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波博物館文創有毒!錢包快捂不住了……

2021-01-16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5月18日電(記者 上官雲)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為了慶祝這個日子,博物館們紛紛放出大招:辦講座、辦展覽,還有「博物館之夜」……吸引觀眾走進這個重要的文化傳播場所。

其中,引人注目的還有花式賣萌的各種文創產品。手機殼、膠帶、冰箱貼、手工皂……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從家居擺件到衣服飾品,幾乎無一不包。

資料圖:第25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上,故宮展出的紫禁萌犬手工皂。 任思雨 攝

生活小物的儀式感

都說生活需要儀式感,各大博物館相繼推出了各種家居小物。陝西歷史博物館有炫酷的零錢包,上面有唐代女子造型。另外,還有小而精緻的眼鏡盒。

夏天熱?沒關係,故宮有「朕亦甚想你」摺扇以及各種花色的團扇,徐徐送清涼。

精緻的扇子。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文創旗艦店網頁截圖

想過保溫杯也能出文創嗎?答案是肯定的。國家博物館有一款杯子,以清朝畫作《芙蓉雙鷺圖》為設計靈感,取名芙蓉雙鷺保溫杯,大受好評。

好看的杯子。圖片來源:中國國家博物館旗艦店網頁截圖

怎可一日不讀書?蘇州博物館、上海博物館、國家博物館等都有造型各異的書籤,雅萌兼備。比如,故宮有「千裡江山」等一系列書籤,甘肅省博物館有充滿設計感的「馬踏飛燕」系列書籤。

現代人壓力大,容易失眠,博物館想到了。上海博物館及時出了一款睡眠眼罩,上頭「晝眠夕寐」四個滿滿藝術感的大字,來源於宋徽宗所書千字文卷。

睡眠眼罩。圖片來源:上海博物館旗艦店網頁截圖

河北博物院也坐不住了,推出了「孩兒垂釣薰香盤」「漢代絹紋針線包」等一系列好玩的文創。

花樣百出的服飾

飾品類的文創花樣極多。打開幾家博物館在電商平臺的文創店,隨便一搜便看花了眼,絲巾、項鍊、耳環……那都是基本操作。

在這方面,故宮有「錦福綿長」系列手繩,靈感來自於海水江崖紋,簡單大方;同時十分體貼地設計了「角樓領帶」。此外,還順便出了一款「神來運旺」棒球帽,圖案靈感來自一對故宮藏武門神。

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文創旗艦店網頁截圖

文創迷們躲過了棒球帽,卻沒躲過小巧的香囊。上海博物館推出了一款香囊,是傳統的抽繩荷包式樣,印染圖案取自董其昌燕吳八經圖冊,雅致秀氣。

陝西歷史博物館則有「唐·葡萄花鳥紋香囊」,裡邊有陀螺儀的技術,十分精緻。

衣著美,妝容也要美。故宮先後推出過香氛、手工皂、口紅和各種系列的眼影,一度廣受歡迎。據說,湖南省博物館還推出了「馬王堆養生香薰皂」。

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出行必備:這種行李牌你有嗎?

文創產品只簡單推出筆記本、鑰匙扣、手機殼?這可不是它們風格。為了文創迷們出行便利,博物館們簡直操碎了心。

出門旅行,東西沒處放?博物館早就考慮到了。故宮有「神來運旺」旅行收納包,也有「喜福連綿」晴雨傘,遮光還順便防止紫外線。

有趣的行李牌。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文創旗艦店網頁截圖

故宮的行李牌好看,是許多文創迷的共識。比如「洪蝠齊天」行李牌,辨識度高,靈感來源的文物是故宮博物院藏清乾隆鬥彩勾蓮紋「壽」字葫蘆瓶,還用梅花裝飾蝙蝠翼。

不過「剁手」需謹慎,據說因為太好看了,容易丟……

美食類:文物餅乾了解一下

「民以食為天」,博物館們很快注意到美食圈,徹底開啟了「舌尖上的國寶」之旅。故宮不僅有特色月餅,還有「朕的心意」火鍋,一時間供不應求。

中國國家博物館也發布了文創產品——棒棒糖,其中一款靈感來自青花瓷,其他三款來自粉彩瓷。

國博棒棒糖。圖片來源:國家博物館微博截圖

陝西歷史博物館的葡萄花鳥紋香囊曲奇餅乾、杜虎符巧克力,蘇州博物館的秘色蓮花曲奇餅乾等則著實吸引了一波粉絲。

廣東省博物館不甘落後,推出了幾款「蛋糕」文創,包括「粵藏」、 「粵光寶盒」以及「風尚」,製作無一不是花盡心思。

比如,每一層夾心都要使用特定的模具來製作,做好後要冷凍定型,最後在蛋糕外層噴塗,畫出廣東省博物館的logo……

圖片來源:廣東省博物館微博截圖

當然,在董其昌書畫藝術大展舉辦期間,來上海博物館的二樓茶室,喝一杯根據董其昌畫風拉花的咖啡或特製的茶,再配一小碟「玄賞」米糕和山水綠豆糕,無比愜意。

觀眾們不禁感嘆,原來博物館文創也可以「很好吃」。

這些文創產品為啥受歡迎?

其實,深究這些文創產品能火的原因,無非是以下幾個:有新意、接地氣,同時和傳統文化元素結合,既實用又好看,符合人們的心理預期。

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人們對文化的需求也越來越多。國內各大博物館收藏著眾多珍貴文物,每一件文物背後,都有厚重的歷史與文化;有太多的中國人,希望通過博物館來了解中華文明豐厚的內涵。文創產品,恰恰是一個不錯的結合點。

從膠帶、朝珠耳機、「御前侍衛」手機支架,再到絲巾、帆布包、雨傘、蛋糕餅乾……中國博物館的文創之旅,正在越走越好。

所以,你準備入手哪款?(完)

相關焦點

  • 我的錢包都捂不住了
    於是,走在聯名浪潮前列的三草兩木最近又「搞事情」,和大家最喜愛的迪士尼跨界聯名,帶來自家王牌產品,真是想辦法掏空我們的錢包!能不能掏空我們的錢包?我們往下了解。其包裝可謂是既美觀,又具有紀念性意義,光衝這顏值,我的錢包就快捂不住了!
  • 看看這些博物館的文創產品
    逛博物館時,總能碰見一些文創產品,讓我們忍不住要買買買!這往往要歸功於那些腦袋「有毒」的文創設計師們!
  • 資生堂,旗下品牌,快捂好錢包
    資生堂的美妝帝國,錢包捂不住啦!
  • 博物館文創的「故宮經驗」
    首先,文創工作是博物館整體工作的一部分,配合展覽,服務觀眾,以藏品研究為基礎,以文化宣傳和教育為目的。文化產業同仁,往往集中關注博物館文創問題,但文創不是孤立存在的事物。展覽火起來,具有廣泛影響力和關注度,配合展覽的主題化、系列化文創,才受到熱烈歡迎。展覽結束後,主題文創也一直熱銷,具備了長久的生命力。因此,文創往往是博物館綜合實力和影響力的表現形式之一,體現了博物館各環節工作的配合度。如果一家博物館藏品匱乏,科研力量不足,展覽反響平淡,文創也很難一枝獨秀,有大的發展。
  • 千萬要捂緊自己的錢包哈哈
    這可能是耳飾,首飾控的天堂了吧耳環,項鍊,裝飾品應有盡有,款式多到挑花眼,認真的說,如果你帶你女朋友過來,千萬要捂緊自己的錢包哈哈雖然很多同款在淘寶上也有看到,這裡的價格也是淘寶的好幾倍,不過進去了還是控制不住自己蠢蠢欲動的心,咔咔咔,幾百大洋就不見了
  • 博物館文創可雙軌推進
    這不僅是要求文博界要開展文創工作,而且要利用館藏資源帶動文創產業的發展。也就是說,文博行業有責任作為領軍者走在文創產業的最前沿。近年,各級文化文物部門及各級博物館等相關單位,為發展文創投入了不少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故宮等的文創已卓有成效,但多數博物館尤其是中小館在文創方面舉步維艱。
  • 博物館文創,如何「牽手」數位化
    近年來,故宮頻頻發力,藉助數位技術手段,打破傳統文創形態和模式,「故宮」這一文化IP日益活起來、火起來。 如今,依託館藏資源,開發集審美、文化和實用價值為一體的文創產品,已經成為許多博物館的共同選擇。開發文創產品,讓博物館將優質內容生產放到了與收藏和展覽同等重要的位置,將文化資源激活轉化為可開發資源。數位化趨勢無疑加快了這一過程的速度和效率。
  • 博物館的文創自動售賣——以北京汽車博物館為例
    目前大多數博物館更著力於文創產品的設計與開發,而忽視了人們選購文創產品時的體驗。讓觀眾在博物館觀展後,能看到更好的文化展示窗口,甚至在消費環節也能更輕鬆方便,文創自動售賣機應運而生。  近年來,很多博物館中都出現了銷售特色文創產品的自動售賣機。自動售賣機擁有佔地面積小、移動方便、節省人工成本等優勢,可以讓遊客通過手機等移動終端,自主購買文創產品,並通過後臺大數據進行精準的運營管理。
  • 博物館文創:不只是錦上添花
    講述人:上海博物館副館長 李 峰  不少人以為,博物館發展文創是件錦上添花的事,有則更好,沒有也無妨。其實,作為推動館藏資源與普通大眾有機連接的紐帶,文創早已成了博物館的一項核心工作。博物館擁有豐沛而深厚的文化底蘊,只有通過文化產品、文創活動和文化服務充分盤活這些資源,才能讓博物館迸發出更強勁、更蓬勃的生命力。  時間回溯到60多年前,那時全國文創產業還是一片荒漠。1958年,上海博物館成立了文物修復複製工場,集聚了一批手藝精湛的技藝大師,致力於青銅、陶器、書畫複製技藝的傳承和產銷工作。
  • 陝西歷史博物館的網紅文創超萌!
    陝西歷史博物館的網紅文創超萌! 還記得那個從 陝西歷史博物館的親閨女 網紅「唐妞」嗎 12月25日
  • 安陽博物館:文創讓文物「活」起來
    ▲安陽博物館文創產品三司茶器觥和商罍杯安陽博物館:文創讓文物「活」起來記者 張璐 文/圖隨著國際、國內對文化產業的日趨重視,從2013年開始,安陽博物館著手文創產品的開發和利用。通過7年的探索與努力,該館文創產品開發工作從起步日漸走向成熟。「我們剛開始做文創產品時,可用的經費比較少,所以開發的種類比較單一,是對博物館文創產業的初步探索。」說起剛開始接觸文創產品時,安陽博物館文創產品負責人回憶道。
  • 文創大咖談|殷九龍:讓博物館文創真正走進生活
    四川在線記者 薛維睿 攝影 向宇在中國,博物館文創正在進入2.0階段,圍繞博物館IP進行文創開發,已經成為當下「博物館熱」的重要一環。今年12月,「這禮是成都」2020成都博物館文創設計大賽啟動,通過把「文物IP」與「設計」嫁接,讓文物真正「活起來」,將成都文化更好地傳承下去。作為2020成都博物館文創設計大賽的評委,殷九龍認為博物館文創最重要的方向在於走進大眾生活,只有走進生活的文創才能吸引更多的人關注文化,關注文化背後的城市與歷史。
  • 博物館文創 2.0 時代,「博物館+」的無限可能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國外博物館在文創產品創意、設計、生產、銷售、售後等方面都已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文創產品的銷售收入已佔博物館收入很大一比例。我國的博物館文創產業起步比較晚,大部分博物館都還處於嘗試摸索階段,只有國家博物館和北京故宮博物院為代表的個別博物館率先邁入了博物館文創 2.0 時代。這兩家博物館借著網際網路 IP 熱潮,積極試水「網際網路+博物館」模式。
  • 博物館文創,如何「牽手」數位化(新語)
    近年來,故宮頻頻發力,藉助數位技術手段,打破傳統文創形態和模式,「故宮」這一文化IP日益活起來、火起來。如今,依託館藏資源,開發集審美、文化和實用價值為一體的文創產品,已經成為許多博物館的共同選擇。開發文創產品,讓博物館將優質內容生產放到了與收藏和展覽同等重要的位置,將文化資源激活轉化為可開發資源。數位化趨勢無疑加快了這一過程的速度和效率。
  • 跨界融合,博物館文創迎新未來
    以現在的標準來看,這一系列產品和當時面向國內的「工藝革新」產品,可以看做是文創的雛形。進入新世紀,隨著國際與國內經濟環境的變化,特別是國家對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和旅遊業的不斷重視,以博物館全面免費開放為標誌,人們對文化享受的需求進入高速增長期。
  • 博物館文創:響應消費需求升級的新窗口
    文創產品在生活中頻頻出現,也讓更多潛在參觀人群了解認識博物館,促進了博物館文化傳播功能的發揮;文化創意產品在社會教育目標上也發揮著重要作用,人們在駐足瀏覽和欣賞把玩文創產品的同時,歷史、工藝、審美等知識在無形中傳遞,從這個意義上說,文創商店和博物館展廳發揮著同樣的作用,成為博物館的展廳之一。
  • 北京舉辦博物館文創培訓 聚焦後疫情時代博物館文創新業態
    為進一步推進北京各文博單位文創開發工作,近日,北京市文物局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舉辦了2020北京地區博物館文創開發培訓會。據北青-北京頭條記者了解,本次培訓會以優秀博物館文創開發運營經驗分享為基礎,結合疫情常態化下博物館文創產業的新機遇及新挑戰,共議、共創、共享文博文創新思路。推進文創開發工作 開闢文創產業發展新路徑會上,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一級巡視員、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促進中心主任梅松介紹了全市文化產業情況。
  • 加入博物館文創熱潮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中國網店上線
    博物館文創生意越來越火爆。繼故宮和大英博物館之後,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中國區獨家IP授權與運營商品源文華近日宣布,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已正式入駐天貓,通過精美文創將博物館豐富館藏介紹給國內消費者。  作為中國領先文化藝術IP授權與運營企業,除了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品源文華還擁有包括大英博物館、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V&A博物館)、英國國家美術館、美國波士頓藝術博物館以及BBC Earth在內的全球頂級文化藝術IP在中國區的獨家授權與運營權。
  • 石屏雖小,石屏縣博物館的文創卻不少!
    石屏縣博物館在這裡,深耕人文,靜享山林風光,比鄰城市之貌,既有「大隱隱於市」的開闊,又有「小隱隱於野」的靜謐。 石屏縣博物館更是開發了本地元素為主的精美文創產品,讓大家真正從文創產品上領略石屏這座文創小城的魅力。
  • 濰坊博物館推出「板橋送福」文創糕點
    近來,博物館文創熱持續升溫,藝術類文創產品越來越受市民喜愛。端午節來臨之際,濰坊市博物館送出了可以吃的文化大餐——「板橋送福」文創糕點。這是市博物館與飲食相結合的文創新玩法,用另一個形式讓古老的文物「活」起來。研發「板橋送福」糕點6月22日,記者在濰坊市博物館文創商店展廳看到,文創產品涵蓋了飾品、文具、背包、家居、非遺工藝品等多個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