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上內蒙古】吃在清水河(之十)——古法壓榨胡麻油

2020-12-12 澎湃新聞

【愛上內蒙古】吃在清水河(之十)——古法壓榨胡麻油

2020-12-07 23: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吃在清水河(之十)

古法壓榨胡麻油

——點綴了一日三餐,香醇了平凡歲月

壓榨胡麻油在我國有著悠久的食用歷史,遠在公元前 200多年已有關於油用亞麻的記載。

古法壓榨是靠物理壓力將油脂直接從油料中分離出來,全過程不涉及任何化學添加劑。古法壓榨是指熱榨,熱榨需要將原料炒熟,榨出來的油不僅口感濃鬱香醇,也保留了胡麻籽的營養成分。清水河胡麻油風味獨特、芳香濃鬱、油質清澈,顏色不同於一般食用油的金黃透明,而是褐紅色不透明的,有一種沉沉的感覺。煎、炸食品油不變色,在涼拌食品中,保留了特有的味道,清香而不膩。

在過去,清水河人常年四季的食用油只有胡麻油一種,在那些食物匱乏的貧窮日子裡,胡麻油在日常生活中特別珍貴,有句老話「吃一個油花兒激靈三天。」如今,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食用油的品種也多了起來,常規的有花生油、葵花油、大豆油、玉米油、橄欖油等等。不過,胡麻油與葵花、花生油是不一樣的,胡麻油經加熱後做菜和食品,會散發獨特的胡麻籽的香味。在清水河,拌餃子餡、拌涼菜、油炸糕、烙餅這些傳統美食的製作,是離不開胡麻油的。

我有個忘年交朋友喬阿姨,特別會做飯,她在清水河居住時經常去我家裡找我說話,每次見面都教我家常飯菜的做法。喬阿姨有段時間在包頭帶孫子,回來跟我說,超市裡買的花生油和葵花油炒菜還好,不過,包餃子的話,還需要咱清水河的胡麻油,不然,這餃子出鍋吃起來就缺一種味道。後來,喬阿姨搬了呼和浩特市長住,每次回清水河,總會帶幾瓶胡麻油,她說,離了胡麻油,她的飯菜就沒味了。喬阿姨今年八十歲了,已經是四代同堂的老人,還是那麼熱愛生活、喜歡下廚給兒女和孫子外孫做頓飯,清水河胡麻油,也是她每頓飯必不可少的佐料。我每次包餃子拌餡或拌涼菜,都會想起喬阿姨的話。

胡麻本是亞麻的一種,適宜在涼爽的氣候生長。是古老的韌皮纖維作物和油料作物。胡麻在我國主要分布在山西、甘肅、寧夏、內蒙古等地。清水河縣是內蒙古中西部地區胡麻的主產縣,縣域境內大部分區域都適合胡麻種植,東部山區韭菜莊、北堡等地由於地理、氣候條件,成為優質胡麻的主要種植區。

每到夏季胡麻花開季節,漫山遍野一片海藍色,讓山區增添了一份浪漫之色;而冬季的農閒季節,油坊裡壓榨胡麻油的場景又是另一番熱火朝天的景象。

古老的胡麻油壓榨技藝需要經過選料烘炒、配料磨料、 蒸油上量、勻實包坨、進油壕、緊垛壓榨、出坨碎麻糝、蒸麻糝、 淨油取麻糝等環節。講究用石磨低溫磨料,選料嚴密,烘炒合適,配比適當,低溫碾磨,適時上量,高溫蒸油,嚴實包坨,平穩入垛,上錘平穩、力度均勻。傳統壓榨工藝就是從炒料到榨油整個過程都是純粹物理壓榨,採用人工榨油方法,炒籽需要經驗特別好的師傅才能把胡麻籽的香味炒出來,對火候的把控也非常重要,胡麻籽炒好之後,再用傳統的石磨進行研磨,研磨成菜籽餅之後,然後包起來堆放在一起,利用重物撞擊來榨取胡麻油。

清水河胡麻油特殊的壓榨技藝,凝聚著祖祖輩輩壓榨工人的智慧,隨著科技的發展,現代化機械生產替代了部分工序,榨油過程利用電力和大型機械實現油脂的榨取,不再利用傳統人工或者重力壓榨。但是主要的工序依然是靠人工操作,靠人本身的經驗來掌握,這種傳統技藝任何時候都是機械無法替代的。我們如今傳承的不僅是一種技藝,更是一種代代相傳、綿延不絕的文化。

(本文部分圖片由內蒙古攝影家協會會員賀廣生老師提供。)

作者簡介:

木子姐姐,實名李潔,企業工程師,清水河縣作家協會會員,呼和浩特市作家協會會員。外表樸素、靈魂有趣的中國內蒙古大媽。熱愛生活、熱愛自然,喜歡文字、喜歡收藏,關注流浪動物。個人公眾號【木子姐姐說】創建者。

來源:清河創客

原標題:《【愛上內蒙古】吃在清水河(之十)——古法壓榨胡麻油》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愛上內蒙古」吃在清水河(之十)——古法壓榨胡麻油
    吃在清水河(之十)古法壓榨胡麻油——點綴了一日三餐,香醇了平凡歲月壓榨胡麻油在我國有著悠久的食用歷史,遠在公元前 200多年已有關於油用亞麻的記載。在過去,清水河人常年四季的食用油只有胡麻油一種,在那些食物匱乏的貧窮日子裡,胡麻油在日常生活中特別珍貴,有句老話「吃一個油花兒激靈三天。」如今,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食用油的品種也多了起來,常規的有花生油、葵花油、大豆油、玉米油、橄欖油等等。不過,胡麻油與葵花、花生油是不一樣的,胡麻油經加熱後做菜和食品,會散發獨特的胡麻籽的香味。
  • 張璐:傳統壓榨胡麻油
    張璐:傳統壓榨胡麻油 2020-08-12 10: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胡麻油 – 聞聞都很香的蔚縣絕裡香胡麻油成為網紅胡麻油
    在中國,主要分布在甘肅 、山西北部大同地區,河北張家口、寧夏、內蒙古、新疆等地種植。胡麻油富含α一亞麻酸及各種不飽和脂肪酸,在人體內可直接轉化成DHA和EPA,胡麻油中含40%以上的亞麻酸,這是植物油中最高的,是一種經濟實用的「深海魚油」。
  • 《內蒙古羊肉燒賣專用胡麻油團體標準》12月2日實施
    正北方網訊(北方新報正北方網記者 張圓)12月3日下午3:00,「溯食材真品質、源中國好糧油」餐飲主要食材溯源戰略合作暨授牌儀式在呼和浩特市舉行,活動現場介紹了《內蒙古羊肉燒賣專用胡麻油團體標準》。本次活動是由內蒙古每採供應鏈管理公司、中糧集團、中儲糧和渤海油聯合主辦,內蒙古烹飪餐飲飯店行業協會、內蒙古自治區餐飲服務行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內蒙古燒麥美食文化專業委員會協辦。活動現場內蒙古每採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與多家食材供應商進行了溯源戰略合作的籤約儀式,並且為內蒙古女神餐飲管理公司、華麥香餐飲等十家餐飲專供溯源合作單位授牌。
  • 月子餐用胡麻油,真的靠譜嗎?
    吃起來的確很香,雞蛋炒得嫩,鹽也放得不多,沒有味精雞精,這也是我喜歡在西貝吃飯的原因之一。當然,各種美味的粗糧主食更是我的最愛,黃饃饃、黃米糕、栲栳栳、莜麵魚等等,簡直百吃不厭!不過,當時我就在心裡犯嘀咕,這胡麻油雖然香,但是能炒菜嗎?它和亞麻籽油是一回事嗎?風靡大陸的月子餐用的胡麻油真的那麼神奇嗎?
  • 絕裡香蔚縣胡麻油,不發苦不發麻的好胡麻油品牌
    但是,很多人吃胡麻油會覺得發苦,有股苦澀的味道,甚至有時候做出來的胡麻油菜餚變的很麻,嘴唇都感覺麻麻的感覺。雖然說胡麻油是有一點苦的味道,但是這種味道並不是那麼嚴重,一般是可以承受的。再進行烹飪的時候,可以把胡麻油放在鍋裡高溫熱一下,這樣是可以去掉胡麻油的苦味的。
  • 胡麻油被稱為月子專用油,想買正宗的胡麻油要這樣選
    胡麻油胡麻油主要產地是在我國的黃河以北,以及內蒙古、甘肅、寧夏、河北、新疆等地。胡麻油是一種高級營養油,食用方法和我們吃的普通油一樣用來炒菜之類的,只不過比普通油好吃更有營養。胡麻油胡麻油富含天然抗氧化劑--亞麻酸,是很多人用來做月子專用油。剛開始吃胡麻油的時候有一點點的苦味,多吃幾次就習慣了。
  • 自治區交通運輸廳白智廳長調研呼和浩特新機場至清水河高速公路項目
    6月3日,內蒙古自治區交通運輸廳黨組書記、廳長白智一行實地調研呼和浩特新機場至清水河高速公路項目進展情況,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畢國臣陪同調研。白智廳長一行分別在呼和浩特新機場公路項目終點、呼和浩特新機場至清水河高速公路連接線與和託路交叉口聽取了關於呼和浩特至清水河高速公路項目路線方案的匯報。實地調研結束後舉行了座談會。會上,呼和浩特市交通運輸局局長焦鴻匯報了執法證清理整頓工作進展、「十四五」規劃編制和2020年重點項目推進工作。清水河縣政府縣長亢永強就縣重點公路建設情況作了簡要匯報。
  • 錫林郭勒盟巴特莊園 芳香濃鬱的胡麻油供應商
    原標題:錫林郭勒盟巴特莊園芳香濃鬱的胡麻油供應商隨著人們對花生油、大豆油、玉米油的追捧,以及提煉技術的發展。加上企業對這幾種油的生產擴大,逐漸佔領了市場的大多份額,但是有些地方,人們對傳統的食用油還是有一定的依賴,或者說不習慣吃別的油。
  • 揭開清水河縣後城咀石城遺址的「冰山一角」
    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曹建恩說,「對這些新成果加以梳理和研究,在考古學上一定會有新貢獻,特別是將清水河縣後城咀石城遺址與神木市石峁石城遺址加以對比研究,或許會有突破性進展。」
  • 胡麻油的功效與作用 這種油經常脫銷
    胡麻油可能有些人接觸的不是很多,因此對它不是很了解,主要是胡麻生長的地方是寒冷偏僻之處。
  • 「胡麻油」的α亞麻酸含量是花生油的60倍?很多人竟然沒聽過!
    在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植物油的生產都是工業化批量生產,然而在西北黃土高原上深居內陸的人們,仍然用最原始的方法種植和生產植物油,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這種植物油——「胡麻油」。胡麻果實關於胡麻油的歷史,本草綱目曾有記載:「胡麻取油,以白者為勝,服食以黑者為良。」
  • 縉雲:古法榨制山茶油香滿街 去苦澀味出優質油
    日前,記者前往該村打探,體驗了一番古法榨油工序和茶油特有馨香。  早上8點多,從縣城方向沿著330國道一直往南走,進入蘭口村地界,不久就看到了一家榨油坊,名為林忠榨油廠。只見門前堆放著各種包包和塑料桶,裡面都裝著山茶籽。有的在拆包,有的在過秤,一個貌似老闆娘的,拿著一本筆記本在記錄著茶籽戶主和斤兩。這戶尚未稱完,又有人騎著摩託車送來了,可謂忙得不亦樂乎。
  • 雲南羅平:繼承傳統古法釀造 依魯高質量發展_旅遊中國_中國網_中國...
    雲南羅平金豐油脂有限公司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為契機,依魯古法壓榨菜籽油壓榨車間、羅平菜油博物館全面開放,向世界展現依魯古法木榨菜籽油技藝非遺故事。雲南省羅平縣的羅麗江通過祖輩口傳,傳承古法壓榨菜籽油技藝「細挑選,慢研磨;秘法炒,留純香;木榨技,見精細;取初榨,得上品;正宗味,真地道;依古法,妙儲藏」精髓,依然沿用古法榨油「清洗、晾曬、炒籽、研磨、蒸粉、包餅、壓榨、沉澱、水花」工序開發依魯牌菜籽油,以質量為重點,以品牌為引領,用工匠精神打造天然、綠色、營養、健康的菜籽油,創建依魯特色品牌,確保物美價廉的依魯古法壓榨菜籽油走進千家萬戶,讓老百姓吃上放心油
  • 【愛上內蒙古】內蒙古2020TVC夏季篇
    【愛上內蒙古】內蒙古2020TVC夏季篇 2020-07-30 11: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胡麻油和亞麻籽油的區別
    胡麻油就是亞麻籽油。商家會為了區分冷榨和熱榨的工藝區別,一般稱熱榨的稱為熱麻油,冷榨的為亞麻籽油。亞麻籽油由亞麻籽製取而成,亞麻籽是亞麻的籽實,屬亞麻科,別稱胡麻。胡麻油和亞麻籽油的區別熱榨優缺點熱榨法工藝的優點:胡麻籽油口感濃鬱香醇,香味比較濃鬱。
  • 雲南古法純手工黑糖
    呵護女人身,更懂女人心讓天下女人不再有難言之隱多給她一點點關愛愛她,從經期開始經期對女性來說是每個月必經的特殊時期在這個時期女性容易產生體虛無力心情煩躁的情況然而可緹古法黑糖黑糖是一種沒有經過高度精煉帶蜜成型的的蔗糖,亦名赤糖、紫糖,為禾本科草本植物甘蔗的莖經壓榨取汁煉製而成的赤色結晶體,有豐富的糖份、礦物質及甘醇酸。
  • 從胡麻油到亞麻籽——寧夏亞麻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起始與啟示
    胡麻是我國西北地區的特產,當地人食用胡麻油歷史悠久。據史書記載,胡麻是西漢張騫出塞西域帶回來的種子、種植技術和胡麻油壓榨技術,西北地區開胡麻油坊是一個很古老的行業。這家企業每年加工1千噸左右的胡麻籽,產出的胡麻油供當地和周邊地區居民用於烹飪。寧夏人稱之為胡麻籽的油料作物,就是亞麻籽。在國內見到亞麻籽,讓我一下子回想起在美國塔夫茨大學(Tufts)攻讀食品經濟與政策(交叉學科)碩士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