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客戶端北京5月18日電(記者 上官雲)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為了慶祝這個日子,博物館們紛紛放出大招:辦講座、辦展覽,還有「博物館之夜」……吸引觀眾走進這個重要的文化傳播場所。
其中,引人注目的還有花式賣萌的各種文創產品。手機殼、膠帶、冰箱貼、手工皂……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從家居擺件到衣服飾品,幾乎無一不包。
資料圖:第25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上,故宮展出的紫禁萌犬手工皂。 任思雨 攝
生活小物的儀式感
都說生活需要儀式感,各大博物館相繼推出了各種家居小物。陝西歷史博物館有炫酷的零錢包,上面有唐代女子造型。另外,還有小而精緻的眼鏡盒。
夏天熱?沒關係,故宮有「朕亦甚想你」摺扇以及各種花色的團扇,徐徐送清涼。
精緻的扇子。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文創旗艦店網頁截圖
想過保溫杯也能出文創嗎?答案是肯定的。國家博物館有一款杯子,以清朝畫作《芙蓉雙鷺圖》為設計靈感,取名芙蓉雙鷺保溫杯,大受好評。
好看的杯子。圖片來源:中國國家博物館旗艦店網頁截圖
怎可一日不讀書?蘇州博物館、上海博物館、國家博物館等都有造型各異的書籤,雅萌兼備。比如,故宮有「千裡江山」等一系列書籤,甘肅省博物館有充滿設計感的「馬踏飛燕」系列書籤。
現代人壓力大,容易失眠,博物館想到了。上海博物館及時出了一款睡眠眼罩,上頭「晝眠夕寐」四個滿滿藝術感的大字,來源於宋徽宗所書千字文卷。
睡眠眼罩。圖片來源:上海博物館旗艦店網頁截圖
河北博物院也坐不住了,推出了「孩兒垂釣薰香盤」「漢代絹紋針線包」等一系列好玩的文創。
花樣百出的服飾
飾品類的文創花樣極多。打開幾家博物館在電商平臺的文創店,隨便一搜便看花了眼,絲巾、項鍊、耳環……那都是基本操作。
在這方面,故宮有「錦福綿長」系列手繩,靈感來自於海水江崖紋,簡單大方;同時十分體貼地設計了「角樓領帶」。此外,還順便出了一款「神來運旺」棒球帽,圖案靈感來自一對故宮藏武門神。
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文創旗艦店網頁截圖
文創迷們躲過了棒球帽,卻沒躲過小巧的香囊。上海博物館推出了一款香囊,是傳統的抽繩荷包式樣,印染圖案取自董其昌燕吳八經圖冊,雅致秀氣。
陝西歷史博物館則有「唐·葡萄花鳥紋香囊」,裡邊有陀螺儀的技術,十分精緻。
衣著美,妝容也要美。故宮先後推出過香氛、手工皂、口紅和各種系列的眼影,一度廣受歡迎。據說,湖南省博物館還推出了「馬王堆養生香薰皂」。
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出行必備:這種行李牌你有嗎?
文創產品只簡單推出筆記本、鑰匙扣、手機殼?這可不是它們風格。為了文創迷們出行便利,博物館們簡直操碎了心。
出門旅行,東西沒處放?博物館早就考慮到了。故宮有「神來運旺」旅行收納包,也有「喜福連綿」晴雨傘,遮光還順便防止紫外線。
有趣的行李牌。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文創旗艦店網頁截圖
故宮的行李牌好看,是許多文創迷的共識。比如「洪蝠齊天」行李牌,辨識度高,靈感來源的文物是故宮博物院藏清乾隆鬥彩勾蓮紋「壽」字葫蘆瓶,還用梅花裝飾蝙蝠翼。
不過「剁手」需謹慎,據說因為太好看了,容易丟……
美食類:文物餅乾了解一下
「民以食為天」,博物館們很快注意到美食圈,徹底開啟了「舌尖上的國寶」之旅。故宮不僅有特色月餅,還有「朕的心意」火鍋,一時間供不應求。
中國國家博物館也發布了文創產品——棒棒糖,其中一款靈感來自青花瓷,其他三款來自粉彩瓷。
國博棒棒糖。圖片來源:國家博物館微博截圖
陝西歷史博物館的葡萄花鳥紋香囊曲奇餅乾、杜虎符巧克力,蘇州博物館的秘色蓮花曲奇餅乾等則著實吸引了一波粉絲。
廣東省博物館不甘落後,推出了幾款「蛋糕」文創,包括「粵藏」、 「粵光寶盒」以及「風尚」,製作無一不是花盡心思。
比如,每一層夾心都要使用特定的模具來製作,做好後要冷凍定型,最後在蛋糕外層噴塗,畫出廣東省博物館的logo……
圖片來源:廣東省博物館微博截圖
當然,在董其昌書畫藝術大展舉辦期間,來上海博物館的二樓茶室,喝一杯根據董其昌畫風拉花的咖啡或特製的茶,再配一小碟「玄賞」米糕和山水綠豆糕,無比愜意。
觀眾們不禁感嘆,原來博物館文創也可以「很好吃」。
這些文創產品為啥受歡迎?
其實,深究這些文創產品能火的原因,無非是以下幾個:有新意、接地氣,同時和傳統文化元素結合,既實用又好看,符合人們的心理預期。
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人們對文化的需求也越來越多。國內各大博物館收藏著眾多珍貴文物,每一件文物背後,都有厚重的歷史與文化;有太多的中國人,希望通過博物館來了解中華文明豐厚的內涵。文創產品,恰恰是一個不錯的結合點。
從膠帶、朝珠耳機、「御前侍衛」手機支架,再到絲巾、帆布包、雨傘、蛋糕餅乾……中國博物館的文創之旅,正在越走越好。
所以,你準備入手哪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