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把眼睛從顯示屏上挪開,順時針舉目四望,同事們正襟危坐,臉上的表情是複製粘貼般的拘謹和乖巧。你可能想像不到,這些人中有隱藏的寫手大觸,有舞臺上萬人矚目的舞見,有永遠像洋娃娃住在櫥窗裡的 Lolita,而他們的另一個戰場,是你從來沒聽說過的某個論壇和漫展,在那兒,層層疊疊的彈幕追逐著他們的身影,萬千讀者苦苦哀求他們填坑發糖。
當然,你不知道,因為你只是他們的同事,他們重門緊鎖的中二心扉一般不會向你敞開。網際網路實現了真正的去中心化後,在無數個主題分明的小社群裡,年輕人找到了可以安心寄放自己多元身份的空間。從那以後,我們不再缺少志趣相投的朋友,不再強求圈外人的理解,也終於不再執著於把本該多元的自己整合成一張千篇一律的面目。
我們找了三位女孩,他們是舞者,是中世紀歐洲的大小姐,是在虛構的世界裡主導角色命運的上帝,這些都是他們的三次元朋友們所不知道的(當然,是在這篇文章發出之前),我們跟他們聊了聊現代人的多元身份和多面生活,以及這其中的反差、相悖和理所應當。
莎莎,32歲 / 導演 / 編劇 / lo娘
莎莎就像你能想像到的任何為了生計而筆耕不輟的文字工作者一樣,大拖鞋套頭衫、不洗頭、缺少光合作用。亦或者,偶爾出門見客戶出席活動,又要端莊優雅,恨不得把 「靠譜」 兩字印臉上。
但只要一穿上 lo 裝,莎莎就變成了真正的大小姐,特有錢的那種。在茶會上穿 full set,跟姐妹們喝喝茶、種種草,精心布置出的茶會現場在北京生生還原出了個小凡爾賽宮,大家彼此配合,一同出演童話夢鏡。
莎莎說,作為 lo 娘時候的她和平日的她仿佛兩個分身,一個是小公主,一個是小公主的洗腳婢和提款機。
VICE:莎莎你好,最近在忙什麼呢?
莎莎:最近寫了伊藤潤二中國網劇的劇本,但是過審很難,製片方在想辦法。
所以現在網劇裡可以有鬼怪嗎?
不能……
行。怎麼迷上 lo 裝的?
2014年的時候,我在做《孤獨美食家》的番外小片的導演。藝人選節目服裝的時候,SNH48 的李藝彤拿出了幾件 Lolita,當時我就不行了,腦子裡只有:我我我也要穿!李藝彤告訴我了一些牌子、在哪裡能買到什麼的,從此一個月就要買三四件,是生活中一大部分開銷了,奢侈品也再不買了。
其實我從小就喜歡蕾絲、可愛系的衣服,小時候還有這種類型的童裝,長大了就沒這種衣服了。不誇張的說,Lolita 簡直給了我一個返老還童的機會。
工作的時候穿什麼?平時的你和穿 lo 的你差很大嗎?
平時見商務客戶的時候特別正經,為了讓對方能在工作上更信任我,就怎麼普通怎麼穿,他們應該都想不到我私下這麼夢幻的吧。
但有一次客戶是動漫公司,要做漫改,我就想要不打破一下次元壁吧,穿著暗黑系 lo 就去了,結果對方全是 t 恤牛仔褲,誰也沒認出來我是誰。
那次真玩脫了…第二天我就帶上了象徵穩重的黑框眼鏡。
30歲的年紀算是大齡 Lolita 嗎?
算…我這個年紀,大多數的 lo 娘都已經退圈了,和我一起玩的妹子,大學生居多,小的只有初中,媽媽會打來電話問幾點回家。
我是準備穿 lo 穿到80歲,雖然沒什麼能留給後代的,但可以送他們整整一個房間的 lo 裙!
但我現在也沒有後代……只有兩隻狗狗。
lo 娘這個身份,對你來說意味著什麼?
我現在還記得,有一次去茶會,那個地方裝著大落地玻璃窗,從裡面往外看,就像兩個世界。坐在我身邊的 lo 娘們,每一個都特別善良特別漂亮,真的感覺身處一個童話世界,雖然那種童話並不真正存在,但 lo 娘這個身份,卻給了我很大的面對現實生活的動力和勇氣。
工作的時候,我就是那個為 lo 娘洗腳的婢女,我是她的提款機,我要工作、要賺錢,要面對生活中的各種麻煩事,才能買得起小裙子,才能保護好我內心的那個小公主。
可能生活中的我和作為 lo 娘的那個我,一個是堅強的外在,一個更像我柔軟的內心吧。
思思,24歲 / 遊戲文案策劃 / 同人文太太
思思24歲,但寫同人文的時間算起來已經有12年了,思思讓我明白,所謂同人,精髓就在於一種沒有什麼不可以,上下五千年皆可成 cp 的魄力。
跟思思的聊天,就是一場 「這也可以?」 的洗禮
從小嶽嶽和吳亦凡、撒貝寧到咕嚕、蘇大強和容嬤嬤,經過同人文太太和 B 站剪刀手的妙手回春,一切和一切都能讓你發出 「像極了愛情」 的感嘆,思思告訴我,這叫 「拉郎」,即把兩個互不相關的人拉在一起,他們跨越了物種、空間和時間,是僅存於賽博空間的天雷勾地火。
B 站搜索 「拉郎」,這都是人類想像力的天花板
雖然思思寫作的自由度如此之大,但當我問及會不會把不喜歡的角色寫死時,思思卻表現出了一個同人創作者極高的自我修養:
「把不喜歡的角色寫死在我這裡是稍微有點帶惡意的行為,所以除非是原作裡的大惡人大反派,否則我不會輕易夾帶個人喜惡。」
VICE:怎麼就開始寫同人了?
思思:07年,我在百度貼吧瞎逛,從一堆正常分析火影忍者人物和劇情的帖子中,突然看到了一篇同人,我驚了,新世界的大門衝我咣咣敞開了,從此我就從火影忍者吧,轉移到了火影忍者 cp 吧。
我從小就喜歡文字,創作欲很強,想到能給自己喜歡的人物編故事就更有欲望去寫。剛開始接觸到的平臺少,在百度貼吧上看同人文,然後發到百度貼吧上。
後來就發在 LOFTER 上,不過每換一個坑就換一個帳號。
思思第一個 LOFTER 帳號,在 LOFTER 剛興起的時候,思思就是個兩千粉大戶
自己寫過的最滿意的一篇同人是哪篇?
這不會要說名字吧!我怕掉馬!雖然可能 nbcs(nobody cares)要不我給你描述一下劇情吧……
我最喜歡的自己一篇同人是個 be(bad ending),正道少俠愛上魔教妖女,妖女一開始偽裝的很好,做了許多善事騙過了所有人,最後事情敗露,她變成人人得而誅之的魔頭,但是!只有少俠還相信她,不讓別人殺掉她(其實也不是相信,是因為深愛所以包容!),最後兩個人一起叛逃私奔的時候妖女被箭射中死掉了。
原著是某著名國產單機同人(古劍奇譚)。
思思部分作品一覽
最喜歡的題材?最喜歡的角色?
我寫的都是以情節為主,有清晰故事脈絡的正劇,現代背景的愛情故事。寫的最多的是日漫《黑子的籃球》裡的黑子哲也,另外也在《古劍奇譚》、歐美、福華、EC、盾冬圈裡寫。
身邊的人知道你是個同人文太太嗎?
不知道,我寫的東西比較小眾,和一個不那麼熟的人解釋還是挺費時間費精力的事情。就算是玩得特別好的,我也不會給他們看太多(特別是有肉的)。況且,就算是最親近的朋友看了我的文還會嘲笑我嗑的 cp……
但我覺得無所謂啦,因為寫同人的圈子比較封閉,在網絡上自然能遇到很多同道中人,沒必要跟身邊的人解釋太多。
寫同人這個秘密副業對你來說意味著什麼?
我現在的工作是遊戲文案策劃,簡單來說就是負責一個遊戲裡面的所有文字,但是遊戲的框架不是我定的,是我們老大定的。舉個例子,他會跟我說,需要一個30歲左右的女性的設定,雖然我可以設定她是什麼性格,長什麼樣,但是我不能決定她是30歲還是25歲。
我之前以為遊戲文案策劃就是天馬行空的編故事,但現在發現,即便工作同樣是寫作,也要以項目的需求為第一,不那麼隨心所欲。寫同人說不上發洩,但那確實是更好玩、更自由、更順著我心意的東西,甚至不需要特意堅持就能一直寫下去。
可以說同人文太太這個身份釋放了平時受限的創作欲和自我吧。
瓜子,23歲 / 城市水務 / 宅舞舞見
在某乎的一篇《宅舞到底是個啥舞種》的問答中,底下的討論卻不是「謝邀」、「科普」、「以上」 的大明白三步走,而是 「宅舞就是腿短裙絲襪和低胸的炫耀性舞蹈」 和 「有些肥宅第一眼就看到女人的胸和腿,還頗為自得」 的意識形態場下扭打,可見宅舞較低的門檻,再加上宅文化本就帶著取悅宅男的應有之義,這些都讓宅舞這種小眾文化天生帶著諸多爭議。
但其實宅舞不是舞種,更有不少下苦工練舞拉筋的宅舞舞見,瓜子就是其中之一。小時候就有一定的舞蹈功底,再加上喜歡二次元,瓜子自然而然地幻想著如果能跟著動漫的 ep \ op 跳舞該有多好。長大之後,二次元、宅舞領域發展的越來越成熟,瓜子小時候的心願才得以實現。
不過這也讓瓜子有了兩個分裂人格,理工科的她做著一份與城市水務相關,需要相當專業和嚴謹的工作,但穿上衣服化上全妝,瓜子就會立刻變成 「那個舞臺上的自己」。
VICE:你理解的宅舞舞見?
瓜子:我理解的宅舞舞見就是通過 po 自己的舞蹈視頻,或者在線下漫展的活動現場上給大家跳舞,傳達力量和美,讓看到的人都能獲得一種積極向上的 buff!
宅舞最棒的一點?
它不要求你多麼專業,只要你喜歡跳舞就可以錄視頻、去比賽、上舞臺,你不用學到什麼程度才能展示。
怎麼開始跳宅舞的?
初中就喜歡二次元,而且那時候有一定的舞蹈功底,經常想著如果這個 op、ep 有編舞的話,那一定很燃很好看。後來在上大學的時候,在漫展上看到有嘉賓在表演宅舞,當時就覺得我也可以試一試!後來就開始在 B 站上學習別人的編舞,從2017年9月,開始了宅舞 up 主的生涯,我還記得自己的第一支宅舞叫 lamb,是日本 N 站銀髮娘的編舞。
從2017年到現在,瓜子已經是一個萬粉 up 主了
舞臺下的你是什麼樣的?
每個城市都有水電暖建築行業,我屬於水,就是管理供水排水汙水處理等等,是理工科行業裡的理工科女生。
雖然在愛好中的我就像一個大傻子一樣,特別中二、古靈精怪,但是工作的時候還是挺嚴肅的,不太喜歡跟別人廢話,覺得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完最重要。
所以這個愛好身邊的人知道嗎?
很多人不知道……要是我的愛好是書法看書這種老少鹹宜的,我肯定不會顧忌啥。但我這個愛好,本來就比較小眾,再加上我現在工作的單位是搞工程的,直男同事估計看一眼就會發出:「這都是些什麼東西?!」的疑問吧。
我發的朋友圈都會屏蔽一些同事,只有幾個比較親近的知道我跳宅舞哈哈,但是也有瞞不住的時候,一個同事看到我之前比賽時候的舞臺照,拿著照片說:「這跟我眼前你的根本就是兩個人!」
能在志趣相投的小圈子裡勇敢做自己就夠啦。
覺得水務工程和跳宅舞這兩件事兒分裂嗎?
不分裂,這倆件事都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是我不同的側面。我是個嚴謹的理工科女生,但同樣也有強烈地表現欲,想讓別人看到我。工作和興趣加在一起才是完整的我,但總的來說,我還是更喜歡那個舞臺上的自己,因此也會一直跳下去。
跟三個女孩聊完,我對現代青年多元身份這件事兒又有了更新的認識。莎莎說,lo 娘是她柔軟的內心,這個夢幻的身份反而給了她面對現實生活的勇氣;思思說,同人文太太的身份補足了她日常生活中沒法發揮的創造力;瓜子說,兩個身份是她性格的 A 面和 B 面,同時存在才能組成完整的她。
生活總是不能給我們一個足夠伸展自我的空間,但我們可以去嘗試不一樣的生活,一個身份沒法包羅新青年們各色各異的性格側面,於是,莎莎、瓜子和思思打通了不同身份之間的次元壁壘,用一個又一個的斜槓,囊括了每一面自我的豐富樣貌,羅列出每一種由此延展出的迷人可能性。
如果你也像這三個女孩一樣,渴望突破單一生活的局限,活出更多元的人生可能性,在大悅城2019「浪出斜槓力」全國品牌活動上,你將親自發掘一個又一個斜槓後面,更多元多彩的人生。
穿越知乎有問題森林,打開對世界發問的好奇心;
體驗搜狗輸入法精分變聲挑戰,秒變多面戲精與古今愛豆同臺競技;
做客畢導的不像畫客廳,釋放脫韁的腦洞盡情撒野;
服下Tango的幽默良方,激活負面情緒免疫體質;
玩一場東七門《槓局》,撕出地表超強開掛buff;
解鎖這些隱藏的五維斜槓力,撬動硬核人生
5月10日-5月26日,「浪出斜槓力」青年文化特展將在全國大悅城同期開槓。
北京/上海/天津/成都/瀋陽/煙臺/杭州/西安/昆明,等你來浪!
// 作者 : 蔡菜