製兵器,這些鐵製兵器成為當時軍隊的主要裝備。
  • 各個朝代古代女子髮型真人示範參考版!值得收藏!
    中國各個朝代古代女子髮型真人示範參考版!
  • 龍泉寶劍 | 刀劍爭鋒——中國古代劃時代的代表兵器
    這是中國武術界對於冷兵器的形象評價。在中國武術漫長的發展歷史上,兵器一直和拳腳功夫如影隨形——弓箭可以讓打擊距離變得更遠,刀劍可以使攻擊更加犀利,而槍棍則令人以一當十。在中國古代,伴隨戰爭所產生的諸多冷兵器,成為戰場的主角。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钂棍槊棒、鞭鐧錘抓、拐子流星,這是中國古代最為常見的18種冷兵器,它們的集體亮相,象徵著冷兵器發展的巔峰。
  • 直擊中國各朝代刀的真實面目:唐刀突顯霸氣,明刀秀美,清刀最為奢華
    刀是最常見也是最為人們所熟知的冷兵器,在古代十八般兵器中被排在第一位。古代的刀是什麼樣子?刀又是如何演變的?我們把各個朝代的刀拿出來看一看,就可看出刀的演變歷程。 【商】---夔紋直脊翹首青銅刀
  • 古代歐洲「混」得風生水起的鎖子甲,為何在東亞卻「無人問津」?
    鎖子甲,是古代戰爭中使用的一種金屬類鎧甲,也是中國非常有名的舶來品。相傳鎖子甲,是黑海北部的斯基泰人最先發明的,它輕薄便捷,而後在歐洲古羅馬時期鎖子甲被廣泛運用在戰場上。但就是如此看似馳騁沙場的兵器卻難以在東亞普及。一、鎖子甲的誕生古時國家,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 古代錢幣的演變過程!
    不過這事只執行了很短的段時間就不了了之、禁酒這事太敏感了,歷史上多個朝代都出臺過禁酒令,但實際上無法有效操作執行。酒是種忒神奇兼奇妙的液體,任何強權都無法使它從人類生活中徹底消失。不過,宋文帝在這個間題上的納諫態度是值得讚賞的,他的願望是好的,為了避免浪費糧食。經濟方面,元嘉年間也有不少有作為的值得一提的事情。元嘉七年的「立錢署,鑄四銖錢」就是宋文帝幹的一件很有創新意識的事情。
  • 從石器到鐵器,百器爭鳴的古代,中國冷兵器的演變史
    在這五千年的歷史裡,人類的武器發展也經歷三個階段,分別是石器時代、青銅時代以及鐵器時代。它們的每次演變,都代表著中國古代人的生產力和技術又向前邁進一大步,同時也有各種不同的歷史意義。  史料記載:「楚有龍淵,秦有太阿、工市,吳有幹將、鏌邪,屬鏤,越有純鉤、湛盧、豪曹、魚腸、巨闕諸劍。」
  • 白地黑花的締造者磁州窯,不同朝代磁州窯瓷器紋飾色彩演變特點
    隨著時代變遷,磁州窯紋飾和色彩也不斷的豐富,不同朝代有著不同的時代特徵,樣子收藏介紹一下宋元明清磁州窯紋飾色彩演變特徵。元代白地黑花磁州窯瓷器底足明代時期白地褐彩明代早期磁州窯瓷器京城了宋元時期白地黑花裝飾手法,這就是中國瓷器的文化傳承,因為只有傳承才有創新才有發展
  • 中國古代服飾有多美?
    轉到古代服飾復原研究的契機,是1989年受中國軍事博物館的邀請,負責「古代戰爭館」武士蠟像的設計。當時軍博想找我們學校的周錫保先生,但那時先生已過世,最後便聯繫到我。軍博的設計任務開啟了我的古代軍戎服飾研究,後來從軍戎服飾延伸到古代生活服飾,還有古代的車輿馬具。 Q:您主要是通過繪畫的方式來復原中國古代服飾,為什麼會選擇這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