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兜轉轉,彷佛回到原點。
兩年前,借著隨夫外派美國的機會,離開了工作了十二年的公司。與其說是不舍,更多的像是解脫。當時陷入工作事業迷茫中的我,內心充滿了焦慮。別人看起來我的生活輕鬆順利,充滿了正能量,而我的內心卻充滿了揮之不去的挫敗感。我知道,那樣的工作不是我想要的,我不想在多年經驗累積構建起來的舒適圈裡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所以,儘管前路太多未知,儘管是在和錢過不去,我還是毅然離開。我要的就是那份未知,如果這個機會不跳出來,或許很長一段時間都無法跳出來。
那時,在心裡有一個結論:我已經不適合做技術(軟體開發)。中國很多的軟體開發者或許都有這樣的焦慮和困惑,認為軟體開發像是一碗青春飯,工作累積到一段時間後就一定要轉向管理或者更上層的角色,工作十幾年還在寫代碼是不求上進的表現。(其實在美國到處可見白髮蒼蒼的程式設計師。)曾經就有「前輩」不止一次跟我說,「等你四五十歲還在寫代碼,還會有公司要你嗎?多少公司招軟體工程師不都要求35歲以下啊?」 在公司工作八年後我終於變成了「基層幹部」,但與此同時,卻在莫明中我和技術越走越遠,倒不是說這個工作崗位不需要技術,而是我就是提不起興趣去專研技術了,在自己的發展方向上迷茫而不思進取,也不想去改變,畢竟現狀看起來舒服也安全。我看不清原委,在不斷翻滾出來的失落中,只剩下焦慮。
來到美國,順理成章成為家庭主婦。我在打點家務的同時,儘可能讓自己過得充實。我嘗試著去做各種自己喜歡的事情,思考著怎樣將自己的其中一個愛好變成未來可能的事業。在愛好間疊加,我想過很多種可能,並作了一些非常簡單的嘗試。或許不夠深入的嘗試就放棄是「耍流氓」並不足為道的,但對我而言已經足夠了,想起來很美好的事情,往裡走進一步就已經不是想像的樣子了。比如說,我喜歡跑步,但更喜歡天馬行空,隨性而跑。我不喜歡跟訓練計劃,不喜歡速度訓練,也不喜歡研究什麼跑步理論,說到底,我不願意為了所謂的成績而跑步,更何況,就算我怎樣努力,也不過是業餘選手中的中上水平,高手們隨隨便便就可以甩我幾條大街。跑步成為事業,對我來說,基本就是賠了夫人又折兵的買賣:很可能是愛好沒有了,事業更無從談起。我也喜歡做飯。常常哼著小調為家人打造一日三餐,感受著食材在我手中變成充滿愛的味道,那份快樂讓我沉醉。但是如果朋友或者孩子爸的同事來家裡吃飯,都會讓我緊張。哪怕獲得好的評價,也總是覺得不是這裡就是那裡做得不夠好,這個過程中,哪裡還能感受到做飯帶給我的快樂。我是個在意他人評價的人,那種深入骨髓的過往沉澱造就了現在的我。喝多少碗雞湯,讓自己去坦然面對,都沒有太多用。說到底,「待人接物」始終是我的硬傷,強扭過來,真的會更好嗎?真的會更快樂嗎?我還喜歡演講,喜歡寫點文字,但同樣,如果變成工作,要去關注利益的時候,要去收穫一個結果的時候,我還會用平靜的心態去面對嗎?還會像今天一樣滿懷欣喜的坐在桌前快樂的敲打著鍵盤嗎?
我無法忘記巨人之旅的近200公裡的地方,在被幾百人超過後,在迎面而來的徒步者告訴我五分鐘的路程我卻走了十五分鐘打卡點還看起來遙不可及的時候,負面情緒完完全全的籠罩了我,我掉進自己挖好的黑洞中,給自己來了個那個徹頭徹尾的否認。脆弱的我在那時已經輸了,即便沒有後面的那場大雨。今天再回首,那些否認卻告訴了我一個不一樣的東西:愛好的真諦。愛好讓我們的生命發光,甚至讓我們的工作變得更有意義。如果你夠堅持,甚至認為那就是你生命中「呼喚」,自然可以讓愛好變成工作和事業。但是對我來說,愛好和工作就像瓜子和一日三餐。我特別喜歡嗑瓜子,所以會寧願少吃一點飯,以便飯後還能多吃點瓜子。不讓我吃瓜子,會讓我百抓擾心,非常難受,但如果讓我一日三餐都吃瓜子,那我也會非常痛苦,滿嘴起泡,甚至到最後痛恨吃瓜子。愛好就是愛好,做得好不好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讓我們快樂,讓我們的生命發光。讓它以自己的姿態開花結果,或許就是最好的姿態。而不是像我在這場比賽上人為賦予了太多原本不存在的意義,從而太過在意,在意成績,在意自己的努力要獲得回報,而忘記了愛好的真諦。
與此相對的一個回憶是十來天前,和孩子他爸用英語練習,說到我曾經做過的工作,我居然說得眉飛色舞,神採飛揚,意猶未盡之處,我還拿出紙張給他詳細講解。英語應該說得語法錯誤百出,但非常流利,是我最自信時才有的狀態。孩子他爸被我的氣場鎮住,喃喃的說:你其實喜歡軟體開發,喜歡做技術啊。這就是你的熱愛啊。他的一句話驚醒了我。是啊,其實我是喜歡與計算機打交道的,我骨子裡是喜歡鑽研技術的。過去的一幕幕在我眼前閃現:曾經多少個夜晚,我主動加班到深夜,解決一個個難題後,我哼著歌走在深藍色的天空下,內心是那樣的愉悅;曾經在組內只剩下兩個人的時候,毫無怨言負責了絕大部分的開發任務,被同事稱為「工具公主」,那個時候是我在公司最快樂的一段日子;曾經即將臨盆的時候,仍然加班調試,直到成功後才回家,回家後便直接去產房生下了笑笑……在離職兩年後我終於明白了,重回技術才是我的工作方向,儘管我已經年近四十。
重新找回以為再也不會看的軟體開發書籍,我發現我仍然興致盎然。重新開始整理簡歷重新尋找工作機會,儘管前路仍然未知,但我相信,一切都不會晚。
最後,想起我曾經看過的那個故事,想把它送給自己,也送給曾經迷茫的你。兜兜轉轉,仿佛回到原點,但心態已經大不同。這就是成長。
行者問老和尚:「您得道前,做什麼?」老和尚說:「砍柴擔水做飯。」行者問:「那得道後呢?」老和尚說:「砍柴擔水做飯。」行者又問:「那何謂得道?」老和尚回答說:「得道前,砍柴時惦記著挑水,挑水時惦記著做飯;得道後砍柴即砍柴,擔水即擔水,做飯即做飯。」
(註:以上圖片均來自網絡)
享受跑步,熱愛超馬,期待分享關於跑步越野的方方面面。
喜歡做飯,學習創新,只想要讓一日三餐都充滿愛的味道。
我愛故我在,而你在這裡,是我前行路上最溫暖的動力。
《HAL KOERNER'S FILED GUIDE TO ULTRARUNNING》中文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