嘆為觀止的武則天真跡草書《升仙太子碑》

2021-01-06 拓古傳今

河南洛陽偃師市府店鎮有一座緱山,海拔雖僅308米,卻因相傳曾有西王母在此修練,以及春秋晚期周靈王之子王子晉在此駕鶴升仙而聞名,也由此吸引來了東漢蔡邕、劉向,魏晉時的阮籍,南朝的謝靈運,唐朝的宋之問、李白、白居易、王昌齡、李商隱,宋時的範仲淹、歐陽修、蘇軾;金人元好問,以及明清時期的劉基、王鐸、王士槙等眾多文人墨客對緱山讚美有加。

清乾隆皇帝亦曾住蹕緱山並作《登緱山》詩一首,而在此之前的武周時期,一代女皇武則天更是親筆撰文書丹於緱山立下《升仙太子碑》。

2018年4月初,中原一帶正是梧桐花開的時日,在河南偃師市府店鎮裴建平老師的傳拓傳習所,見到了他多年前傳拓的《升仙太子碑》拓片,有幸親睹女皇武則天的草書真跡,為女皇76歲高齡時在如此巨石上親筆書丹兩千餘字而折服。

武則天,武曌,并州文水人,她67歲時即位自立為武周皇帝,改國號「唐」為「周」,史稱「武周」或「南周」,705年退位。武則天是一位女詩人和傑出的政治家。

欣賞拓片時,裴建平老師向我們介紹了《升仙太子碑》的立碑過程:武周聖歷二年(公元699年)二月初四,武則天由洛陽赴嵩山封禪,返回時留宿於緱山升仙太子廟,一時觸景生情而撰寫碑文,並親為書丹。碑文表面記述的是周靈王太子晉升仙的故事,實則為歌頌武周盛世。武則天比較喜歡搞個人崇拜,相傳龍門石窟盧舍那大佛即是按照女皇武則天相貌而雕刻的。

武則天在文字上大膽改革,增減前人筆劃,曾經創造了十九個漢字,被天下廣泛用之。《升仙太子碑》有多處使用了她創造的漢字。有書法家稱讚其草書書法雄強縱肆,法度森嚴,書風遒勁瀟灑,筆勢婉轉流利,結體寬嚴適度,落筆鏗然有聲,既得二王神筆,又有自家面目。字裡行間都透著一種大丈夫的豪氣,絕對堪稱天下女書第一。

武則天撰書的《升仙太子碑》。現仍立於府店鎮的緱山之巔,是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升仙太子碑》 通高6.55米,首身一體高5.25米,碑身上寬1.60米,下寬1.74米,厚0.55米,贔屓座高1.3米。

《升仙太子碑》碑額為飛白體,是唐代碑刻中唯一僅存。碑文為武則天親自撰文並親筆書丹,女皇書法行草相間,婉約有度,開草書刊碑先河,不失為女書精品,在中國書法史中佔有重要地位。也是研究武周歷史的重要資料。

《升仙太子碑》碑陰為唐初三位著名書家所書,碑額由薛曜書武則天《遊仙篇雜言詩》,碑身上部由薛稷書隨行大臣銜名,碑身下部由鍾紹京書神龍元年題記。

裴建平老師是中國唐史學會會員、中國武則天國際研究會會員,著名傳拓專家,其傳拓的《升仙太子碑》盤龍首高浮雕採用皮宣,碑額用棉連宣紙與皮宣拼接,碑身使用棉連拼接,根據石碑部位分別採用撲拓、揉拓、擦拓等多種技法。多年來,作為非遺傳承人的裴建平老師摸索出了「清水拓掃紙入凹」技法,使拓片字口清晰,黑白分明。裴建平老師拓制的該《升仙太子碑》拓片已經被中國國家圖書館永久藏錄。

裴建平老師向作者籤名贈送帶有《升仙太子碑》介紹的拓片作品集。

相關焦點

  • 武則天《升仙太子碑》行草入碑,猶如章草之章法
    《升仙太子碑》武則天撰並書。行草書。34行,行66字。額飛白書「升仙太子之碑」六字,作鳥形。在河南偃師緱山仙君廟。武則天是我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因為政治上的地位,她的書法少有人提及,加上由於篡奪李唐王朝,曾受到天下人責罵,所以其書法更無人問津了。
  • 筆法婉約流暢,意態縱橫,武則天草書《升仙太子碑》書法欣賞
    《升仙太子碑》也是我國行草書碑刻中最早的一種,當然她更是我國第一個由女人寫的碑。兩千多字都是由她親撰並書丹,其中「口」字和撇捺等筆,專襲王羲之偶有的方折,如此加重筆力,使得字態英邁奇崛。「門」字右邊的豎劃,十分堅挺有力,顯得大刀闊斧。所以許多書法家稱讚武則天的草書,僅次於孫過庭的《書譜》,實不過分。《宣和書譜》亦稱其「行書有丈夫氣!」
  • 書法高考(書法史)——《升仙太子碑》
    石碑簡介武周聖歷二年(公元699年)二月初四,武則天由洛陽赴嵩山封禪,返回時留宿於緱山升仙太子廟,一時觸景生情而撰寫碑文,並親為書丹。碑文表面記述周靈王太子晉升仙故事,實則歌頌武周盛世。筆法婉約流暢,意態縱橫。碑額「升仙太子之碑」六字,以「飛白體」書就,筆劃中絲絲露白。碑文33行,每行66字,行書和草書相間,接近章草書體。
  • 近乎失傳的「飛白體」只有在《升仙太子碑》碑額中欣賞了
    當個皇帝也不容易,看歷代帝王除了文治武功,書法皆可圈可點,今天小編帶您看一看,一代女皇武則天的《升仙太子碑》中「飛白體」。我們先來看看碑額「升仙太子之碑」六字,就是以「飛白體」書就,筆劃中絲絲露白。下圖
  • 武則天立升仙太子之碑的傳說
    武則天立升仙太子之碑的傳說。位於偃師市府店鎮南緱山上,有升仙太子之碑。碑高6.7米、寬1.55米、盤龍首,龜馱。大周聖歷二年( 699年)二月四日初,武則天從洛陽以東到登封陳封,在去姑山的路上,觀賞了新竣工的太子寺,然後題了字。六月刻碑文記載了周萬玲太子提高仙女的故事,以資比較。
  • 武則天76歲時的書法,展現非凡的才氣,創下書法史多項第一
    升仙太子碑拓片《升仙太子碑》歷經1300餘年風雨滄桑,依然矗立於緱山之巔,2006年3月由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巨碑彰顯這位女皇的雄才大略,飽含著書法神韻,開巾幗草字書碑之先河。到了隋唐時,行書入碑是一次突破,而武則天則又大膽地跨出更大的一步,採用草書書碑,這種打破常規的舉動,歷代書法愛好者都視《升仙太子碑》為書法藝術珍品。
  • 武則天所寫為唐「飛白書」唯一遺存,碑額六字還巧隱十隻小鳥
    在河南洛陽偃師市府店鎮緱山之巔,有一座「升仙太子碑」,碑文是唐朝女皇武則天的書法作品。武則天開草書刊碑之先河, 碑額「升仙太子之碑」六字,巧隱十個鳥形筆劃,作為唐代「飛白書」的唯一遺存而被備受書法大家推崇。2006年3月30日,該碑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升仙太子碑》的生成史及其內涵重探
    《升仙太子碑》的生成史及其內涵重探 2018年03月30日 08:42 來源:文匯報 作者:唐雯 字號 內容摘要:薛稷以飛白體書就的「升仙太子之碑」。
  • 武則天的書法怎麼樣?來長沙簡牘博物館看
    一代女皇武則天,不僅開創大周盛事,其在文學、藝術領域的造詣,也一直為後人稱讚。1月3日,武則天撰書《升仙太子之碑》拓片亮相長沙簡牘博物館,向長沙市民展現了一代女皇的書法成就。作為「書道圭臬——中原巨碑名志拓片展」的重要作品,武則天撰書《升仙太子之碑》拓片與其他100餘件作品一起,為觀眾呈現了中國歷代碑刻書法的精妙。緱山留御筆,開創巾幗書碑歷史升仙太子姓姬,名晉,字喬,是東周靈王姬洩心的太子,因而又叫王子晉或王子喬。歷代文人墨客為他留下了大量的詩文作品,如唐代詩人沈佺期的《鳳笙曲》、宋之問的《緱山引》、許渾的《緱山廟》等。
  • 王羲之真跡終於現身了,傳說這幅字已殉葬武則天,原來尚在人間!
    所以,王羲之的書法從此備受珍視,從梁武帝楷書,歷代帝王都在不遺餘力地搜集王羲之的真跡,甚至到了唐太宗時期,搜集的方法有些不擇手段,以至於皇宮的內府所藏王羲之法帖,有上千卷之多,也是從唐楷便開始摹刻之風,將王羲之的法帖進行雙鉤臨摹,以便流傳後世,到了宋代,《淳化閣帖》的刊行也是因為此。
  • 一代女皇武則天到底有多厲害?死後立「無字碑」,任由世人評價
    此時唐高宗李治似乎也意識到了朝廷的局勢已經不對,但是為時已晚,在這段時間內有不少的人都想聯合起來把武則天給除掉,目的是為了抵制武則天,掌握朝廷的大部分權利。此時的武則天一邊出動武力鎮壓,一邊也尋求一些佛教典籍,最終她在一本書上找到女子能夠登基為王的相關文字描述。原本在唐高宗去世之後應該繼位的是她的兒子李弘,但是這位太子體弱多病,很快就因病死了。
  • 愛美人之常情,一代女皇《武則天》容顏不老的秘訣!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誰都想青春永駐,長生不老,那怎樣才能擁有不老的容顏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一代女皇武則天她的不老容顏秘訣。武則天活到了八十二歲,是中國古代皇帝皇后中極少見的特別高壽的人。武則天的母親,楊氏,據說活到了九十二歲。其父親是軍人出身,而武則天從小就繼承了父母的長壽基因,所以從小身體素質特別好,再加上各種學習訓練,能文能舞。二、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1、不暴飲暴食。
  • 無字碑的主人——走近一代女皇武則天
    可當回頭看到背後那塊無字碑時,頓覺自己是那樣地渺小。慕津鋒這塊石碑已在這裡靜靜地矗立了一千三百一十五年。歷史的風雲不知翻過了多少頁,可這塊碑和它的主人卻被後世深深銘記。它的主人是那樣的傳奇,真可謂「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誰可與之爭鋒。這塊碑的主人就是中國歷史唯一的女主:則天大帝。
  • 王羲之唯一傳世書法真跡:寫62個字,被日本視為國寶1300年
    王羲之的書法作品非常多,草書、行書、楷書他都有涉獵,書法技藝精湛,令人嘆為觀止。王羲之早年曾跟衛夫人學習書法,後來又辦了一批獨立的學校。他的作品有《姨母帖》、《橘帖》、《快雪時晴帖》,還有《黃庭經》、《曹娥碑》,以及著名的《蘭亭集序》等,其中《蘭亭集序》可以說是王羲之最廣為人知的作品,雖然只是草稿,卻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
  • 王羲之唯一真跡出土,這字差點陪葬武則天,被譽為「法書第一」!
    很多人學習王羲之不得法的原因就是沒有真跡作為參考,掌握不了其筆法規律,所以出現了千人千面的筆法問題,這是當代書法界面臨的重要問題。而王羲之真的沒有傳世墨跡麼?其實是有的!《萬歲通天帖》王羲之有一件真跡終於問世!險些陪葬武則天,這幅字被譽為「天下法書第一」!這就是著名的《萬歲通天帖》。
  • 武則天為什麼要立無字碑?無字碑背後代表的含義是什麼?
    而到了武皇自己,卻未曾留下隻言片語,只有冷冰冰的透著歷史厚重的高碑矗立,而正是無字,因為它的神秘性,引得更多人去猜測,去觀看這塊無字碑。2.那麼武曌為什麼要去立這座空白碑呢?其實坊間有三個推測。3.為什麼後人要給武曌立一個無字碑呢?其實,按照中國古代的陵寢傳統來說,他們覺得皇帝的功勞太大了,一生功績加身,根本沒法用簡簡單單的一篇文字說出來,所以,之前帝王的陵寢前時向來不立碑的,所以也沒有什麼有字碑,無字碑,所以當帝王的無字碑和有字碑出現在人們眼中時,這就是個稀罕物,更加得到人們的關注。
  • 悠悠千載,無字碑歌!一代女皇武則天的是非功過
    和太子李治關係曖昧,最後藉助高宗李治重返後宮,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不惜殺害自己的親生女兒,嫁禍給王皇后;從二聖臨朝到獨攬大權,為了稱帝,將反對她的李唐皇室屠殺殆盡……滅亡高句(gou)麗,建立都督府、都護府等都應該出自武則天的決策;武則天對朝鮮半島的政策,不僅是恢復漢代的領土,而且還要進一步控制整個朝鮮半島,不再有威脅唐帝國統治的勢力存在。
  • 一代女皇武則天,生前有功有過,為何為自己留下無字碑
    武則天畫像武則天垂簾聽政,旁人認為她要奪權武則天作為皇后時,就參與垂簾聽政,而在帝王去世之後,她又以太后的身份繼續參與朝廷政務年輕時期的武則天武則天立無字碑,是非後人來說《資治通鑑》:壬寅,可以說,武則天的一生是非常精彩的,也是非常離奇的,但是一直都存在一個謎底,就是武則天為自己修了一座墓,卻沒有寫自己的名字,是一個無字碑,古代人比較迷信,在世的時候就會為自己修建陵墓,為了死後能有安身之所,但武則天在修建陵墓的時候卻沒有提名,為什麼她沒有在碑上刻下自己的豐功偉績或者是自己的名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