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屏彝族刺繡服飾代表全州亮相昆明民族時裝周
石屏縣繡美彝山刺繡專業合作社設計的彝族刺繡服飾代表紅河州進行了參展。此次時裝周是絲路雲裳·七彩雲南2020雲上民族賽裝節的線下展示部分。通過展示、介紹「雲服飾」「雲飾品」「雲茶咖」「雲工藝」等雲南民族服裝服飾及文創產品,推廣雲南民族服裝服飾及文創產品,解決特色產品「賣貨難」的問題,助力精準扶貧。
-
彝族刺繡走上T臺,石屏民族風炫彩亮相!
通過這次走秀,想把我們石屏傳統的民族服飾通過創新設計,融入時尚、接近生活,讓更多的人對我們少數民族的文化有更多的了解,也能讓他們親身去體驗和嘗試這些特色服飾。」此次,絲路雲裳·七彩雲南2020雲上民族賽裝文化節,結合數位技術和網際網路,以線上為主、線下為輔的方式舉辦,旨在展示、銷售「雲服飾」「雲飾品」「雲茶咖」「雲工藝」等雲南民族服裝服飾及文創產品,解決雲南民族服裝服飾及文創產品「賣貨難」的問題,促進產品銷售,助力精準扶貧。
-
雲報頭條|石屏小豆腐的大能量
(資料圖 雷桐蘇 攝)近年來石屏縣圍繞發展壯大傳統特色優勢產業加快推進石屏豆腐產業「一園三區」建設傳瑰寶 做「生態豆腐」進入新世紀石屏人更把環保理念注入豆腐生產環節為改變小作坊、小加工戶帶來的廢水、廢棄、廢渣所造成的環境汙染石屏縣把治理生產性汙染作為首要任務
-
在石屏遇見最美好的芳華!
進入草長鶯飛的3月,位於石屏縣異龍鎮阿希者村的6000畝桃林已經進入盛花期,「十裡桃林」盛景全面上線!賞花路線:從石屏縣城往異龍鎮範柏寨方向出發約18公裡,進入範牛線(水泥路)後直行19公裡至牛街他臘村,從他臘村至甲乙己村(柏油路)10公裡,全程大約需要2小時。Tips:梨花就在他青線路旁的甲乙己村梨園裡,看到雪白的花海停車就對了!
-
紅河州生態環境局關於石屏縣馬六甲寶秀塑料箱加工廠建設項目環境...
石屏縣馬六甲包裝製品有限公司: 你公司報批的《石屏縣馬六甲寶秀塑料箱加工廠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以下簡稱《報告書》)已收悉。經我局研究,現批覆如下: 一、項目(代碼:2020-532525-29-03-056319)位於石屏縣寶秀鎮大坡,佔地面積為6119㎡。
-
石屏開展手工旗袍製作培訓班 讓傳統文化接續傳承
為傳承手工旗袍製作技能,培育、孵化地方人才,近日,石屏縣文化和旅遊局與嵩明縣喜客旗袍藝術館合作,在石屏縣開展了手工旗袍製作技能培訓班。為自己親手製作一件旗袍是什麼樣的體驗?此次培訓班的授課老師是嵩明縣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旗袍製作代表性傳承人、被譽為「雲南旗袍收藏第一人」的金梅老師,2020年初金梅老師在石屏古城舉辦了金梅·絕代風華旗袍收藏展。「老師很負責任,都是一對一輔導,這次的學習不僅讓我們圓夢自己製作旗袍,也讓我們對旗袍文化有了更深的認識。」學員們表示。
-
博物館文創可雙軌推進
這不僅是要求文博界要開展文創工作,而且要利用館藏資源帶動文創產業的發展。也就是說,文博行業有責任作為領軍者走在文創產業的最前沿。近年,各級文化文物部門及各級博物館等相關單位,為發展文創投入了不少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故宮等的文創已卓有成效,但多數博物館尤其是中小館在文創方面舉步維艱。
-
凌晨,4男子在石屏一商鋪門前玩「石頭剪刀布」…
凌晨,4男子在石屏一商鋪門前玩「石頭剪刀布」… 2020-12-01 17: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甘滋羅純可可脂松露型巧克力/正宗石屏純手工豆腐皮 】年貨必備好物
+1【產地】雲南石屏縣 【儲存】保鮮袋封存,放陰涼乾燥處,避免潮溼、高溫陽光暴曬。疫情期間由於國家管控封城封路 快遞派送不到的地區請謹慎下單 由此產生的售後不予受理 不退款 不售後石屏豆腐皮是雲南久負盛名的一種豆製品。石屏豆皮的製作已經有400多年的歷史,作為特色地方食品,石屏豆腐皮被國家授予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石屏豆腐皮選用優質黃豆為原料,經篩洗、脫皮、浸泡、製漿、煮漿、過濾、蒸漿、揭皮涼曬至幹而成。
-
餐桌和火鍋必不可少的靈魂菜—「石屏手工豆腐皮」素食中的佳餚
它就是來自雲南,堪稱「豆皮第一絕」的石屏豆腐皮!石屏豆皮的生產始於明代初期,距今已經400餘年的歷史了,如今也是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光緒年間,它還是專供皇室食用的貢品,慈禧太后甚為喜愛。石屏豆皮,是雲南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區石屏縣的特產,是雲南久負盛名的一種傳統豆製品。
-
博物館文創:不只是錦上添花
講述人:上海博物館副館長 李 峰 不少人以為,博物館發展文創是件錦上添花的事,有則更好,沒有也無妨。其實,作為推動館藏資源與普通大眾有機連接的紐帶,文創早已成了博物館的一項核心工作。博物館擁有豐沛而深厚的文化底蘊,只有通過文化產品、文創活動和文化服務充分盤活這些資源,才能讓博物館迸發出更強勁、更蓬勃的生命力。 時間回溯到60多年前,那時全國文創產業還是一片荒漠。1958年,上海博物館成立了文物修復複製工場,集聚了一批手藝精湛的技藝大師,致力於青銅、陶器、書畫複製技藝的傳承和產銷工作。
-
博物館文創的「故宮經驗」
首先,文創工作是博物館整體工作的一部分,配合展覽,服務觀眾,以藏品研究為基礎,以文化宣傳和教育為目的。文化產業同仁,往往集中關注博物館文創問題,但文創不是孤立存在的事物。展覽火起來,具有廣泛影響力和關注度,配合展覽的主題化、系列化文創,才受到熱烈歡迎。展覽結束後,主題文創也一直熱銷,具備了長久的生命力。因此,文創往往是博物館綜合實力和影響力的表現形式之一,體現了博物館各環節工作的配合度。如果一家博物館藏品匱乏,科研力量不足,展覽反響平淡,文創也很難一枝獨秀,有大的發展。
-
濰坊博物館推出「板橋送福」文創糕點
近來,博物館文創熱持續升溫,藝術類文創產品越來越受市民喜愛。端午節來臨之際,濰坊市博物館送出了可以吃的文化大餐——「板橋送福」文創糕點。這是市博物館與飲食相結合的文創新玩法,用另一個形式讓古老的文物「活」起來。研發「板橋送福」糕點6月22日,記者在濰坊市博物館文創商店展廳看到,文創產品涵蓋了飾品、文具、背包、家居、非遺工藝品等多個領域。
-
博物館文創 2.0 時代,「博物館+」的無限可能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國外博物館在文創產品創意、設計、生產、銷售、售後等方面都已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文創產品的銷售收入已佔博物館收入很大一比例。我國的博物館文創產業起步比較晚,大部分博物館都還處於嘗試摸索階段,只有國家博物館和北京故宮博物院為代表的個別博物館率先邁入了博物館文創 2.0 時代。這兩家博物館借著網際網路 IP 熱潮,積極試水「網際網路+博物館」模式。
-
博物館文創,如何「牽手」數位化
近年來,故宮頻頻發力,藉助數位技術手段,打破傳統文創形態和模式,「故宮」這一文化IP日益活起來、火起來。 如今,依託館藏資源,開發集審美、文化和實用價值為一體的文創產品,已經成為許多博物館的共同選擇。開發文創產品,讓博物館將優質內容生產放到了與收藏和展覽同等重要的位置,將文化資源激活轉化為可開發資源。數位化趨勢無疑加快了這一過程的速度和效率。
-
建水石屏一日遊:看風景也要有深度,大戶人家有錢有文化也有追求
再往前就到了石屏縣境內了,最先看到的是一片大大水面,鄉下大哥說這是異龍湖,它是雲南的五大湖之一,小於滇池、洱海、撫仙湖,大於杞麓湖。異龍湖的周長有150華裡,現在環湖建設完美了的彩虹棧道,非常適合跑步、騎行和遊玩,是不是很漂亮。
-
博物館的文創自動售賣——以北京汽車博物館為例
,其中博物館文創產品立足豐厚獨特的館藏資源,越來越受到觀眾的青睞。目前大多數博物館更著力於文創產品的設計與開發,而忽視了人們選購文創產品時的體驗。讓觀眾在博物館觀展後,能看到更好的文化展示窗口,甚至在消費環節也能更輕鬆方便,文創自動售賣機應運而生。 近年來,很多博物館中都出現了銷售特色文創產品的自動售賣機。自動售賣機擁有佔地面積小、移動方便、節省人工成本等優勢,可以讓遊客通過手機等移動終端,自主購買文創產品,並通過後臺大數據進行精準的運營管理。
-
安陽博物館:文創讓文物「活」起來
▲安陽博物館文創產品三司茶器觥和商罍杯安陽博物館:文創讓文物「活」起來記者 張璐 文/圖隨著國際、國內對文化產業的日趨重視,從2013年開始,安陽博物館著手文創產品的開發和利用。通過7年的探索與努力,該館文創產品開發工作從起步日漸走向成熟。「我們剛開始做文創產品時,可用的經費比較少,所以開發的種類比較單一,是對博物館文創產業的初步探索。」說起剛開始接觸文創產品時,安陽博物館文創產品負責人回憶道。
-
文創大咖談|殷九龍:讓博物館文創真正走進生活
四川在線記者 薛維睿 攝影 向宇在中國,博物館文創正在進入2.0階段,圍繞博物館IP進行文創開發,已經成為當下「博物館熱」的重要一環。今年12月,「這禮是成都」2020成都博物館文創設計大賽啟動,通過把「文物IP」與「設計」嫁接,讓文物真正「活起來」,將成都文化更好地傳承下去。作為2020成都博物館文創設計大賽的評委,殷九龍認為博物館文創最重要的方向在於走進大眾生活,只有走進生活的文創才能吸引更多的人關注文化,關注文化背後的城市與歷史。
-
博物館文創,從指尖走上舌尖
本報記者 朱凱 炎炎夏日,端起「大明貴婦包」同款杯套與國寶乾杯,用一口沁涼茶飲消去酷暑的燥熱; 白露時節,來一杯自帶「六朝表情包」的肉桂風味咖啡,給天氣漸涼的秋天送上一絲暖意; 中秋月圓,打開復刻大雅齋瓷器的「慈禧綠」瓷罐,品味「新五仁月餅」的甜蜜團圓…… 說到博物館文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