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購房者選擇法拍房最關鍵的原因就是法拍房價格低,一般情況下,一拍價格是市場價的70%-80%。
但往往最後成交價卻大於市場價。
例如,阿里平臺一個標的物,評估價3758500元,但最後成交價卻是5040000元!足足高了1281500元!
為什麼會出現成交價大於評估價?有以下幾個方面原因:
1、拍賣時買家的心態
當有2個以上的買家,資金充足,又特別想要這套房子時,就容易出現輪流抬價,最終以高於市場價的價格完成競拍。就像上圖中的案例,有13人競拍,輪番競價,最後成交價大於評估價,也在意料之中。
2、稀有價值和特殊性
由於法拍房的特殊性,經常有一些市場上見不到的標的出現。
比如杭州的獨棟別墅,不少人惦記著成為這裡的業主,可惜平時幾乎沒有二手房流出,此時出了一套法拍房,那麼這些有意向的人必然是輪流抬價,直到一方勝出。
所以一般只要是稀有的,市場上看不到的,就容易拍賣出高價。
不僅僅是豪宅,地理位置上很有價值的商鋪、寫字樓等也經常存在著市場孤品的情況,既然是孤品,而且是有用的孤品,那麼必然受到青睞。
3、潛在價值
這一點比較好理解,就是買家看好被執行拍賣房產所處的位置的經濟發展潛力。
法院對法拍房價值的評估由銀行完成,而這個評估值反饋的是當前價值,假如多個參拍人都認為這地段大有可為的話,那麼就會出現相互競價到高於市場價的情況。
4、被執行人原因
本人委託其他人在出手,不惜悔拍也要將房拿下,只是為了推延時間,防止房子被其它人競拍走。
有在網上看到這種例子,被執行人連續幾次將房子拍下後悔拍,最後悔拍的保證金都夠償還債務了,被執行人實際上只損失了拍賣手續費,最後錢還是回到自己手上。
房子被拍賣到悔拍,再上架拍賣,有幾個月的時間差,被執行人在這段時間內湊夠了資金,避免了房產被拍賣。
法拍房拍賣,有上述任意因素,出現成交價大於評估價,也就不足為奇了。
關於法拍房,有任何疑問,您都可以留言,或關注知乎號「矩陣資產平臺」,了解更多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