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肉該怎麼吃?吃多少最好?來,收好這份健康吃肉指南!

2020-12-17 澎湃新聞

說道硬菜主角

第一個閃過腦海的是不是

烤肉、牛排、燒雞、陳皮骨、滷鵝、紅燒肉

......

上周六

小編給您送上了好好吃肉的理由

那麼

肉該怎麼吃?吃多少最好?

小編這就給您帶來

健康吃肉指南

到底該吃多少肉?

參照《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各年齡段人群的適宜攝入量見表2。成人平均每天宜攝入畜禽肉40-75g,水產品40-75g,這個重量不包括骨頭,肥肉,皮,刺等,只包括純瘦肉。

不同人群

動物性食物建議攝入量(g/d)

「40-75g」,這個肉量其實還蠻少的,約為一個中等身材成年女性的掌心大小。日常飲食中應當如何把好適量攝入關?

1

控制總量,分散食用

每周水產品和畜禽肉總量成人不超過1kg, 應將這些食物分散在每天各餐中,避免集中食用,最好每餐可見到肉。不要求每天各類動物性食物樣樣齊全,但每天最好不應少於2類。

2

切小塊烹製

在烹製肉類時,可將大塊肉材切成小塊後再烹飪,以便食用者主動掌握攝入量。肉可切成片或絲烹飪,少做大排、紅燒肉、紅燒雞腿等。烹製成的大塊畜禽肉或魚,吃前最好分成小塊再供食用。小份量是食物多樣和控制總量的好辦法。

終於降到三級響應的廣州,愛吃的街坊們免不了「報復性吃吃吃」。如果聚餐這一天肉吃超量了也不用太過擔心,可在接下來幾天減少肉量,多吃其他食材,雨露均沾,才能健康長久。

值得注意的是,對於嚴重肝腎功能不全、痛風等患者要嚴格限制肉類的攝入。而減肥人群為了增加機體代謝率可適當增加肉的攝入量,具體應當諮詢您的健康管理醫生。

魚、畜、禽肉和煙燻肉

與人體健康的關係

該吃哪些肉?

種類挑選原則

從肉的種類上來說,四條腿的(如豬牛羊等畜肉)不如兩條腿的(如雞鴨鵝等禽肉),兩條腿的不如沒腿的(魚等水產品類)。

畜肉 因所含的肌紅蛋白較多,烹飪之前呈現紅色,被稱為紅肉。優點是富含吸收利用率高的血紅色鐵和其他礦物質。缺點是脂肪含量高且以飽和脂肪為主,相比白肉更容易增加體內炎症,過量攝入可增加2型糖尿病和結直腸癌等的發病風險。

禽肉 脂肪含量相對較低,脂肪酸組成優於畜肉,只要不過量食用,一般不會增加慢病風險。

魚類 除含有較多優質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外,還含有較多的n-3系列多不飽和脂肪酸,有些還富含EPA、DHA,能很好預防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發生。

對於男性來講,吃肉建議優先選擇魚和禽肉等白肉。對於女性來講,吃肉建議紅白搭配,因為紅肉可以補鐵,女性會因為月經損失一些鐵元素,吃紅肉可以幫助避免貧血閉經等問題。

部位挑選原則

健康吃肉還有重要的一步就是挑選脂肪含量較低的部位。

那怎麼判斷肉裡的脂肪多不多呢?

可根據肉的質地進行判斷,凡是味香的,柔嫩的,汁多的,都是高脂肪肉類。凡是不香的、發柴的,汁少的都是低脂肪肉類。

如五花肉、排骨、牛腩、雞翅、烤鴨、肥牛、肥羊等美味就是因為他們的脂肪含量高。相較而言,質地柴的雞胸肉,質地嫩但沒有滋味的裡脊肉,沒有香氣的兔子肉就都是低脂肪肉的代表。

適量食用動物內臟

常見的動物內臟有肝、腎、心和血等,這些內臟食物中含有豐富的脂溶性維生素、B族維生素、鐵、硒和鋅等,適量攝入,可彌補日常飲食的不足,建議每月食用動物內臟2-3次,每次25g左右。

少吃煙燻和醃製肉製品

煙燻和醃製肉製品是我國居民自古以來保存食物的方法,在製作的過程中也賦予了食物特殊的風味。但是這些加工方法不僅使用了較多的食鹽,同時也存在一些食品安全問題,如燻制食品的燻煙含有200多種化合物,有些已證明有致癌作用,長期食用對人體健康帶來風險,應當儘量少吃。

如何烹調肉更健康?

多蒸煮,少烤炸

肉類在烤或油炸時,不僅營養損失大,而且熱量也升高很多。此外,由於溫度較高,可使營養素遭受破壞,如果方法掌握不當,容易產生一些致癌化合物汙染食物。因此,蒸、白灼、水煮、少油煎會比炸、醃、燻、滷更健康。具體來說,可以把紅燒魚換成清蒸魚,把糖醋小排換成燉煮肉塊等。

湯要喝,肉要吃

一碗暖暖的雞湯,鮮在嘴裡,愛在心裡。但從下表我們可以看到,傳說中超級滋補的雞湯所含有的營養素主要為鈉,以及相對較高的脂肪。因此,喝湯棄肉的做法不可取,好好把肉吃下去才對得起飛漲的肉價。要嫌湯肉不夠美味,可將其二次回爐煸炒上漿,既可增加口感,又可減少營養丟失。

瓦罐雞湯與肉的

營養素含量比較(每100g)

總之,肉類是很好的蛋白質來源,只要選對肉的種類、部位、份量和烹飪方法,不僅能過足嘴癮,還能讓你健康享瘦。當然,肉類不是蛋白質唯一來源,牛奶、雞蛋、大豆等也是良好來源,吃素人群宜從這些食品中選擇。

【敲黑板·劃重點】

成人推薦攝入量:畜禽肉40-75g/d,水產品40-75g/d;

種類選擇:優先選擇魚和禽肉,適量選擇畜肉,少吃煙燻、醃製肉,不宜食用野生動物;

部位選擇:優先選擇雞胸、裡脊等低脂肪肉,較少選擇五花、牛腩、雞翅、肥牛、排骨等柔嫩味香的高脂肪肉;

烹飪:多蒸煮,少烤炸,生熟分開,煮熟煮透。

文章來源 | 南醫健康管理科惠僑貴賓部

撰稿 | 健康管理科 林錦彥

原標題:《【科普】肉該怎麼吃?吃多少最好?來,收好這份健康吃肉指南!》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大年初二】春節健康不打烊!這份《假日健康指南》趕緊收好
    無論天氣有多冷,過年回家一件薄外套+一條牛仔褲誓要做街上最靚的仔.春節是團聚的時刻,無論是和家人還是親朋好友聚在一起享受美食是自然少不了的,而有不少人也在這期間貢獻了一大波「食不規律」的錯誤示範,大致可歸結為以下幾大流派:暴飲暴食派——飯前零食、瓜子、水果、糖果填肚子,飯點雞、鴨、魚、肉、
  • 哪些食物不能吃?零食怎麼吃才健康?家長們收好這份飲食安全小貼士
    哪些食物不能吃?零食怎麼吃才健康?家長們收好這份飲食安全小貼士 2020-10-26 17: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吃不下紅燒肉也得吃?孕期到底如何健康吃肉?
    可是,孕婦就得總吃大魚大肉嗎?不想吃也得強吃?孕期到底應該吃多少肉?如何健康吃肉?今天我們來聊聊孕期如何健康吃肉。01為什麼要吃肉?有的人基本沒有明顯反應,該怎麼吃就怎麼吃;有些人會對某些食物或者味道感覺噁心,吃不下,嚴重的會孕吐;有的人持續時間比較短,孕初期1-2個月就不會有反應了;但有些孕婦可能會持續整個孕期。我們的奧運冠軍何雯娜就對油煙味道比較敏感,對油膩比較難接受,不太想吃肉,婆婆做的五花肉自然不是很想吃,尤其是比較肥的皮。
  • 哪種肉吃著更健康?
    但也有觀點認為肉是「萬病之源」總有人把肥胖、皮膚差歸罪於吃肉……今天我們就一起談談吃哪種肉更健康?不同的肉類適合哪些人群食用呢?吃蔬菜能為人體補充水分、纖維素、無機鹽及維生素等,但保持健康的體魄光靠這些是不夠的。蛋白質是生命的物質基礎,生長、發育、繁殖、組織癒合都離不開蛋白質,能為機體提供蛋白質的主要就是肉、蛋、奶。豆製品也富含蛋白質,但卻不能完全替代肉類,因為豆製品中的是植物蛋白,動物蛋白胺基酸組成更接近人體組織蛋白。所以……還是乖乖吃肉吧!
  • 教科書級別的吃肉指南!想要吃肉吃到爽,是要靠腦子的
    就在我擼肉正嗨的時候,一旁瀕臨肥胖的程序猿小哥哥粗線了,他盯著我手裡的肉流下了垂涎的口水向我發難:你一個堂堂營養師,不知道吃肉是要有節制的嗎?哼,想當初膳食指南2016版我可是倒背如流,我怎麼會不知道肉不是吃得越多越好,吃肉有好有壞?
  • 健康減肥吃多少肉?19張圖片,一看就知道
    可是肉如果吃的太多,又會轉化成脂肪堆積起來,沒準減不了肥,另外還會增加肝腎負擔。 那要健康減肥,吃多少肉合適呢? 研究顯示,20%≤蛋白的供能比<30%時,不僅有利於減重,還有利於控制減肥後的體重反彈,也不至於增加肝腎負擔。
  • 收好這份洗髮水選購指南,讓你不再談「矽」色變!
    收好這份洗髮水選購指南,讓你不再談「矽」色變!市面上五花八門的洗髮產品,該如何選擇?越來越多的洗髮產品打上「無矽油」標籤,洗髮水中的「矽油」到底有什麼用?不含矽油的洗髮水真的更健康嗎?
  • 健康丨少吃這3種肉,再便宜也別買!這樣吃肉更健康
    俗話說「五畜為益」,適當吃肉能獲取人體所需的各種營養素,如蛋白質、維生素、微量元素等,還能進一步增強身體素質,提高抵抗力。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顯示,畜禽肉每日攝入量為40克~75克。我們幾乎每天都要吃肉,但是,吃肉也有誤區與原則,你真的會吃嗎?
  • 誰說年齡大就要少吃肉?醫生呼籲:2種肉不該忌口,吃太少也不行
    老年人吸收蛋白質的能力較低,本來就蛋白質不足,如果還不吃肉身體就會變得虛弱、沒力氣,嚴重的會肌肉萎縮、貧血、消瘦,抵抗力和免疫力也會跟著下降,增加患病風險。老年人應該怎麼吃肉呢?我們建議老年人低脂低鹽飲食,但是不能光吃菜不吃肉,體內膽固醇過低也會給身體帶來一定影響,所以每天一定要吃肉。
  • 減肥不吃肉?怪不得你的減肥遲遲不成功!吃肉減肥做到這4點就夠了!
    可事實上,吃肉和長肉可不是一回事兒,而且,吃對肉,吃好肉,還能讓你的減肥更順利!基礎代謝率是人們每天熱量消耗的主力軍,能佔到60%-70%,想要提高基礎代謝率,肌肉量就至關重要了,肌肉量越高,基礎代謝率也就越高。而肉類中豐富的動物蛋白,相對於植物蛋白而言,更易於被人體吸收利用,是人體合成和修復肌肉的重要原料。
  • 減肥能吃餃子/湯圓嗎?收好這份飲食指南
    今天,一定要和愛的人熱乎乎的吃頓餃子,這才叫幸福。冬至,北方人習慣性的吃餃子,而南方人在這一天則是吃湯圓。在後臺,有粉絲給小邁留言說,今天冬至啊,我正在減肥,能吃餃子或者湯圓嗎,它會不會破壞掉我的減肥計劃啊。針對這個問題,小邁就跟大家科普一下。餃子,原名「嬌耳」。是我國醫聖張仲景首先發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了。是深受中國人民喜愛的傳統特色食品,又稱水餃。
  • 收好這份護眼指南!一起為EYE行動!
    收好這份護眼指南!一起為EYE行動!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是溝通的橋梁一雙明眸能帶著我們去看美麗的風景遨遊在七彩的世界裡6月6日,是第25個全國「愛眼日」今年活動的主題是「視覺2020 關注普遍的眼健康
  • 愛吃肉≠會吃肉,這份健康吃肉指南請查收!
    但在你吃肉之前,這份健康吃肉指南你一定要看哦。豬肉骨細、筋少、肉多,纖維細軟、結締組織少,肌肉組織中含有較多的肌間脂肪,經過烹調後肉味特別鮮美。食用豬肉是人體獲得脂肪和熱量的重要途徑之一,它可以為人們提供充足的營養。五花肉口感香滑,入口即化,柔嫩多汁,久煮不柴。豬裡脊是豬肉中最細膩的瘦肉,低熱量、高蛋白。豬排骨肉較厚,帶有白色軟骨,吃起來香滑多汁。脆嫩可口。
  • 肉和湯到底哪個更營養?健康吃肉避開三大誤區
    特別是一些人覺得吃肉會升高膽固醇,對身體不好,所以喝湯滋補對身體更好。那麼,肉和湯到底哪個更營養?關於吃肉和喝湯的那些誤區,我們應該如何避開?吃肉會升高膽固醇?未必很多人不敢吃肉的原因是:害怕膽固醇攝入過多。
  • 減肥也能吃肉!這3種肉放心吃,瘦身效果看得見
    不少胖友都有這麼一種共識,我長胖,都是因為吃多了肉,都是肉的錯,只要不吃肉我就不會胖了!所以很多胖友減肥時,就專注吃「草」,任憑肉的滋味有多棒,香味有多誘人,都絕不動搖!圖片來源於網絡所以說,肉的好處這麼多,怎麼能不吃呢?關鍵就在於,在減肥期間,吃什麼肉合適,如何吃肉,才能變瘦。
  • 減肥不僅要吃肉,而且要吃好肉,你吃對了嗎?
    大家對於肉都有一個普遍的誤區,那就是減肥期間一定不能吃肉 。有這個想法的人會想:「我既然要減肉,怎麼能吃太多的肉呢?」於是這類人每天只吃大量的水煮青菜,基本不攝入肉。但是,肉在減肥中其實有很重要的作用。
  • 這份健康食肉指南請籤收→
    我有能溶於水的含氮浸出物,使湯汁具有鮮味,難以拒絕~除了美味之外,我可是能提供人體必需的優質蛋白、礦物質和維生素,只不過需要各種消化酶分解來配合,才能夠被身體很好地吸收。如果攝入過多或者飲食不規律,那麼消化分泌的節律就會被打亂,怎麼吃就非常有講究了!
  • 健身只能吃雞胸肉?這份吃肉的知識務必收好!
    蔬菜最好也是水煮的,加一點橄欖油就可以了。豬肉、羊肉這樣高脂肪的肉千萬不要吃!  」  那麼就有人問了,如果牛肉和雞肉並不比豬肉好多少,那為什麼美國人不吃豬肉呢?事實上,在美國人的祖先歐洲人的飲食中,豬肉就一直比較少,這種現象是歐洲的地域文化導致的。
  • 9種肉最好別吃或少吃!其中包括雞皮鴨脖和魚頭
    但是你知道麼,吃肉也是有禁忌的,有些部位的肉就是不能吃,有些最好要少吃。肉吃不對,雖然沒砒霜毒,不過危害也不小!1. 畜三腺——不吃不要食用豬、牛、羊等動物身上的甲狀腺、腎上腺、病變淋巴腺。比如雞屁股,那裡有「尾脂腺」」和「腔上囊」,尾脂腺會對肉的品質產生汙染,腔上囊則是淋巴器官,包含大量沒有來及分解的病原體、代謝廢物等,即使高溫烹飪,一些病菌也可能不會被殺死。4.
  • 餐桌上最常見的肉竟被列為致癌物!這份吃肉指南要收好~
    紅肉到底是使人致癌還是有益健康?還能放心吃肉嗎?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致癌物清單中,紅肉榜上有名。需要注意的是,對於2A類致癌物的定義是:對人類致癌性證據有限,對實驗動物致癌性證據充足。沒有全然不好的食物,只有不恰當的膳食結構和食用方法。那我們該如何健康吃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